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方法的演变

合集下载

男女套路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

男女套路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
体 育 学刊 .0 6年 0 20 3期
肢体 过 超负 荷 的差异 , 12 气 韵 是 艺 术 作 品 中 呈 现 出 来 的 气 势 风 韵 , 产 生 在 . 它 形 神 统 一 的 基 础 上 , 是 主 客 观 相 互 交 融 的 结 果 。 技 武 术 又 竞 套路 的气 韵 表现 为演 练者 以生动 和 谐 的节奏 去 表现 艺术 对 象 的精 神 品性 和 生 命 力 。 因 此 , 过 演 练 将 “ ”的 涵 义 通 韵 ( 一种 有 节奏 感 的寓 统 一于 变 化 的形 式规 律 ,是呈 现 出 指 多样 统 一和 回环 往 复特 点 的形 式 因素 )具 体 地表 现 出来 。 不 仅 如 此 , 要 超 越 形 式 , 中 解 放 出 来 , 现 出 “ ”的 本 还 从 体 气
要 求 运动 员具 备 与 一般 人 不 同的 身 体 形 态结 构 。 为研 究套 路 男运动 员 与健 美操 运 动 员 的 身体 形 态 差异 , 经过 在 袁 老 师 的 细心 指 导 下 对 武术 系 2 1 0 0级 男生进 行 初 测 、 测 , 复 并求 得 一 些 数 据 , 过 这 些 数据 , 加 有 利 于研 究 武 术运 通 更
动 员 选材 , 求他 们 必 须 有 全 面 的 、 要 多样 化 的应 付 能 力 。 才能 适 应今 天武 术 全 面 的 、 多样化 的发 展 道 路 , 为 与世 界 也 各 国接 轨 , 了 中华 武 术 的腾 飞 . 定 了深 厚 基 础 。 为 奠
关 键 词 : 体 形 态 ; 形 ; 材 ; 动 训 练 身 体 选 运
1 研 究 方法 : 源自选取 其 它院校 以及西 安体 育学 院 2 1 0 0级 武 术 系 套 路 男 生 2 1人 为研 究对 象 , 1 采取 测 量 法 、 文献 资料 法 、 据 整理 数

优秀100米高脚竞速男子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优秀100米高脚竞速男子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1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1 . 1 研 究对 象 : 以我 国 9名优秀男子 1 0 0米高脚竞速运动员 为研 究对象 ,这 9 名运动 员均 曾在 国家级 1 0 0米高脚竞速 比赛 中获得过前 8名的成绩 . 具体情况见表 I .
1 . 2 研 究 方 法 1 . 2 . 1 文献资料法 :
前言
根据以往学者的分析和研究 , 体能 主要有运动素质 、 身体形 态 、生理机能三个子系统构成 ,其中运动素质是体能的核心系 统, 是衡量运动员体能素质水平高低的外在表现形式 , 身体形态 主要反映了运动员外部形态以及内部器官长度 、宽度等方面信 息, 它是运 动员所具有体 能水平 的物质 基础 和保 障 , 运动员拥有 良好的身体形态条件是运动员获得较高体能水平乃至训练成功 的前提 条件之一 , 因而 , 在每一个运 动项 目训练 的过程 中 , 均特 别重视身体形态方 面的选材及专项身体形态 的塑造 。在第八届 全 国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运动会上 ,高脚竞速被正式列入竞 赛项 目, 自此以后 , 高脚竞 速训练逐 步引起 了教 练员 、 体育学者 的广泛关注 , 并展开 了相应的研究 . 获得 的成果使我们加深 了对 高脚竞 速运 动项 目训 练的理解 , 但纵观 以上相关研究成果发现 : 针对 高脚竞速运动员 身体形态特征 而进行 的研究非常 少 ,则在 定程度 限制了高脚竞速运 动员科学选材 的发展 ; 因而 , 本 文在 前人相关研 究成 果的基础 上 ,着 眼于当前 高脚竞速体 能训 练研 究方面存在的不足 , 以系统论 、 多元智能等理论为论文开展的指 标思想 .选取 1 2名优 秀男 子 1 0 0米高脚竞速 运动员为研 究对 象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高脚竞速男子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 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试图从多维的角度筛选 出能有效反映我 国优 秀男子 1 0 0米高脚 竞速 运动 员身体 形态 的特征 的敏感 指 标 ,希望获得的研究成果能有效的丰富高脚竞速项 目的训练 以 及选材体系 .为教练员指导高脚竞速运动员 的体能训练及科学 选材提供理论上 的参考和依据 ,为进一步促进优秀高脚竞速运 动员成绩水平提高做 出一点贡献 。

优秀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优秀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优秀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闫亮苏州技师学院摘要:以16名优秀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身体形态指标,对所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旨在找出手球运动员最重要的专项身体形态因素,为手球专项运动选材和训练监控提供客观依据和参考指标。

