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综述
现代著名女性作家以机智聪慧见长,以抒发情感著称,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灵的把握令人惊异。

她是中国最早通过文学作品全面揭露传统思想对女性戕害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最早反思女性自身问题的女性之一,她关注女性问题,关心女性生存,倾其心力探讨女性生活,传达女性独立自由的观念。

通过研究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进一步了解她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她竭力传达的女性独立自由的理念。

下面对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一个简单综述。

一、追逐金钱而甘愿被禁的女性形象
张爱玲执着于世俗的生活状态,关注世俗生活中女性的自我追求,诉说了一个个女性的命运。

她的作品弥漫着冷峻的悲剧色彩,展示了沪、港洋场高等华人的空虚、腐烂、变态的灵魂,虚假的情爱。

她的作品中有很多描写追逐金钱的女性形象,《浅析张爱玲笔下哀伤苍凉的女性形象》《苍凉的手势隐含的亮色——张爱玲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试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婚姻与爱情》《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浅析》《张爱玲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等文章都对张爱玲作品中的这一类女性形象作了阐释。

如《浅析张爱玲笔下哀伤苍凉的女性形象》一文提到《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在钱被花完遭到抛弃时,她没有屈服于家族的压力回到原来的婆家,而是作为一个战士,主动出击,多去原本是为七妹介绍的范柳原。

这本是白流苏的自我追求,然而她的主动出击,她的勇于追求也不过是为了金钱,为了给自己再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可以供给她花销的钱”。

表面上看,她是一个独立、自由、有地位、有思想的新女性,而实际上,她女性的自卑和虚荣,使她依然摆脱不了对男人和金钱的依附。

又如《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提到《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她明知道婚姻是陷阱,是带着黄金枷锁的监牢,她还是奋力往里跳,因为她嗜钱如命。

对于金钱的欲望导致她身不由己地从被虐到自虐,进而肆虐亲子”。

正如《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简析》所说的“她为了追求金钱、权利和爱情,最终变成一个被黄金枷锁锁住的女人,让金钱摧毁了亲情血缘,甚至摧毁了自己的一生”。

张爱玲通过作品塑造的女性身份地位不同,经历也各异,表现出了女性意识,但这些女性形象却都不能摆脱最终的悲剧命运。

《劳伦斯与张爱玲小说之女性观探微》中提到“张爱玲站在女性的角度,从女性的心理来探索男权为中心社会的女性地位,她将自己坚定的女性自省意识付诸笔端,但是却充满了悲剧意识”。

二、极度压抑而致疯狂的女性形象
在张爱玲笔下,有很多对扭曲人性的女性的描写,这些女性没有主体意识,而迷失了自我。

《浅析张爱玲笔下哀伤苍凉的女性形象》《纷繁生动的女性世界——谈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视角》《男牲的放逐与女牲的迷失——解读张爱玲小说文本》《人性的代价——从曹七巧的悲剧论张爱玲笔下传统女性人物形象》等文都对张爱玲小说的这一类女性形象作了阐释。

《金锁记》刻画了一个心理变态的女性——曹七巧,她的正常情欲受到压抑,导致她通过反常的方式寻求出路,她疯狂地追求金钱,从而产生心理变态。

为了金钱,她虐待女儿,破坏女儿的爱情,甚至她还虐待儿媳。

《浅析张爱玲笔下哀伤苍凉的女性形象》一文中提到“心理的极度压抑、精神的极度压抑、情欲的极度压抑使她最终丧失了人性,变成了地道的疯子,她的疯狂不仅使自己走向了毁灭,而且将身边的人拉来陪葬”。

又如《纷繁生动的女性世界——谈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视角》提到的《心经》中的许小寒,她不允许其他女性对自己的父亲有一丝好感,甚至对自己的母亲也采取了敌视的态度,这种连服情节是一种扭曲的心态。

张爱玲以特有的视角,通过这些女性揭示了封建社会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她们人性的扭曲从侧面写出了传统女性的不幸。

张爱玲从女性叙述视角为女性解放发出了呐喊,开辟
了女性解放的新道路。

三、封建父权社会体制下被侵压、被凌辱的女性
张爱玲笔下的世界是一个地道的女性世界,其女性形象十分丰富,但她们几乎都面临着不幸,骨子里仍然是男性的依附。

家庭里的旧式小姐、从封建家庭走出来的女性、接受过新式教育仍落入旧苑的女性,她们在封建父权社会体制下女性被倾压、被凌辱的历史真相,《从张爱玲小说的男女形象对比看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反父权的女性书写——张爱玲小说女性主体的叙事策略》《苍凉的手势隐含的亮色——张爱玲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纷繁生动的女性世界——谈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视角》《简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及其女性文学心理分析》等文都对这一类女性形象有所概括。

