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 体育学院 彭远志 主讲
目录
一、体态语言的概述 二、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概述 三、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作用 四、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五、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原则
六、体育教师不宜使用的体态语
七、体育教师的空间语言 八、体育教师的副体态语言 九、体育教师在运用体态语言时要注意的问题
前言
交流,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必然内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教师
借以传布信息的手段,主要由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构成。长期以来, 对于语言行为从宏观到微观均全面细致的进行了研究,使其成果累累,
对课堂教学艺术的日趋完善,教学效果的提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
比之下,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输渠道——非语言交流,却被忽略了。 在国外,至今谁也说不清作为一种练习收到的非语言交流,究竟产生于 何时。有人认为人类对于非语言交流的兴趣,应追溯到公元前400—— 600年的早期希腊人;而有人则认为,应追溯到雄辩是的,那个时代强调 以手势和身体的动作辅助演说;还有人认为,达尔文在1872年从自己的 专业出发,解释了动物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应该成为“现代非语言 之 父”。只是近几十年来,有关学者才对人类非语言行为,尤其是体态语 言
4. 眼势语
眼睛通过眼睑的开合,瞳孔的扩大与缩小,眼珠的
转动等等,组合成多种多样的眼势,传递出丰富的信息。
4.1 环视
目光在较大范围内 作环状扫描。环视使 教师的面部表情显得 自然、灵活。 (图22)环视路线
环视要遵循一定的线
路,不能杂乱无章 (如图22)
4.2 注视。
目光较长时间地固定于某人或某物。注视辅以不同 的视线、视角和不同的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翘拇指的含义: A.表示肯定、称赞 B.表示佩服 C.比喻罕见的、在某一领域首屈 一指的
1.2 伸出食指
攥紧拳头,伸出 食指。 (如图12)
(图12)小朋友这是“1”
这一体态可以因位冒的不同、运动方式及指向的 变化而表达各种迥然不同的意思:
A、表示数字“1”。
B、表示“请安静”、“不要出声(如图13) C、以对学生从事某些活动进行指示、引导 D、食指轻轻指点学生的额头以示亲呢或喜爱 E、以食指点动表示斥责
(图(16)象征剪刀
2. 掌势臂势语 掌势臂势语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 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手掌则是显示教师的态度、 性格、情感的窗口,因此,它更多的是被用来组织教学、
诣调师生关系。
抬手
招手 掌 势 臂 势 语 手掌下按 鼓掌
拍脑门 丁字手势
2.1 抬手。
掌心向上,轻柔掀动一
2.2 从体态语的功能这一角度分析:
美国的埃克曼和弗里森把体态语分为五大类:符 号势、图解势、调节势、心情展示势和适应势。
3. 体态语言的特点:
3.1辅助性
3.2真实性 3.3独立性
3.4跨文化性
3.5先天性 3.6差异性 3.7节奏性 3.8情境性
二、体育教师体态语言概述
1、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定义 体育教师体态语言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身体的有 关部位所表达的有意义的动作的总和。它包括面部语言、身 姿语言、眉目语言、手势语言、空间距离语言等。它普遍地 存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
3.7 解义性和表演性
3.8 情境性
三、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作用
1. 体育教师体育语言的作用主要有: 1.1 信息传递作用 1.2 情感交流作用 1.3 课堂调控作用
2. 实例分析
2.1 信息传递:
2.1.1 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1.2 有利于变通示范,辅助口语,提高教学效果 2.1.3 人体语言使有声语言更加明确具体 2.1.4 促使学生更快地感知初授动作的要领 2.1.5 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气质和人格
