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何应钦与刘显世两大家族上演豪门恩怨
一级上将何应钦
![一级上将何应钦](https://img.taocdn.com/s3/m/b208dc7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70.png)
一级上将何应钦五顺时势组织少年贵州会倡爱国推进新文化运动(一)何应钦看罢来信,随即叫来自己的随身警卫,叫他们秘密抓捕兴义下五屯的学生刘怡昌、兴义酸枣的学生胡本吉。
原来是远在兴义的游击军随营学校每况愈下,刘显潜想了解陆军讲武学校何以办得越来越火,便命人暗中收买兴义籍的讲武学校学生。
刘怡昌、胡本吉不过是将讲武学校的教材、训练内容及设施、规章通过写信或托人转交的方式报告给刘显潜,各得小洋10元的奖赏。
待二人从实招来以后,何应钦并没有大肆声张,只以“因故退学”为名,将这二人开除。
在贵阳的何应钦息事宁人,而在兴义的刘显潜却一腔恼怒无从发泄。
善于抓住时机和利用外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何应钦成功的秘诀之一。
他深知要建立一个在全省有广泛根底和社会影响的团体,除了适乎潮流之外,还须无门户之见,杜派系之嫌。
首倡者王,捷足先登,古今同概。
加上何应钦已有的地位、条件,使他成了五四时期贵州第一大团体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人。
1918年10月22日,他邀约了谷正伦、邱醒群、赵季卿3人到刘显世的侄儿刘敬吾的寓所,商讨建立团体的可能。
参与讨论的一共9人,都极表赞成。
而且这9个人,几乎可与贵州军、政、商、学各界通声息。
何应钦以19世纪五六十年代玛志尼党人创立少年意大利会,以再建一自由、平等、独立、自主之意大利的史事为例,主张建立一个少年贵州会,振作少年之精神,转移末世风气,使贵州由老大而臻于少年,并进而使中国由老大臻于少年。
这一建议受到与会诸人的赞同。
会上还商量各人分头向有关方面游说,广泛争取社会赞助和支持,发动青少年共结团体。
少年贵州会的后台是黔军总司令王文华。
何应钦在贵州的崭露头角,全仰赖王文华的提携扶植。
而且王文华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远比何应钦为多,其影响力与号召力,更是何应钦望尘莫及的。
在与刘敬吾等人正式商讨以前,何应钦自然得到了王文华的支持。
当时的舆论趋重民治,利用民心民力乃是事情成败的一大关键。
王文华身为黔军总司令,自然不宜兼任民间社团的头,而何应钦以讲武学校校长的身份,主持以研究学术、开展社会活动为主的民间团体,较之王文华会更适宜些。
历史趣谈何应钦接降书腰弯得竟比日本人还低 丢人的胜利者
![历史趣谈何应钦接降书腰弯得竟比日本人还低 丢人的胜利者](https://img.taocdn.com/s3/m/87bc0011ba1aa8114431d982.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何应钦接降书腰弯得竟比日本人还低丢人的胜利
者
导语:何应钦女儿何丽珠2005年9月9日曾接受媒体专访,被问及何应钦当时为何从座位上半起身接下投降书,何丽珠表示,父亲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冈村
何应钦女儿何丽珠2005年9月9日曾接受媒体专访,被问及何应钦当时为何从座位上半起身接下投降书,何丽珠表示,父亲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冈村宁次是高他几届的“前辈”,两人却在中国战区对打,又在受降典礼上碰头。
父亲对日本有一些感情,也以毕业于日本士校为荣,有人因此说他亲日,“事实上他是知日”。
当年国民党当局曾设立小组讨论应以何种态度受降,大家觉得不应傲慢,但也不能谦卑,最后何应钦从座位上半起身接下投降书。
但是,台湾名嘴李敖对此解释很不以为意,他在05年9月下旬的凤凰卫视节目中,犀利地谴责国民党对日本低三下四的姿态,批何应钦和国民党为丢人的胜利者。
他说,日本人最不要脸的一件事情,就是它做了这么多的坏事,它到今天不会,也不肯痛痛快快地认错,向我们道歉,向我们忏悔,或者自己做一个像样的反省。
日本人可恶,可是日本人之所以这样做,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我们要追查出来,就是它为什么这么神气?为什么做了坏事还这么拽?不无原因,这个原因我们追查起来,和中国的统治者,国民党的蒋介石这帮人有关系。
首先,日本来递降书的根本不是冈村宁次。
递降书时,日本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大模大样坐在何应钦的对面,他让在他旁边的参谋长小林浅三郎过来递降书,而蒋介石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接受时腰弯了有三十度,更像是战败的一方。
李敖大骂:“(冈村宁次)他老太
生活常识分享。
何应钦
![何应钦](https://img.taocdn.com/s3/m/fbe0919402d276a200292eed.png)
养生语录不正的思虑是长寿的最大敌人。
要用温和、慈良、宽宏、厚重、缄默来克服自己心中的猛厉、残忍、偏狭、轻薄、浮躁,才可能做到心直虑正。
1937年“7.7”事变发生时,何在四川主持整军会议,即被蒋召回南京,商讨抗日大计,并出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
在讨论南京战役计划时,何等多数将领主张用20个团左右兵力,以歼日军有生力量。
但蒋未采纳,结果大败,造成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1938年1月,何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负责战时军制计划和参与各个战役的指挥,对抗日战争作了一些努力。
1940年10月到1941年年初,何应钦、白崇禧秉承蒋介石旨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取销新四军番号,审判叶挺、通缉项英等一系列反共事件。
周恩来怒斥何“是中华民族的罪人!”王之妹王文湘尚未与人订婚。
王氏家人原属意于李毓华,但何与刘显世亲侄、王文华之妻弟刘悫昌关系很好,又是少年时同学,因之刘悫昌于王文华之母(刘悫昌之姑母)前,经常说何好话,使之一家对何有好感;再加上何在王文华麾下办事勤谨,无烟、酒、赌博及女色之爱好,家庭也是有根基人家,遂决意与何议婚。
何应钦因此遂与刘显世之甥女、王文华之胞妹王文湘于1917年4月在贵阳结婚。
国民党政治家、军事家、国民党一级上将,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
从辛亥革命起历经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撤往台湾,历任国防部长和任行政院长。
中文名:何应钦民族:汉出生地:贵州兴义出生日期:1890年4月2日逝世日期:1987年10月21日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主要成就:参与筹建黄埔军校政党:中国国民党祖籍:江西抚州市临川县字号:字敬之何应钦于1889年4月2日(农历庚寅年闰二月十三日,清光绪十六年),出生在贵州兴义市泥凼镇。
其祖辈于何应钦清朝中期由江西临川随军出镇贵州,由行伍转为经商兼事农耕,先后落点于黄草坝、捧乍,最后定居泥凼的风波湾。
生于农村大山深处的何应钦,自幼身体强健,7岁发蒙就读于泥凼私塾,勤奋好学。
蒋、何争夺黄浦系领导权的明争暗斗
![蒋、何争夺黄浦系领导权的明争暗斗](https://img.taocdn.com/s3/m/b467e6c233d4b14e852468fa.png)
蒋、何争夺黄浦系领导权的明争暗斗1927年8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人所共知是由于桂系军阀“逼宫”。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场蒋、桂之争掩盖了何应钦与蒋介石争夺黄浦系军队领导权的斗争心腹股肱“功高盖主”何应钦1914年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之后,替主持黔政的兴义系军阀训练新军。
兴义系军阀新派首领王文华,将妹妹王文湘嫁给何应钦,何遂成为新派骨干之一。
1920年,新派发动了“民九事变”,推翻了兴义系老派军阀、王文华母舅贵州督军兼省长刘显世的统治。