研究结果:1.优秀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最重要的专项身体形态是肢体长度,因子荷载较大的指标为身高、上肢长、坐高、下肢长、小腿长、指距、大腿长;2.优秀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第二重要的专项身体形态是粗壮程度,因子荷载较大的指标为腰围、髋宽、小腿围、大腿围、体重、踝围。

建议:在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选材和训练监控中以运动员的肢体长度作为最重要的专项身体形态因素。

关键词:手球;青少年;女子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主因子分析一、引言手球运动项目特点是对抗、跑动剧烈,攻防转换时以有氧为主,射门及防守以无氧为主,是典型的混氧运动。

但研究表明,训练或比赛中无氧只占总量的一部分,主要还是进行有氧运动,因此,优秀的手球项目运动员具备高水平的有氧运动能力[1]。

这些都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体能水平作为保障。

身体形态是体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形态反映了一定的机能[2]。

因此,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指标历来是选材和训练监控的重要指标内容。

本研究以16名优秀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身体形态指标,对所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旨在找出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最重要的专项身体形态因素,为手球专项运动选材和训练监控提供客观依据和参考指标。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6名优秀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均为江苏省省锦标赛或省运会冠亚军选手,年龄14-16周岁。

(二)研究方法主要为身体形态指标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

测试实施方法均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中有关规定和计算方法[3]进行测试,采用统一规定的器材。

数理统计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主因子分析。

我国优秀大学生男单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素质特征的研究

我国优秀大学生男单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素质特征的研究

刘炳泉
LI U Bi g u n n -q a

要: 为使我 国男单健 美操 成绩明显进步 , 并旱 日赶超世界 先进水平 , 有必要 对我 国男单健 美操选
手的身体形态、 素质特征进行研究。由于我国优秀男单健美操选手一般集中 高 在 校里, 故本课题选取 我国优秀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 训练水平的现状与成绩的关系, 及其与世界优秀选手在 身体形态、 素质发展水平 中的差距进行对比, 希望能为一线的教练员们在高级选材和训练中提供一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5 0 5 ( 0 6) 7 0 4 - 10 — 2 6 2 0 0 — 0 8 3
世界竞技健美操开展时间不长,但技术水平进步很快, 各国选手之间竞争 日 益激烈。随着对健美操训练技术与理论
的深 入研 究 , 练员在努 力探索运用 高新科技手段 训练 的同 教 时, 科学的选材在专项 训练中也成为重要 内容之一。 我 国健美操运 动员 自 19 年第一 次参加世界健 美操 比 95
s lc o n ri i g e e t n a d tan n . i
Ke r :Chn ;ma ;c l g td n;ar bc e ecs;ahee i es y wods i a n ol e s e t eo i x ri e u e tlt;f s n t
中图分类号 : 8 1 1 G 3. 4 3
医药大学 队、 复旦大学 队、 北京邮电大学 队、 中山大学 队。
12 研 究方 法 .
的陈凯宏代表参加 比 ,他在 3 名参赛选手中仅获得了 3 赛 6 2
名 ; 届世界健美 操锦标赛 是 20 第八 04年在保加利 亚举 行的 , 中国参加 男单 比赛 的选手 是广 州体育 学院 的宋 波 ,他在 4 1

河北省潜优势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河北省潜优势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第2 卷 3
第 6期



育学Biblioteka 院学报 Vo. 3 No 6 12 .
NOV 20 . 09
20 0 9年 1 1月
J u n l f b i n t u eo y i l d c t n o r a o He e si t fPh sc u a i I t aE o
素在 主因子中所起 的作用 ,确定其是 否为主要影响 因素 。
12 研 究方 法 .
2 结果 与分 析
2 1 身体形态指标及派生指标 基本情况 .
身体形态指标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 。
表 2 身体 形态指标及派 生指标统计表
收 稿 日期 :20 —80 0 90 —9
作者简介 :张 绰庵 ( 92 ,男 ,河北保定人 ,教授 ,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 。 1 6 一)
围~上臂放松 围] 、艾里 斯曼指 数[ [ / 12身高 (m)一胸 c
围 (m) c ]共 5个 。各测试指标按相关测试要求进行测试 。
1 2 2 数 理 统 计 法 ..
1 研 究对 象 及 研 究方 法
1 1 研 究 对 象 .
采用 S S 1. 统 计 软件 对 数据 进 行 主成 分及 因子 分 P S 15 析[ 。因子分析[ 是在为数众 多的因素 中,在不损失或很 少 3 ] 4 损失原有信息 的基础上 ,把原来 多个彼此相关 的因素转化为

