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合集下载

“课程思政+适应性项目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适应性项目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

13“课程思政+适应性项目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姚 远 王锡琴 徐万福 崔立鲁 袁 伟(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是提升高校思政课与各类专业课同向同行能力的关键。

本研究以成都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为例,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以 “以本地地理信息产业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适应性项目教学法,并将该方法与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以期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适应性项目教学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加强高校各课程的育人功能,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于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是依托于计算机科学技术,通过现代测绘技术,如遥感(Remote…Sensing,…R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GPS)所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1],目前广泛应用于生态监测、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交通运输、旅游管理、灾害监测、商业金融、反恐维稳等各个与地理信息有关的领域。

如何将课程思政与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相结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空间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对于目前的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本研究以成都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以下简称GIS课程)教学为例,该课程前期通过引入成都市地理信息产业相关项目为教学案例,在项目教学法基础上,提出了以“以本地地理信息产业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适应性项目教学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思政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学生思想道德、传授现代文明知识等多项重要任务。

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着思政课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本文将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问题分析1.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政课程需要有一支稳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来支撑,但是一些院校由于资金、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招聘和留住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变得困难。

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条件相对薄弱,无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2.教学内容不匹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内容滞后,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许多思政课程没有对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反思与引导,使得学生缺乏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正确看法和思考能力。

二、对策建议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与其他高水平院校的合作、引进外部专家等方式,提升思政教师的整体水平。

加大投入,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师资队伍提供更好的工作和发展条件。

2.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共享教学资源的方式,扩大思政课程的覆盖面,提高教学效果。

与此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3.更新教学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开发适合当下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优化与修订,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理性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学科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与其他高校合作开展一些思政课程的专业建设,引进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加强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形成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提升思政课程在学科建设上的地位。

OBE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改革

OBE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改革

OBE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改革随着中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中国高职教育要适应时代潮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课程思政体系。

在此过程中,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改革,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方向。

OBE是指以学习成果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OBE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改革,旨在通过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动高职教育朝着质量优先、特色鲜明、产教融合、智慧教学的方向发展。

OBE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改革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路径。

高职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成为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OBE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思政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升。

通过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引导学生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OBE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改革要落实产教融合的理念。

