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玉米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玉米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李建军蒋立辉浦超群(浙江省嘉善县罗星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314100)
摘要:为促进南方玉米产业发展,介绍了南方玉米4 种主要病害玉米锈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粗缩病、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并对各病害的综合防治对策进行了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1 玉米锈病
1.1 发生流行情况
玉米锈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美洲中南部等热带、亚热带地区。
该病于1949年在非洲玉米区持续几年暴发流行,1972~1974年在美国流行。
该病在我国发现较晚,以往只在华南、西南玉米产区发生,仅在海南省、台湾省有过病害报道,在我国其它玉米产区只是偶发性病害,从未发生大流行,但近几年来,我国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及黄淮平原玉米产区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1998年该病首次北移,在江苏、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浙江等省暴发流行,损失较大,严重地块甚至绝收。
2000年该病又有蔓延趋势。
2004年该病再次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大范围肆虐流行,河南、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台湾等省都有发生,据河南省植保总站9月3日不完全统计,河南省玉米锈病发病面积66.7 万hm2,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27.80%,其中严重地区如周口、驻马店、商丘、南阳、漯河等的平均病田率达60%~90%,病株率达 31.2%~82.8%,病叶率达18.5%~53.0%,最高达84.7%,发病最严重的周口地区病田面积20 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91.7%[1];据山东省莱州植保站报道,当地玉米锈病普遍发生,病田率达80%,一般地块病株率30%~50%,病叶率 15%~30%,单叶有孢子堆1~5 个,个别严重地块病株率在 60% 以上,病叶率在 50% 左右,孢子堆面积占叶面积的 20% 左右;河北省滦平县锈病发生面积5 333 hm2,其中制种田调查,“承单14”发病率为75%,“黑301”发病率为 85%,“鲁原 92”发病率为30%[2]。
1.2 发病条件
1.2.1 气候条件。
阴雨寡照、高温多湿是该病发生的有利条件,气温在 25~32 ℃时最易发病。
氮肥多、密度大、郁闭重的玉米地块锈病加重发生。
据报道,平均气温24~26℃、相对湿度在85%时,玉米锈病极易发生和流行[3]。
1.2.2 土壤条件。
排水不畅、易产生积水的低洼地块或密度过大、通透性差的地块易发病。
1.2.3 感病品种。
据田间观察,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
“掖单2号”、“掖单4号”、“掖单 12”、“掖单13”、“西玉3号”、“郑单 958”、“铁单 12”、“铁单 15”、“吉单209”、“吉———————
收稿日期:2013-03-06
单342”、“屯玉2号”等品种感病较重;“豫玉22”、“豫玉26”、
“豫玉 28”、“登海 11”、“农单5号”、“济单7号”等在各发病地区的抗病性差异较大;“鲁单50”、“农大108”、“中原单32”、“鲁单981”等品种的抗病性较好。
同时,在贵州发病区观察发现,引入的紧凑型品种感病重于当地选育的平展型、半紧凑型品种[4]。
1.2.4 肥水使用不当。
调查表明,过多使用氮肥会降低作物抵抗力,从而加重锈病发生。
1.3 综合防治对策
1.3.1 农业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
治措施。
可选用“农大 108”、“鲁单 50”、“京杂6号”、“中
单2号”、“鲁单981”等[5]。
(2)科学管理,合理密植,适当早播,配方施肥,实施健身栽培,提高作物自身抵抗力,是减
轻病害的重要环节。
在施肥上,避免氮素施用过多,适当增
施磷钾肥,且整个生育期防止水渍,尤其是高温多雨季节要
及时排水,以提高作物抗病力。
同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
残体,摘除下部病叶或拔除感病植株并销毁,可减少病菌孢
子传播蔓延。
喷施玉米健壮素等叶面营养剂,可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1.3.2 药剂防治措施。
(1)选用包衣种子。
种子包衣可减少或避免锈病发生。
未包衣的种子可用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 g或2% 立克锈可湿性粉剂 50 g拌50 kg种子,先用少许清水把药剂调成糊状,再与种子拌匀,随拌随用。
