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出菇管理注意事项及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针菇出菇管理注意事项及防治
一、开袋搔菌金针菇开袋要根据气温、市场销售等情况和金针菇的品种特性进行分批开袋。金针菇当菌丝长
到菌袋的2/3时,外运菌袋开袋要等到菌丝恢复,选择菌丝生长一致的先开袋,对有杂菌的袋放到日平均气温
10℃以下时再开袋。开袋时把袋口拉直后向下对折2次。用搔菌匙扒掉接下去的老菌种,再把表面无菌块的菌
皮轻轻刮一遍,然后排放整齐、盖上薄膜,进行养菌催蕾。
注意事项:
1、根据金针菇出菇生长特性,外出一般掌握在11月5日后出运。
2、外运时防止高温烧菌,一般利用晚上天冷时间,缩短运输时间。搬运、开袋时防止品种混杂。
3、前期开袋要根据气温情况开袋,注意11月中旬左右的高温影响。
4、把好的菌袋和有杂菌的菌袋分开开袋,把菌丝生产不好和有杂菌的菌袋推迟到气温最低时单独开袋,
防止袋与袋交叉感染。
5、开袋前要把老场地、老菇棚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发生。
方法:
用1-2%的漂白粉喷洒地面、菇棚,再用石灰粉撇地面,然后用500倍敌敌畏喷洒。或密封好的菇房用
每立方米用10毫升甲醛加5克高锰酸钾薰蒸24小时。另外,旧的薄膜不可使用,防止带菌传染。
二、催蕾搔菌后2-3天是养菌阶段,目的是让搔菌后的袋面恢复一致,积累营养。这时不需要掀膜通风,防止
袋面风干封皮。等到袋面菌丝恢复进行催蕾,这时应调节好菇房温、湿度,菇房温度最好在12℃~15℃,相对
湿度提高到80-85%,每天掀开薄膜用喷雾器细喷头朝上往袋面喷雾,早晚各一
遍,经过几天后,袋里就有菇蕾
长出。在这段时间里要注意气温变化,相对提高湿度,同时要抖去薄膜上的水珠在走道上,防止有水珠滴到袋面
引起烂菇、死菇。等到袋面有菇蕾长出,应进行挑袋,把出菇早迟的菌袋分开管理,促使菇体生产整齐、粗壮。
注意事项:
1、在催蕾时,薄膜水珠要抖在走道上,不可滴到袋内。
2、菇房与菇袋通风,交叉进行,两者不可同时通风。
3、高温时,防止高温高湿,采取降温措施,适当控制湿度,预防杂菌发生。
三、管理在菇蕾1-3公分幼菇时,要增加通风时间,每天通风2-3小时,通风后根据情况用小喷头朝上喷雾,
弥补水分。室外大棚可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或通风1-3个晚上,促使幼菇生产整齐、粗壮。相对湿度在80-90%,
温度最好在13-15℃,待幼菇长到5cm以上时,适当减少通风时间、次数,创造菇柄伸长条件,控制菇盖生长,
每天掀膜通风2~3次,每次通风0.5~1小时,同时应保持菇房、菇棚空气新鲜、阴暗。高温时采取降温措施,
防止菇变黄、死亡。当菇体生长到折口上2~3cm,拉上一层折口,然后同样管理,适当增加通风次数,控制通
风时间,此时若通风过长,容易引起菇盖偏大、降低品质。当菇体生产至袋口处,菇盖直径1cm左右就可采收。
注意事项:
1、金针菇生产前期要加强通风时间,中后期注意通风。
2、出菇管理要掌握勤喷、少量、多次,做到白天不喷水,高温不喷水,采取傍晚喷水、通风后喷水。
3、加强菇房通风条件,防止死菇、烂菇及病虫害发生。四、转潮管理金针菇采收一潮后,停水养菌两天,
让菌袋表面风干、积累营养,然后再每天向袋内喷水两次或加水,防止袋面积水,盖上薄膜进行管理,管理方
法同第一潮相同。
五、病虫害防止: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期间在不利环境条件下,极易发生病害。常见的有青霉病、细菌
性斑点病和棉腐病。青霉病:一般在高温搔菌以后发生,开始蔓延为白色菌丝状,随着成熟长出青色孢子,看
似绿霉菌,该病适宜温度在20~30℃,湿度在90%,受到高温时对金针菇危害极大。
防止办法:
1、采取菇房、菌袋降温措施,防止高温危害;
2、催蕾时,水中加少量的食用漂白粉,浓度撑握在0.1%喷一次;
3、催蕾时遇高温天气时,应适当控制湿度。
4、对已感染的菌袋立即拿出菇房,去掉感染处,封袋口推迟到温度最低时再开袋出菇。
细菌性斑点病:
发病原因主要是菇房消毒不彻底或上年带菌的材料及工具传染,菇房内湿度大、通风不良、温差大、菇
盖积水与发病有直接关系。另外菌袋菌丝无力、培养料偏湿、通风条件差,极易引起病害。
防止方法:
在发病初期用土霉素或氯霉素即可防止,浓度为每喷雾器水加8-10片左右。为了提高药效,通风后菇体
含水量偏低时喷药,另外可用特效药每喷雾器加水7-8片防治1-2次效果较好。
棉腐病:
一般发生在湿度较高、培养料灭菌不彻底、袋内喷水过多、气温较高时容易发生。
防止方法:
保持菇房清洁、通风,调节好温湿度。发病后,将病菇清除,用0.2%漂白粉水溶液防治,控制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