课程思政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技能。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将专业课程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促进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8期基金项目:2022年武汉商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2022N009)㊂作者简介:徐一娉(1991-),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武汉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㊂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徐一娉(武汉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56)摘㊀要: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研究在线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㊂以武汉商学院为调查对象,跟踪调查15门课程后,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确定了13个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因素和其权重,搭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武汉商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一些建议㊂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8.0710㊀引言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㊂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 两张皮 问题㊂围绕着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㊁内容丰富㊁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体系,将 思政课程 转向为 课程思政 ,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㊂1㊀研究动态当前,关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㊂第一,课程思政内涵研究㊂课程思政的建设将使高等教育体现出更大的立德树人功能㊂学者们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㊁学生意志品质建设㊁学校人文精神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能有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㊁人生观㊁价值观㊂第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㊂学者围绕 课程思政 建设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进行研究,以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客观的理论分析,从决策层㊁实施者㊁教材㊁教学内容㊁教学体系㊁教学反馈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㊂第三,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研究㊂一部分学者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探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建设,也有部分学者从课程思政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下手,将师生关系作为核心因素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㊂基于以上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是持肯定态度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本文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㊂但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多以思辨论述型为主,实证研究较为匮乏,关于评价体系的构建尚有提升空间㊂因此本研究将吸收已有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研究中可取的地方,将课程思政与教学深度融合,以武汉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为例,通过对授课教师㊁学生教学全程的跟踪调查,获得了真实的原始数据,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筛选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㊂2㊀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2.1㊀课程数量提升快,教学特色不凸显随着教育部的不断引导,各类高校都行动起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数量得到了快速的增长㊂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将课程思政与办学特点相结合,推出了课程思政专项建设计划㊂但课程思政融入不深入,未能科学合理拓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大部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欠佳,毫无特点㊂2.2㊀教师意识不充分,课程设计不合理尽管各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求全体教师对所授课程进行课程思政设计,要去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案编写中,但由于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深入,意识模糊,导致课程思政设计过于形式化㊁标签化,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呈现略显突兀㊂2.3㊀过程性考核偏少,重视结果性评价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较为片面,强调最终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考核㊂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由高校教务行政部门建设,对于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多从行政化角度进行,对课程思政的管理也缺乏重视,㊃812㊃2024年第8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往往是在学期末才统一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和课堂教学的方式基本相同,这也使得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没有得到动态的监控㊂3㊀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1㊀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国内外关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成果,借鉴学者们前期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提取初始指标㊂其次,以武汉商学院为调查对象,跟踪调查各种类型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对教师㊁学生㊁行政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初始指标进行筛选和补充㊂最后,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㊂3.2㊀调查对象情况分析武汉商学院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基础上建立本科层次院校,是湖北省12所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之一㊂应教育部号召,武汉商学院迅速启动了课程思政建设,并于2020年11月发布‘中共武汉商学院委员会关于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方案“,从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㊁汇编经典案例教材㊁建设课程思政专项培训㊁培养课程思政优秀教师㊁构建课程思政质量监控体系五个方面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建设㊂考虑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长效性,体现教师 学生为中心,选取的问卷发放和访谈对象来自于武汉商学院2021级㊁2022级的125名学生㊂从武汉商学院开设的公共基础课㊁专业教育课程㊁实践类课程中各选择5门课程进行 期初 期中 期末 的教学全程跟踪调研㊂3.3㊀ANP理论的适应性分析网络层次分析法(ANP)适用于将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进行研究㊂首先对复杂决策问题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后,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考虑递阶层次结构存在内部循环以及层次结构之间存在依赖性和反馈性㊂由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包含较多定性因素,且权重设定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环节,因此本文研究采用ANP模型来进行元素间优势度的比较,从而计算出指标的全局权重㊂3.4㊀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3.4.1㊀初始评价指标选取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对 课程思政 为关键词的文献进行检索,匹配到75篇相关度较高的文献㊂经过梳理,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建设课程思政的工作重点,选择了包括思政内容㊁组织形式㊁学生反馈等24项指标㊂3.4.2㊀最终评价指标确定以初始指标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3维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并选取累计方差百分比85%以上的公因子(见表1),通过因子旋转矩阵,归纳总结出3个公因子:课程目标㊁教学组织㊁教学内容(见表2)㊂表1㊀总方差解释成分初始特征值旋转载荷平方和总计方差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总计方差百分比累计百分比17.71351.74151.741 6.3245.99945.9992 2.87118.61970.36 3.4123.41669.4153 1.18710.59680.956-9.7311.54180.956表2㊀公因子代表情况公因子主要代表的原始指标命名1思政目标㊁思政内容㊁素养目标㊁授课态度课程目标2学生互动㊁学习欲望㊁技能融合㊁学习主动性㊁师生交互教学组织3思政占比㊁问题分析㊁实践内容㊁团队学习教学内容3.4.3㊀评价指标赋予权重对武汉商学院125名学生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信度检验,信度系数为0.953,表明此次问卷调查在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测度上具有较高的可信度㊂其后依据调查问卷数据,对各个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情况进行测算㊂本文研究采用Super Decision软件,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ANP模型,计算各指标权值及相应CR值(见表3-5),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进行评价指标的全局权值计算㊂表3㊀课程目标指标评价结果A课程目标B教学组织C教学内容A课程目标10.2 3.93B教学组织18.01C教学内容1CR=0.065表4㊀教学组织指标评价结果A课程目标B教学组织C教学内容A课程目标10.1 3.12B教学组织1 6.81C教学内容1CR=0.063表5㊀教学内容指标评价结果A课程目标B教学组织C教学内容A课程目标10.44 5.93B教学组织18.31C教学内容1CR=0.0743.5㊀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以调查问卷数据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得分情况(见表6)㊂㊃912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8期表6㊀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全局权重及得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得分三级指标ANP权值三级指标得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A.课程目标 2.98B.教学组织 3.12C.教学内容 2.74思政目标0.1247210.3717思政内容0.110040.3279素养目标0.0313650.0935授课态度0.121390.3617学生互动0.0473110.1476学习欲望0.1546810.4826技能融合0.1842660.5749学习主动性0.0332070.1036师生交互0.0647210.2019思政占比0.0484750.1328问题分析0.0397930.1090实践内容0.0123470.0338团队学习0.0276830.0759㊀㊀在整体上,教学组织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中得分最高的一级指标,其次是课程目标和教育的内容㊂教学目标层面均分分析可知,受访者对思政目标㊁授课内容平均较高,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素养目标的提升感并不明显,老师对于学生素养提升的意识不强,评价分数也较低㊂教学组织层面均分分析可知,受访者对学习欲望㊁技能结合平均分较高,但是学习主动性和师生交互的得分并不高,说明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但对于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和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方面影响还是不够明显㊂教学内容层面均分分析可知,受访者对思政占比得分较高,但对于实践内容和团队学习得分较低,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思政内容的融入占有一定比例,但将思政内容和实践相联系并进行应用的部分还不够深入㊂总分平均值为8.84,说明125名学生对于武汉商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㊂4㊀总结与建议4.1㊀总结本文基于文献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搭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再依据调查问卷数据和网络层析分析法(ANP模型)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对武汉商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㊂总体而言,指标设置较为科学合理,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较高,学生在学习欲望㊁思政内容及课程目标方面都有所收获,这是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学习行为上显著的影响效果㊂4.2㊀建议与展望4.2.1㊀建立过程性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行政部门在指定课程思政工作方案时,需要充分利用基层教学团队,鼓励教师组队互助,通过定期开展以 课程思政 为主题的教研活动㊁教师课程思政大赛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保障课程思政工作的稳定开展㊂在教学督导工作中,体现对日常课程管理的重视,不仅停留在教学材料的设置上,更需要重点抓住日常课程思政教学㊂4.2.2㊀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建设重心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长效性保障应以学生为中心而体现㊂不仅应关注学生对当期学习后的实效满意程度,更应进一步关注其下一步学习的主动性的提升和学习态度的转变㊂对于当前所开设的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评价也应从学生视角上进行衡量㊂4.2.3㊀凸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应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将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立足于学生,满足应用型本科学术的专业需求,突出专业特色,结合行业特性,健全课程内容,并不断更新课程体系,使课程思政建设更有特色,凸显应用性㊂参考文献[1]郭吉茹.体育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23. [2]刘秀玲.基于翻转课堂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及效果评价 以大学生创业管理课程为例[J].成才,2022,(21):29-31.[3]辛晨,胡淑娟.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效果评价[J].科学咨询(科技㊃管理),2022,(08):167-169.[4]于晨梦.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D].上海体育学院,2022.[5]倪晗,刘彩钰.OBE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02):54-57.㊃022㊃。