(2)在田间出现锈病发生中心的情况下,可用化学药剂实行药剂保护封锁,防止病害扩散蔓延,可选用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
2.5% 速保利可湿性粉剂 3 000倍液、0.2 波美度石硫合剂、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1000 倍液、20% 萎锈灵乳油 400 倍液、97% 敌锈钠 250 倍液、30% 特富灵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40% 福星乳剂 9 000 倍液、70% 甲基托布津500 倍液、75% 百菌清800 倍液、60% 代森锌500 倍液、50%代森锌800倍液、40% 多硫悬乳剂600倍液、50% 超微硫磺悬浮剂 3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 000~4 000倍液、50% 粉锈清 3 000 mL/hm2、20% 朗纹康 1 500 g/hm2、70% 代森锰锌1 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20% 三唑酮乳油 1 000 倍液、30% 爱苗乳油3 000~4 000 倍液、20% 好来思 2 000 倍液、使百克 1 000 倍液、使百功 1 000 倍液、禾果利 1 500 倍液等[6],可根据当地情况选用喷雾防治。
玉米锈病的防治关键是掌握防治时期,在感病品种种植
- 119 -
面积大、阴雨连绵的情况下,要密切注意观察病害发生情况,做到早防早治。
以上农药可交替使用,或根据植保部门的指导混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次数视防治效果而定,一般间隔 7~10 d,连喷 2~3 次即可控制病害。
若喷后24 h 内遇雨,应当在雨后补喷[7]。
(3)在孢子高峰期用药,可抑制孢子萌发,遏止病害蔓延,降低损失。
方法是用97% 敌锈钠原液250~300 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 7~10 d,连喷2~3 次。
2 玉米丝黑穗病
2.1 发生流行情况
玉米丝黑穗病于1876年在意大利首次报道,我国于1919 年在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目前该病已遍布世界各玉米产区。
20世纪80年代,由于抗病品种的推广和使用,玉米丝黑穗病曾得到控制,但在90年代后期,由于气候、栽培方式和品种
更换等原因,玉米丝黑穗病又开始大面积发生和流行,重庆、山西、内蒙古、云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市)都相继
报道玉米丝黑穗病的大面积发生。
玉米丝黑穗病的再度发生
与流行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严
重损失。
如东北地区因玉米丝黑穗病的大发生,仅2002年就造成产量损失10%~15%,其中黑龙江省发病面积为44 万hm2,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吉林省发病面积为60 万hm2,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20%;辽宁省发病面积为 3.3 万hm2,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 2.3%[8]。
2.2 发生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时系统侵染的土传病害,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
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粪肥或附在种子
表面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
牲畜取食后的病菌冬孢子,经消化道消化后仍具有侵染能力。
病菌冬孢子在土壤中可存
活3~5年,侵染期较长[9]。
冬孢子萌发产生的双核菌丝侵入寄主幼苗生长锥,完成侵染过程,以侵染胚芽为主,根部侵染次之。
康绍兰[10] 等(1995)证明冬孢子还可从叶片侵入,引起局部黄斑症状,病
菌在寄主组织间或细胞内扩展,接种后50 d就可在寄主组
织内形成冬孢子。
冬孢子能否顺利完成侵染取决于寄主植物
的抗性、土壤中的孢子数量、侵染时期的温度和土壤湿度等。
冬孢子侵染玉米的适宜温度为21~28 ℃,且需较低或中等
的土壤含水量,土壤缺氮时易发病。
玉米从种子萌发到5叶期都可受侵染发病,但最适宜的发病时期是从种子萌发到1叶期,到8 叶或9叶期不易受侵染发病。
因此,玉米适期播种,促使幼苗加快生长,就可避开丝黑穗病侵染。
2.3 综合防治措施
推广使用抗病品种;加强农业保健措施,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低温,减少病菌的侵染机率;及时摘除瘤体并携至田外深理,减少病菌在田间的扩散和在土壤中的存留;生产上实行轮作制度,避免寄主的连续出现,在生长季节加强玉米的田间管理,增施氮、磷、钾肥;使用合适的种衣剂
- 120 - 等[11]。
3 玉米粗缩病
3.1 发生流行情况
近几年,玉米粗缩病在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尤以山西、安徽、江苏及重庆等地发生较为严重。