0 55

38 4
. 2 12
. 6 87
.2 17
— . 2 — 19
. 8 13
. 3 13
. 0 88
.3 44
— . 1 —07

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Ab t a t: i g t e meho fd c sr c By usn h t d o o ume tto n ain,t si g meh d a t e t a t t tc ,t i p rma sa e tn e tn t o nd mah ma c lsa i i s h spa e ke t s g i s n i a n y i n b d y i ue c r c e itc f1 l e r yhmi y a t s ah e e n n t n lt a o i a a 7 nd a a ss o o y ph sq ha a trsi so 7 e i h t c g mn si t l ts i ai a e m fCh n nd 4 l t c o r yh c g m a tc e e v o c s n s me r vn e n i e . T i r o e s t r v d h te rtc d h t mi n sis r s r e fr e i o p o i c s a d c t s y i he ma n pu p s i o p o i e t e h o ei a a l n
10是 艺术体操优 秀运动员的典型形 态指标 。 0 关键词 : 艺术体操 ; 身体形 态; 选材
中 图分 类号 : 8 4 4 G 0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06 20 )2— 0 9— 3 10 2 7 (0 9 1 04 0
Bo y ph s q e c r c e itc fr t d y i u ha a t r sis o hy hmi y c g mna t t e e n Ch n ss a hlt s i i a
y n si s ah t s o y p y i ue i i r a t r t te h t mi y a tc ,e pe il t d e gh r t g m a tc t ee ,b d h sq s a prma y f co o a tnd r y h c g mn si s s c al he bo y l n t a o l y i

高尔夫全挥杆动作人体躯干皮肤形变研究

高尔夫全挥杆动作人体躯干皮肤形变研究

高尔夫全挥杆动作人体躯干皮肤形变研究
高尔夫运动作为一项复杂而精细的运动项目,其挥杆动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高尔夫的挥杆动作中,人体躯干的皮肤形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和分析高尔夫运动员在挥杆过程中人体躯干的皮肤形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当高尔夫选手进行挥杆动作时,躯干的皮肤会出现明显的拉伸和扭曲。

这种皮肤形变是由于挥杆动作中躯干肌肉的收缩和伸展所引起的。

其次,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挥杆技术对人体躯干皮肤形变的影响是不同的。

比如,在使用马球挥杆技术时,躯干的皮肤形变更为扭曲和变形,而在使用铁杆挥杆技术时,皮肤形变则更为拉伸和伸展。

这些不同的皮肤形变可能与挥杆技术的要求和动作的特点有关。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高尔夫运动员的挥杆动作能力与皮肤形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那些能够达到更大皮肤形变的运动员往往具有更好的挥杆技术和更高的球技水平。

这表明,人体躯干皮肤形变可能与挥杆技术的效果和运动员的表现有关。

在研究人体躯干皮肤形变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人体躯干的皮肤形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挥杆力量的大小、动作的速度和角度等都会对皮肤形变产生影响。

此外,个体差异、肌肉活动和躯干骨骼结构等因素也可能对皮肤形变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高尔夫全挥杆动作人体躯干皮肤形变是一项有趣且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

通过研究人体躯干皮肤形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高尔夫挥杆动作的本质和要求,为运动员提供科学和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指导,并进一步提高高尔夫运动的水平和质量。

对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

对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
。 。
提 供 一 些 可 靠的依 据 但是 还 应 看 到人 是 个 有机 的 整 体
,
在 生 活 过程 中
,
,
体 内的
,
变化是 一 个复 杂 的 过 程
,
还 有 很 多地方 需

在骨 的长度 与 宽度 上
,
要 我 们 进 一 步 开 发和 利 川
相 关 的 乳 酸脱 氢 酶
,
如 与 无 氧 代谢
表 现 出 较 高 的 遗 传度 所 以 可 以 认 为遗 传 对 于 雄 性 激 素的影 响 也存 在着 较 高 的遗 传 性

所 以说 血 乳
个 非常 理 想 指 标
酸可 以 做 为 选 拔 无 氧 代谢性 运 动 的运 动 员 有 效指 标
4
.
木 文综 述 了 人休 的休形 机 能
,
代谢
内分 泌 的遗 传特 征 、 遗 传度 与不 同运 动项
目的 关系
,
人 休 的内 分 泌
为科 学 全 面 的评 价 运 动员 的 身
,
在 同级 另 lJ中 间的 差别

比 较 优 秀选 手 与 一 般选 手 之
(三)

另 1运 动 员的 身休 形 态特 征
确 定各 级 别 选
分 析 不 同级 别 女 柔选 手
手的 形 态 选 材 指 标
训练
,
为 教 练员选 材 和 科 学
之 间 的形态 差异 二
提 供依 据


结果
.

研 究 对 象和 方 法
,
,
防 止 运 动 性 贫 血有 着
在 最 大 强 度 运 动 中 如 能产 生 较 多 的 血 乳 酸 则说 明 还 过糖 酵解 生 成

