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2 田野动物调查》教案2 翼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2 田野动物调查》教案2 翼教
版
一、教材分析
《田野动物调查》是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生物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是在认识形形色色的植物基础上,来进行田野动物调查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多样性。
田野动物是生物圈中动物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我们半山区的市郊来说,是学生接触、认识、了解自然界动物的重要场所,平时学生就耳濡目染,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保护田野动物,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本节课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环境保护所承载的重要意义。
所以,《田野动物调查》一课在本章乃至本册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
优势教材这里编写的内容很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
并且,本节还对学生进行了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调查法。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今后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便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
劣势初一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田野中的一些动物是很熟知的,但对其形态、结构方面的知识及调查的方式、方法是陌生的,这方面的经验很少。
学生的安全方面也是一个问题。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作调查记录。
(2)描述田野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景引入——准备调查——调查——合作探究——表达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心周围生物的生活状态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
识,提高环保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作调查记录.
(2) 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共合做的能力
难点:(1)是描述田野动物和他们生存状态。
(2)整理和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写出一份家乡动物资源的调查表。
3、教学方法
(1)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受,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的生物学兴趣。
(2)分组调查,展现小组合作学习,每组都有组长、采集员、记录员、发言人,任务到个人,合力完成任务,促和谐,增强集体观念。
(3)汇报时可以借助实物展台、微机等展示,生物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便于学生表达和交流,丰富学生的各项技能。
(4)运用科教短片,丰富学生的动物学知识,实现教材的重组与加工。
(5)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肯定,积极评价,换位思考,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6)教法灵活,体现学法,张扬个性,实现自身价值,促进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7)本课适合与活动课合并,3节连上,第一节准备,第二节调查,第三节交流。
4、学法指导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乐于探究,利用自己设计的调查方案,大胆尝试,勤于动手、动脑,通过亲自调查获得知识,使学生在探究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在创新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体会成功,注重对人格的渗透培养,完成德育的教育目标。
四、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对田野动物的调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下的调查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亲身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将受益终生。
多媒体课件和DVD机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组织教材,和本地的实际情况相整合,使教学内容具有人性化。
充分利用市郊这一有利条件,使调查课将课堂延伸到了大自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加深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几点体会如下:
1、成功点: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会了调查法,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环保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2、失败点:学生在采集动物观察时,有的把动物弄死了。
3、困惑点:有个别学生完不成本职工作,哪组热闹就上哪组去了。
4、疏漏点:有的学生把调查的动物带回了课堂,虽然有利于课上观察,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没有好处,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重新设计点:教师强调并教育学生尽可能地不破坏或少破坏动、植物资源。
6、感悟点: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感到,学生的智慧无穷,悟到,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可塑性。
[点评]
调查课不太好上,但本课进行的很成功。
课堂教学中,精心组织教材,并和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看得见,摸得着,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从而易于引起学生思维的活跃与共鸣。
学生有充足的自学、讨论、交流的时间。
多媒体课件和DVD机运用的恰到好处,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思路,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教师能够及时捕捉到对学生有价值的学习信息,组织学生反思。
反馈及时,调控有力,具有教育机智,能够及时调控学生讨论的方向、时间、深度、广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追根问底的欲望。
学生的学习材料来源于周围生活,这能够强化学习中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
生处于情绪亢奋的状态。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所思、所悟进行小结,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整堂课体现了环境保护和建设美好家园这一主导思想,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一点瑕疵:个别学生在思路上掉队了,今后要注意提携。
哈尔滨市阿城区进修学校于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