但吴佩孚支持袁祖铭回黔主政,打击新派,王文华又在沪遇刺身亡,何应钦被迫离黔出走。
何应钦搞复黔运动毫无希望,在彷徨于歧路间,适逢蒋介石创办黄浦军校,便通过日本士官学习同学王柏龄的介绍,就任军校少将总教官。
起初,蒋介石在黄浦军校的心腹股肱是教授部主任王柏龄。
然而王柏龄为声色犬马之徒,常常到广州去狂嫖滥赌、抽鸦片,蒋介石每每有事总是连个影子都找不着,唯何应钦无论是上班或下班的时候一找就到。
于是蒋介石对何应钦日渐信任,把托付王柏龄的事情交给他去办理。
何应钦受到这样的优遇,自然是大为感激,工作格外勤勉谨慎,逐渐成为蒋介石的心腹。
蒋介石建立黄浦党军,将第一期毕业学生编成两个教导团,任命何应钦为第一团团长。
在镇压商团叛乱、两次东征讨陈(炯明)、削平刘(震寰)、杨(希闵)之乱诸役中,何应钦总是披坚执锐,身先士卒,立下汗马功劳。
特别是1925年3月12日棉湖之役,时陈炯明军队已包围了蒋的指挥部,第一团拼死抵抗,伤亡惨重,几近全军覆没。
蒋介石对何应钦说:“你必须社法坚持,挽回颓势,否则什么都完了!”何亦深知不拼即死,遂挺身率队冲锋,终于转败为胜,击溃陈军。
从此,蒋介石与何应钦更成为患难之交,甚至于他们把3月12日这一天作为同生死、共患难的纪念日。
也可以说,何应钦随同蒋介石,为黄浦系军队的创建打下了基础。
北伐战争中,何应钦为东路军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全权统帅黄浦军。
出师不到四个月,克复福建、浙江两省,在黄浦军中声望日隆。
历史趣谈何应钦为什么代表中国受降
![历史趣谈何应钦为什么代表中国受降](https://img.taocdn.com/s3/m/64d026c6a58da0116d17491e.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何应钦为什么代表中国受降导语: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迎来了最终的胜利。
在中国的日军不得不向中国政府投降。
对此,国民政府派了何应钦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迎来了最终的胜利。
在中国的日军不得不向中国政府投降。
对此,国民政府派了何应钦作为国民政府代表接受日军投降。
那么国民政府为什么会派何应钦受降呢。
何应钦受降首先何应钦受降是由他的地位所决定的。
1945年,何应钦是国民政府的陆军一级上将,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
当时代表日本投降的的冈村宁次是日本的大将。
两人的军阶和职位都相当。
蒋介石之所以不自己去受降,主要是因为军阶和身份的问题。
蒋当时是中国的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若是主持受降仪式,会有失身份和面子。
而蒋介石最看重的就是面子。
蒋介石派何应钦受降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何应钦理解蒋介石对日本的政策。
在抗战一结束的时候,蒋介石就提出了“对日军不要念恶,要以德报怨”。
这个观点的提出受到了何应钦的赞同。
再加上何应钦是冈村宁次的老朋友,派他受降日军,可以防止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蒋介石派何应钦受降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希望让何应钦重新树立一个形象。
因为在抗战之前,何应钦一直主张对日本妥协,还在1935年代表国民政府签订了《何梅协定》。
虽然这是在蒋介石授意下签订的,但是当时全国的舆论将何应钦攻击得体无完肤。
因此为了重新树立其形象,蒋介石派他代表国民政府受降。
日本的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百年反抗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
无论。
周西成对贵州近代教育的积极影响与现实意义
![周西成对贵州近代教育的积极影响与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0bd911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7.png)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2期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收稿日期:2019-02-21作者简介:安静静ꎬ女ꎬ青海西宁人ꎬ学士ꎬ中教一级教师ꎮ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ꎮ刘相如ꎬ男ꎬ河南平顶山人ꎬ硕士ꎮ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ꎮ周西成对贵州近代教育的积极影响与现实意义安静静1ꎬ刘相如2(1.贵州省玉屏民族中学ꎬ贵州玉屏㊀554001ꎻ2.中共玉屏县委办ꎬ贵州玉屏㊀554001)摘㊀要:民国初年ꎬ贵州各派军阀相互混战ꎬ造成政局动荡ꎮ桐梓系军阀周西成在各派军阀混战中取得胜利ꎬ成为贵州省政府主席ꎮ周西成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军阀ꎬ在他执政贵州3年间(1926 1929)ꎬ通过铁腕统治ꎬ积极恢复和发展贵州社会经济ꎬ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ꎮ具体到教育事业ꎬ周西成改革和完善教育行政体系ꎬ保障教育经费ꎬ整合教育资源ꎬ创办贵州大学ꎬ加快了贵州教育近代化进程ꎮ周西成发展贵州教育事业ꎬ注重调查研究的精神以及实施公立办学的思想ꎬ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ꎮ关键词:周西成ꎻ贵州ꎻ近代教育中图分类号:K258.2/G529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2-0114-04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2.022㊀㊀周西成(1893 1929)ꎬ字继斌ꎬ名世杰ꎬ贵州桐梓人ꎬ青少年时期生活在桐梓ꎬ儿时读书于乡间私塾ꎬ16岁在县城明德学堂读书ꎬ19岁从戎ꎮ周西成有过硬的军事素质ꎬ战争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ꎬ屡立战功ꎬ由基层士兵升迁到军队高级将领ꎬ成为地方实力派ꎬ并于1926年担任贵州省政府主席ꎮ周西成主政贵州三年ꎬ积极恢复和发展贵州社会经济ꎬ努力改变贵州积贫积弱的局面ꎬ其中 以修筑公路ꎬ兴办电厂ꎬ发展电信ꎬ创办贵州大学最为彰显光彩ꎬ具有贵州近代化建设的先导性 [1]ꎮ1929年ꎬ周西成率军作战ꎬ在贵州镇宁八棱中弹溺水身亡ꎮ学界关于周西成的研究成果较多ꎬ研究视角聚焦在周西成发展军事㊁兴办实业等方面ꎮ在教育领域ꎬ学界多关注周西成创办贵州大学等事迹ꎮ然而ꎬ周西成在改革和完善贵州教育行政体系ꎬ保障基础教育方面ꎬ研究还不够深入ꎮ因此ꎬ我们很有必要深入研究周西成发展贵州教育采取的举措及其现实意义ꎮ㊀㊀一㊁周西成发展贵州近代教育面临的社会现状㊀㊀(一)军阀混战ꎬ政局动荡中华民国建立以后ꎬ贵州进入军阀统治时期ꎬ为争夺军政控制权ꎬ各派系相互斗争ꎬ引发贵州政局动荡ꎮ民国初年ꎬ贵州军阀以兴义籍军阀刘显世和桐梓籍军阀周西成为主要代表ꎮ刘显世为黔系军阀的鼻祖ꎮ1912年3月4日ꎬ唐继尧出任贵州都督ꎬ刘显世为军政部长ꎬ两人联合军事统治贵州ꎮ1913年11月ꎬ唐继尧调任云南都督ꎮ刘显世便统治贵州ꎮ1915年ꎬ刘显世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ꎬ爆发了护国战争ꎬ随着护国战争形势的急转直下ꎬ刘显世于1916年1月27日宣布贵州独立ꎬ并自任贵州都督ꎬ成为民国初年贵州的实际当政者ꎮ周西成是桐梓系军阀的魁首ꎮ在军事斗争中ꎬ周西成利用同乡㊁亲戚关系ꎬ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ꎮ1923年ꎬ周西成组织 靖黔军 ꎬ重用犹国材㊁侯之担㊁蒋在珍㊁车鸣翼等桐梓籍军人ꎬ形成以周西成为中心的桐梓系军阀ꎮ同时ꎬ周西成充分利用西南军阀之间的矛盾ꎬ在贵州㊁四川等地扩张势力ꎬ羽翼逐渐丰满ꎬ成为地方实力派ꎮ民国初年ꎬ贵州各派军阀内部也存在各种矛盾ꎮ兴义系军阀刘显世内部集团存在新旧派系斗争ꎮ 在刘显世周围ꎬ旧派以熊范舆㊁何麟书㊁张协陆和郭重光 四大台柱 为核心集团ꎮ新派以王文华周围形成以日本士官生为主ꎬ保定系和云南讲武. All Rights Reserved.