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灵魂的重铸——试论《尤利西斯》的现代主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灵魂的重铸

——试论《尤利西斯》的现代主题

刘守平

(安徽芜湖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241000)

X

摘要 《尤利西斯》是一部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奇作,在纷纭庞杂的内容中,表现出反罗马教会、反殖民统治的倾向,在人物的心灵深处蕴藏着作者的精神追求。本文对作品中的“人的精神”

这一现代主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尤利西斯》与《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主题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其创作宗旨就是重铸民族的灵魂,弘扬“人的精神”。

关键词 尤利西斯 布卢姆 人的精神 现代主题

中图法分类号 I109.5

《尤利西斯》是20世纪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一部最富独创性的经典力作,代表了本世纪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最高成就。它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精采纷呈、变化多端的意识流技巧,其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和幻觉与梦境等艺术手法,充分展示了人物头脑中纷乱如麻的意识、感觉、印象、回忆、幻觉、梦境以及无数稍纵即逝、难以名状的直觉、灵感和顿悟。但《尤利西斯》自1922年出版以来经历了无数褒贬荣辱,说它“淫秽杂乱”有之,视其“名家巨著”更甚。时至今日,虽然再没有人说《尤利西斯》是淫秽作品,但对这部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内涵仍异说纷呈。本文试就《尤利西斯》的创作意图与主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尤利西斯》问世七十多年来,有关这部小说的主题的看法,据评论家戈德堡归纳,大致有五种:“其一认为这是一部用自然主义手法写就的爱尔兰式的喜剧,是酒吧笑料文学的顶峰。其二认为小说表现的是对一切道德价值观的完全彻底的漠视,通过隐而不露的虚无怀疑论或暗含其中的相对论,使人类一切经历最终化为无意义的行动。其三认为小说表现了某种神秘的、深奥的、超感觉的信仰。其四是认为小说是对现代生活的悲观的否定,是表现当代历史之混乱空虚的一幅巨大的全景图,如英国作家福斯特就说《尤利西斯》是‘一首表现卑琐和幻灭情绪的史诗’。其五则是认为《尤利西斯》反映了对现实生活乐观主义的、听天由命的态度,不论这种态度是出自幽默轻松的精神还是强烈的悲剧意识。”①

出现这些认识上的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此书内容庞杂,许多部分七零八落、琐碎平凡。以第17章为例,布卢姆带酒醉后的斯蒂芬回家,八十多页的问答可谓海阔天空、枝蔓叶碎,涉及音乐、文学、艺术、爱尔兰、都柏林、职业、友谊、女人、卖淫、煤气灯、宗教、婚姻、医学研究等。这些谈话的中心何在?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一时难以集中表达。不仅局部如此,全书亦然,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三个人的经历,大至社会、国家、宗教、政治,小至吃喝拉撒睡,一切都显得零零碎碎。但是,如果通读全书,将一切碎片适当地粘合组织,人们就不难感觉到蕴含其间的完整的图画、寓意的事件、系统的思想和全面的人。

653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1997)第3期Journal of A nhui N o rm al U niversity(Ph il&Soc Sci)V o l.25№.3(1997)

收稿日期:1997-03-10

从《尤利西斯》的内容上看,小说到处弥漫着反对罗马教会、反对殖民统治的情绪。作品第1章末尾,爱尔兰青年斯蒂芬对同伴海恩斯说,自己是“两个主人的奴仆,一个英国人(指女王维多利亚),一个意大利人(指罗马教皇)”。连斯蒂芬对刚住进炮塔并硬讨走钥匙的穆利根的称呼——“陌生人”、“篡夺者”,都是在影射英国对爱尔兰的强占和掠夺。同一章中小说描述了一个送牛奶的老太婆:“一个到处流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女神假借这个卑贱者的形象,伺候着她的征服者……”这里的“征服者”明明指的也是英国殖民统治者。小说中那个玩世不恭的医科学生对斯蒂芬说:“天哪!那帮混帐的英国人!腰缠万贯,脑满肠肥!”这些描述充分显示了爱尔兰人对异帮统治的痛恨。