据调查,发病较重的地块一般发病率为 20%~40%,个别地块达70%~80%,对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3.2 发生规律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叮咬玉米植株传毒所致的一种病毒性病害。
粗缩病病毒被灰飞虱传入玉米植株体后,要经过25~30 d的潜伏期才能显症。
显症后病株的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出现粗细不一的蜡白条状突起,叶片宽短僵直,叶色黑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顶叶丛生。
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雌穗短粗,结实率降低;重病株雄穗小能抽出或无花粉,雌穗畸形或弯曲,结实较少或不结实。
资料表明,自然界灰飞虱的带毒率为5%~8%,一只带毒灰飞虱可连续使3~5株玉米受害[12]。
3.3 综合防治方法
3.3.1 杀虫防病。
玉米粗缩病是由带毒灰飞虱吸吮玉米植株体内汁液时传毒所致的一种病毒性病害。
目前在直接防病方面,尚未发现有效的防治药剂和防治措施,因此,杀虫、遏制病源、隔断传毒渠道是防病的有效措施。
可通过对越冬灰飞虱进行虫量调查,预测下一年春播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并预先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13]。
试验证明,第一代灰飞虱迁入玉米地传毒是导致玉米发生粗缩病的根本原因,这一代成虫的迁飞时期非常集中和固定(山西晋南为5月25~27日),所以把喷药时期定在5月24~25 日,杀虫效果最为明显。
但在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灰飞虱的迁飞时期不尽一致,各地需具体调查,了解、掌握当地一代灰飞虱准确的迁飞危害期后,确定最佳喷药杀虫防病的时段。
3.3.2 选用抗病品种。
在玉米粗缩病发生较重的地区,通过种植抗病品种,可有效抑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14]。
虽目前还没有发现完全免疫的品种,但已有抗性较强的优良品种,如“运抗1号”、“运抗2号”和“京404”等。
3.3.3 调节播期防虫避病。
种植春玉米时,要有意识地避开一代灰飞虱的迁入期,从而减轻和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4 玉米大斑病
4.1 发生流行情况
玉米大斑病遍布我国各个玉米产区,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随着抗病杂交种的推广和栽培制度的变更,大斑病曾得到控制,但由于大斑病病菌生理小种多、变异速度快,使我国部分地区大斑病发生又有所回升[15]。
4.2 发生规律
周伯扬等曾研究了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发生情况,但结果不足以阐明该病的流行动态。
资料表明[16~17],LOGISTIC 模型能反映不同品种玉米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动态情况;玉米品种间的抗病性不同,但玉米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等对
40% 酚菌酮EW 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简报
张进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农业服务中心201806)
摘要:为进一步验证40% 酚菌酮E W 对水稻纹枯病的药效、持效期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为其大面积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其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40% 酚菌酮E W 每667 m2 用80、100 m L,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优异,水稻拔节至孕穗期第2 次施药(间隔10 d)后14 d,防效达91.7% 以上,持效期达14 d 以上,对作物安全。
关键词:40% 酚菌酮E W ;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发生最为普遍的主要病害,严重时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一般在水稻拔节至孕穗期盛发。
上海市位于沿海地区,属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每年7~10 月雨量大、雨日多,加之常规药剂长期频繁使用,造成水稻纹枯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40% 酚菌酮EW 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优异,为进一步验证该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药效、持效期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其防效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药剂
