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治疗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12
心衰 - 心血管事件链的最后阶段
心血管事件链是一系列以病理生理为主线, 将心血管危险因子和临床疾病连接而成的链条
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左室肥厚
危险因素 糖尿病 高血压
2020/6/12
左室重构 心室扩张
充血性 心力衰竭
终末期心脏 病死亡
心血管事件链
“心力衰竭——心脏病最后的大战场”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Center
慢性心衰发病率
西欧 东欧 前苏联
绝对患者数 (☓1,000,000)
5.3
1.3
5.6
北美
5.2
日本
2.4
其他
2.8
2020/6/12
WHO Statistics 2019
比率 (每百万 人群) 14,000 13,000 19,000
2020/6/12
病理生理
心室重塑(重构)
② 心脏负荷增加时,肌膜的牵拉机械信号,使膜离 子通道上Na+,Ca2+内流升高,在内流的Ca2+和IP3介 导的内质网释放的作用下,蛋白激酶C可以使转录因 子蛋白磷酸化。
2020/6/12
病理生理
心室重塑(重构)
③ β受体被激活,使细胞内cAMP增加,通过蛋白激 酶A,亦可激活转录因子蛋白磷酸化心肌肥厚的过程 。
在初始的心肌损伤作用下,胶原酶被激活,使胶 原网支架遭到破坏,导致成纤维细胞合成新的胶原以 加强支架。
2020/6/12
病理生理
• 心室重塑(重构)
另有研究发现:心衰时,AngⅡ增多,能 增加心脏后负荷并促使心肌原癌基因(c-fos) 、生长因子(ECF,FCF)表达增强,又可导致 醛固酮升高血容量增加,去甲肾素等递质激 素增多,使心脏长期处于压力与容量超负荷 状态,心肌纤维过度伸展,拉长,这又会启 动生长因子、原癌基因表达,产生所谓生物 性级联反应,——心肌肥厚,重构(重塑) 。
是心衰病人产生临床“充血”症状的病理生理基础。左室功能障碍 引起心输出量(CO)降低和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增高,前者可 使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后者可引起肺微血管楔嵌压(PCWP)的 升高,当PCWP>2.4Kpa(18mmHg)时,即出现肺循环瘀血症;当右 心室舒张末期压和右房压升高,致中心静脉压>1.6Kpa(12mmHg)时 会出现体循环瘀血。
18,000 19,000 11,000
基本病因
Ⅰ原发性心肌损害 • 缺血性心肌损害 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 心肌炎和心肌病 如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
型心肌病 Ⅱ 心脏负荷过重 •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 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
狭窄等 •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先天性心脏病 Ⅲ 原发或继发心肌代谢异常
E Braunwald ACC 2019
“基本上,心脏疾病是一系列疾病延时间发展而成 的统一体。它以危险因子为开端,中间经过诸
如急性心梗等独立的危险事件,这些事件或者
引发猝死或者促进心功能衰竭,我认为我们必 须停止将不同心血管疾病割裂开来对待.”