安静静ꎬ刘相如:周西成对贵州近代教育的积极影响与现实意义区域教育文化纵横堂毕业生辅之的年轻军人集团ꎮ新㊁旧两派的斗争始终以旧派企图夺回军权为触发点ꎮ [2]1919年11月26日ꎬ新派通过 民八事变 掌握贵州军政大权ꎮ新派系掌握贵州军政后ꎬ内部也不稳定ꎮ1922年初ꎬ新派系内部发生火拼ꎬ何应钦因内斗被逐出省ꎮ袁祖铭于4月19日进驻贵阳ꎬ取得了贵州统治权ꎮ1923年3月ꎬ唐继尧任命其弟唐继虞为东南宣抚使兼滇㊁黔联军前敌总指挥ꎬ率军进入贵州ꎬ袁祖铭战败ꎮ当袁祖铭战败之际ꎬ贵州的统治权被以周西成为首领的桐梓系所掌握ꎮ1926年6月1日ꎬ周西成担任了贵州省政府主席ꎬ掌握贵州的军政大权ꎬ贵州政局实行了短暂的稳定ꎮ(二)经济基础薄弱ꎬ自然灾害频发贵州处于西南边陲的内陆地区ꎬ自然地理条件恶劣ꎬ素有 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称ꎬ这样的地理条件导致贵州经济发展严重滞后ꎮ具体而言:农业生产方面ꎬ由于缺乏资金ꎬ生产方式十分落后ꎬ劳动效率十分低下ꎮ当时时局动荡ꎬ各派系争相掠夺财源ꎬ搜刮民脂民膏ꎬ百姓处于食不果腹的地步ꎮ虽然在织布㊁纺纱㊁烟叶㊁茶叶等方面有些许发展ꎬ但由于地方当局的剥削和压榨ꎬ发展十分艰难ꎻ工业生产方面ꎬ也遭到地方官员的盘剥和压迫ꎬ发展十分缓慢ꎮ全省工业ꎬ基本上是手工作坊ꎬ没有其他ꎬ且产品质量不高ꎻ交通运输方面ꎬ1926年以前ꎬ贵州的陆路交通基本上为驿道和人行小路ꎮ运输方式也是人挑或肩扛ꎬ用马当运输工具的也很少ꎬ工商业发展极为缓慢ꎮ1924 1925年间ꎬ贵州自然灾害频发ꎬ全省遭遇水灾㊁旱灾㊁雹灾㊁虫灾ꎬ社会经济遭受重创ꎬ人民生活十分艰苦ꎮ1924年ꎬ贵阳县 七月后ꎬ淫雨累月ꎬ以致收成较往年尤歉ꎬ新米上市即属昂贵ꎬ贫民断炊者甚众 ꎬ普安县 蝗虫ꎬ灾情奇重ꎬ为百年所未见 [3]ꎮ而主政的彭汉章政权 将悍兵骄ꎬ中枢失驭ꎬ防区俨同割据ꎬ政令不出省门ꎻ加之饥馑荐臻ꎬ盗贼蜂起ꎬ殍饿载道ꎬ商旅畏途ꎬ以草根食尽之小民ꎬ犹日罗掘以供军米ꎬ以堂堂最高行政之省署ꎬ乃时贫乏几至断炊ꎮ [4]由此可见ꎬ民国初年ꎬ贵州农业歉收㊁工商萎缩㊁交通闭塞㊁百物腾贵ꎬ整个社会经济陷入绝境ꎮ综上可知ꎬ周西成主政贵州前ꎬ军阀派系斗争激烈ꎬ政局相当混乱ꎻ经济一片萧条ꎬ民生凋敝㊁社会发展停滞不前ꎮ显然ꎬ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ꎬ周西成发展贵州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ꎮ㊀㊀二㊁周西成发展贵州近代教育的举措与影响㊀㊀民国时期是贵州教育近代化的重要阶段ꎮ贵州教育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演变ꎬ受时局影响ꎬ贵州教育在动荡中曲折发展ꎬ艰难地承载着社会变革所赋予的历史使命ꎮ周西成当政贵州后积极发展教育ꎬ改革和完善贵州教育体系ꎬ采取一系列举措ꎬ对贵州近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ꎮ(一)周西成发展贵州近代教育的举措1 建立全省教育行政机构1917年ꎬ贵州省教育会向刘显世省长提出«省教育会整顿全黔教育案»ꎬ指出: 近年各县学务中ꎬ固有成绩可观者ꎬ而大多数则退化于无形ꎮ 由于地方教育没有独立的行政机构ꎬ贵州教育一直以来缺乏统一的领导管理ꎮ全省也没有正式的教育政策法规ꎬ更没有正式的教育发展规划ꎬ贵州教育处于自我生长状态ꎬ发展十分缓慢ꎮ周西成执政贵州后ꎬ即开始建立地方教育行政机构ꎮ1927年2月ꎬ周西成建立贵州省教育厅ꎬ著名教育家周恭寿出任教育厅厅长ꎮ在周西成的支持下ꎬ周恭寿着手整顿积弊ꎬ采取举措推进贵州教育行政机构的改革:一是教育厅下设两个科ꎬ一个为总务科ꎬ一个为办理教育业务科ꎬ其组织机构㊁职能职责与1922年颁发的全国最新学制吻合ꎮ当时贵州省教育厅内部结构相当简单ꎬ但客观上第一次有了负责全省教育事务的省级教育行政机关ꎻ二是周西成把县劝学所改为县教育局ꎮ民国之初ꎬ贵州县级教育一直沿袭清末的劝学所制度ꎮ1927年4月ꎬ贵州省教育厅印发了«贵州省县教育局规程施行细则»ꎬ规定各县设立教育局ꎬ协助县长处理全县教育工作ꎬ督促指导全县教育事务ꎮ各县教育局的建立ꎬ客观上为贵州的教育近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ꎮ2 发展中小学教育前述可知ꎬ民国初年ꎬ贵州军阀混战ꎬ政局不稳ꎬ财政收入投入到军费当中ꎮ当政者无暇顾及贵州教育发展ꎬ中小学教育发展迟缓ꎮ周西成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后ꎬ在中小学教育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ꎮ为了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发展ꎬ贵州省教育厅制定的«贵州省县教育局规程施行细则»明确规定:各县教育局经费独立ꎬ各县学款不得擅行挪移ꎮ在教育厅的指导和督促下ꎬ各县教育局能够基本履行职.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2期JIAOYUWENHUALUNTAN区域教育文化纵横责ꎬ采取相关措施扶植本地中小学教育的发展ꎬ如:提倡开展义务教育ꎬ创办新式小学堂ꎬ从财力上扶持私立小学等ꎮ这些举措促进了小学教育ꎮ在中学教育方面ꎬ周西成支持周恭寿对全省中学进行整顿ꎬ将全省划分为8个中学教学区ꎬ每个区设立1所省立中学ꎬ并把所有的联立中学都改为省立中学ꎮ一共有8个省立中学ꎬ即贵阳一中㊁赤水二中㊁遵义三中㊁安顺四中㊁都匀五中㊁瓮安六中㊁思南七中㊁镇远八中ꎬ这些省立中学全面实施新学制㊁新课程ꎬ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学教育的近代化ꎮ联立中学变为省立中学以后ꎬ由省教育厅直接分管ꎬ经费由省拨给ꎬ大大提高了办学条件ꎬ成为当时全省办学条件最好的中学ꎮ在建立省立中学的同时ꎬ各县立中学和私立中学也得到发展ꎬ安龙㊁兴义㊁黔西㊁天柱㊁铜仁㊁大定㊁瓮安㊁黎平㊁思南都成立了县立中学ꎮ周西成当政期间ꎬ还在贵阳男子师范学校举办后期师范班ꎬ在女子师范学校开设特班ꎬ解决了中学师资力量的不足ꎮ同时ꎬ一些私立学校也得到了发展ꎮ在周西成的推动下ꎬ在短短的3年时间ꎬ贵州的中小学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ꎮ据民国十九年(1930)的统计ꎬ当时贵州全省有小学1752所ꎬ学生83000人ꎻ有中学26所ꎬ学生4493人ꎮ这些都客观上促进了贵州近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ꎮ3 创办贵州大学清末实施 新政 ꎬ于1902年创办贵州大学堂ꎬ贵州近代高等教育开始发展ꎬ但十分艰难ꎬ由于师资等问题ꎬ办学规模不断降低ꎬ由大学堂变为高等学堂ꎬ再变为简易师范学堂ꎬ最后停办ꎮ周西成执政贵州以后ꎬ积极恢复发展贵州大学ꎮ1928年ꎬ周西成下令撤消法政专门学校ꎬ成立省立贵州大学ꎬ由周恭寿担任校长ꎬ陈济舟为教务主任ꎮ贵州大学开办之初ꎬ设置文㊁理㊁预科各一班ꎬ土木工程㊁经济㊁医事三专科各一班ꎬ约有学生200人ꎮ半年后又增办矿业专科1班ꎮ学制为预科2年ꎬ专科3年ꎮ省立贵州大学的创办ꎬ不仅使大批贵州青年可以接受近代教育ꎬ并且为贵州近代化发展培养了一批急需人才ꎮ在短短3年时间ꎬ贵州大学即为全省培养了约300名具有一定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ꎮ尽管省立贵州大学办学规模小ꎬ课程设置单一ꎬ但客观上为贵州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做了积极贡献:从它的专业设置㊁人才培养方面来看ꎬ基本体现了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㊁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精神ꎻ从师资队伍方面来看ꎬ省立贵州大学聘请贵州知识界中的精英作为老师ꎬ既有来自北大或国内外其他大学毕业回黔者ꎬ如杜叔机㊁罗登义㊁陈济舟㊁邓光济㊁乐景武㊁花莱峰㊁罗绳武㊁聂安陶等ꎻ也有本省的专家学者ꎬ如王蔬农㊁赵乃康㊁孙云波㊁杨覃生等ꎮ这批人大多在国内外大学系统地接受过近代科学文化的教育ꎬ具有革新思想㊁献身精神ꎻ从社会影响方面来看ꎬ省立贵州大学不仅有力地冲击了传统教育ꎬ而且对贵州社会革新传统观念ꎬ丰富文化土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ꎮ(二)周西成发展贵州近代教育的影响1 