40% 酚菌酮EW(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30% 苯甲·丙环唑EC(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1.2 试验作物与防治对象
———————
收稿日期:2013-01-29
水稻品种为“秀水123”,防治对象为水稻纹枯病。
1.3 试验田概况
试验设在嘉定区外冈镇马门村横楼内进行。
水稻栽培方式为翻耕机插方式,前茬为小麦,秧苗移栽期为 6月13 日,种植密度19.4 万苗/667 m2,长势良好。
试验实施时,水稻纹枯病平均株发病率为 2.7%,病情指数为0.37。
1.4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共设4个处理(每 667 m2 用药量):40% 酚菌酮EW 80、100 mL,30% 苯甲·丙环唑 EC 20 mL(药剂对照),清水对照;药剂处理区面积为 2 200 m2,药剂对照区和空白对照区面积为 340 m2。
试验分别于 2012 年8月17 日和8 月27日上午8∶30 时前完成施药。
施药工具和方法:卫士牌WS-16 型背负式喷雾器,每 667 m2 用水量 50 kg,试验前未使用过任何杀菌剂。
1.5 药效调查
每处理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相连
6丛,共30丛。
在第1次施药之前(基数)和第2次施药后
****************************************************************************************************************
该病流行无显著影响。
4.3 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最佳的药剂防治时间为出苗到 6月中旬[15]。
随着D N A 分子标记技术在病原真菌生理分化中的发展和应用,人们也会早日获得解决该病害的其他方法。
———————
参考文献
[1] 陈翠霞,杨典洱,王振林,等.齐319 携带的南方玉米锈病抗性
基因的遗传初析[J].遗传学报(英文版),2002,29(10):903 ~906.
[2] 石洁,刘玉瑛,魏利民.河北省玉米南方型锈病初侵染来源研
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2,6(4):5~8.
[3] 汪诗华,胡务义,丰玉成,等.玉米南方型锈病的发生与防治技
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3,(2):32~33.
[4] 刘章雄,王守才.玉米锈病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3,11(4):
76~79.
[5] 叶金才.育成我国首例对南方玉米锈病免疫的自交系齐319[J].
中国农业科学,2000,33(4):110.
[6] 陈翠霞,杨典洱,于元杰,等.南方玉米锈病及其抗性鉴定[J].
植物病理学报,2002,(1):86~87.
[7] 曾士迈.品种布局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模拟研究[J].植物病理学
报,2004,34(3):261~271.
[8] 晋齐鸣,王晓鸣,王作英,等.东北春玉米区丝黑穗病大发生原
因及对策[J].玉米科学,2003,11(1):86~87.
[9] 王振华,姜艳喜,王立丰,等.玉米丝黑穗病的研究进展[J].玉米
科学,2002,10(4):61~64.
[10] 王桂清.玉米灰斑病菌生物多态性与生理分化机理研究[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3.
[11] 鄢洪海,陈捷,高增贵,等.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生理分化鉴定
技术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472~475.
[12] 李芳贤.玉米粗缩病(MRDV)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对策[J].玉米
科学,2000,8(4):75~78.
[13] 李常保,宋建成.玉米粗缩病(MRDV)及其综合防治[J].玉米
科学,1999,7(2):75~77.
[14] 王安乐,陈朝辉,王娇娟,等.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特性的遗传
基础及轮回选择效应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1998,(4):
64~67.
[15] 桂秀梅,董金皋,侯晓强.中国2001 年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
鉴定[J].河北农业人学学报,2003,26(4):11~13. [16] 周伯扬,谢伟烈,谢壮锋,等.玉米大斑病菌对广州地区甜玉米
的致病性观测[J].玉米科学,2004,12(1):90~92.
[17] 赵桂东,刘荆,朱海波,等.夏玉米大、小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技术[J].玉米科学,1996,(1):74~75.
-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