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品开发专业申报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产品开发专业

申报材料

专业编号:590215

编制单位:电气工程系

**人:***

**人:***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9月

目录

申请备案表 (1)

专业设置论证报告 (3)

人才培养方案 (8)

一、专业培养目标 (8)

二、人才培养规格 (8)

三、职业与岗位分析 (10)

四、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体系 (10)

五、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种类和等级 (10)

六、学制及修业年限 (12)

七、专业核心课程 (13)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15)

九、附表 (16)

2015年度高等学校新增普通专科专业申请备案表

《智能产品开发》专业设置论证报告21世纪电子信息技术是引领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是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发挥着拉动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助推器”的作用。我国工信部“十二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新一代网络通信系统设备及智能终端、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家庭、关键电子元器件和材料七大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领域,以重大工程应用为带动,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打造完整产业链,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新增长点。我院智能产品开发专业设置就是为培养熟悉嵌入式系统和单片机技术的适应智能产品开发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专业设置背景

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发布的2013年前十大微处理器供应商销售额排名中,英特尔虽然稳居龙头宝座,但其销售额已因个人电脑市场的疲软较2012年下滑近二个百分点,反观高通、三星、飞思卡尔、联发科及展讯等ARM架构处理器供应商,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计算机等需求强劲,销售额与市场占有率均有明显增长。在过去的三年里,片上系统设计产品给单片机MCU带来实质性的增长周期,单片机销售2014年增长达19%。由于全球经济改善和新应用的出现,如可穿戴系统和物联网的建设,单片机总销量预计将在2015年和2016年增长7%和9%,在接下来的五年,MCU 市场预计将达到新的创纪录销售额。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据预测,2017年将超过万亿元级。物联网的本质是利用各种传感技术(射频识别芯片、传感器等)通过各种通信手段(有线、无线、卫星通信等)把不同的实体用网络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即时信息共享、远程监控、自动报警等功能。随着现代传感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发展到现在的阶段,物联网在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等关键技术上均获得了较大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安防,智能医疗等等都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应用,未来3年,物联网在工业,农业,环保,食品安全,政府职能方面也有很广阔的前景。可以推断,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产品需求量市场巨大。

2010年,河北省大中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入统企业241家,从业人员约14万人;固定资产投入3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的企业2家,超亿元的企业76家,进入全国电子信息百强的企业3家,国内外上市公司8家。华为、中兴、富士康、京东方、美的等一批世界500强和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相继落户。形成了通信设备(含传输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计算机整机及其配套、元器件、仪器仪表、测量、医疗、电力传输保障设备等十大类产品,太阳能光伏、通信设备、平板显示器件、半导体照明、应用电子等产业链日趋完善。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0

亿元以上,年均增速30%以上。河北省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企业3家,100~500亿元企业3家,10~100亿元企业15家,全行业就业人数超过25万人,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开发的从业人员缺口较大。

二、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目前河北省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还存在几点不足。首先规模小,结构不合理。2010年,全部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仅占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GDP 的1.14%。拉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少,进入全国电子信息百强的企业只有3家。投资类、消费类龙头整机产品匮乏,基础类产品约占全行业的60%。其次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年均投入不足40亿元,仅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0.08%。研发资金累计投入40.36亿元,仅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67%。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新产品产值137亿元,仅占全国的0.96%。

以上不足主要由于人才匮乏和人才流失严重。在企业中不仅急需行业领军人物,缺乏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还存在高技能人才普遍短缺,人才流失严重现象。培养掌握智能电子产品的软硬件设计、调试、维护技能;具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系统维护能力;具有良好品德、健康心理、职业素养,能适应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十分必要。

三、专业设置的可行性

1、师资力量

智能产品开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助教4人。硕士12人,本科4人。其中具有高级电力自动化高级工程师资格教师5人,高级电气工程师资格7人。在年龄和学缘方面,专业师资结构比较合理。

2、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验室有:计算机实训中心(CAD实训室、机房)、电机、电气控制、PLC、单片机、变流技术、自动线、传感器、电工、电子、金工实习等专业实训室26个实训室。

校外实习基地有:沧州发电厂、天龙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河北金祥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等。教学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实训活动。

四、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思路

1、构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力行“教育与产业契合、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学与职业吻合、学业与就业耦合”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我系已与天龙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河北金祥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等合作,在企业、学校、学生、家长共赢的基础上联合培养基于微处理器、PLC的智能设备、智能仪表设计开发应用人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构建起“校企融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真正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生产实践,在企业生产中学习。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在行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是按照智能设备设计工作流程进行整理重构,每个专业方向都设有综合性实训项目,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和任务均来自企业生产项目。

3、全面推行“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本专业的专业课教室均为教、学、做一体化,在原实训室基础上配有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构建起“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同时,校内还建有多个专业实训室和共享实训室,一些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训还将在合作企业中实施教学。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学到实训,都构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做中学”。大量的实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增强对工作的亲身体验,逐渐提高职业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