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何应钦的传奇人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访何应钦的传奇人生
从多彩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到七彩云南省会昆明,从云南昆明到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从南京国民政府退居宝岛台湾,一代伟人的人生轨迹,跃然纸上,追寻伟人足迹,探访历史更迭,见飞花落絮,莫惜春老色衰,仰翠竹苍松,当效高风亮节。

何应钦,何许人也?说起这位民国时期的陆军一级上将,很多人肯定没有听闻。

虽然在《中国近代史》教材课本中对于他的描述只有只言片语,但是也不影响他传奇一生的光环。

对于何应钦,在读书时代早有耳闻,2007年至2010年我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一中学读高中。

据我的高中历史老师富源一中历史教研组组长许江华老师所说:"何应钦,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当时我除了由衷地敬佩之外,大多是将信将疑。

在民间也是流传甚广,据我父亲所说:"何应钦的确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年轻时身犯命案,后来位居民国国防部部长",说得我一头雾水,杀了人还可以任民国国防部长,真是传奇色彩之中带有不敢恭维之意。

由于家处云贵交界处,距离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近在咫尺,让我对这段民国往事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2015年我从昆明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在途中跟车上的师傅谈了起来,说到何应钦,这位师傅和几个兴义市的乘客更是津津乐道,浓缩为一句话便是:"何应钦,兴义人,民国国防部长"。

查阅典籍,博览群书,再综上所述,让我坚定地认为何应钦就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州兴义市人,也让我熟知了这位杰出人物的传奇历史。

听那位开车的师傅说:"在贵州省兴义市泥凼镇还有何应钦的故居",真想去一探究竟,揭开庐山真面目。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

对于出身于乡村田野的农家子弟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

早年的何应钦身强力壮,勤奋好学,饱读诗书。

经过自身努力,考入日本振武学校。

后来的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中正也就读于日本振武学堂,比何应钦高一级。

民国风云,将帅云集,风云变幻,跌宕起伏。

就连民国时期的云南王唐继尧以及山西军阀阎锡山也毕业于日本振武学堂,据我所知融合历史记载,民国时期的绝大部分将领都毕业于该校。

前后细思,不难发现,其原因显然可见,在民国时期军校筹备有失欠缺,很多爱国志士东渡日本学习军事战略。

后来大元帅孙中山筹备黄埔军校,开启中国军校新篇章,与黄埔军校齐名的两所军校便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法兰西第一帝国缔造者拿破仑说:"乱世出人才,时势造英雄",时代铸就伟人,伟人成就伟业。

在日本振武学堂学习期间,当时清朝政府苟延残喘,割地赔款,卖国求荣,末日将来。

何应钦一面接受军事教育,又接触了反清革命思想,同时加入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国父孙中山的"同盟会",开启了一段解救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征途。

武昌起义成功后,胜利的消息传到了日本,何应钦与同盟会成员一同回国,与蒋中正同在上海督军府任职。

然而风云变幻,局势动荡,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欲复辟帝制,征讨袁世凯失败后,何应钦再度东渡日本,转入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深造。

英雄露颖,学成归来,尽用其才。

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何应钦逢贵州督军府之命,创办将武学堂,五四运动暴发后,他发起召开贵州国民大会,支持爱国运动,发对丧权辱国的巴黎和会和苟延残喘的北洋政府。

英雄不失路,何以成功名。

在贵州期间,由于何应钦根基不稳,兵弱将稀,被逐出了贵州,奔赴云南昆明。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镜子有太阳才会反光,是人才总会被挖掘。

在昆明,何应钦被滇军总司令顾品珍聘为高级军事顾问,后来出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务长。

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生命朝不保夕。

由于何应钦在贵州参与了"民九事变",逼迫贵州督军府大员刘显世交出大权,并逐出贵州。

刘显世异常心寒,在昆明收买刺客将何应钦打伤,胸部腿部连中枪伤,据贵州省兴义市内人士宣称,何应钦在此事故中,睾丸损伤,以致于无子嗣立世。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廖仲恺、蒋中正在筹办黄埔军校,广发英雄帖,招纳天下豪杰,四方志士,于是何应钦从云南昆明陆军讲武堂前往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出任元帅府参议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由于当年在日本振武学堂与蒋中正是同学,毕业后在上海督军府和蒋中正又是同事,再加上何应钦在贵州曾创立过讲武堂,颇有名气。

于是,何应钦被蒋中正看中,参与黄埔军校筹办工作,黄埔军校成立后,被大元帅孙中山授予少将军衔,任黄埔军校副总教官,蒋中正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在黄埔军校任职期间,何应钦平乱有功,连连升迁。

恰逢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何应钦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军委会将军队汇编成国民革命军,蒋中正任军长,何应钦任师长,周恩来任师党代表。

同年,陈炯明兵变叛乱,国民政府令国民革命军再度征伐,兵分三路,蒋中正任总指挥,何应钦任一路指挥,三路大军杀得陈炯明措手不及,何应钦多有建树,深受广州国民政府赞赏与褒奖,在"中山舰事件"后,出任黄埔军校教育长。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联合北伐,征讨叛军,何应钦任第一军军长,由于征战功勋卓著,蒋中正发来嘉奖贺电,升任何应钦为国民革命军东路总指挥。

民国风云,枭雄四起,英雄遍地。

武汉国民政府主席,臭名昭著的汉奸走狗卖国贼汪精卫通电反共反蒋,逼迫蒋中正下野归田。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唯有永远的利益,何应钦判断失误,认为蒋中正树敌太多,四面楚歌,兵临城下,必败无疑,于是暗中支持逼迫蒋中正下野,蒋中正说:"只要何应钦一句话,他可以不走的",但何应钦一声不吭,让蒋中正伤心异常。

由此可见何应钦在民国历史上的地位。

后来蒋中正复出,参与中原大战。

何应钦之父撒手人寰,却无暇回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奔丧,一直在前线督战,蒋中正大为感动,后来命何应钦出任国民革命军军政部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和轴心国打得不可开交,何应钦以国民革命军参谋总长的身份检阅中国远征军,配合美国盟军作战,1944年何应钦在昆明就任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统一部署西南战区作战。

1945年日本战败,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坐在受降仪式上方的正是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何应钦代表中国政府和东南亚战区盟军,接手了日本侵华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的投降书。

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布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灭亡,何应钦把烂摊子推给了第二战区总司令阎锡山,而后退居台湾。

1980年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画了一幅《泥凼风景图》作为寿礼相赠。

泥凼正是何应钦的家乡、他的出生地,即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泥凼镇,距离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黄泥河镇咫尺之隔。

台湾著名歌手刘若英的父母结婚时,何应钦为证婚人。

在2009年影视剧作《建国大业》中,肖文阁饰演何应钦。

在2012年影视剧作《血战长空》中,霍青饰演何应钦。

1987年草木含悲,将星陨落,享年98岁,一代大将告别尘世,随之黄土。

到如今,兴义市何应钦故居被列为重要人文景点,是了解兴义近代历史的重要场所。

史料记载,何应钦虽有婚姻,但一生无子,证实了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的民间流传。

从贵州到云南,从兴义到昆明,从昆明到广州,从广州到台湾,一代伟人的风云变幻史,跃然于纸上,供世人所知晓。

来源:七彩云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