2020/6/12
Mandeep Mehra, M.D. Head of Cardiology
2020/6/12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决大多数 情况下是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肌体代谢的需要, 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 现,称收缩性心力衰竭。很少数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心排量维持 正常,但由于异常增高的左心室充盈压,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 肺循环淤血。后者常见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早期或 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称舒张性心力衰竭。
2020/6/12
病理生理
• 神经内分泌异常 许多实验与临床研究的结果发现,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系统
(SNS),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加压素等循环内 分泌会激活,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等会直接损害心肌,使心 力衰竭进一步恶化。这时内源性心房肽虽有激活,但不足以抵 消SNS和RAS的作用。
2020/6/12
2020/6/12
病理生理
小结: 一、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有些已较为清 楚: ①心衰从适应发展到适应不良——进行性恶化。 ②心脏组织自分泌、旁分泌的激活,心肌能量耗竭使心肌细胞 数目减少,细胞组成发生改变,到心肌细胞寿命缩短。 ③血流动力学异常仅仅是心力衰竭的结果,纠正血流动力学异 常并不能改变心衰的预后。
病理生理
• 心室重塑(重构)
定义: 心力衰竭时为适应心脏负荷的增加,心肌 及心肌间质在细胞结构、功能、数量及遗传表型方面 所出现的适应性,增生性的变化称心肌重构。
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引起的室壁张力增加,可 能是心室重塑的始动机制,而各种促生长因子起了重要作 用,其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能是一系列生化反应 核心。
2020/6/12
病理生理
• 心力衰竭的病理较复杂,由于细胞和分子心脏病学的发展,研 究和认识正在不断深入,了解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助 于医师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
• 血流动力学异常 • 血循环内分泌和心脏组织自分泌、旁分
泌激活 • 心室重塑(重构)
2020/6/12
病理生理
• 血流动力学异常
2020/6/12
病理生理
• 心室重塑(重构)
研究表明: 心衰出现前 ① 先有ACEmRNA增加 ,使组织AngⅡ升高,后者通过三磷酸肌醇(IP3) 和二酰基甘油(DAG)激活蛋白激酶C,使转录因子 蛋白磷酸化,这些激活的转录因子蛋白与DNA相互 作用,导致新的收缩蛋白、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 合成增加而使心肌肥厚。
维生素B1缺乏 休克 贫血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淀 粉样变
2020/6/12
诱因
• 感染 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 血容量增加 • 心律失常 如心房颤动 • 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 • 环境、气候的急剧变化 妊娠和分娩 • 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 治疗不当 如不恰当停用洋地黄类药物 利尿过度 • 合并甲亢、贫血、肺栓塞等 • 原有心脏病变加重
慢性心衰的治疗进展 - 中医二附院 许滔副教授
2020/6/12
心力衰竭概述
•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为 1%-2%,并随年 龄增加发生率提高,在大于75岁人群中可达10%。 并且死亡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重症 患者一年的死亡率可达50%,约 l/3的患者死于合 并情况引起的心力衰竭恶化。
心衰 - 心血管事件链的最后阶段
心血管事件链是一系列以病理生理为主线, 将心血管危险因子和临床疾病连接而成的链条
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左室肥厚
危险因素 糖尿病 高血压
2020/6/12
左室重构 心室扩张
充血性 心力衰竭
终末期心脏 病死亡
心血管事件链
“心力衰竭——心脏病最后的大战场”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Center
慢性心衰发病率
西欧 东欧 前苏联
绝对患者数 (☓1,000,000)
5.3
1.3
5.6
北美
5.2
日本
2.4
其他
2.8
2020/6/12
WHO Statistics 2019
比率 (每百万 人群) 14,000 13,000 19,000
2020/6/12
病理生理
心室重塑(重构)
② 心脏负荷增加时,肌膜的牵拉机械信号,使膜离 子通道上Na+,Ca2+内流升高,在内流的Ca2+和IP3介 导的内质网释放的作用下,蛋白激酶C可以使转录因 子蛋白磷酸化。
2020/6/12
病理生理
心室重塑(重构)
③ β受体被激活,使细胞内cAMP增加,通过蛋白激 酶A,亦可激活转录因子蛋白磷酸化心肌肥厚的过程 。
在初始的心肌损伤作用下,胶原酶被激活,使胶 原网支架遭到破坏,导致成纤维细胞合成新的胶原以 加强支架。
2020/6/12
病理生理
• 心室重塑(重构)
另有研究发现:心衰时,AngⅡ增多,能 增加心脏后负荷并促使心肌原癌基因(c-fos) 、生长因子(ECF,FCF)表达增强,又可导致 醛固酮升高血容量增加,去甲肾素等递质激 素增多,使心脏长期处于压力与容量超负荷 状态,心肌纤维过度伸展,拉长,这又会启 动生长因子、原癌基因表达,产生所谓生物 性级联反应,——心肌肥厚,重构(重塑) 。
是心衰病人产生临床“充血”症状的病理生理基础。左室功能障碍 引起心输出量(CO)降低和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增高,前者可 使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后者可引起肺微血管楔嵌压(PCWP)的 升高,当PCWP>2.4Kpa(18mmHg)时,即出现肺循环瘀血症;当右 心室舒张末期压和右房压升高,致中心静脉压>1.6Kpa(12mmHg)时 会出现体循环瘀血。
18,000 19,000 11,000
基本病因
Ⅰ原发性心肌损害 • 缺血性心肌损害 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 心肌炎和心肌病 如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
型心肌病 Ⅱ 心脏负荷过重 •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 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
狭窄等 •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先天性心脏病 Ⅲ 原发或继发心肌代谢异常
E Braunwald ACC 2019
“基本上,心脏疾病是一系列疾病延时间发展而成 的统一体。它以危险因子为开端,中间经过诸
如急性心梗等独立的危险事件,这些事件或者
引发猝死或者促进心功能衰竭,我认为我们必 须停止将不同心血管疾病割裂开来对待.”