山西省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分析

山西省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分析
通过对克托莱指数的统计结果,山西省优秀跳高运动员克托莱指数在 376.6~406.9 之间,平均值为 392.26;国内同期优秀跳高运动员克托莱指数在 374.2~419.4 之间,平均值为 394.52;平均差值为 -2.26. 体 型比例系数结果显示,山西省优秀跳高运动员体型比例系数在 49.7~52.2 之间,平均值为 51.11;国内同期 优秀跳高运动员克托莱指数在 51.6~52.6 之间,平均值为 52.23;平均差值为 -1.12. 2.2.2 小腿因子、比踝围指数对比分析
2020 年 6 月 第 41 卷 第 6 期
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Jun.2020 Vol.41 No.6
山西省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分析
宋 洁,田 鹏 *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平均值 P 检验 0.810 0.044 0.021 0.043 0.881
山西省优秀跳高运动员与国内同期优秀跳高运动员身高的平均差值为 -8.4 cm、体重的平均差值 为 -3.6 kg、小腿长的平均差值为 -5.5 cm、跟腱长的平均差值为 -2.0 cm、下肢长度的平均差值为 -6.5 cm、 大腿长度的平均差值为 -3.6 cm、骨盆宽度的平均差值为 -4.0 cm、足弓高度的平均差值为 -2.0 cm. 该 8 项 基本指标差值相对较大,明显低于国内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 . 坐高的平均差值为 -0.5 cm、小腿围度的平 均差值为 -0.6 cm,该 2 项基本指标与国内同期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相近,踝围的平均差值为 0.3 cm. 略高 于国内同期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 . 2.2 衍生类指标对比结果 2.2.1 克托莱指数、体型比例系数对比分析

中国优秀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中国优秀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形 态指标 , 定研 究 内容 , 定研究方 案 。 确 拟
1 . 家访谈 . 2专 2 通 过对 从 事 女 子 铁人 三 项训 练 和教 学 方 面 的专 家、 教练 员 、 动员 、 判员 进 行 访谈 。 取各 位 专 家 运 裁 听
的整体 出生年 龄均值 为 1 8 9 5年 ,与世 界优 秀选 手 体年龄 相差 6岁 ,其 中与欧 美 、亚 洲 的差值 分别 为 7
岁 和 4岁。 独立样 本 t 验 , 经 检 国家 队和欧美 运动员 的
平均 出 生年 龄存 在 高度 显著 性差 异 ( < .1 , 亚 洲 P OO )与 运动 员相 比不存 在差异 性 。 队与 欧美 运 动员 平均 出 省 生 年龄 存在 高度 显 著性 差异 ( < .1 , P O0 ) 与亚 洲 运动 员 相 比存 在显 著性差 异 (.I P O0 ) O0 < < .5 ,而 国 家 队与省
队 、欧 美 与亚 洲 运 动员 的 年 龄特 征 比较 不 存 在差 异 性 .在一 宠程度 上也 表 明了 我 国选 手趋 于 年轻 化 , 缺

对 我 国女子 铁人 三项 运动 员身 体形 态特 征 的认识 、 鉴
别 核实 有关资 料 的相 关数 据 。
1I . 3数据指标 的确 定 和测 试 2
1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l _ 究对 象 1研 20 0 9年在 中 国第 十 一届 全运 会 比赛 中全部 参赛
的女 子 铁人 三 项运 动 员共 3 7名 .其 中 国家 队成 员 9 名 ,省 和地 区 队成 员 2 8名 ( 括香 港特 别 行政 区 2 包
名 ) 国外 优 秀 女 子 铁 人 三 项 运 动 员 为 0 。 8年 北 京 奥 运

中外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中外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歹。
22 22
基金项目: 我国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 编号:JC 2 1-5 H J Y S X 0 30 L ) 1 作 者简介 : 王春 ̄( 8-, , 1 5) 黑龙江佳木斯人 , 9 女 硕士研 究生, 究方 向为体 育运动 中竞技 能力的开发 与评定研 究。 研
科 教 文 化
・4 ・ 1 7
中外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王春晓 谭 睿
( 尔滨体育学院, 哈 黑龙江 哈 尔滨 10 0 ) 50 8
摘 要: 通过对 中外优 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年龄 、 身高、 重及 克托 莱指数的对 比分析 , 体 发现我 国优 秀女子冰球运动 员在 以上指标上低 于国外优 秀运动员, 与芬兰队指标接近。在对各位置运动 员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女子冰球后卫队员身高较低。 但 关 键 词 : 子 冰 球 运 动 员 ; 态特 征 ; 究 女 形 研
4 4克托莱指数。克托莱指数美国队 > 加拿大队 > 芬兰队 >中国队 , 4 3运动员体重 我国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克托莱指数为 3 6 1 3.1 7 2 ± 5 ,与国外优秀女子 6 对}, 。 匕 析 运动员体 冰球运动员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相t较低,表明我国优秀女子冰球运动 分 E 重 加 拿 大 队 >美 国 员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和匀称度以及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均f于国外优秀 氐 队 >芬兰队 >中国 运动员。 队 , 国优 秀女子 冰 我 4 5不同位置运动员的形态差异。 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决定了运动 嚣 球 运 动 员 体 重 员 是否符 合项 目的需要 , 于冰球 运动而言 , 员的身体形态 特点同样 对 运动 6 3 7 2 g 与 国 决定运动员适合的位置。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k , 根据冰球运动的特点和运动员比赛中位置 、 作用 外优 秀运 动员相 比, 的不同 , 将运动员分 为前锋组 、 后卫组 和守 门员组 三组 。下面将 各位置运 我 国优秀运动员的 动员年龄、 身高、 体重与克托莱指数进行对比: 将我国各位置运动员年龄 、 体重偏低 , 运动员的 身高、 体重及克托莱指数与国外各位置运动员对比, 发现我国优秀女子冰 平 均 体 重 相 差 在 球运动员前锋组 、 后卫组和守门员组在年龄 、 身高、 体重与克托莱指数上 年 份 5g k 以上。王f冰球 均低于加拿大、 见弋 美国两队, 与芬兰队相近, 在前锋组身高、 后卫组体重与克 图 1近五年 中国女子冰球 国家 队平均年龄 比赛紧张激烈 , 身体 托莱指数及守门员身高四项 E 超过芬兰队运动员。各队 ( 下转 1 7页 ) O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变化研究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变化研究