对近代教育行政机构的影响周西成任用周恭寿ꎬ对贵州教育行政机构进行改革ꎬ完善了贵州教育行政机构体系ꎬ对近代教育行政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ꎮ周西成在教育厅之下设立科室ꎬ其职能明确ꎬ各个科室根据其职能对教育业务进行指导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ꎮ其中ꎬ最为突出的是周西成把县劝学所改为县教育局ꎬ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ꎮ众所周知ꎬ自秦朝实行郡县制以来ꎬ县级政府是我国最为稳定的政权ꎬ县级政府又是基层政权ꎬ它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ꎬ而教育是县级政府实施的重要职能之一ꎮ从历史和现实来看ꎬ县级教育发展关系到国家教育发展大局ꎮ周西成将劝学所改为教育局ꎬ其职能是协助县长督促并指导全县教育事务ꎬ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贵州县级教育管理薄弱的局面ꎬ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ꎮ因此ꎬ周西成执政时期对贵州近代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ꎬ客观上为贵州的教育近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ꎮ2 对近代基础教育的影响周西成在基础教育方面实行省立中学由省教育省厅直接分管ꎬ经费由省拨给ꎬ 县教育局经费独立ꎬ各县学款不得擅行挪移 等措施ꎬ为贵州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和物质上的保障ꎬ这在近代贵州执政者当中实属难得ꎮ贵州各派军阀为了争夺贵州统治权ꎬ把有限的财政经费投入到军费当中ꎬ没有顾及贵州教育的发展ꎮ在周西成执政贵州前ꎬ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崩溃的边缘ꎮ周西成执政之后ꎬ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ꎬ采取强有力措施ꎬ保证基础教育经费ꎬ这为贵州基础教育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ꎮ周西成时期扶持的省立中学㊁贵阳一中㊁遵义三中都是当时的名校ꎮ时至今日ꎬ安顺一中(原安顺四中)㊁都匀一中(原都匀五中)等学校的一部分仍是贵州省级重点中学ꎬ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ꎮ. All Rights Reserved.安静静ꎬ刘相如:周西成对贵州近代教育的积极影响与现实意义区域教育文化纵横3 对近代高等教育的影响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近代化历程中ꎬ周西成起到了重要作用ꎮ周西成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后ꎬ恢复和发展贵州大学ꎬ使贵州有了一所近代完全意义的综合性大学ꎮ在周西成执政贵州期间ꎬ贵州大学培养了各类人才ꎬ在贵州社会㊁经济㊁科技㊁文化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ꎮ如前所述ꎬ很多贵州大学毕业的学生成为贵州近代化事业的中坚力量ꎬ在思想文化方面给贵州带来一股清风ꎬ并逐步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㊁生活习惯和精神风貌ꎮ后来的史实也证明周西成对贵州大学的建设功不可没ꎮ1929年ꎬ周西成在军阀混战中阵亡ꎬ贵州大学没有了支持ꎬ加上办学经费没有着落ꎬ被迫停办ꎮ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ꎬ贵州高等教育一直没有得到恢复ꎮ因此ꎬ从这个层面来讲ꎬ周西成对贵州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ꎮ㊀㊀三㊁周西成发展教育对当代教育发展的启示㊀㊀(一)注重调查研究周西成时期ꎬ在省级层面建立教育厅㊁各县设立教育局ꎬ这都需要开展前期的调研ꎬ并结合贵州省情和县情改革和完善教育行政机构ꎮ1927年4月ꎬ贵州省教育厅出台«贵州省县教育局规程施行细则»ꎬ明文规定县教育局协助县长处理教育事务ꎬ明确各县教育经费专款专用ꎬ实行经费独立ꎬ加大财政投入ꎬ从制度层面解决阻碍教育发展的瓶颈ꎮ此前ꎬ政策制定者经过长期调研贵州各县教育发展状况ꎬ发现一些县级官员忽视教育ꎬ对教育经费随意拖欠ꎬ恣意克扣教职人员工资ꎬ严重阻碍贵州教育发展ꎮ因此ꎬ从规程细则上明确教育专项经费ꎬ才能保证教育发展ꎮ当前ꎬ我们党优先发展教育ꎬ这不仅需要我们学习党对教育工作的理论㊁方针㊁政策ꎬ还要调研贵州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ꎬ把党的教育方针㊁政策与贵州教育发展相结合ꎬ制定相关政策ꎬ实现教育健康持续发展ꎮ(二)发展公立教育周西成时期ꎬ对全省中学进行整合ꎬ把中学分为县立中学和省立中学ꎮ它基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ꎬ贵州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ꎬ加之军阀混战㊁自然灾害频发ꎬ部分县级财政捉襟见肘ꎬ让其发展教育勉为其难ꎮ因此ꎬ实现一县和数县联合办学ꎬ既能减轻财政负担ꎬ又能广泛吸纳各县适龄儿童入学ꎻ另一方面ꎬ从省级层面设省立中学ꎬ以全省之力举办一批中学ꎬ实现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ꎮ事实证明ꎬ这些举措完全有必要ꎬ也让世人公认ꎬ前述贵阳一中就是最好的例证ꎮ近代公共教育体现的是民主社会对社会公平和平等的价值追求ꎬ它要求教育考虑社会群体利益ꎬ体现公平与平等的原则ꎮ公益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ꎬ因此ꎬ教育应当是政府主办㊁服务公益模式ꎮ周西成发展公立教育ꎬ是为实现教育公平ꎬ也是我们当今教育追求的目标ꎮ㊀㊀四㊁结语历史证明ꎬ周西成是近代贵州军阀当中较有作为的当政者ꎬ他大力恢复和发展贵州社会经济ꎬ为贵州近代化打下基础ꎮ教育是一项长期投入的事业ꎬ周西成主政贵州时间虽然很短ꎬ但他在发展贵州教育方面不遗余力ꎬ从改革和完善教育制度到政策的具体实施ꎬ都取得很多成果ꎬ有的教育改革成果乃至今天都留有痕迹ꎬ体现了他与贵州其他派别军阀的不同之处ꎮ因而ꎬ周西成发展贵州近代教育的各种举措ꎬ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ꎮ参考文献:[1]㊀张羽琼.贵州教育发展的轨迹[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ꎬ2009.[2]㊀刘文生ꎬ唐春芳.兴义系军阀派系斗争及其对贵州的近代统治[J] 黑龙江史志ꎬ2011(21):125 [3]㊀刘军.周西成与贵州经济的近代化[J] 学理论ꎬ2011(7):85[4]㊀贵阳市志编纂委员会.贵阳市志 教育志[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ꎬ1991.(责任编辑:蒲应秋).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9年第2期JIAOYUWENHUALUNTAN㊀ 英文摘要ZhouXicheng sPositiveInfluenceontheEducationofModernGuizhouandItsPracticalSignificanceANJingjingꎬLIUXiangru(NationalMiddelSchoolofYupingCountyꎬYupingꎬGuizhouꎬ554000ꎬChina)Abstract:DuringtheRepublicanperiodꎬZhouXichenghadbeeninpowerinGuizhouforthreeyearsꎬandobjectivelypromotedthemodernizationofedu ̄cationinGuizhouthroughestablishingprovincialeducationdepartmentꎬcountyeducationBureausꎬdevelopingprim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ndestab ̄lishingGuizhouUniversity.Hisideaofinvestigatingandrunningschoolsbygovernmentsisworthlearningandthinkingabout.Keywords:ZhouXichengꎻGuizhouꎻmoderneducationAnExplorationofZhouXichengandtheDevelopmentofMilitaryEducationinGuizhouLUYongshu1ꎬZHOUFanfan2(1.No1MiddleSchoolofXifengCountyꎬXifengꎬGuizhouꎬ551100ꎬChinaꎻ2.CPCPartySchoolofXifengCountyꎬXifengꎬGuizhouꎬ551100ꎬChina)Abstract:DuetoitshistoricaldevelopmentꎬgeographiclocationꎬtopographyandlandformꎬGuizhouhasbeenrelativelybackwardinallaspectsinitshis ̄toricaldevelopment.BeforeandaftergoverningGuizhouꎬZhouXichengfoundedChishuiOfficersEducationCorpsandGuizhouArmyChongwuSchoolꎬtookmeasurestoreformGuizhoumilitaryeducationꎬpushingforwardthedevelopmentofGuizhoumilitaryeducationandtrainingacertainnumberofmili ̄tarypersonnel.Hecontributedastrengthforthearmyconstructionandthenationaldefensestrengthdevelopment.Keywords:ZhouXichengꎻGuizhouarmyꎻChishuiofficerseducationcorpsꎻChongwuSchoolNotesofReadingMoShengsun sCopy(punctuatedandproofreadedition)of BibliographyEditionofLüTingPerceptionLIUJinzhi(DepartmentofBasicEducationꎬQiannanPreschoolEducationCollegeforNationalityꎬDuyunꎬGuizhouꎬ551300)Abstract:PunctuatedandproofreadbyLiangGuanghuaandOuyangDalinꎬCatalogueofBibliographyEditionofLüTingPerceptionwasfundedbythena ̄tionalpublishingfundprojectin2017andphotocopypublishedbyGuizhouUniversityPress.LiangandOuyangnotonlysortedoutandstudiedtheprocessofpreservingꎬspreadingꎬbroadcastingꎬprintingandcirculatingCatalogueofBibliographyEditionofLüTingPerceptionandcorrectedandcollatedmorethan1200errorsandabsurditiesofthebookpublishedinsuccessivedynastiesinthelateQingDynastyꎬbutalsoearnestlyproduced4048entriesoftheChinesePinyinIndexofthebookꎬwhichfullyreflectedthenature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book.Keywords:MoYouzhiꎻMoShengsunꎻCatalogueofBibliographyEditionofLüTingPerceptionꎻfirstphoto-printofdraftcopyTheMasterpieceofResearchoftheRegionalAcademies:ThereadingofZhangYuqiong sHistoryofGuizhouAcademiesGUOXü(SchoolofEconomyatGuizhouUniversityofCommerceꎬGuiyangꎬ550014ꎬChina)Abstract:HistoryofGuizhouAcademiesꎬfromthehistoricalperspectiveofGuizhouacademiesandlocalculturalchangesꎬdeeplystudiesthedevelopmentandchangesofGuizhouacademycultureandrevealsthecauseofhistoricalchangesofGuizhouacademiesꎬtherespatialandtemporaldistributionandbas ̄iccharacteristicsꎬtheirlecturestylesꎬtheirevolutioninmodernChinaꎬandtheinfluenceoftheircultureonthedevelopmentofsocialhistoryandmoderneducationinGuizhou.ThebooklaysasolidfoundationforfurtherdeepeningandexpandingtheresearchonthehistoryofGuizhouacademiesandtheedu ̄cationhistoryofGuizhouꎬandisamasterpieceoftheresearchonthehistoryofregionalacademiesKeywords:HistoryofGuizhouAcademiesꎻhistoryofpedagogyꎻacademies. All Rights Reserved.。
探访何应钦的传奇人生
![探访何应钦的传奇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648cb937453610661ed9f4cd.png)
探访何应钦的传奇人生从多彩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到七彩云南省会昆明,从云南昆明到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从南京国民政府退居宝岛台湾,一代伟人的人生轨迹,跃然纸上,追寻伟人足迹,探访历史更迭,见飞花落絮,莫惜春老色衰,仰翠竹苍松,当效高风亮节。
何应钦,何许人也?说起这位民国时期的陆军一级上将,很多人肯定没有听闻。
虽然在《中国近代史》教材课本中对于他的描述只有只言片语,但是也不影响他传奇一生的光环。
对于何应钦,在读书时代早有耳闻,2007年至2010年我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一中学读高中。
据我的高中历史老师富源一中历史教研组组长许江华老师所说:"何应钦,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当时我除了由衷地敬佩之外,大多是将信将疑。
在民间也是流传甚广,据我父亲所说:"何应钦的确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年轻时身犯命案,后来位居民国国防部部长",说得我一头雾水,杀了人还可以任民国国防部长,真是传奇色彩之中带有不敢恭维之意。
由于家处云贵交界处,距离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近在咫尺,让我对这段民国往事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2015年我从昆明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在途中跟车上的师傅谈了起来,说到何应钦,这位师傅和几个兴义市的乘客更是津津乐道,浓缩为一句话便是:"何应钦,兴义人,民国国防部长"。
查阅典籍,博览群书,再综上所述,让我坚定地认为何应钦就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州兴义市人,也让我熟知了这位杰出人物的传奇历史。
听那位开车的师傅说:"在贵州省兴义市泥凼镇还有何应钦的故居",真想去一探究竟,揭开庐山真面目。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
对于出身于乡村田野的农家子弟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
早年的何应钦身强力壮,勤奋好学,饱读诗书。
经过自身努力,考入日本振武学校。