《简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文,对这类女性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如在家庭中的太太这一类中提到“这是一些恪守传统礼教的旧女性,包括《相见欢》中的荀太太;《鸿鸾喜》中的娄太太;《等》中的奚太太、童太太;《多少恨》中的夏太太;《小艾》中的五太太;《太太万岁》中的陈太太;《五四遗事》中的密斯罗媳妇等。

这些女人均为封建社会婚姻的牺牲品,她们没有丝毫的‘自我意识’,把一切维系在男人身上,一辈子为人作嫁衣裳”。

除了这类女性外,这篇文章还对其他女性作了类似的概括。

这些女性几乎都面临着生存与婚姻不幸的困窘与危机,还要承受来自“男性中心”社会的巨大压力。

“在男权世界里从不敢恣意表露自己的快乐与哀愁,不敢表达自己的憎恶与爱恋,更不能靠能动的创造去改变可悲的生存现状。


张爱玲以她的观点和表现方式,让我们看到女性在创造自己历史和争取自身幸福的过程中的艰辛、困惑与疑惑,揭示女性要想和男性一样进入历史主体位置,尚需整个社会的变革和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四、真正追求独立的都市女性
《简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苍凉的手势隐含的亮色——张爱玲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这两篇文章中提到了这一类的女性。

虽然这一类女性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中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但令我们欣喜的是,这是张爱玲小说中闪现出的少有的亮色。

《苍凉的手势隐含的亮色——张爱玲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说道:“《十八春》《小艾》《多少恨》中尽管保持了张爱玲一贯的悲观、苍凉的风格,但人物无疑倾注了作者的理想与希望。

在这些人物身上,两性结合——婚姻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建立单纯的原初意义上的家,而是要进入两性相悦、两情相爱的和谐交融的状态。


张爱玲作为以为中国现代女性作家,改变了那种以男性或男性中心化体验为中心的写作传统,站在女性立场上描述女性的心声,表达他们的情感。

她不仅关注女性的心理世界,同时也探讨男权社会下人的关系。

“她的作品充满了悲剧意识,其笔下众多女子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经历也彼此相异,但大多有着苍凉的人生。

在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总是压抑、惆怅、茫然、困惑的。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在处于男性主宰一切、女性自卑低贱的社会中、用她的笔描绘出了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地位以及她们悲凉的反抗,但她还是悲观得描写出了最终的显示,即女人的地位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但她的作品也隐含着希望与亮色,倾注了作者的理想和希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希望女性能摆脱对男性的依附、追求自由独立的意识。

透过张爱玲的小说,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女性生存状态的艰难,女性生存的无奈,痛苦与挣扎。

告诫我们:任何时代,女性只有超越家庭,走向社会,谋取到经济的独立才可以获得与男性平等对话的权利,才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才可以是生活着而不仅仅是生存。

参考文献:
[1]吴洪莉《浅析张爱玲笔下哀伤苍凉的女性形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4月第27卷第4期
[2]马修浩《苍凉的手势隐含的亮色——张爱玲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第31卷第8期
[3]苟建明《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10月
[4]尹秋燕《试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婚姻与爱情》,《科技信息》2010年第27期
[5]周博《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6]底蕴《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简析》,《文学评论》
[7]韩艳红《张爱玲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0卷第4期
[8]杜娟,芮艳萍《劳伦斯与张爱玲小说之女性观探微》,《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月第32卷第2期
[9]黄晓玲《纷繁生动的女性世界——谈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视角》,《戏剧丛刊》
[10]张光英《男牲的放逐与女牲的迷失——解读张爱玲小说文本》,《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1]李中明《人性的代价——从曹七巧的悲剧论张爱玲笔下传统女性人物形象》,《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2]王海兰《从张爱玲小说的男女形象对比看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16卷第5期
[13]张晓云《反父权的女性书写——张爱玲小说女性主体的叙事策略》,《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9月第27卷第3期
[14]张玉秀《简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6月第2卷总第3期
[15]梁远帆《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及其女性文学心理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