2.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分类 体育课堂教学除语言、图示、文字、音响资料、辅助 器材表达外,大多数需要结合“体态语”来阐述教学内容,
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简明、易懂。这也是体育
课堂教学的现在特征之一。根据这一特征我们可以把体育
课堂教学分为:
2.1 技术性体态语言: 指具有特殊性、专门性、明确指向的,经过专门训练 的体育技术动作及模仿动作技术的,并能使学生解读其含 义的肢体语言。
进行专门的、科学的研究,甚至还设立了“非语言交流”课程,
开创了体态语言这门崭新的学科。
交流是双方对信息共同赋予意义,包含对信息的发送、 接收、加码和译码的相府影响的双向动态过程。尤其是在体
育教学中的交流更不例外,这种交流除非常重要的语言渠道
外,便是非语言渠道。 在教学中如何树立良好的体态语言;如何让学生解读你 的体态语;如何用正确的体态语言感染学生;哪些体态语言 不宜使用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学习、了解、探索、研究, 使体育教学中的教师的体态语言自成体系,并对教学效果产 生良好、积极的促进作用。
A、严肃注视 多用于与学生谈话、 批评学生的不良行为时。 眼睛要看着学生脸上的三 角部位(如图23)
图 23 严 重 注 视
B.授课注视 这种注视也是用眼 睛看着学生脸上的三角
图 24 授 课 注 视
部位。不过这个三角是
倒三角(如图24)
C、亲密注视 教师的注视区域在
学生的双眼和胸部之间
的部位,同样构成一个 三角形,(如图25)
2.3 手掌下按
手掌平放,掌心向
下按动一次或数次。
(如图18) A.单手下按 B.双手下按 (图18)手掌下按
(图19)双手平行式击掌
2.4 鼓掌 手掌自然伸出,两掌相 击,并保持一定节奏。 (如图19)
A.表示“赞许、肯定”
B.表示“欢迎”或“感谢”
C.打节奏
D.提醒
2.5 丁字手势
一掌平放,掌心向下;
8. 仪表语
仪表就是人的外表,主要包括一个人的相貌、衣着、发 式、装饰等,同时还与人的性格、气质、品质、文化修养 有着密切关系,它是师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教师 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9. 距离位置语
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远近及方向所传wenku.baidu.com的信息语 言,体育教师有意识地运用距离位置语言来传递信任、鼓
励等信息,对学生尊重他人的思想素质将起到潜移默化的
教育作用。
10. 身体接触语
这里的身体接触是指教师有意识地用手、臂或其他
部位,适时地接触学生的身体,如:拍肩、抚头、握手及 保护帮助
五、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原则
1.准确规范性原则 3.直观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4.适应性原则
5.辅助性原则
7.情感性原则 9.稳定性原则 11.美感性原则
2.2 情感交流: 2.2.1 交流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 2.2.2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 2.2.3 利于沟通思想,促进情感信息的交流
2.3 课堂调控:
2.3.1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2.3.2 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3.3 体态语言使师生间产生互动的操纵功能 2.3.4 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2.3.5 人体语言有助于教师进行评价 2.3.6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手掌呈喇叭状,故于嘴
边,靠近另一个人的耳朵
并悄声说话,说话内容通
常带有秘密性质。有时手 掌可简化成半圆弧形。 (如图30)
图 30 不 必 过 于 神 秘 了
8.威胁性挥动拳头 攥紧拳头,置于胸前, 拳心向内,前后挥动数次, 如果同时辅以严峻的面容, 所表达的即为威胁或愤怒的 信号。(如图31)
图 31 严 禁 使 用 威 胁 性 挥 动 拳 头
四、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 指势语 人类的手在人一生的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
这种巨大作用的得以发挥,主要依赖于灵活的手指。而
体育教师的手指更有其职业上的重要作用,如绘图、指
