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改革
叶朝阳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的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课程的改革,因此只有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得以优化,探索一些以培养学生互动学习为目标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关键词】思想品德新课标教学方式
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于是新课程改革挑战教师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着眼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和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等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的更大改革,把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择性课程等多种新的尝试纳入发展目标。其功能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接受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师观,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为此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作为开展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协调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充当学生开展活动的顾问,引导学生完成好各类活动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为学生搭建实现自主学习的平台。
一、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
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语言干巴无味,把学生的脑袋当作盛知识的容器,只管往里灌,学生的心理负担必然极重,对学习会感到厌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一堂呆板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而言则无疑是一种痛苦的精神折磨,学生只有在下课后才会感到如释负重,假如真是这样,即使资料再少,作业再少,“负”也未必能减下来。所以,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可以这样改变:
1、创设愉快情景,使学生乐于学习
重视师生的感情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要倾注慈母般的爱,使他们振奋精神,愉快学习;当学生上课走神时不要批评,只用暗示,提醒或通过扼要提问使其注意力集中;遇到学生对问题答不上来或答错时,不要训斥、冷淡,应耐心启发,诱导并鼓励学生答对为止,帮助他们消除心理负担,进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增强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2、结合具体情况,科学进行课堂评价
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科学地艺术地进行评价,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又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潜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新知讲解中,对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你很会动脑筋”“精彩极了”等表扬;对思维迟钝,不爱发言的学生则可采用“不要怕,大声些”“回答正确,掌声鼓励”等语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又如,在巩固练习时,对解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可给予“你的作业真漂亮!”等评语;对练习出错的学生,则说“再来一次,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如果这样进行评价,学生就会觉得老师重视自己,对自己期望很大,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学习的动力,“负担”不就减下来了吗?学习评价是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环节,因此它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性质,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行为的评价,以体现“知行一致”、“知行合一”的课程特点。
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活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画面、声音有效地融为一体,不仅能把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而且还可以艺术地表现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放映我国投巨资搞三峡工程建设实况录像,便于理解社会主义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观看有关党和国家专门召开农村工作、再就业工作、社会保障工作等会议实况,有助于理解国家目前的工作重点;播放《春天里的故事》《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等歌曲,深刻体会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和完善分配制度的甜头……使情深含于景中,形成积极的心境,震撼学生的心灵,极大地调动了其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摒弃了一厢情愿地灌输、空洞说教、死记硬背的做法,不仅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的、充满美感的教学环境中陶冶了情操,而且减轻了他们记忆过重的负担,降低了难度,轻松愉快地获得广博的知识。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应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培育体格健壮、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能力过硬的人才。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仅仅依靠教师空洞地说教、死板地照本宣科,不仅没有收效,而且易造成逆反心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重新展现人类精英成长的过程,下载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图片资料,如:无数革命先烈英勇不屈的抗争形象;革命先躯孙中山先生矢志不渝的奋斗历程;伟大领袖毛泽东、周恩来一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场面;古今中外科学家从小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懈努力奋斗的动人故事;袁隆平、钟南山、杨利伟等为现代化建设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等。这些先进人物有着强大的感召力,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产生了心理共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深邃、更崇高的境界,使我们的课堂教育主题得以升华,同学们在深深的思考中领悟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教学活动始终使学生处于情绪激昂的状态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达到了学校德育的预期目标。
三、积极组建探究活动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七、八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基本选用富有情节的实例或案例呈现问题,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各种情境,并配以解决问题必备的相关知识,变传统的说教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调动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等力量的共同参与方能完成。因此,中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积极去组建探究活动课,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明理、通过明理达到导行。那么,教师该如何去组建探究活动课呢?
1、提前布置——开展探究活动课,学生需要搜集资料,消化理解资料,形成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这些活动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完成,需要学生在课下自主进行,课堂上的时间更多的是展示学生自主活动的成果。建议教师们可以在学期开始的起始课上,将本册教科书中涉及到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提出来,或者在开始相关单元学习时将开展探究活动课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布置下去,从时间上为学生提供能够完成探究活动课学习任务的保障。如在学习《认识新伙伴》之前,让各组准备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的情景。在课堂上,学生们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增进了学生的自我认识、减轻了心理问题,达到了教学目的。
2、多过问——在探究活动课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教师要根据学生制订的活动计划,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进展情况,适时给予指导、点拨,帮助学生解决在转变学习方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探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如《男生女生》一课活动“男生女生应该怎样交往”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