2020/6/12
Mandeep Mehra, M.D. Head of Cardiology
2020/6/12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决大多数 情况下是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肌体代谢的需要, 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 现,称收缩性心力衰竭。很少数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心排量维持 正常,但由于异常增高的左心室充盈压,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 肺循环淤血。后者常见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早期或 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称舒张性心力衰竭。
2020/6/12
病理生理
• 神经内分泌异常 许多实验与临床研究的结果发现,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系统
(SNS),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加压素等循环内 分泌会激活,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等会直接损害心肌,使心 力衰竭进一步恶化。这时内源性心房肽虽有激活,但不足以抵 消SNS和RAS的作用。
2020/6/12
2020/6/12
病理生理
小结: 一、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有些已较为清 楚: ①心衰从适应发展到适应不良——进行性恶化。 ②心脏组织自分泌、旁分泌的激活,心肌能量耗竭使心肌细胞 数目减少,细胞组成发生改变,到心肌细胞寿命缩短。 ③血流动力学异常仅仅是心力衰竭的结果,纠正血流动力学异 常并不能改变心衰的预后。
病理生理
• 心室重塑(重构)
定义: 心力衰竭时为适应心脏负荷的增加,心肌 及心肌间质在细胞结构、功能、数量及遗传表型方面 所出现的适应性,增生性的变化称心肌重构。
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引起的室壁张力增加,可 能是心室重塑的始动机制,而各种促生长因子起了重要作 用,其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能是一系列生化反应 核心。
2020/6/12
病理生理
• 心力衰竭的病理较复杂,由于细胞和分子心脏病学的发展,研 究和认识正在不断深入,了解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助 于医师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
• 血流动力学异常 • 血循环内分泌和心脏组织自分泌、旁分
泌激活 • 心室重塑(重构)
2020/6/12
病理生理
• 血流动力学异常
2020/6/12
病理生理
• 心室重塑(重构)
研究表明: 心衰出现前 ① 先有ACEmRNA增加 ,使组织AngⅡ升高,后者通过三磷酸肌醇(IP3) 和二酰基甘油(DAG)激活蛋白激酶C,使转录因子 蛋白磷酸化,这些激活的转录因子蛋白与DNA相互 作用,导致新的收缩蛋白、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 合成增加而使心肌肥厚。
维生素B1缺乏 休克 贫血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淀 粉样变
2020/6/12
诱因
• 感染 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 血容量增加 • 心律失常 如心房颤动 • 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 • 环境、气候的急剧变化 妊娠和分娩 • 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 治疗不当 如不恰当停用洋地黄类药物 利尿过度 • 合并甲亢、贫血、肺栓塞等 • 原有心脏病变加重
慢性心衰的治疗进展 - 中医二附院 许滔副教授
2020/6/12
心力衰竭概述
•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为 1%-2%,并随年 龄增加发生率提高,在大于75岁人群中可达10%。 并且死亡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重症 患者一年的死亡率可达50%,约 l/3的患者死于合 并情况引起的心力衰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