爱尔兰原先是一个古老的独立王国,有过灿烂的凯尔特文明。12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入侵并占领爱尔兰,至15世纪末叶,爱尔兰沦为英帝国的属邦,17世纪初,英政府又没收了爱尔兰北部的大片土地,从此,这里的爱尔兰农民便成了佃农。自由和民族的解放始终是爱尔兰有识之士为之前仆后继、流血斗争的目标。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尔兰人民的民族意识高涨,民族独立运动和以叶芝、格雷戈里夫人、拉塞尔等人为中心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兴起,对爱尔兰青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年轻的乔伊斯虽未直接参加这些运动,却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并把其中的几位写进了《尤利西斯》。全书18章,竟有6章写到了诗人拉塞尔。在《尤利西斯》中,几百年来凡在抗英斗争中有过丰功伟绩或为之献身的爱尔兰民族英雄,一个个被提及。有起兵反英最终失败被绞死的托马斯菲茨杰拉德,有民族独立领袖丹尼尔、奥康内尔,有爱尔兰革命家詹姆斯・斯蒂芬斯,有爱尔兰自治运动和民族主义领袖巴涅尔。

乔伊斯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就心仪巴涅尔。巴涅尔是一个爱尔兰民族主义领袖,他立场坚定,敢于挺身而出主持正义,并能团结广大爱尔兰人民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因而受到普遍的拥护和爱戴。巴涅尔由于男女关系问题而在天主教为首的社会势力的打击下猝然去世,年仅九岁的乔伊斯义愤填膺地写了一首讽刺诗《希利,你也这样!》,谴责背叛巴涅尔的人。在《尤利西斯》中有7章提到巴涅尔,尤以第16章中布卢姆对与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的这位民族独立英雄的两大段缅怀文字最为感人。

19世纪中叶以来,因饥馑和移民等原因,爱尔兰自1841年到1901年人口锐减400万。在《尤利西斯》的第12章中,一个绰号叫“市民”的爱尔兰民族主义者说:“咱们这里本来应该有两千万爱尔兰人,如今只有四百万。咱们失去了的部族都哪儿去啦?”接着他又愤怒地指责卑鄙的英国佬。由于殖民统治,爱尔兰的陶器、纺织品、羊毛、花缎、象牙针绣等民族工业品统统一蹶不振,因河道堵塞,好几百万英亩的良田化为沼泽,森林也濒于毁灭。

爱尔兰是一个宗教气氛特别浓厚的国家,乔伊斯从小在学校就接受了严格的天主教教育。但神父们用以吓唬人的地狱景象使他厌恶,不近情理的教会戒规使他反感。虽然乔伊斯的母亲希望他接受圣职,学校也因为他成绩优异而主动提供机会,他却毅然放弃宗教去追求文学艺术。他认为,宗教的作用是“用一个机械的天堂”哄人,只有通过艺术才能正视人生。在《尤利西斯》的第10章中,作者描绘了一丝不苟地执行教会规定的康米神父,在道貌岸然的外表下掩藏的却是世俗的盘算。作者还多次借小说人物之口称上帝为“刽子手”、“屠夫”、“老鸨”等。

从《尤利西斯》中我们不难看到,爱尔兰的社会生活以及人民在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境遇是小说中一个不断复现的母题,因祖国命运而郁积于胸的愤懑则是斯蒂芬时时萦绕的“情结”。小说中表现出的斯蒂芬对爱尔兰沦落、悲哀的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憎恶、拒斥的心态表达了作品的批判精神,而时时复现在斯蒂芬脑海中的那些与母亲、家庭、祖国和宗教纠缠在一起的种种意象、话语和隐喻,则蕴含着人物寻求新的精神寄托、重铸民族灵魂的愿望。

乔伊斯选定布卢姆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决不是偶然的。作家在1920年9月21日致卡洛・利纳蒂的信中说,《尤利西斯》是“一部两个民族(以色列和爱尔兰)的史诗”。②爱尔兰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属地,布卢姆作为生活在爱尔兰的犹太人更是受着双重的压迫和歧视。他不满种族歧视,常为自己受人欺侮而愤愤不平,曾对心地狭隘、有意寻衅的爱尔兰市侩大喊:“天主是犹太人,耶稣是犹太人,跟我一样。”“为以色列三呼万岁!”乔伊斯把布卢姆写成犹太人,意

753

刘守平:民族灵魂的重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