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行为与方式,被称为教师角色。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全面主宰学生的学习。
由此,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共性培养,轻个性发展;重书本,轻实践。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培养的学生惟书惟上,难以适应学习化社会对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
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提倡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
新课程的启动,传统的教育观念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变。
那么,怎样转变教师的角色呢?
一、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教师应由此受到启迪。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
动中,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员,真正融入学生学习的情境之中。
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间真诚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是他们学习中的一员,愿意与其无拘无束地交流和讨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学
习方式的变革。
比如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元素周期表了解得不多,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做到课前动起来,与学生共同搜集资料;课上动起来,在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表演、充分展示个性的同时与学生互动展示所搜集的资料,提供信息的来源与学生共同体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课后动起来,与学生一同反思,补充资料,感悟教学内容。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已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但他是“平等中的首席”,肩负着特殊的任务。
教师要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为此,教师首先要积极的旁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要积极的看,认真的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
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二是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用生动、亲切的语言和恰当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课堂更加生机昂然。
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知识传授,重视的是学习结果,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宰。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惟书惟上,难以形成自主意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过程是课程的创新和开发的过程,不再是课程的传递和接受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之以法,导之以行。
尤其是在合作学习时,教师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因为,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学生的互动,小组成员交流得越频繁,合作学习就越成功。
学生互动的关键因素是合作时机、合作技巧。
所以,教师应巧妙的设计问题,创设合作学习的时机,使学生积极互动合作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合作技巧,教会学习方法,倾听别人的谈话,了解别人的观点,有效地交流,与别人一起合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要由微观的释异解惑转向宏观的启迪,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问题解决的指导者。
要教会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思路、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信息资料搜集整理的指导,使学生学习过程尽可能地呈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切忌大撒手和“代替”指导。
教师的指导绝不能代替学生去探究,要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会合作,是现代学习的重要途径。
通过相互间平等对话和真诚合作,实现个体之间彼此碰撞和相互交流。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共同搜集信息、展示信息资料;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的指导者、意见的倾听者、资料的提供者、困难的帮助者、成果的分享者,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互动、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
在合作中还要适时引导,发挥其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