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醋博物馆导游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
讲解线路:
景区概况——食醋主题浮雕墙——标识石——朱兆怀塑像——醋史馆——文化长廊——老作坊——现代工艺馆——李友芳塑像——陈列馆——体验馆——天下第一醋坛
<景区概况>(1分钟)
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镇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参观游览。镇江醋博位于镇江丹徒新城312国道旁,由恒顺集团投资建设,是江苏省第一家工业旅游类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工业旅游区、江苏省服务名牌单位、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被列入“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是国内首个集文化遗产保护、科普教育、工业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性主题醋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由醋史馆、文化长廊、老作坊、现代工艺馆、陈列馆、体验馆、游客中心七大部分组成。
<食醋主题浮雕墙>(30秒)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广场东面,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以食醋为主题的浮雕墙。它是从中山西路恒顺老厂搬迁过来的,墙面上雕刻着一群健硕的人蹴鞠者醋酸分子形成的球,寓意着镇江制醋人为镇江醋业的繁荣而默默探索、追求的奋斗历程。浮雕墙前面有一座石碾子,是碾磨豌豆、小麦等农作物做麯所用的,麯是制作醋的原料。
<标识石>(30秒)
各位游客,请往展厅走,眼前看到的这块标识石上写着“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为花岗岩材质。标识石中间有一个方洞,取“石破天惊”之意,内置的仿制兽面青铜器是上世纪50年代在镇江大港一带出土的商周时期的文物。在中国古代鼎是只有王侯才能使用的重要礼器和盛物器皿,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这块标识石寓意着“醋自商周起,恒顺一只鼎”,标志着恒顺的行业龙头地位由来已久。
<朱兆怀塑像>(1分钟)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尊塑像是朱兆怀塑像。朱兆怀是恒顺醋业的创建者,丹徒西麓村人,祖辈主要经营铁炭行。朱家财力殷实,在镇江附近开设不少企业,仅在扬州就设了7个布店、2个酱园店,有“朱半城”之说。
朱兆怀在镇江西门外开设了恒顺糟坊,为什么做铁炭生意的朱兆怀会转行做酿造业呢?据说,有一天朱氏家族聚会,朱兆怀嫌酒味欠佳,惹得家人不快。有人顺口说道:“要吃好酒,自己开店。”朱兆怀为此暗下决心,在1840年创建了“朱恒顺糟淋坊”,其酿造的百花
酒闻名遐迩,深受群众喜爱,并成为朝廷“贡品”。1850年,恒顺开始利用酒糟加入谷壳发酵,酿制香醋。从此,镇江香醋的生产逐渐发展、壮大起来。1893年,“朱恒顺糟淋坊”正式改牌号为“朱恒顺酱醋糟坊”。
<醋史馆>(1分钟)
穿过一座拱形门,就来到了醋史馆。醋史馆通过展板、塑像、场景再现、视频播放和实物展示、LED电子图文沙盘等方法介绍了镇江醋、中国醋的文化、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和中国醋的流派,以及中国四大名醋,即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红曲米醋和阆中保宁醋。
中国醋制品生产工艺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周礼》中就记载了“醯xī人主醯”,醯是古代的醋,说明早在商周时间,中国就有了酸制品和谷物发酵酿造经验。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在著作《齐民要术》中详尽记载了制醋的24种方法,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记载制醋工艺的古代文献。到汉代,醋已进入民间,广为食用。
镇江香醋最早记载在南朝齐梁年间著名医学家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中,书中介绍了镇江米醋入药的用法,证明了镇江香醋1400多年的历史。1840年,镇江朱恒顺糟坊创立,标志着镇江民族酿醋业的开始。
<文化长廊>(2分钟)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文化长廊。长廊长约100米,着重介绍了镇江独特的人文景观和风俗人情与恒顺香醋密不可分的渊源,其中有“三山一醋一渡”、“镇江三怪”、“醋东坡”以及镇江民俗“排队打酱油”等。
“三山”指的是镇江最具特色、最为著名的景观——金山、焦山、北固山,“一醋”则是指镇江香醋,“一渡”是西津古渡。
“镇江三怪”指的是“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镇江人早餐习惯是“肴点面”,肴就是指镇江肴肉,点是指烧麦、汤包、蒸饺等点心,面是指镇江锅盖面。香醋从每天早晨开始就伴随着镇江人的生活,他们吃肉要蘸醋,吃面要淋醋,烧菜要浇醋,几乎达到了“无醋不宴”的地步。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特别喜欢镇江鲥鱼,他曾十一次来镇江品尝鲥鱼,每次吃鱼都要蘸镇江香醋,醋香鱼鲜让他回味无穷,并写下诗句,因此民间称其“醋东坡”。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春节前,恒顺醋厂都会向市民开放,拿出千斤优质酱油和香醋平价出售。市民们每年都会拿着大大小小的醋桶、油桶,排起长长的队伍来争相抢购,形成蔚为壮观的景象,“打酱油”也成为镇江人的一个春节习俗。
<老作坊>(1分钟)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老作坊。这里古朴厚重,为木结构建筑,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旧式手工酿造醋作坊的原貌。作坊内陈列着手工制醋的全套工具及每个传统制醋工序。镇江传统香醋采用特殊的“固态分层发酵”工艺,制作工序达四十多道,历时六十多天。通过蒸饭做酒、制醅、淋醋、煎醋,形成独特的“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的口味。制作好的香醋需要装入陶坛中,在阳光通风的地方进行晾晒存放,少至半年长至几十年。在存放过程中,醋发生自然浓缩、酯化增香等后期反应,变得愈来愈香,风味和保健价值也变得愈高。恒顺的制醋工艺凝聚了镇江1000多年的酿醋精髓,代表着中国南方制醋技术的传统特色和最高水平,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2006年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老作坊曾是电视连续剧《血色沉香》的主要拍摄场景之一。
<现代工艺馆>(30秒)
现代工艺馆展示了现代制醋工艺,分为“健康恒顺、科技恒顺、生机恒顺”三大板块。“健康恒顺”主要展示恒顺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控体系;“科技恒顺”则展示着机械制醋的现代工艺;“生机恒顺”展示着镇江人与恒顺香醋难以割舍的情愫,同时也展示着近年来镇江醋业不断推陈出新,先后开发出的保健醋、功能醋及醋的衍生产品等。
<李友芳塑像>(1分钟)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塑像是李友芳塑像。他是镇江恒顺香醋的第二代掌门人,具有超常的经营战略,在新中国制醋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36年,恒顺达到了创设以来的鼎盛时期,不幸的是,抗日战争爆发,恒顺受到严重冲击,只能勉力维持。抗战胜利后,李友芳在危难时接管恒顺,着力恢复恒顺的生产经营,使“百年恒顺”得以传承和继续。李友芳还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人士。他先后送自己的两个儿子参加革命,最终两个儿子都为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全力支持公私合营改造,出让恒顺积累几十年的房产、设备和股份,使恒顺成为镇江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抗美援朝时期,他将家中的金条、老邮册、首饰、铜炉等悉数捐给国家。
李友芳以他卓越的经营才能让恒顺得以重新崛起,更以他崇高的道德品质为镇江人民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陈列馆>(2分钟)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陈列馆。这里讲述了恒顺百年沧桑的重大事件,回顾了恒顺在历史长河中的起落沉浮,展望了恒顺未来发展的辉煌前景。
1840年,朱兆怀开设酒坊,生产百花酒,取字号“朱恒顺糟淋坊”。“恒顺”二字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