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的春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的春节

一、调研背景

春节作为中国最大的传统文化节日,在国民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民族有着不同的过年习俗。同样的,在历史长流的推移中,同一个地方的过年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此次活动调研,旨在寻找家乡地区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的春节习俗的不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传统美德。

二、调研地区

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三、调研方式

1、在乡村中走访,与长辈交流

2、查看村志记载

四、调研实记

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东部,自古以来便是富饶之乡,人口众多,文化元素丰富。作为孔孟之乡的山东,文化底蕴丰厚,礼仪习俗众多。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传统习俗的延续的方式也更加丰富了起来。

在乡村走访中,我了解到了许多过去的传统文化。

首先是春节的地位。在数十年之前,春节在家乡人心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节日都无法比拟的。过去的时候,家乡的人经济条件都不好,

所以那时候的人们都盼年,一是年关之时,人们可以在一年的忙碌之后暂时休息一段日子,为来年开春的忙碌做准备;二是过年时,物质生活可以暂时丰富一段日子,所以那时无论大人和孩子对过年是非常渴望的。

年关之时,备年就是首要大事。那时的备年不仅仅是备好鸡鸭鱼蛋肉等食品材料。还有人情的走动等一系列不同村落之间人进行交流的活动。村里一名长辈告诉我,在那时,信息的交流没有和现在这样发达,没有电视电话网络等信息载体。只能在年关“逢大集”的时候,各村落的人聚到一起,互相问个好拜个年,帮忙给别的村的人捎个话,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那时的对联,都是各个村里有文化的人手写的,直到现在还有部分人家依旧沿袭着这种习俗。

山东作为礼仪之乡,过年前的礼仪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祭祖,变成了众多文化习俗中唯一一个不曾有任何变化的活动。在农历二十八的晚上各家各户备好祭祖用的菜,农历二十九,在外工作生活的人们都赶回家祭祖。

大年三十的晚上,不管是家里经济条件是好是坏,桌子上的菜品是不会变的,一盘“和菜”,一盘豆腐,一条鱼,一盘芹菜,还有必不可少的饺子。每一道菜品都孕育着劳动人民对新年生活的美好期望,和气生财,多福多吉,年年有余,勤劳致富

过年的生活在那时因为没有发达的媒体行业,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活动项目的丰富程度都要比现在发达很多。我父亲回想起当时他年少之时的情景,告诉我,在那个时候,没电视没电脑,但是多的是

朋友,小伙伴们在过年的时候总是非常开心。最有趣的娱乐活动就是放鞭炮了。那时农村里还有许多没被取缔的鞭炮作坊,家里的伯伯姑姑在赶集的时候,总会买了一挂小鞭,大约四十个到五十个不等,孩子们一个个拆开放着玩。在现在看起来很无趣的生活在那时却是趣味无穷。

正月里家家户户开始串门。年轻女孩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在丈夫的陪同下回娘家;人们开始在村子里走街串户给长辈拜年,说着大吉大利新年好的祝词。人们还期盼着乡里的演出队在自己的村子里摆台唱戏,那是只有在过年才会有的活动。

而在现在的时代文化背景下。过年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人们虽说物质条件不断的优化,盼年的意愿淡了不少,但过年前的祭祖,,。年夜饭时的团聚,仍是身在农村长辈期盼的,身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所渴望的。俗话说,落叶归根,在外面的叶子在靓丽,总是要回到家,寻找自己的根源。

在现代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丰富起来。每年的年关逢集变成了乡里人聊家长里短的最好时机;媒体逐渐发达起来,家家户户可以聚在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可以抢抢手机上的红包;孩子们可以在正月初一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新时代文化不断地与

旧时代文化相融合,文化得到传承更得到了发展。

同样的,在城市中,年味不曾淡之时换了更新的味道。人们为了环保,在户外燃放的鞭炮爆竹少了;联系再少的人们,离得再远的人们,也可以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和家里亲戚沟通感情;正月里的

庙会灯会,成为了城市人眼中过年时最热闹最快乐的场景。

五、调研结论

年味曾谙不曾淡,在新时代文化背景下的春节并没有被人们淡忘,人们也不会忘记在以前艰苦日子中过年带来的乐趣。每个人都在比较,都在思考,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就这样,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没有被时代的潮流冲散,而是得到了不一样的传承,也得到了符合时代变化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