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易溶于有机溶剂,用一般消毒 剂就能将其杀灭
10
流行 病学
宿主
传染源
流行特点
传播途径
危险因素
11
宿主
猪是唯一的天然宿主。家猪 野猪有自然感染。不同年龄, 性别,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妊 娠母猪,仔猪更易感染。
12
传染源
1.PRRSV感染猪(急性发病猪,亚临床感染猪和流产胎儿) 2.野猪(自然感染宿主)
致病 机理
呼吸道和生殖道
肺脏和淋巴组织 中巨噬细胞 胞吞作用 肺泡细胞迅速增 殖
肺泡细胞崩解 血液循环和淋 巴循环
血液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
全身各组织器官 的巨噬细胞
免疫系统严重损 伤
免疫 机制
先天性免疫反应
免疫机制
获得性免疫反应
PRRSV疫苗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非中和抗 体的产生
中和抗体 的产生
疫苗免疫
.
主要结构蛋白
5
病原学
PRRSV只有一个血清型 根据遗传进化的差异可分为: 1.欧洲型(基因1型,代表毒株为LV株) 2.美洲型(基因2型,代表毒株为VR-2332株)
病原学
根据PRRSV致病力的不同可分为: 1.经典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代表毒株为CH-1R) 2.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代表毒株为NVDC-JXA1)
病原学
非糖基化蛋白M,M蛋白 的大小为18-19KD,由 ORF6基因编码 . 主要糖基化囊膜蛋 白GP5,由ORF5编 码,大小为25KD.
M
GP5
N
核衣壳蛋白,由ORF7 基因编码,是非糖基 化碱性磷酸蛋白,分 子量为13.8-15KD,他 在病毒粒子中含量较 高,约占病毒蛋白总 量的20-40%
病原学
PRRSV的生物学特性: 1.对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均无血凝活性 2.具有广泛变异和毒株多样性的特性 3.持续感染性 4.免疫抑制 5.诱导的中和抗体延迟且水平低下 6.病毒复制的抗体依赖性增强
病原学
在环境中不稳定,对干燥尤其 敏感
.


在PH6.5-7.5,毒力保持稳定
在低温条件下保持稳定,对高温抵抗 力不强,PRRSV在37℃12h,滴度降低 50%,48h病毒彻底灭活,56℃45min 彻底灭活,20℃6D或4℃一个月,病 毒滴度为原来的1/10,-70℃4个月病 毒滴度无明显降低 .
13
3.精液(公猪感染后,会通过精液长期排毒)
传播途径
接触 垂直传播
14
.
节肢动物传播
人工授精
.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
禽类粪便
流行特点
1.无明显季节性 2.初发地区呈爆发式,发生过的地区则流行缓和,多为散发
15
3.呈现“三高一低”的流行特点
危险因素
引种
1 购猪 3
16
毗邻感染猪群
5
2 检疫不合格
4 猪群密度过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wanying
1
目录
概述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免疫致 病机理
临床症状
诊断防控
概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 PRRSV引起的猪的繁殖障碍和 呼吸道症状的一种危害养猪业 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繁殖 与呼吸综合征传染性强,流行 范围广,对养猪业可造成持久 的危害。
病原学
PRRSV为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为一 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呈球形,直径约45-65nm,表面有 细小纤突。
1.灭活疫苗 2.弱毒疫苗(主要是经典型CH-1R株弱毒疫苗和高致病性活 疫苗JXA1-R株) 3.新型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活载体疫苗)
19
临床 症状
经 典 性 猪 繁 殖 与 呼 吸 综 合 征
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早产及产死胎,木乃伊胎 哺乳仔猪非常易感,急性感染表现为高热,也出现呼吸道症状和皮肤变红
防控措施
坚持自养 规模化猪场实施全进全出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做好猪群饲养管理
29
免疫接种
谢谢大家
30
公猪偶有发病,症状较轻,仅引起短暂的体温升高
保育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打喷嚏,精神不振,皮肤充血, 日增重减少等 育肥猪,偶有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暂时性呼吸症状,精神不振及厌食 等
临床 症状
高 致 病 性 猪 繁 殖 与 呼 吸 综 合 征
母猪除了经典症状外,怀孕母猪几乎全部流产
仔猪初期感染体温升高,随病情恶化,站立不稳,肌肉震颤,抽搐,后躯 瘫痪,死亡率可达100%. 公猪出现体温升高及呼吸道症状,发生继发感染其他病原时有死亡
育肥猪,爆发感染群,发病率几乎为100%,后期也可发病死亡,临床死亡 率10%-60%
诊断与 防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爆发将会给猪场带来巨大损失, 当发现有疑似症状发生时,需及时进行诊断隔离,并时刻做 好防控措施。
诊断方法
组织病理学
27
1 2
临床诊断
抗原检测
3 4
抗体检测
血清中和试验.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