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研究——以“互联网金融”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研究——以“互联网金融”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研究——以“互联网金融”课程为例文/王雪晴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摘要: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优化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以教师供给侧循环为主线,提供丰富立体的思政内容,从而实现专业课程思政供给端的转型升级。

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为例,从供给侧视域分析了优化高校金融专业类课程思政供给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教学设计的措施建议,为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互联网金融”;供给侧引言2020年出台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1]提出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与具体内容,在课程思政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将课程思政从工作要求转化为实际实施落地。

在此背景下,高校各专业都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以立德树人为基础,为国家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以教师供给侧为主线,推动课程供给端变革,使专业课程思政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1. 供给侧概念引入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供给侧变革主要是通过社会总供给增长,从而推动经济深入发展,以供给和生产端为依托,充分调动供给动力,对经济新动力发展给予正确指导[2]。

尽管课程思政和供给侧变革所属的领域存在差异,然而,从供给来看,这两个方面之间能够相互参考与借鉴。

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最主要的就是教师供给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思政内容的有效性、合理性,达到课程思政建设的供需平衡,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课程思政要确保实施效果,则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供给结构和要素配置,实现供给侧的转型升级。

解决好“供给侧”问题的实质就是立足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需求,全方位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因此,开展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

2. “互联网金融”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互联网金融”课程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方向课,紧跟数字经济时代,具有理论偏重金融学前沿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技能和较高的职业道德。

浅析课程思政如何融入应用型课程教学

浅析课程思政如何融入应用型课程教学

文教研究浅析课程思政如何融入应用型课程教学包婷婷(盐城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224007)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的企业对人才的应用能力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应用型课程也成为很多高校和专业的重点课程。

而应用型课程和课程思政拥有一致的目标和内容,而且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因此,应用型课程可以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从而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然而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存在教师的德育意识缺乏、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充分、两者融合过于生硬等问题。

