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2019年题组

1.(2019·海南高考·11)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

口号“是不恰当的”,“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极和各种制度服务的”。这一指示()

A.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调整B.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施行指明方向

C.旨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D.有利于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解析】据材料“‘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和“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极和各种制度服务的”可知有利于学习和利用各种技术为建设服务,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故选D项;材料主要涉及技术不是外交政策,排除A项;“科教兴国”提出于1995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技术区别于政治不是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地位,排除D项。

【答案】D

2018年题组

1.(2018·北京高考·19)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答案A

2.(2018.11·浙江高考·17)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在后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了体现。会议形成的共识被誉为()

A.“不结盟”B.“万隆精神”C.“单极―多极化”D.“日内瓦精神”

【解析】不结盟运动,体现的是非集团、不结盟的原则,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结合所学,万隆会议以中印缅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提出十项原则,揭开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谋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万隆精神,故B项正确;“单极—多极化”仅是一种发展趋势,故C项错误;日内瓦会议是由中、苏、美、英、法以及有关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没有“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的共同历史,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7年题组

1.(2017·江苏高考·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A

2.(2017.11·浙江高考·15)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国代表团参加1955年万隆会议

【解析】日内瓦会议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与材料的内容“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不符,故A项错误;“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表明参加会议的都是独立前受到殖民侵略的国家,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故B项正确;第一次不

内容“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6年题组

1.(2016·江苏高考·12)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A

2.(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考点】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中苏关系恶化

【解析】新中国1972年之后才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增加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来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故B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政策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的增加,并不能说明中国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5年题组

1.(2015·广东高考·17)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表2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一边倒”

【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与表2中“中美贸易急剧减少”数据不一致,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孤立中国,中国选择“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表2中“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中美贸易急剧减少”数据一致,故B项正确;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与表2中“中美贸易急剧减少”数据不一致,故C项错误;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与表2中“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数据不一致,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5·山东高考·22)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中英建交

【解析】1950年中美关系并没有好转,此时美国奉行的是孤立和不承认的态度,故A项错误;

中英关系从开始承认新中国,到互派代办,再到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演变都是从两个的利益和显示的需要出发,故B项正确;欧洲在这一时期主要是追随美国,孤立中国,故C项错误;

中英两国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依然存在,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5·上海高考·30)“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