随着武术竞赛规则 的演变 、 运动选材 的进 步和训
练方法不断改进 , 动员的身体形态 特征也 在发生着 运
2 研 究 方 法
2 1 文 献资料 法 .
变化 。本研究在 前人 研究 的基 础上 全 面测 量和 系统 分析对 比了 20 04年和 20 优 秀武术 套 路运 动 员 08年 的身体形态 特征 , 力探讨优秀武术 套路运 动员在 身 着 体形态特征方 面的变化 , 力争为提 高运动员 选材 的科 学性和今后建 立优 秀 武术套 路 运动员 竞技 能力 结 构 模型及 身体 形态指标 的动态 观测提供参考 。
杠杆 式体重 称 , 状皮 尺 , 带 游标 卡尺 , 测径 规 , 星牌 体 皮褶 厚度计 , 软尺 , 钢尺 等仪器 等 。
() 2测试指标 : 依据体育测量与评价中身体形态 指标测定的标准和办法, 结合武术套路运动的特点 , 咨询 了有关 专家 , 针对 性 地选 取 武 术 套路 运 动 员 有 的 4 项原始身体形态指标 , 9 派生 5 项身体形态指 6
第 1 0卷第 3期
优 秀 武 术套 路 运 动 员 身体 形 态 特征 的变 化研 究

【 摘
利 , 克 海 王
( 山东 中医药大学 , 山东 济南 2 05 ) 5 3 5
要】 以高水平 的武术套路运动 员为对象 , 运用文献资料法、 访谈法、 测试 法和数理统计法, 20 年 和 20 对 04 08
W ANG . ANG Ke h i L W - a
【 bt c】 U igm tos f ou etr,it ve ea n t na ds t ts hs td esrdtebd hp A sr t a s eh d c m nay ne iw, xmia o n aii ,ti s ym aue h o ysae n od r i t sc u

山西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山西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武术研究
2018 年 1 月 第3卷 第1期
山西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 身体形态特征研究
张琦雪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 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因此,竞技武术对运动员的身体要求则更为苛刻,尤 其在身体形态方面。前人研究武术运动员身体形态,大多是为武术运动员建立身体形 态的最佳范围。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专家访谈法,分析比较,收集数据并 且归纳了相关论文和书籍。结果显示,山西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特征可 归纳为:身高较矮、体重偏轻、臂长、肩宽、骨盆窄、腰细、下肢较短的特征。教练 员在今后运动员选材的过程中可以着重挑选运动员是否具备以上特征。 关键词:武术套路 身体形态 特征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1—0028—04
根据研究目的 , 就有关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方面 与本论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 通过电话、面谈等形式多 次采访了山西省武术套路代表队主教练袁新东、副教 练罗俊伟;国际级裁判员张军平、国家级裁判员王建国; 本人通过学校选修身体形态测量方法课,学习有关专 业知识并请教单威老师,为本论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做准备。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身体形态的测试内容
表 1 山西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测试 指标分类表
指标分类
具体指标
长度指标
身高、上肢长、下肢长
宽度指标
肩宽、骨盆宽
维度指标
胸围、腰围 、臀围、大腿围、小腿围
充实度
体重、克托莱指数
身体形态是由人的体格、体型、姿势及身体组成 成分等组成的,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余竹生、 沈励章、朱学雷在《运动员科学选材》屮认为 : 身体形 态是对人体某个阶段形态结构及身体成分定量变化的 描述,表现在身体构造上骨骼大小以及肌肉与脂肪的 含量。身体形态随着运动员的成长而呈现出规律性的 发展。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运动能力关系密切 , 不同的身 体形态适合从事不同的运动项目。身体形态一般是由 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本文通过 阅读大量文献如《运动训练学》[1]、刘倩 , 丰丽的《武 术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与套路选项的研究》[2],经专家 老师讨论,并结合山西省武术套路代表队在选材时所 测试的内容,最终确定了 11 项测试指标及 1 项派生指 标:克托莱指数。克托莱指数亦称“体重 - 身高指数” 或“肥胖指数”, 它是 19 世纪中叶由比利时科学家克 托莱提出的 , 用体重 ( 千克 )/ 身高 ( 厘米 ) xlOOO 计算 得出,它主要用于反应人体充盈度。身体形态测量是 定量化研究人体外部特征的重要方法。它是研究人体 的生长发育规律、体质水平、营养状况必不可少的方 法手段,同时也是衡量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展趋势 , 在激烈的 竞争中占得先机。在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选材中身体形 态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而身体形态作为运动选材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决定了竞技武术今后的发展趋 势。以往有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武术 教学与训练、武术文化、武术历史,武术健身、武术 技法等方面,有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选材,优秀武术 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的评价等方面研究较少,系统实 证研究更少。所以加强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 将对其竞技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本研 究就是针对山西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形态, 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和查阅相关资料得出山西省优秀武 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特征和规律。山西省武术项 目是山西省体育的优势项目,多年来取得骄人成绩。 正因如此,山西省武术运动队也十分重视运动员选材。 本论文为教练员在选材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为运动员 在今后训练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身体形态训练提出可行 性建议,为山西省武术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助力。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及年龄的特征分析