因此在融合的过程中,要从思维、素质、契合点等多个方向出发,寻找可以推动课程思政融入应用型课程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应用型课程;融合策略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多次强调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尤其是在进入新时代之后,各高校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改革目标和任务,积极将应用型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将德育元素渗透到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

进行课程思政与应用型课程的融合并不是为了将应用型课程变为思政课程,而是挖掘应用型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共同发展,于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应用型课程的思政化发展。

我国的应用型专业教学已经越来越成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但是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还处于一个探索时期,需要两者不断磨合来实现两者的最终融合。

一、课程思政融入应用型课程的可行性(一)目标的一致性进行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或者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提高他们的政治品德和道德素养,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生产活动。

而应用型课程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教学,即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实践训练以及技能强化,帮助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学以致用,从而推动企业甚至是社会和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1]虽然思政教育和应用型课程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有所不同,但是都是为了对教育者的思想、技能等进行改变,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将课程思政融入应用型课程当中,可以培养出既具有实践应用能力,又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开题设计论证报告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开题设计论证报告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开题设计论证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对外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给我们带来了效率、竞争、信用等意识外, 也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特别是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思想政治没用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

另外,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 网络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 但目前对网络管理的滞后性, 带来的网络垃圾、各类虚假信息、歪理邪说以及对负面的社会现象宣传、不同的观念形态, 都会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带来冲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传统模式总起来讲就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黑板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实践证明,这套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需的,也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要求。

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步伐,不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需要,也是做好高职院校思想理论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务必要在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实践环节,引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考试方式,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下功夫。

思想政治课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巩固与发展的内在的客观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和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设置,是从维护、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着眼于引导和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政治信念,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另外,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发布的《2011-2012年媒体微博运营白皮书》显示,微博已超越传统媒体上升为社会第一信息源。

应用型本科《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应用型本科《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应用型本科《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光电子学是一门前沿的学科,涉及到光学、电子学、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新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光电子学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光电子学专业的应用型本科生而言,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较好的思维能力成为了学习的重要目标。

当前光电子学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政教学的作用。

光电子学是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学科,其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进步密切相关。

应用型本科《光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思政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责任感和国家意识,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一、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对《光电子学》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注重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

在教学中增加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前沿动态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并且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光电子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加强光电子学实际应用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将光电子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光电子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加强思政教育在《光电子学》课程中加强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

注重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三、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手段在《光电子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参考内容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正面 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地方应用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 才培养的质量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而“课程思政”作 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具有社会 责任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本次演示将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 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3、社会服务:通过社会服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服务对象的 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4、创新创业:通过创新创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 方法,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五、总结与展望
本次演示从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对《药 剂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不断完善和 提高。未来将继续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 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药剂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会计学原 理》教学的意义
1、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会计学原理》教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解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践
在《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践可以让 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几 种方式:
1、实验室实践:通过实验室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药剂学的基本实验 技能和方法,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摘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高度重视。

针对思政课教学而言,传统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情况需求,因此,发挥“大思政教育”理念的作用,才能不断改善学习效果。

先介绍基本内容,再论述问题和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思政教育”;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31-0229-01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王钧禾(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甘肃兰州730020)“大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可以满足时代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可以提升整体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

立足于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策略,将具体措施落实下去,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大思政教育”的内涵“大思政教育”是指在准确定位思政教学目标以及功能的前提下,有效融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完善各项教学资源以及条件来提升思政教学效果。

同时具有高度系统集合性、教学内容以及方法的开放性、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延伸思政教学等特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相互渗透、融合实现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必将会对教学改革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不断改进变得更加完善。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一)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导致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

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记忆上,对内容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研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从目前情况来看,思政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实地参观等方面,而且长此以往都是比较固定,严重缺乏创新,无法有效发挥思政实践教学的价值。

教材基本都是大篇幅的文字记述,再加上单一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逐渐丧失兴趣。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展开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从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基于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学生参与性教学方法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探讨了激励机制下的教学方法创新。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参与性教学,激励机制,总结,展望,改进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往往受到学生们的不喜欢和抵触。

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亟待研究和实践。

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吸引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并寻找适合当前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

