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越冬后的田间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小麦越冬后早春田间管理措施小麦越冬后,当日平均气温升到0℃以上时根系开始缓慢生长,冬前出现而未长成的老叶继续生长,春季第一片心叶露尖。当田间有50%以上植株叶片长1—2厘米时称为返青期。小麦返青期的生长中心是长新根、新叶和新的分蘖,但分蘖时间短,除播种晚、密度小、肥力较高的麦田有部分分蘖能够成穗外,一般均成为无效分蘖。因此,早春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进麦苗早发稳长,促弱苗为壮苗,巩固冬前分蘖,控制无效分蘖,调节适宜的群体结构,协调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关系,为中后期健壮生长打下基础。高产田应促根控蘖,防治春季分蘖大量滋生,群体过大,使壮苗稳健生长。肥力不足的麦田,要促根促蘖,使弱苗尽快转为壮苗,为提高成穗率和形成大穗打好基础。因此要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做好冬麦田排水工作。要及时疏通渠道,挖排水沟,排出冬麦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避免出现冬麦窒息性死亡情况。促进冬小麦快速返青生长。

二、中耕耙地。

由于冬季时间长,积雪融化速度慢,冬小麦田间湿度大,这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早耙地可以促进麦苗生长,影响春季麦苗早发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有时还有通气状况。植株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快慢及其在体内运转的速度和光和作用的强弱等代谢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稳定下才能进行,稳定低则各种生理活动缓慢,而随着温度的升高,代谢活动加速,生长加快,所以早春管理应以提高温度为主。温度来自于太阳能,人们无法控制,但土壤温度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提高,影响早春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因为水的比热大,水分多则升温慢。目前调节土壤温度有效的措施是中耕、耙地松土。土壤疏松,与阳光的接触面积大,吸收的阳光多,表层土壤散失一部分水分,温度上升快。据资料介绍,中耕松土可以提高0—5

厘米土层温度1—2℃,等于把早春的节气提前几天,延长春季生长期。但是在有风的阴天,中耕松土反而比为中耕的稳定低。

中耕耙地除能提高地温外,还有如下作用:(1)、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根系发育。返青期促根发育十分重要,,因为小麦起身后植株转入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对肥水的需求日趋迫切,反映敏感,如果能在返青期形成强大的根系,对保证中后期水肥的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2)、减少水分蒸发,保蓄土壤水分。耙地对旱地小麦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据资料调查,土壤开始化冻时耙地者较未耙地者,半个月内0—8厘米土层水分少损失60%,9—12厘米土层水分少损失75%。(3)、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效养分的分解和释放,发挥土壤养分的潜力。(4)、消灭杂草。返青期小麦群体小,田间裸露面积大,利于杂草滋生,必须抓紧前期草小、草少的有利时机耙地消灭,这即能减少水肥消耗,又为苗期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5)、能减轻返碱和雪腐病、雪霉病的发生。

早春中耕、耙地必须保证质量,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中耕要根据土壤种类、墒情、苗情区别对待,低洼盐碱地,土壤水分较多,低温低,要早中耕多中耕,这不仅能散墒增温,而且还可以防止返盐。弱苗根少,中耕宜浅,防止伤根和埋苗。对群体较大的麦田,要深耕断根,断根后可以暂时减少对肥水的吸收,可以抑制春季高位分蘖的滋生,改善群体结构。

春季适宜耙地的时期很短,应使用丁齿耙,干一片耙一片,要将人、畜力或小型机械耙点片与大型机械耙面相结合,抢抓时机耙地。

三、根据麦苗长势,进行追肥。10月1日以后播种的冬小麦原则上要及早追施雪墒肥,即在麦田积雪融化即将结束时,借早晨结冻层,每亩人工追施尿素3--5公斤。9月份播种的冬小麦要看天、看苗、看返青时苗势,灵活掌握,实施追肥。如果不进行雪墒追肥的,

可以在浇头水之前施肥,对于缺磷的麦田,麦苗常呈紫色,根系发育不良,返青期应酌情补施磷肥。

四、对冬小麦死亡率超过30%的麦田,及时做好补种春麦或油菜的准备工作。对死亡率较高的品种石冬8号进行补种春麦时建议以新春22号、永良15、新春6号为主。

五、浇好头水。当土壤完全化冻重力水下渗后,随着土壤蒸发、耕作层的水分才逐渐减少,所以,早春土壤水分一般不是影响麦苗早发的主要因素,只要做好保墒工作,头水可以推迟到起身前后灌。过早灌会有以下不良影响:1)、地温降低,影响麦苗早发。2)、土壤空气减少,影响根系发育,时间过长还回有“沤根”现象,3)、若遇寒潮,地面结冰,容易使麦苗发生冻害。4)、土壤易板结,通气不良,影响关系发育和微生物活动,易使小麦形成“小老苗”。5)、土壤肥力高,苗壮的田块灌水后,容易产生倒伏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