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及年龄的特征分析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一 O 1 — 0 9 第一作者简介 : 高秀华( 1 9 8 8 一 ) , 女, 山西临汾人 , 在读硕士 , 研究方 向 :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单位 :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南 昌 3 3 0 0 2 2
Ph y s i c a l Ed u c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J i a n g x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a n — c h a n g J i a n g x i , 3 3 0 0 22
础形态条件在快 速力量性 、 速度性 、 耐力性及综合性项群运动 员 的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有着重要 的生理学意义 。 表 1 奥运会项 目的项群分类
没有个人信息 的不作为研究对象 )
1 . 2 研 究方法
1 . 2 . 1 文 献资料 法
通过 中 国期 刊网 、 万方数据 网等查 阅文献 , 了解该 领域 的
关键词 :田径 ; 身体形态 ; 年 龄
中图分 类号 : G 8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9 8 3 X( 2 0 1 4 ) 0 3 — 0 2 1 5 — 0 3
Ab s t r a c t :B y a p p l y i n g t h e me t h o d s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d a t a , ma t h e ma t i c a l s t a t i s t i c s ,a n d c o m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t o a n - a l y z e t h e h e i g h t ,w e i g h t ,q u e t e l e t i n d e x a n d a g e o f t Me n t e d ma l e a n d f e ma le p l a y e r s i n t h e w o r l d t r a c k a n d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的专项化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的专项化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的专项化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游泳运动是一项综合性强、对各个方面发育有益的体育运动。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游泳运动正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然而,不同项目的游泳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且每个项目的身体特征都具有其专项化的特点。

因此,研究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的专项化特征,有助于了解各个项目的身体要求及其对运动员训练与发展的影响,进而为优化我国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和选拔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以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进行分组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身体形态指标和运动表现指标两个方面。

身体形态指标包括身高、体重、BMI、体脂率、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运动表现指标包括各项目的训练成绩、比赛成绩和相关技术指标。

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探索不同项目间身体形态指标和运动表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变化规律。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将深入探讨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的专项化特征,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以期为优化我国游泳运动员训练和选拔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有望推动我国游泳运动的发展,提高我国游泳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的竞争力。

四、研究计划及预算本研究将历时1年,主要任务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成果分析等。

预计所需经费为20万元,其中包括人员工资、设备购置和数据处理等费用。

五、研究成果运用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游泳运动员训练与选拔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优化运动员的训练方案和技术推广;同时也可以丰富我国体育科研领域的理论内容,推动我国游泳运动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比赛中的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及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

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及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
卡 一普 利斯科娃 ,以她们 的身 高 、体重 、克托莱指 数 、
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统计出包括身高、体重等相关数据总
体 均值 的 9 5 % 的置信 区间 。对 我 国女子 网球 运动 员选 材给
予理论 参考依 据 。
B M I 指数 、罗 氏指数 、达 氏指数 和年龄 7 项指标 作为
研究对象 。 1 . 2研究 方法
关键词 :网球 ;身体形态 ;年龄;女子运动员
引 言
1 . 2 . 1文献 资料法 通 过 中国知 网查询 系统查 阅核心论 文 ,同时通过
随着科技 的发达 和 电视转 播效率 的提高 ,昔 日的
世界 体育官方 网站 和中 国网球 协会官方 网站获 取运动
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及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

曦,等
中外优秀女子 网球运动员 身体形态及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
张 曦 王亚文 ( 河南大学体 育学 院,开封 4 7 5 0 0 1 )

要 :通过 运 用文献 资料 法 、数 理 统计 法、 比较分

共 1 2 位 运动 员 】 ,和 排名前 1 2的国外优 秀女 子 网
表1 1 2名 中国优 秀 女子 网球 运 动员 身高 、体 重 、年 龄 一览 表
表2 1 2名世 界优 秀 女子 网球运 动 员身 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 、年 龄一 览表

6O ・
《 内蒙古体育科技 》 ( 季刊)
2 0 1 5年 ( 第2 8卷)第 3期 ( 总第 1 O 8期 )
1 研 究对 象与 方法
统计结果进行 比较分析 。
1 . 1研 究 对 象