通过研究现有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足,我们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创新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素质。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可以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改进和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并为未来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高校课题申报:《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课程模式应用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课程模式应用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课程模式应用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互联网+ 课程模式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一)问题的提出: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近几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全世界迅速兴起,催生了一批新生的网络学习方法,也萌发了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等教育理念。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线开放课程模式单一、与线下教学不对接、持续更新共建难等问题仍然突出,因此我们应立足于应用型高校办学特点,将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搭乘信息技术发展快车,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拓展学习、实践体验学习四个模块,实现“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感召力,重燃学生们学习的热情。

(二)课题界定: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入分析目前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发展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针对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自建思政课“四位一体”课程模式、探索其运行机制和效果评价。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我国学者赵康太在其《当代思想理论教育前沿问题纵论》一书中提出:“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和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都是以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爱国教育、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其采取的路径和方法多为隐性教育方式”。

国外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依托网络、新媒体等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隐性教育。

豆俊杰和王强认为:“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

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

涂料和粘合剂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涂料和粘合剂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第2期 收稿日期:2020-07-17涂料和粘合剂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任清刚,唐敏锋,黄军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摘要:基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当前广东省涂料和粘合剂行业发展态势,结合《涂料和粘合剂》课程特点,为培养适合广东省涂料和粘合剂行业发展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分别从课程思政、内容模式、教学理念和考核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涂料和粘合剂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方向,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涂料和粘合剂;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02-0183-02StudyontheTeachingofCoatingsandAdhesivesCourseBasedontheTrainingofAppliedTalentsRenQinggang,TangMinfeng,HuangJunzuo(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GuangdongUniversityofPetrochemicalTechnology,Maoming 525000,China)Abstract:Inordertocultivatecoatingsandadhesivesapplicationtalentswhofitforthesocialdevelopment,inviewofthecurrentdevelopmenttrendsofcoatingandadhesiveindustryinGuangdongProvince,combinedwithcoursecharacteristicsofCoatingsandAdhesives,andimprovethecomprehensivequalityandtheapplicationofprofessionalknowledge,theteachingresearchofCoatingsandAdhesivesCoursewasexploredinfouraspects:teachingconcept,system,teachingmethodandevaluationmechanismbasedonthepolymermaterialandengineeringprofessionaltrainingtargetofcollege.Keywords:appliedtalents;coatingsandadhesives;teachingresearch 我国涂料、胶粘剂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涂料、胶粘剂的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究作者:郭月楠吕建永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1年第02期[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为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本文分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寻找其中存在的不足,再结合近年教学实际,探索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提出“课堂互动教学+轮流专题讲学+实践体验探学+网络平台助学”四个方面相结合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四位一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高职新时代引言新时代,为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提升,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各高校都在不断思考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结合近年教学实际,对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教学新模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与不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任,在培养“四有”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高职院校,其教学实效性并不是十分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

1.教学缺乏灵活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当前,社会已进入新时代,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教育对象来说,网上的各种杂乱信息,一方面会使具有质疑精神的大学生对主流思想充满困惑;另一方面,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缺乏理论探究的动力,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应接不暇。

从教学模式来说,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灵活应变的机制,追求新鲜趣味的大学生觉得思政学习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缺乏动力的考核方式中,教师无论变换何种教学方法,都难以改变学生的理念、认知,难以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应用型本科《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应用型本科《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应用型本科《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进一步探讨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光电子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人才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通过教学改革,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教师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使自己成为更好的教育者和引路人。

对于应用型本科《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1.3 研究现状目前,随着光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光电子学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和变革,使得光电子学课程的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国内外对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为主,而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引导还有待加强。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实践性强、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光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在现阶段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难,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2000字】2. 正文2.1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还在于推动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容易使学生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基于应用型
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
杨微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22()35
【摘要】立足于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探索“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思路及相关内容。

在课程思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人才培
养的需求,总结“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的特点及目前思想政治教学的问题,提
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构想,包括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成效评价等。

同时,以具体章节为例,列出课程思政教学部分的设计,为落实课程思政体系奠定基础。

此研究可以为高等院校构建和完善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提供相关思路。

【总页数】4页(P149-152)
【作者】杨微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会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融入"课程思政"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2.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融入“课程思政”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对“初级会
计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4.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思政融入电工基础课
程的教学改革研究5.党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以《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计划