后来的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中正也就读于日本振武学堂,比何应钦高一级。
民国风云,将帅云集,风云变幻,跌宕起伏。
历史趣谈:没有儿子的何应钦元帅为何被称为“第一好丈夫”
![历史趣谈:没有儿子的何应钦元帅为何被称为“第一好丈夫”](https://img.taocdn.com/s3/m/2cdd3f3caf45b307e87197d7.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没有儿子的何应钦元帅为何被称为“第一好丈夫”导语:何应钦,国民党元帅,著名国民党政治家、军事家。
国民党官场中,何应钦被称为“第一好丈夫”,确实并不仅讥诮他惧内,而是说他一生无女色之何应钦,国民党元帅,著名国民党政治家、军事家。
国民党官场中,何应钦被称为“第一好丈夫”,确实并不仅讥诮他惧内,而是说他一生无女色之好。
因王文湘不会生育,曾有人劝他纳妾,王文湘亦首肯,但反被何应钦怒斥。
王文湘对他的深情,使他难以移情。
何应钦夫人王文湘,贵州兴义人,系当时贵州军阀王文华的妹妹,属大家闺秀。
1917年,他与何应钦结为伉俪。
王文湘比何应钦小8岁,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温柔贤惠,操持家政,侍奉何应钦,成为何日后荣辱坎坷的忠实伴侣。
王文湘虽为富家小姐出身,但没有娇奢之气,禀性平实俭朴,为人性格温和,生活俭朴,很能吃苦。
1920年,何应钦在昆明被刺,差一点儿没命。
养病期间,王文湘夜以继日地守护在床前,亲自端水喂药,照料得十分精心。
王既为何主持家政,又能帮助他从事社会活动。
何应钦与蒋介石等人偶有嫌隙,王文湘便在权贵们的妻妾中周旋,更常与宋美龄在一起,借求教《圣经》的解说和叙姊妹情谊加以侧面调缓,替丈夫辩解、开脱。
王文湘六十大寿时,多才多艺的宋美龄亲手绘制了一幅墨兰图,蒋介石于画幅左上写下“满座芳馨文湘夫人周甲荣庆蒋中正敬题”,赠给王文湘。
这在国民党上层人物中,能得“第一夫人”作画、蒋介石题词贺寿,亦是一种殊荣。
她还很注意为何应钦广结人缘。
何应钦从来不在身边培植私人关系网,有贵州同乡或朋友熟人介绍的人来求职时,他有不便回绝的,都生活常识分享。
我的三舅何应钦
![我的三舅何应钦](https://img.taocdn.com/s3/m/126d171ba98271fe910ef9de.png)
我的三舅何应钦作者:赵立政来源:《读书文摘》2018年第05期我的人生旅程,在跌宕起伏中度过了九十五个春秋。
时过耄耋,年近期颐,虽已满头白发,身板还算硬朗,并无心脑血管等大毛病,回首沧桑迭变往事,一切皆与母舅们尤其是我的三舅民国行政院院长(国务院总理)、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密不可分。
一 1923年4月30日我生于兴义县泥凼区南盘江支流达力河边的布依族小山村色基。
我父亲在我年幼时病故。
母亲何应秀是何应钦四妹。
母亲有兄弟姐妹共10人,五男五女,母亲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几个姨妈在三年困难时期,都被饿死。
我有五个舅舅。
大舅何应桢(字耀之),早年在故乡兴义县泥凼区教书,移居兴义县城后曾任过县警察局局长、教育局局长,1942年病故于兴义。
二舅何应禄(字升之),家住泥凼故居,早年协助外公从事工商业,1949年初解放兴义时在泥凼家中自杀。
與原配蒋氏所生第二个儿子何绍周,1942年任国民党军第八军军长,在收复松山的战役中以炸药将敌碉堡炸翻,此行日军全军覆灭,中国军队一举攻克松山,乘胜又收复芒市、畹町。
1945年1月27 日第八军在缅甸、芒市与西路军会师,打通了滇缅公路,粉碎了敌人东西夹击、占领西南后方的企图,当年他晋升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前任杜聿明)。
1949年初任十九兵团司令,驻防贵州境内。
后移居美国特拉华州,靠夫人黄宁馨教书为生。
1980年病故于美国特拉华州。
四舅何应瑞(字辑五),早年曾就读于贵阳达德中学、贵州讲武堂,在黔军中任过少尉和上尉副官,1921年在桂林任孙中山警卫连连长,1923年到广州元帅府工作,次年东征任经理处处长,1925年任汕头警察局局长,潮梅警备司令兼补充师师长,1926年任浙江省政府委员,1928年调任监察院委员,1930年与李仲公作为蒋介石的代表到贵州、四川视察,调整川、黔与南京政府的关系,其后出任中航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33年入陆军大学深造,1937年出任贵州军管区参谋长。
抗战时期贵阳人口增至30多万,1941年贵阳改为省辖市,他任贵阳市第一任市长,抗战胜利后任省建设厅厅长。
他是陆军总司令,蒋介石的大管家,新中国唯独不接受此人的投降
![他是陆军总司令,蒋介石的大管家,新中国唯独不接受此人的投降](https://img.taocdn.com/s3/m/803b3e1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8.png)
他是陆军总司令,蒋介石的大管家,新中国唯独不接受此人的投降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很多蒋军官兵高举义旗,弃暗投明,我党热烈欢迎。
那些顽抗到底的,在战败被俘后,我党也没有为难他们,而是加以改造,教导他们回到人民中间。
可唯独有一个当过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又被称作蒋介石“大管家”的高官,毛主席亲自批示“不接受他的投降!”那么,此人是谁?他为何与蒋介石如此亲密?他到底又有什么罪孽,以至于慈悲为怀的毛主席要对他单独“关照”呢?求职之路这个被毛主席点名的国民党高官就是在黄埔军校内被戏称为“慈母”,在国民党政府与蒋介石并称“蒋何”的何应钦。
他出生于1890年,老家是地处贵州深山僻谷中的兴义县。
1905年,他考入县高等小学,一身青衣,脚蹬草鞋,举止粗俗,被同学们蔑称为“乡巴佬”。
何应钦没把这个当回事,他性格倔强,暗自发誓一定要超过那些县里的纨绔子弟。
事实证明,何应钦做到了。
凭借优异的成绩,他在2年后考入了贵州陆军小学,并在1908年获得了清陆军部留日考试的第一名,遂进入日本振武学堂11期学习。
他有一个在10期的师兄,名字叫蒋志清。
此人日后名叫蒋介石。
蒋介石在留学期间,何应钦加入了同盟会反清,蒋介石那时也在同盟会,跟着陈其美混,所以二人算是不太熟的“同志”。
武昌起义后,他们二人都回到国内,继续跟着陈其美闹革命。
蒋介石是沪军23师的5团长,何应钦是3团的一个连长。
讨袁失败后,哥俩又跑回日本避风头,一块进了“陆士”,蒋介石学的是炮兵,何应钦学的是更扎实的步兵科。
毕业后的几年中,两人就暂时没什么交集了。
何应钦回国后到了黔军,混得不顺心时又去了滇军,在滇军刚安顿下来又遇了刺,只能去投靠在上海的大舅子王伯群。
当时,何应钦穷得连当寓公的钱都没有了。
投靠孙国父吧,可孙国父那阵刚被陈炯明炮轰。
投靠北洋政府吧,又没什么人脉关系。
就在何应钦迷茫之际,1923年,他在上海又碰见了要去苏联考察的蒋介石,得知了建黄埔军校的事。
不久之后,王伯群介绍他认识了孙国父。
辛亥革命前后的何应钦
![辛亥革命前后的何应钦](https://img.taocdn.com/s3/m/a37f110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c.png)
辛亥革命前后的何应钦
张明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年(卷),期】2011(000)030
【摘要】何应钦,字敬之,国民党政治家、军事家、国民党军一级上将,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
清光绪十六年闰二月十三日(1890年4月2日)生于贵州兴义县泥凼乡风波湾,1987年10月病逝于中国台北。
【总页数】1页(P65-65)
【作者】张明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3
【相关文献】
1.何应钦与洽降、受降 [J], 熊宗仁
2.何应钦与一九三七年川康整军 [J], 刘颖
3.十五年屈辱与荣光难释怀受降者何应钦 [J], 周渝;
4.一生爱一人·何应钦与王文湘 [J], nunu[1];谭慧[1]
5.民国历史的书写者——何应钦 [J], 黄江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上何应钦与刘显世两大家族上演豪门恩怨