对我国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与选材的初步探讨

对我国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与选材的初步探讨

对我国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与选材的初步探讨近十年來国际上竞技体育的发展十分迅速,各项运动技术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这和运动器材以及科学锻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形态的研究能够较大的反映出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对提升我国摔跤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标签:摔跤运动;身体形态;训练;选材引言国内外学者对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整体指标、身形比例关系以及身体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要根据这些身形比例进行针对性的项目训练还存在较大的难度,因为摔跤这项运动是根据运动员的体重分级,从摔跤运动开展至今,不仅在体重级别方面经常变化,就连各级体重的上限和下限也在不断改变。

如何根据我国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进行训练和选材,已经成为该项运动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方法我国在进行全国摔跤比赛当中,分别对中国式、自由式和古典式三种摔跤运动员进行了人体测量,其中,优秀运动员169人,测量了135人,占比为75%。

一般性运动员199人,测量了150人,占比为67.5%。

为了方便对照,便于研究摔跤运动员的身形特点,又测量了某大学一年级男生50人,某学院一年级男生60人,该项研究的总测量人数为395人。

而根据研究任务、研究条件以及相关资料,确定测量包括身高、项长、上肢长、下肢长等在内的16项身形条件,其测量仪器的测量精度以及测量方法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以内,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式得出结论。

对于统计的结果,除去用单个指标逐一对照以外,还采用了指数法对身体的发育状况进行综合对比。

二、主要结论讨论运动员的体型特征主要受到专项训练和遗传的影响,摔跤是一项极具对抗性的运动,其主要特点是运动双方直接接触进行力量上的对抗。

根据生物学中“机能与形态统一性”理论,摔跤运动员的身形特征和专项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同时又受到其制约,现对身体测量的主要结论分为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1.摔跤运动员和大学生的对比。

2021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研究范文3

2021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研究范文3

2021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研究范文 摘要 本文从形态的视角全面测试了本省优秀武术套路选手的身体的形态指标以及衍生指标的特点;分析研究了不同级别、不同项目本省优秀武术套路选手的身体的形态指标的差别;对比剖析了本省优秀武术套路选手与优秀国家队选手身体的形态的指标差异;考察了本省优秀武术套路选手身体的形态特点与选手身体协调本领的关系,以及优秀国家队选手的身体的形态特点的关系。

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文献资料法;二是测试法;三是访谈法;四是数据统计法。

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对江西省武术套路选手的身体的形态开展研究,揭示本省武术套路选手的身体的形态特点,为本省的武术事业发展进行人才储备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 1、江西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中,南拳、长拳以及太极拳这三个拳种在体重、身高、坐高等指标上的差异性都存在显著差异。

2、江西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男子武术套路各个拳种的选手身体长度指标中,下肢长度和脚长指标的差异性都非常显著;指距和跟腱的长度的差异性也都非常显著。

3、江西省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肩胛下角的皮褶厚度表现出来的差异非常明显,且脂肪含量的差异性也是如此。

此外,其他身体厚度指标的差异性不是很明显。

4、江西省优秀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中,坐高指标的差异性非常明显,头高指标的差异性也非常明显,而剩余指标的差异性并不明显。

5、对江西省的优秀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来说,不同拳种运动员前臂、下肢以及跟腱的长度指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性。

6、江西省优秀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肩胛下角的皮褶厚度均值最高的组别为太极拳组,其他两组的运动员均值相差不大,均值最低的组别为南拳。

腹部和髂部的皮褶厚度指标最高的为太极拳组,均值最低的组别都为南拳组。

关键词:江西省;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 目录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目前,武术这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在我国得到普及,而且逐渐变为一项国际性竞技项目。

第11届全运会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比较分析

第11届全运会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比较分析

A o c mp r tv n l sso a a k t a l l y r ’p su e i h l h Na i n lGa s a a i e a a y i n m n b s e b l p a e s o t r n t e l t t a me o
身高反映了人体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水平 ,是评价运动员 纵向发育水平的主要形态指标I 1 I 。第 1 届全运会男子篮球 比赛 1 前 8 名球 队运动员整体平均 身高为 19 m, 9 c 而第 1 0届全运会男 篮前 8 名平均身高为 18e 两届无 明显差距 。世界男 子强 队 9 m,
第3 2卷
第 3期
辽 宁 体 育 科 技
 ̄A ONI P RT S I NC D T C NG S O C E E AN E HNO OG L Y
Vo. 2 N . 1 o3 3
21 0 0年 6月
Jn 2 0 u . 01
第 1 届 全 运会 男 子 篮球 运 动 员 身体 形态 的 比较 分析 1
王国咏, 艺青, 黄 刘太磊
(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 生部 , 广东 广州 5 0 7 ) 10 5