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计划
2019SJGLX051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姬迎喜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探索与实践
2019SJGLX052
郑州财经学院
李艳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链教学模式实践逻辑研究
2019SJGLX053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杨利红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课混合式教学体系研究
2019SJGLX054
2019SJGLX003
河南工业大学
李海涛
新工科下基于成果方向理念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9SJGLX004
河南农业大学
刘宁静
“四课堂”融合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的应用研究
2019SJGLX005
郑州西亚斯学院
张 婧
自媒体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研究
2019SJGLX006
许昌学院
孙希芳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绩效影响实验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2019SJGLX049
河南大学
张枫林
新时代背景下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2019SJGLX050
许昌学院
张居正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张闻晓
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读懂中国”专题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9SJGLX029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张梓杨
朋辈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9SJGLX030
新乡医学院
刘珍玉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探究
2019SJGLX031

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结构框架

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结构框架

PRWORLD \ 公关世界 107课程思政建设结构框架对该系统工程的完善和运行具有支撑保证作用。

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其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型高校有所不同,要根据其特殊性研究探讨其结构框架问题。

一、“课程思政”的组织领导系统结构建设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

根据这一要求,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领导架构,包含四个层次。

(一)领导核心体系。

职责是,贯彻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思想,统筹谋划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总体布局,建立完善领导机制,搞好顶层设计,明确建设总体思路、战略设计、推进阶段进程等,履行把关定向、组织计划、检查督导职能,调动协调各方力量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的落实。

(二)党政共管体系。

职责是,充分发挥高校领导班子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集体领导作用,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行政管理、服务保障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融合,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和重点内容,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调动职责范围内的力量,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抓好课程思政的领导管理和落实工作。

(三)牵头联动体系。

牵头联动体系由教务处、党委办公室、宣传部、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团委等相关管部门组成,各自从自身职责出发,承担课程思政建设任务,既分工明确,又密切协作。

(四)推进落实体系。

职责是: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建立以教学工作为主线,行政管理、服务保障等工作密切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从组织计划、实施运行、检查整改、考核总结相衔接的运行程序,组织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开展课程思政教研活动,做好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研究示范中心、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的基础工作。

二、“课程思政”的课程系统结构建设(一)挖掘德育元素,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的教育教学特点,找准各门课程中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构建好适应本校学科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开发建设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金工实习课程思政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金工实习课程思政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金工实习课程思政研究发布时间:2022-09-09T03:00:29.009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9期作者:刘强[导读] 通过实践训教学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与工程能力素养。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从教师个人素养提升、思政资源挖掘、教学方法创新等几个方面,推行实践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程思政铸魂育人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刘强(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摘要:通过实践训教学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与工程能力素养。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从教师个人素养提升、思政资源挖掘、教学方法创新等几个方面,推行实践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程思政铸魂育人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思政金工实习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教育,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金工实习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基础实践课,其课程面向工科类大部分专业,对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培养及价值观念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向作用。

一、金工实习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课程思政重视度不够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多数学生认为金工实习侧重动手能力,并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思政的涵意。

另外,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多数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功利性倾向,面对考研、就业的巨大压力,学生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其所学的对其考研和就业有没有帮助以及有多大的帮助。

在对待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学习态度上,学生对专业课很重视,对思政课则不那么重视,甚至是漠视,认为学好思政课没有太多用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摘要]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相应对策,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为此,教育也呈现多样化发展,既有学术型教育,又有职业技能型教育和专业应用型教育等。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各类各级人才培养的必修课,不能继续千篇一律地坚持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而应该区分教育教学对象,增强针对性,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对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面来探析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二、思政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所谓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学术型人才的,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或将这种社会生产力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并能直接创造出社会物质财富的人才。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较宽、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注重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突出理论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等,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能够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并能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较好地处理实际生产管理等方面出现的复杂问题。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而恰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一个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一个是解决政治方向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理论战线的最前沿,是各层次学生所必修的课程,成为各级各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帮助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学会学习、协作和沟通。

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从而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后备力量。

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当中,除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外,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都应该是思政课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结合点,也是思政课教学应当发挥的功能。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对策1.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事业的行家精通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的基础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即在课堂上、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他注意的中心,不是他所要研究的材料内容本身,而是学生,他们的智力活动,他们的思维,以及他们在治理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这里强调的即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是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正确理解、尊重社会转型期日益多元的价值取向。