引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等等。体育教师的象征性体态语
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就是手指
(图11)
1.1 翘拇指。 攥拢拳头,拳面向前, 拇指向上挺起。 (见图11)
1.3 V型手势。
并拢拳头,伸
出食指和中指,并 使二者分开形成一 个“V”形。(如图14)
(图14)
V型于势最通用的意义 是表示“胜利",如果掌心 向内,在许多国家则另有含 义。如在澳大利亚、新西兰
和英国就有“滚出去”的意
思,是一种侮辱人的信号。 (如图15) (图15)表示“滚出去”
A.表示数字“2” B.象征“剪刀 (如图16)
6、宣泄性以掌击物
在特定情境中,以手掌拍击物体所传递出的是一种
生气、愤怒的信息。(如图29)
“宣泄性以掌击物”的运
用情境主要有两钟情况:
①以掌击物(如桌面)配合言 语训斥以增加威势和分 量 ②怒气填胸,不可遏制,猛 拍桌面以渲泄愤怒 (如图29)
图 29 拍 桌 子 会 损 伤 学 生 心 灵
7、耳语性喇叭手势
次或数次。分别有: A.单手上抬 B.双手上抬:“起立", “象征坦率、真诚” (如图17)
图 17 表 示 坦 诚 的 摊 手 动 作
2.2 招手 招手动作是抬手动作的延续。抬手的幅度加大,使 手臂弯向自己的身体,手掌运行到与自己的目光正相对
时为止。其含义也是抬手所表达含义的延续。抬手要求
“起立”,招手则进一步要求“走过来”。
3.1 点头 颈部使头部垂直上下运动一次或两次以上;运
动时,上下的幅度大致相等,或者向下时略强一些。
它的基本含义是“同意”或“赞成”,这是一种肯定
的体态信号。
3.2 侧首
将头从一侧略略倾斜
到另一侧(如图21)
(图21)“侧首”
3.3 摇头
颈部把头从一边转到另一边两次或两次以上,向两 边转动的幅度略略相等。这是一个否定的人体信号,它 的含义是“不”。
10.波浪鼓式摇头
头部快速摇动,像披浪鼓一样,以表达极为坚决的、 毫无通融余地的否定态度。这种头势语教师不宜使用。
11.拒绝性撤头 颈部使头部从前方往侧面方向移开,有时还伴有交叉 双臂于胸前的动作。现在它已演变成表示拒绝(如“免 了”“不行”)的体态语信号,对人是一种无言的轻蔑和
6.自我意识原则
8.最优搭配原则 10.灵活性原则
六、体育教师不宜使用的体态语
1.斥责性食指点动 食指指向学生,上
(图26)斥责行手指点动
下点动,以表示教师较
强烈的不满和批评、斥
责。(如图26)
2.蔑视性伸出小指
攥拢除小指外的其
余四指,伸出小指,并
配合以蔑视的表情,此
动作传达出的是轻视、
轻蔑的信息。(如图27)
一、体态语言的概述
1、概念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 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姿势。
2.体态语言表达系统的结构
2.1 根据人体结构,体态语言表达系统应由三部分构成:
①是身体本身的动作及态势,可分为面部系统、上肢系统、 躯干系统、下肢系统。 ②副体态语表达系统。 ③空间语言表达系统
图 25 亲 密 注 视
5. 面势语
所谓面势语,主要指面部表情。有:
①表示兴趣的面势语 ②表示满意的面势语
③表示亲切的面势语 ④表示赞扬的面势语
⑤表示询问的面势语 ⑥表示严肃的面势语
⑦表示惊奇的面势语
6. 形体语
是指教师凭借自己的形体、姿态及衣着服饰等展示给
学生的印象。
7. 动作语 体育教学中身体动作的主要表达形式是示范动作。由 于体育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动作示范成为教学过程 中的重要手段。
另一手伸出食指,或五
指并拢伸出,垂直向上
顶在掌心()
固定含义是“暂
停”,普遍使用于体育
比赛
(图20)“暂停”
2.6 拍脑门
用手掌轻拍额头一 次或数次。(如图) 拍脑门的体调性行为
3.头势语 通过头部的运动态势表达特定含义,这在教师的象征 性体态语言中也普遍地存在着。 教师的象征性头势语基本上有三种类型:点头、侧头、 摇头。
图 27 蔑 视 性 伸 出 小 指
3.蔑视性斜挑拇指
其基本手势是:攥拢拳
头,拇指翘起,掌心向内, 掌背向外,拇指斜指身体外 侧,并晃动几次。(如图28)
图 28 表 示 蔑 视 地 翘 拇 指
4.轻佻性捻动拇指
将中指与拇指用力相捻,发出声响,有时也用拇指和
无名指相捻动。
5.讽刺性鼓倒掌
鼓掌的含义在特定情境下会发生变异,有时候它所传 达的是讽刺的信息。这是一种不文明的体态语,教师不能 使用;同时还应教育学生不应有此类行为。
2.2 非技术性体态语言:
用于非体育技术动作的具有学生共知的意义、被有目 的发出、被有意识地接收并作出反馈行为或人类属性指向 的非技术性体态语。体育教学由于大多在操场进行,因此, 应大量使用一些带有指挥性、暗示性、提示性、评价性、 强调性、会意性、描述性、指示性等非技术语言配合课堂 教学。
3. 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特点: 3.1 直观性 3.2 及时性 3.3 全面性 3.4 互补性 3.5 传递性和互感性 3.6 客观性和规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