要: 运用文献资料 法、 数理统计法等 , 对第 l届全运会 男子篮球 比赛前 8 1 . 队运动 员身体 形态进行 比较 分析, g球 结
果显 示: 运动 员未表现 出身高越 高, 体重越 大, 但是其克托 莱指数与体重却保持着相 同的变化趋势 ; 另外 , 运动 员的身体
b tt ep a ec ag g£ n ft u te idxadtew ih, n ,h r xs b iu dvda d eec u esasm h ni 1 do eQ e l e n egtad t eeiso v s n i ul i rnej ik n _ e h e tn h e t o i i f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与交流
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方法的演变
赵凡翔 广州体育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30多年来有关于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归纳,并主要针对各个阶段研究者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简要概括其特征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个人观点。

关键词: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方法;演变
身体形态作为体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比赛成绩密切相关。

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都有区别于其他项目运动员的专项形态特征,良好的身体形态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

因此对于各个项目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希望可以为之后身体形态研究提供帮助。

一、运动员身体形态研究方法的演变
(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的第一阶段
研究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第一阶段是从1985年到1997年,在这个阶段研究者们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对比研究。

例如,1985年尹怀容、陈铁在《各国少年足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调研》一文中,通过对比分析中国队与其他各国指标,从而找到中国队与其他各国队员之间存在哪些差距,为我国和其他国家提高少年足球运动水平与足球运动员体质上提供有效依据;1997年麦全安、李仲明等人在《广东省花样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一文中对比分析了广东省花样游泳运动员与中国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差异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使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广东省花游运动员与广东省大学生身体形态之间的差异。

在第一阶段中对比研究最为常用,通过计算均值与检验显著性作为主要方法来得出运动员形态特征。

在第一阶段后期出现了通过分析各个指标与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来得出对成绩影响最为重要的几个指标,确定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方法。

总而言之,第一阶段的研究存在一定不足,突出表现在指标筛选过程
缺乏科学性,指标数量庞大不利于计算。

但是使人们认识到身体形态对于运动员
成绩影响的重要性,打开了身体形态特
征研究的大门。

(二)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的第
二阶段
身体形态特征研究的第二个阶段是
从1998年到2007年,这个阶段研究者
们使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运动员身体形
态特征,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阶段。

在这多种研究方法中,一些研究者选择
继续继承上一阶段的对比研究,并作出
相应完善。

例如:2005年胡秀娟、石运
佳在《我国高水平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
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一文中使用专家
访谈法进行指标筛选,对比分析武术套
路运动员与普通成年人的长度指标、宽
度指标、指数指标,并结合实际情况总
结原因,使用同样的方法对比不同项
目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差异;
2005年祁团结在《我国优秀女子乒乓
球、羽毛球运动员形态特征的研究》一
文中通过对比分析对同项群内的我国男
子优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形
态进行比较分析,做两项目独立样本T
检验。

我国优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员
身体形态指标因子分析的结果也不相同。

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围度指标是第一因子,
长度指标是第二因子。

而男子羽毛球运
动员长度指标是第一因子,围度指标是
第二因子。

第二阶段中研究者们用了多种研究
方法,每种研究方法都各有其优势,但
是多数研究方法过于繁琐,部分研究者
对身体形态特征的认识趋于成熟,研究
方法多种多样。

(三)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的第
三阶段
身体形态特征研究的第三个阶段是
从2008年至今,研究方法已经成熟,多
数研究者热衷于通过专家访谈法或者是
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选取指标,再用因子
分析或逐步回归分析提取主要因子,最
后制作评分标准。

例如:2009年高亮、
朱瑞琪、陈超在《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
动员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我国
在训 68 名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身
体形态指标的测试与研究发现,我国男
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主要由身体
围度因子、四肢长度因子和体脂因子构
成。

文章采用数理统计法,利用因子分
析制定优秀散打运动员形态特征模型,
利用“离差法”制定了评价标准。

二、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方法的
发展趋势
从1985年开始对比研究在身体形态
特征研究领域就占有一席之地,他贯穿
了整个研究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比
研究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科学并与其它
研究方法相互结合。

数理统计法在当前
研究中最为常用,包括因子分析、聚类
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这些方法使数
据更加直观简洁,更易理解。

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我相信这些方
法还将被广泛使用,并且不仅仅只是将
身体形态结合专项特征、身体机能、运
动素质来探讨,更重要的是将身体形态
特征研究结合项目多发运动损伤一起研
究,从训练学角度调整运动员身体形态
的同时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为全民健
身过程中参与该项目的群众提供身体形
态参考避免运动损伤。

同时从身体形态
特征对于运动员比赛优劣分析的角度看,
身体形态特征研究应当结合运动生物力
学分析将运动员身体形态优势发挥到
最大。

参考文献:
[1]罗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专项形
态特征与评价标准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5,39(9):65-69.
[2]金慧娟,吕荷莉,陈志强.第29届
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前8名运动员身体
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9,45(3):25-29.
[3]祁团结.我国男子乒乓球、羽毛球
优秀运动员形态特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
学学报,2006,29(5):648-650.
[4]高亮,朱瑞琪,陈超.我国优秀男子
散打运动员形态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09,32(2):139-141.
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