要从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诸如学习方法的把握、目标方向的选择、人际关系的处理、就业创业的准备等方面,通过启发、引导、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要有的放矢。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不能只考虑给学生什么,更重要的是清楚学生需要些什么,理顺教师的“给”与学生的“需”之间的关系,从而将教学目的设置在学生的实际需要方面。

第一,选好教学内容的切入点。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思政课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更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

必需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够用,即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的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

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政课教学不要求学生掌握高深的、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不能求全求多,而忽视学生的具体需求。

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删去“偏、难、杂”的理论知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应通俗、浅显,必须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并强调应用性。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教给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如何才能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学习、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第二,结合专业调整教学内容。

思政课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灵活调整,将政治理论知识与其所学的专业紧密联系起来,构筑以法律、诚信、责任、创业、敬业教育为基础,融合各专业特点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推动政治理论课程在高校高质高效开展。

例如:在讲解职业道德时,除了基本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内容外,应根据不同职业具有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结合不同职业的道德要求进行讲解。

例如,工人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道德;军人要有严明的纪律等,从不同角度切入相关内容的讲解,会大大提升学习者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第三,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的对接。

现代企业不仅需要从业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样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除了学习基本的职业素质,要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沟通、责任、勤奋敬业、团结等与职业素质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注重培养与企业要求一致的行为规范。

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学生一毕业就要上岗并有效地开展工作,要求毕业生要能够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能够主动适应企业文化。

在教学中将相关专业的企业文化引入教学内容,通过环境营造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和职业精神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企业需要的“零适应期”人才。

3.教学方法要切实有效。

思政课既要努力探索和鼓励兴趣教学,同时又要防止和反对教学娱乐化,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兴趣教学法。

不少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就是“老生常谈、空洞乏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要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首先必须认真分析授课对象的心理特点,注重讲课的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使所传授的知识适当超出学生现有的认识体系,选择的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知识结构。

另外,注重讲授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表达准确严密、精练清晰、生动优美、通俗流畅;做到“讲话通俗简明”“语言幽默风趣”“讲事件生动有情节”;做到把抽象寓于具体,把概念寓于形象,把理性寓于感性。

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和教师的讲课激情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识趣引情,激思引学,诱发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的情感效应,从而形成感化认同,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实现主动教育。

二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又称情景教学,是思政课教育教学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

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应该以案例教学法为主,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选择有针对性的贴近学生的案例。

目的是通过案例材料,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实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的有机融合。

选择案例之前,应明确学生要掌握的概念和原理,精选案例,使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尽可能多地涵盖这些知识点。

同时,案例的选择要典型、具有时代性,尽可能结合学生的专业和思想实际,让学生感到有亲和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专题教学法。

专题教学法,即在课堂教学中以专题为单位设计课程讲授的内容,把教与学的精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热点,避免平铺直叙,面面俱到,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目的。

摆脱了教材面面俱到的内容罗列,能够在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整合。

在讲清楚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使教学更加紧密地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问题。

四是参与教学法。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普遍比较认同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希望教师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重点知识、社会现实问题。

特别是在知识获取渠道多元化、信息化到来的时代,各位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是知识的单线传输,而是学习的指导者和执行者。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一分子参与到课堂中来,围绕某一个重点或难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专题演讲和学生试讲等形式,不仅让学生深化理解所学的基本知识,而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信力等在未来就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4.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注重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突出理论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因此,思政课教学应当不断建立和完善课堂内外实践、校内校外实践多个层面结合的实践教学体制。

一是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可以选择一些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法制教育意义、传统美德教育意义的地方作为实践教学的永久建设性教育基地。

也可以和社会上有关单位协商,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相对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学校的名义与一些具有代表性、社会知名度高、学生感兴趣、合作良好的单位签约,建立多个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二是要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

可以举办专家讲座;可以利用寒暑假或周末,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可以开展一系列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安全教育、道德建设文明月、心理健康周等),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思政课教学不能靠单纯的理论说教,一定要区分教学对象,让教学活动和学生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根据学生特点及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真正发挥思政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班荣鼎.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2]曹飞.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扬州大学学报,2009(6).[3]陈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J].煤炭高等教育,2011(11).[4]罗典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2(1).[5]芮常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类分层次差异化教学途径[J].铜陵学院学报,20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