![历史上何应钦与刘显世两大家族上演豪门恩怨](https://img.taocdn.com/s3/m/676db1f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2.png)
历史上何应钦与刘显世两大家族上演豪门恩怨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何应钦与刘显世两大家族上演豪门恩怨导语:民国时期、军阀混战、豪门恩怨,听起来像是一部非常有看点的电视剧。
但现实往往比艺术作品更精彩。
兴义何应钦与刘显世两大家族之间,曾经发民国时期、军阀混战、豪门恩怨,听起来像是一部非常有看点的电视剧。
但现实往往比艺术作品更精彩。
兴义何应钦与刘显世两大家族之间,曾经发生了长达几十年的殊死争斗。
刘、何祖辈先后不久来到泥凼,都因榨桐油而居小康。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同行必结毒”,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何两家经营之间的角逐,逐渐升级为家族之间的势力争斗。
双方的第一次较量是从祖坟开始的。
1858年深秋的一天,刘家被奸人挑拨,说自家祖坟(刘文秀墓)被何家“掘穴灌狗血”。
当晚,在刘文秀之子刘明扬(字燕山)带领下,刘氏家族倾巢出动,围攻居住在五台寨的何家,打伤了包括何银鹏之子何春荣(何应钦的爷爷)在内的何家数人,还砸了何家榨桐油的机子。
掌门何银鹏觉得十分委屈,无奈家族势力单薄,寡不敌众,只得压下报复之念,等待机会雪耻。
次年(1859)春,何银鹏郁郁而终。
为压制刘家,其子何春荣托沧江米斗村朋友刘金成找来云南一有名望的风水先生,在刘家祖坟正对面为父亲修建墓地,已达到压倒刘家的目的。
不知道是不是祖坟改变了风水,随后在刘何两家不断的争斗中,何家逐渐抢得先机占了上风。
为了避祸,刘家掌门刘燕山带领举家迁至纳吉寨,不久,又迁至兴义城南5里的永康(今下五屯)居住。
迁到下五屯后,刘燕山抛弃榨桐油这一传统家业,本着“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思想,广置土地,修建永康堡,在四个儿子刘官箴(字铭之)、刘官霖(字时之)、刘官礼(字统之)、刘官德(字茂之)的扶持下,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下五屯首富。
生活常识分享。
何应钦一生无后,悲剧重演,侄孙媳妇温碧霞,也要一生不要孩子!
![何应钦一生无后,悲剧重演,侄孙媳妇温碧霞,也要一生不要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820108f1aeaad1f346933ff4.png)
何应钦一生无后,悲剧重演,侄孙媳妇温碧霞,也要一生不要孩子!何应钦一生无后,侄子侄孙就是他最亲近的人。
但是,侄孙媳妇温碧霞如今已经51岁,也没有生育。
她对外坦然不生孩子的原因,自己爱漂亮,害怕生孩子,影响到体型!(何应钦)何应钦可以说是除蒋介石外,国民党内的二号人物。
但是,何应钦一生无后,所以就把精力放在培育子侄身上。
何应钦无后,所以就把弟弟何辑五的女儿何丽珠过继过来,精心培养。
何丽珠在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就开始走上社会。
在父亲何应钦的安排下,她当时主要是从事商务和外交方面的工作,曾在日本做过“驻日代表”,后又奉派到美国,任台湾驻美国“领事馆”商务官员,后任“副领事”。
此外,何应钦对侄子的培养也是很上心的,侄儿何绍周就是其中一位。
何应钦先后安排何绍周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黄埔一期、陆军大学读书,成为一个很有素质的军人。
“八一三”淞沪会战也力战过,铁腕整治杂牌军,成为何应钦手下敢于硬拼的嫡系部队。
在第三代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何应钦侄孙何祖光,是所罗门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亚太地区投资银行部副总裁。
何祖光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长大后,何祖光没有选择从政,而是在香港、内地经商。
(何祖光和温碧霞)何祖光之所以有名,还是因为娶了一位漂亮的媳妇温碧霞。
温碧霞,1966年7月30日出生于香港调景岭,而调景岭则是国民党败退香港时,当局对国民党残兵安置的难民营。
温碧霞家中兄弟姐妹八个,四个哥哥,三个姐姐,她最小。
小时候因为家里贫困差点被妈妈卖掉,父亲为前国民党老兵,从小就对她就进行严加看管,激起她的反抗,从小的愿望就是走出来拥有自己的天地,于是15岁财政独立、搬到外面独居,开始拍电影。
早年的温碧霞以大胆著称,以性感装扮出境,甚至不惜漏点。
17岁的时候,温碧霞就开始拍床戏,拍泳装写真,只是为了生活过的更好。
在人生低谷的时候,温碧霞遇到了何祖光。
(温碧霞)温碧霞和何祖光是经过朋友认识的。
一个是富豪世家,一个出生贫寒。
在外人看来,何祖光和温碧霞的距离太大,更何况温碧霞还是一个出演过激情戏的艺人。
陈诚与何应钦的恩怨
![陈诚与何应钦的恩怨](https://img.taocdn.com/s3/m/29fe9cf1a417866fb94a8e5d.png)
陈诚与何应钦的恩怨陈诚、何应钦均为国民党军政重要人物、蒋介石的主要军事助手,因两人属不同派系,早在北伐战争期间就相互产生成见,后又成为仕途上的竞争对手。
陈诚由于对蒋介石忠贞不二,先是取代何应钦任军政部长,最终成为台岛第二号人物,而何应钦失去军政实权,终老台湾。
1925年,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编入东征联军序列,何应钦任第一团团长,陈诚在一团任上尉炮兵连长。
东征结束后,何、陈都因战功得到升迁。
不久,何应钦代蒋介石继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以东路军总指挥名义率部北伐,陈诚任第一军二十一师六十三团团长。
“四·一二”后,二十一师师长严重辞职,何应钦奉蒋介石命宣布陈诚为代师长。
1927年8月,北伐军在徐州战败,军阀孙传芳挟胜仗余威,趁南京政府内部纷争之际,集中兵力南下,一举攻占栖霞山、龙潭一线。
南京危急。
何应钦急命陈诚率六十一、"六十二两个团驰援。
时陈诚正患胃疾,抱病上前线督战,收复龙潭、栖霞山,取得龙潭大捷。
然而,陈诚因撤换作战不力的六十一团团长李树森,引起黄埔同学不满。
他们联合起来到何应钦处倒陈。
何应钦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在黔军任职时为“士官系”首领,与军中“保定系”形同水火;何应钦在黄埔军校时任总教官,与任教育长的“保定系”邓演达教育观点相左,而陈诚是邓演达的亲信,因此何心理上对陈诚有距离感。
他听了二十一师副师长孙常钧等人的汇报,未作调查,就以陈诚作战不力为由免去其师长职务。
陈诚作战有功,未受嘉奖,反遭何应钦的严厉责备,遂愤而辞职。
从此两人产生芥蒂。
“四·一二”后,蒋介石曾密令何应钦相机将白崇禧部缴械,何应钦没有执行,蒋介石据此怀疑何应钦受到桂系的拉拢。
徐州之役战败后,蒋介石提出辞职下野,李宗仁在会上提出“让总司令自决出处”,何应钦呆坐会场一言不发。
会后,蒋介石问何应钦对李宗仁的发言有什么意见,何说:“在当前形势之下,我也只能同意他们的建议。
”蒋介石深感失望。
试论西安事变中何应钦的主战
![试论西安事变中何应钦的主战](https://img.taocdn.com/s3/m/bf4d0af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2.png)
试论西安事变中何应钦的主战
王义全;杨炫
【期刊名称】《贵州文史丛刊》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西安事变中,南京政府内部在如何解决事变的问题上产生了意见分歧,分裂成"主和"与"主战"两派,时任军政部长的何应钦坚决地站在"主战"的阵营.长期以来的史学观点认为,他是为趁乱炸死蒋介石或假张、杨之手杀掉蒋介石,"取蒋而代之",这有失偏颇.何应钦当时的主战,其目的是"以战逼和"营救蒋介石.促成他在当时"主和"与"主战"两种营救蒋介石的途径中选择并坚持后者的原因,主要是:冥顽的反共立场;维护国民党集团利益和自身个人权力的需要,以及日本施加的压力.他的"讨伐军事"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具有客观上的积极意义.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王义全;杨炫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
