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摘要】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它强调知识的社会文化来源,关注社会交往对学习的影响,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

【关键词】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

网络学习共同体(或称为虚拟学习共同体),最早是由瑞尼古德1993年提出的:如果有足够的人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带入人类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电子空间建立起来的一定的人际关系网,人们就可以在虚拟的社会中通过屏幕使用文字讨论、对话、进行商业贸易、交换知识、分享感情、作计划、找朋友、聊天,这就形成了虚拟学习共同体。换句话说,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在网络环境中对共同感兴趣的某些主题进行探讨交流的学习者集合体。对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界定,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但是在内涵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认为,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指以网络为主要学习手段的学习者与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共同构成的交互、协作的学习团体,他们彼此之间通过使用网络工具进行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各成员知识获取机会均等,人际关系平等,自我情感和个性差异得到极大的保护与发展,能够体验到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

1.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习者、助学者、信息流和网络环境四个方面。学习者是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要素。与传统学习者相比,他们的学习更具主动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获取学习资源,主动参与交流和沟通;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选择参加不同的学习共同体;他们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独立完成或与其他人协作完成,也可以主动寻求助学者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者由于彼此身处各地,互不认识,并且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背景、学习层次和学习兴趣,这极大地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说,他们既是知识的学习者,同时可能还是他人的知识提供者和学习促进者。助学者是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关键要素。他们是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者和经营者,通常由教师、专家、辅导教师担任。他们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根据不同的学习者制订不同的学习策略,引导学习者自主选择任务并与其他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他们还要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反馈和引导,进行共同体内部各种形式的交互行为的管理和监控,而且他们还负责设计网络教学,针对不同的学习共同体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料和网络资源,并根据教学目的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此外,助学者还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使学习者感觉到虚拟共同体的存在,产生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归属感和集体认同感。信息流是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必备要素。信息流主要包括结构化知识信息流和互动信息流两类,其中结构化知识信息流主要是指在线课程、专题网站等高度结构化的知识信息,要用于学习者进行个别化的浏览学习,这些信息有助于学

习者系统地掌握知识信息。互动信息则是指学习者之间或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交流互动产生的信息。互动信息的存在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特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有助于加强共同体内部的情感交流,构建个体在共同体中的身份和地位—境是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支撑要素。网络环境是教师进行网络学习管理、师生之间进行实时交互的根本保证。在基于网络环境的交互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使用的学习资源和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沟通都需要稳定的网络学习平台的支持。学习者利用网络工具,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习者在共同体中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评价,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2.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过程

网络学习共同体并非是临时聚在一起的松散组织,而是由身处异地的学习者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通过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网络学习组织。它的产生和构建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包括规范制定、环境设计、边缘性参与、学习互动和冲突调整。

规范是网络学习共同体中个体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共同体创建和维持的必要条件。在共同体的创建之初,首先要明确相应的规范和要求。组织者可以发布《网上学习须知》,具体可以包括:网络共同体的文化诉求,网络学习的技巧,共享与交流界面的各项功能和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共同体的活动制度和组织管理细则以及对共同体成员的学习要求。这些规范有利于共同体的创建和维持。

环境设计是共同体构建的支撑。环境设计主要包括学习板块的设计、学习资源的建设以及学习工具的发布等。学习板块的设计就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主题、不同的学习方式乃至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进行板块的总体规划。学习资源建设就是根据学习内容和主题将相关的学习资源发布到网络平台中,这些学习资源可以是电子文本式的,可以是图片形式的,还可以是音频和视频。网络上的学习工具种类很多,如网络电子词典、网络收音机、网络计时器、音频视频播放器等等。此外,还可以将新的网络技术应用于环境设计,如BLOG、WIKI、BBS、FACEBOOK等网络技术。

在完成规范制定和环境设计之后,可以通过网络宣传和网络邀请等形式,鼓励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进入学习平台,注册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而这时的学习者并不关心共同体的建设,而是关注学习的内容和资源是否符合自己的学习需要,同时还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仅仅以观察员的身份进行边缘性参与。此时,作为共同体的组织者,可以按照学习者的发言次数给予网络分值的奖励,并经常与新的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知识,以便使那些边缘性参与者能够尽快认同共同体的文化,尽快找到网络归属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那些边缘性参与者获取了各类学习帮助,他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这一团体本身,逐步了解和熟悉团体的其他成员,认同并维护着共同体的文化和规范。于是,他们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交互也更为积极,在获取帮助的同时也会对其他成员的信息做出反应,并为其他成员提供帮助。同时,共同

体成员之间的交互不再局限于学习话题,还会出现一些情感的交流。这些是共同体构建进入积极互动阶段的主要标志。

冲突调整出现在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年龄、学习经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在交流沟通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意外情况,共同体成员之间会产生不友好的态度,共同体内部就会发生冲突,凝聚力也会因此减弱。这时就需要组织者进行冲突的调整,使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认同,以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保持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动。

网络学习共同体所创设的这种学习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有利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还可以为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协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只有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应用于大学网络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和基于网络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科]

【参考文献】

[1]吴红伟.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与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2004.

[3]邱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探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4]王奎珍,张鑫.浅谈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电化教育研究,20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