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第3期1998年8月上海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ghai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V ol. 22 No. 3Aug. 1998
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
周伟良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0438,上海X44岁,男,博士研究生)
摘要采用哲学研究与逻样分析的方法.对中华武术中传统武德的俗文化特征、传统武德主体内容的三重结构、传统武德的实践程序等问题,进行论述。
关链词中华武术;传统式德;俗文化;伦理;习武
所谓传统武德,是指长期来在习武群落中形成的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它协调着习武者之间的相互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作为武术文化视野中的又一景观,它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而对习武群落而言,又具有一种普遍的精神指南意义。传统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不同时期的习武群体所认同。中国传统武术就像大海那样广博而幽深,几乎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诸多拳种技法犹如海面的滚滚波涛,而作为其内隐文化的道德伦理,则如同海水深处的暗涌,浑濒深沉。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也是构成中华武术文化的一节重要链环。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对深刻把握、继承传统武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传统武德的俗文化特征
列宁指出:“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在体现一种民族精神的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观上,同样交响着雅俗文化的双重变奏。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一个全息影像,传统武德不管它意境多么深远浪漫,最终都可归结到忠孝仁义、贤良方正等正统的官方价值系统上来,但在具体内容上,由于文化载体的根本使然,传统武德在表现出与官方价值系统有着重合一面的同时,又表现出自己乡土文化的个性来—有其非重合性。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武术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各历史时期华夏民众的实践活动。从历史的纵向考察,不难看到,传统武术活动的主要实践者、传承者,乃是历史上世代衍生不息的广大民众,这也是为什么武术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屡经厄运仍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从他们所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因而,在封建道德之笼罩下,民众百姓对于人际关系的思维与评价,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教化并不完全同步。首先,它不表现为深遮、完整的伦理体系,作为农业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的质朴反映,与自己的心理认同和民俗习惯相交融,以它独特的文化丰姿展露出来,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其次,在对具体道德伦理的信仰和评判上,两者往往大相径庭,有时会发生激烈的阶级碰撞。例如,民众自发信仰的历史英雄,即使在民间有很大影响,也较难被官方认可,甚至连其道义上的合法性都不具备。如《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这一官俗文化都推祟的人格表率,两者的道德情趣既表现出了一致的“价值共意”,同时也存在相当差异。如果说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关圣帝”的垂青,主要侧重他道德人格的政治价值(历代朝廷的封号就是一个最好说明),那么芸芸的民众,则是用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这位“武神”。正由于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中官俗两种文化的分野,以及传统武术的俗文化特征使然,因此要求我们寻觅传统武德旨意,主要是背靠民间文化这块广裹的沃土来考察其生成背景、思维方式、基本内容和实践程序等。离开了这一点,我们将无法洞见传统武德的底蕴。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农民阶级一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大量的通俗戏文、传闻掌故等,是填补他们平日单调刻板的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作为民俗文化之一的传统武德,不可能通过由官方认可的史典经籍或诸如《女儿经》、《孝文传》等专门教材和正
规的教育程序进行道德启蒙,一般采用巷语里谚的语言传承或日习而不察的行为传承方式来进行。当然,随着明清以后民间武术活动的发展及武术论著的增多,有关武德的记载也日益丰富起来。但总体上看,传统武德在下层习武群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即使为一些武术论著所记录的某些内容,事实上也是对武德在传承过程中的一种文字化。
从传统武德的传达形式看,大致有门规戒约、谚语格言和传闻故事三类。所谓门规戒约,是指传统武术各门各派对习武者明确提出的道德要求;谚语格言,是指对丰富庞杂的武德内容,通过“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之易于记诵”的方法,编传出的格言俗语,通过通俗化的流播,在习武者的心中凝结积淀下来,以至在整个习武活动中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传闻故事,是指将民间的昔日武林人物及事迹所进行的一种“讲古”形式。讲古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消遣,它的直接意义在于提供某种道德启示,在故事的人与事中显示出一系列的道德伦理价值标准和人生模式。广大的习武者,正是从以上易懂易记的门规戒约、谚语格言和传闻故事中,领悟、把握传统武德的主体内容及价值标准,并以此作为连接这一文化群体的情感纽带。
2传统武德主体内容的三重结构
传统武德并非是一种单一的或被确定的道德意识图景,而是有着生动的具体内容和绵延流动的过程。如果我们的研究只注重寻索传统武德的思想资料,并囿于一些诸如“仁”或“义”的抽象概念,这不免在分析上陷于空泛,同时也把丰富的武德内容狭义化了。虽然仁和义在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范畴中起着主干作用,但作为乡土社会习武群落中一套完整的道德价值系统,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有着明显的内在多重结构。众多的内容是按纵横交叉、并列重登的从属关系组合起来,形成一张反映民间习武群落的道德伦理之网。
2.1日常道德‘
社会生活中的日常道德,是建构传统武德的墓础。民间武谚中所谓的“未习武,先观德”的“德”,就是指这层涵义。早在清初的《内家拳法》中就写有“五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t}}前四种均指日常道德而言。其后对这方面的要求更为具体,清代出版了的“太极拳谱”中列有“八不传五可授”,几乎全为正反两方面的具体道德要求。
19世纪后半叶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欧美的冲击,几千年营建起来的传统道德大厦上的釉彩也逐步剥落,这种文化震荡也同样出现在习武群落里。民国时期意拳创始人王萝斋曾针对当时“流弊丛生”的师徒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抨击,甚至提出要“解除师徒制”,建立一种新型的“尚精神、重感情”的教学关系,但他在选择学生时仍认为应“首重德性,……如尊师敬长,重亲孝长,信义仁爱等皆是也”,并进一步提出“恭慎意切和”五字,作为意拳的信条和规定。很显然,这还是基于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基本精神的肯定和阪依,而提出的对习武者的日常道德标准。
2. 2习武要求
中国的文化传统,素来视道德为根本,其他不过是道德的枝叶。传统武德也当然难以逾越这样一种文化背景。它不光视“德”为武之根本,同时还把“德”视为通向高深武功境界的精神航船,武谚中所谓的“德薄艺难高”就是这一心理的展露。从练武伊始到学有所成,不仅习武者的道德意志品质要经受种种磨练,还要和习武者处理好在这一群体中的各种关系。这里,笔者暂将此概括为习武要求。作为传统武德的又一重结构,它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意志品质,二是人伦规范。
技艺功夫上的每一进步,无一不是长年累月刻苦磨砺的结果。一般讲来,习武活动都处在习武者的黄金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里,每个人都会被许多实实在在无法回避的生活琐事围挠。对于一位志在攀登崎岖习武之道的人来说,就要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品质要求:“遇一切外魔挫辱淡然恬然,不介于意,任人之笑骂嘲激,而无动于心,神专志一”,C,]“当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