【相关文献】
1.西安事变研究中的重大缺失——论何应钦主"讨伐"之动机及"亲日派"问题 [J], 熊宗仁
2.论西安事变中何应钦的主战意图 [J], 陈剑星;秦程节
3.“西安事变”中何应钦“讨伐政策”之我见 [J], 翟全祯;
4.西安事变中的何应钦 [J], 罗玉明;张旺清
5.析西安事变中何应钦的主战意图 [J], 陶爱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黔军总司令王文华遭行刺真相
![黔军总司令王文华遭行刺真相](https://img.taocdn.com/s3/m/8f1ac51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c.png)
78人与事·往事钩沉黔军总司令王文华遭行刺真相文·图/郦千明1921年3月16日下午5点左右,上海西藏路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一名三十多岁穿西装的高个男子独自从一品香旅社出来,快步走向停在门口北侧、车牌号为1191的小汽车旁。
早已候在边上的车夫看见男子走近,便一手拉开车门,一手挡在车门上部,保护男子上车。
车夫刚转身准备进入驾驶室,突然听到“砰砰砰”接连几声枪响,急忙回头察看,发现中年男子胸部连中两弹,本能地用手护住胸口,顺势倒在汽车后座。
胸部的鲜血一直往外冒,男子挣扎着坐起来,艰难地推开车门,两眼注视着旅社大楼,似乎在判断枪手的位置。
车夫快速冲过去保护,无奈男子已失去知觉,再次重重地跌倒在汽车后座上。
这时车夫发现旅社一楼有个房间窗门未关,似乎有人捷速跑过,窗帘向上飞舞,便大声呼喊“有刺客!有刺客!”几名门卫闻声跑来,当即猛吹警笛,召集同伴。
大家一起进入旅社内搜索,并没有发现可疑之人。
车夫见主人流血甚多,面色苍白,赶紧将车门关上,向附近仁济医院飞驰而去。
这名连遭枪击的男子是正在上海度假的黔军总司令、“西南后起之秀”(孙中山语)王文华,车夫是王家新雇的张德宝。
一品香突发血案巡捕房悬赏缉凶凶案发生后,一品香老板用电话向租界巡捕房报警。
老闸捕房华人警探黄润甫等三人赶到现场,着手展开调查,并初步查明嫌疑人为该旅社三十七号房客贺永安。
此人操四川口音,自称来沪做药材生意,已在旅社居住八天,平常穿一件玄色缎马褂和微绿色长袍,圆脸短发,戴一副金丝眼镜。
事发后贺永安已不知去向,巡警在其房内搜得弹壳五枚、行李一包。
黄润甫命旅社老板暂时保管好房内行李,便和同伴打道回府,向上司报告。
第二天,公共租界会审公廨张逵卿襄谳会同美国约副领事分乘马车前往验尸所,循例检验死者遗体。
检验完毕,即回公廨开庭审讯。
证人双止澄、张德宝、一品香侍者及王文华家属等先后到案,陈述事发经过。
原来,王文华当天乘一辆黄包车,到一品香会见其高级幕僚双止澄。
何应钦的四大金刚是哪些人
![何应钦的四大金刚是哪些人](https://img.taocdn.com/s3/m/05b9481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1.png)
何应钦的四大金刚是哪些人何应钦的四大金刚是哪些人何应钦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何应钦的手下,有着一批精兵强将。
在这批人员中,最有名的就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他们分别是刘峙、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
刘峙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之首,同时也是蒋介石的将之一。
他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国民党黄埔军校的教官。
1926年开始参与北伐,素有“福将”之称。
1930年在蒋介石麾下参加了中原大战,并连战连捷,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
抗战时刘峙升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司令、第五战区司令。
1948年又被任命为徐州剿总司令,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击败。
四大金刚之二的顾祝同,是新四军最为仇恨的。
1941年,他在蒋介石的授权下,对皖南的新四军发动了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杀害了无数抗日英雄。
抗战胜利以后,顾祝同曾任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
1949年跟随蒋介石套往台湾,最终被蒋介石冷落。
钱大钧是何应钦四大金刚中军功最小的。
因为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跟随蒋介石。
而是在军阀混战中投靠了蒋介石。
不过钱大钧也是蒋介石最信任的人,他曾经做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负责蒋介石的。
之后又被任命为军统局局长、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
跟随蒋介石逃亡台湾后依然被蒋介石所冷落。
蒋鼎文,是一个打仗赚钱嫖赌样样精通的人。
单就军事才能而言,蒋鼎文在前期的内战中,有着不错的表现。
成为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也因为这个原因。
但是由于在抗日战场上一败涂地,最终被蒋介石所弃用。
这四个人就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称他们为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不是因为他们得到何应钦的栽培,而是他们皆为何应钦担任黄埔教育长时期手下的教官。
何应钦的评价何应钦作为国民政府高级军事将领,他所做的事,都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对何应钦评价,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要对何应钦的亲日态度进行批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何应钦与刘显世两大家族上演豪门恩怨
导语:民国时期、军阀混战、豪门恩怨,听起来像是一部非常有看点的电视剧。
但现实往往比艺术作品更精彩。
兴义何应钦与刘显世两大家族之间,曾经发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豪门恩怨,听起来像是一部非常有看点的电视剧。
但现实往往比艺术作品更精彩。
兴义何应钦与刘显世两大家族之间,曾经发生了长达几十年的殊死争斗。
刘、何祖辈先后不久来到泥凼,都因榨桐油而居小康。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同行必结毒”,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何两家经营之间的角逐,逐渐升级为家族之间的势力争斗。
双方的第一次较量是从祖坟开始的。
1858年深秋的一天,刘家被奸人挑拨,说自家祖坟(刘文秀墓)被何家“掘穴灌狗血”。
当晚,在刘文秀之子刘明扬(字燕山)带领下,刘氏家族倾巢出动,围攻居住在五台寨的何家,打伤了包括何银鹏之子何春荣(何应钦的爷爷)在内的何家数人,还砸了何家榨桐油的机子。
掌门何银鹏觉得十分委屈,无奈家族势力单薄,寡不敌众,只得压下报复之念,等待机会雪耻。
次年(1859)春,何银鹏郁郁而终。
为压制刘家,其子何春荣托沧江米斗村朋友刘金成找来云南一有名望的风水先生,在刘家祖坟正对面为父亲修建墓地,已达到压倒刘家的目的。
不知道是不是祖坟改变了风水,随后在刘何两家不断的争斗中,何家逐渐抢得先机占了上风。
为了避祸,刘家掌门刘燕山带领举家迁至纳吉寨,不久,又迁至兴义城南5里的永康(今下五屯)居住。
迁到下五屯后,刘燕山抛弃榨桐油这一传统家业,本着“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思想,广置土地,修建永康堡,在四个儿子刘官箴(字铭之)、刘官霖(字时之)、刘官礼(字统之)、刘官德(字茂之)的扶持下,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下五屯首富。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