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引言:欧阳修身为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词作艺术风格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和来分析一下欧阳修的词作艺术风格。
词使于唐而盛于宋,他曾经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过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广大听众和读者,也为后世人们所肯定和传诵。作为独具特征的唐宋词风,固然是由一个个词人的具体创作实践形成的,而不同词人的创作还具有不同的个性和风格,但是他们都处于唐宋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的网络之中,在总体的创作风格上,又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非个人的或超个人的倾向,使词在诗歌以外形成“别是一家”的风格特征。
身为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在词作方面也有很多的革新,他被薛砺岩《宋词通论》称为宋词的“四大开祖”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面开拓,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欧阳修词作之所以能有这些方面的革新是与他生活的体验有密切关系的。他在政治生活中,刚劲正直,见义勇为,他的部分“雅词”表现出性格中的这个侧面。而他的日常私生活,尤其是年青时候的生活,则颇为风流放任。他自己说过:“三十年前,尚好3.嗜酒歌呼,知以为乐而不知其非也。”(《答孙正之第二书》)因而也写了一些“世俗之气”的艳词。直到庆历五年,欧阳修因“张甥案”被贬,由于受
到打击,他对以外那种纵情歌酒宴会的行为有所收敛,但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并未戳伤,在词里他用“白发戴花君莫笑”、“自首相逢,莫话哀翁、但斗樽前语笑同”、“便须豪饮放青春,莫对新花羞白发”来作自我安慰,表现出不服老的精神。从而致使这个时期的词作很少出现别离、情爱题材,更多的是抒写词人对人生的真实体验和宦官生涯的深沉感慨。欧阳修是至情至性之人,情之所至时往往用疏快、疏放之语出之,也有的坦言说出,“毫无假借,直起直落,大开大合,表现豪放疏快的。”容易走到出豪的路上去,这是词所不能接受的,欧词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的疏快中自有品格,平和中透露着沉着,使豪放词产生隽永的效果。这样的褒奖虽有偏颇之处,但在总体尚是合乎事实的,王国维《人间词语》云:“永叔‘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于东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由此来看,欧词这个时候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则是清疏隽永,它以疏朗旷放和平和沉着的表现形式,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意蕴。后期,欧词的风格由于内蕴了他再次受到官场中的风波“长媳案”的沉痛和凄厉,词风又有所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开其中,一首《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反映了作者退居后的心境和心态,繁华富贵之后的清谈与平和,平淡,并不乏味;寂寞,也并不感伤。除此以外,这一时期的作品的另一个突破就是他借鉴和吸取了民歌的“定格联章”等表显手法,创作了两套分咏十二月节气的《鱼家傲》“鼓子词”。其中有几首写采莲女的浪漫欢乐和爱情苦恼,格调清新,也具有民歌风味。在宋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名歌
学习的第一人,由此也造就了其词清新明朗的艺术风格,歌咏西湖的十首《采莲子》就集中体现出这种风格特征。上述可见,欧阳修的词并不只是局限在晚唐,五代那个时候的词文化圈子里,词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上,也不是用语言、俗语、庄重、艳丽可以说清楚的,就融通游国思《中国文学史》所说:“洗涮了晚唐、五代以来的脂粉气味气味和婉约情调,使词格清疏俊洁的方面发展。”对此,叶嘉莹也发表过意见,说欧阳修是以“意兴”为词,于是“表现出欧词之既有飞扬豪放之气,也有沉着深厚之致的特殊风格。”(《唐宋名家词稿》) “风格”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被注解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借用豪塞尔的话来说,风格“只能从文化的惯例基础中抽引出来, * 诸结构,例如传统、习俗、技术水平、流行的艺术效应、盛行的趣味原则、主要的论题等等,确立了客观的、理性的,超个人的目标,对心理功能的非理性的自发性确立了界限,并与后者一起形成了我们标之为风格的东西。”关于欧阳修词词风这一块的研究现今更多的是停驻与风格嬗变、个性的发扬和题材的拓展这些内容上,大多数发表的文章或论文中都会提出“冯延己词,晏同叔得其致,欧阳永叔得其深”这一总结性的话语,但是对其词风究竟是如何体现这个“深”的却没有作更深入的剖析。因此很有必要关注欧阳修词的文本,从小从细重新审视其词的艺术风格。
一、深隐幽婉的意境
欧阳修善于以细腻绵延构思出沉郁婉曲之笔致,于顿挫回环之间尽显深幽意境。这就是欧阳修词之所以令人吟咏再三,不忍释卷的原因。南唐派的奠基人物冯延已对宋词影响极大,当时除欧阳修以外,还有晏殊,两人的词格均有冯延已遗风。冯延已的词不仅运思深而且造境高。试看他的《鹊踏枝》: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俏掩泪思量遍。
“梅落繁枝千万片”一阙,写失恋少女的抑郁悲愁。女主人公是一位多情似千万片梅花“学雪随风转”的姑娘,她天真、热烈、痴情、遭际却是倍加冰冷:才刚笙歌宴席散,她的心上人便一去不复见了。这一沉重一击,使得知堕云海,满腹愁怨,郁结心底。她企图重温旧梦,“鲛俏掩泪思量遍”,但留给她的,却只是“酒醒添得愁无限”。加以“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俏掩泪思量遍。的凄冷空寂的环境,犹如学上加霜,使她能理解她内心的苦哀和抚慰她情感上的创伤呢?这首词清丽多采而委婉情深,鲜明地体现了冯延己词思深、词丽、韵逸的特点。另一首《鹊踏枝》的结句“独立小桥见满袖,平材新月人归后”则在孤独、飘逸、惆怅中见清疏、高雅的意境。读其词,似有一股无可遏止的激情倾泻而出,从而表明了冯延巳对真实生活的深切体验和独巨匠心的艺术锤炼。再如《归自谣》。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江山隔。全词以白、青为主工色调,勾勒出一幅江上送客图。山碧水清,芦花含霜,月色皎洁,没有花间词人的金碧艳红色彩,却正与别离时的愁苦心境相应;末句从送客拓开一层,遥想
到明天将远隔万水千山,更令人平添惆怅。在色彩、意象、语言与境界这些方面,欧阳修深受冯延巳 * 。然而,欧阳修生存的时代和环境、个人遭遇、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文化品格都决定着他的评词不可能是简单的回归和重复,而必然在继承中有发展、有超越。这种发展与超越既有无意识的,也有有意识的;既表现在词学观念上,也表
现在创作风格上。在营造意境这方面欧阳修又有独特的擅长。譬如著名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花飞过秋千去。
其开头三句首远创造出一个独守深闺者的令人窒息的阴森环境。那深深的院落,象重重的牢狱,把她禁锢深锁;在深深的庭院内,又
生长着丛丛杨柳,象层层笼罩着的迷蒙烟雾。常常庭院,层层杨柳之处,尚有排列无数的帘幕层叠遮掩,这就把女主人公重重隔绝在尘世之外了。作品通过深深庭院、杨柳烟雾、重帘又叠幕,布置了一副极端寂寞而冷酷的牢笼境界,使人联想到深锁闺房者的孤独哀伤,有如感同身受,最后结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则进一步创造了一个怨长愁深的悲苦境界——含泪问花,花不能语,悲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