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与发展路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8期2009年8月

2009,31(8):1264-1271

Resources Science

Vol.31,No.8Aug.,

2009

1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爆发以来,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成为倍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对于能源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①由能源消费高速增长和能源有限供给矛盾导致能源价格剧烈波动而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②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1];③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环境外部性问题[2];④可持续能源政策的制订。

“可持续能源发展”(Sustainable Energy Devel⁃

opment )概念最先由Munasinghe (1994)正式提出,认为通过一系列能源供给与需求管理政策的实施,可以最终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3]。为此,各国纷纷展开了对可持续能源政策的研究。近30年来,国际能源政策经历了3个不同时期的演变:1974年~1985年,以能源安全为主,兼顾经济效益;1986年~1998年,以经济效益和环境业绩为重点,兼顾能源

安全;1999年后,以能源安全为核心,同时也十分重

视经济效益和环境业绩,兼顾社会发展[4]。

中国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便展开了对能源政策的研究[5],前期能源政策研究侧重于定性分析,针对性强,注重实用性,对保障能源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能源政策往往散见于能源产业中的单个行业,如煤炭、石油等,多考虑能源供需矛盾,从而导致能源政策整体系统性不强;不仅如此,在能源政策制定依据和定量测度方面的欠缺,使得前期能源政策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前瞻性不足。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的确立使得能源政策可持续导向性更强[6~8]。能源政策的制定开始考虑在不同情景下可能的能源供给与需求和成本与收益,加强了对未来能源供应与消费方面的预测,为能源政策的拟定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能源政策在前瞻性方面的不足也有所改进。但是,能源政策仍然主要针对能源产业各个行业进行部署,对于促进我国整体能源可持续发展缺乏全局把握,对于可持续能源政策的阶段性缺乏准确定位。为此,本文系统地构建了可持续能源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估,旨在为制定国家能源可

文章编号:1007-7588(2009)08-1264-08

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与发展路径选择

沈镭1,刘立涛1,

2(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本文从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能源决策的完整性、能源供给安全、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以及能源技术与教育4个方面构建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揭示出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所处阶段及其薄弱环节。研究认为:①中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能源价格快速攀升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是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关键挑战,制订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需从能源安全供给、经济竞争力以及环境可持续性3个角度入手,协调好3者之间的关系,促进3者共同发展;②通过构建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中国现阶段能源政策处在由非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的过渡阶段;③加快发展以煤为主的相对低碳经济,完善能源市场机制,加大绿色能源消费是推进我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可持续能源;挑战;政策评价;政策选择;中国

收稿日期:2008-12-11;修订日期:2009-06-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108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C18B01-0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项目(编号:066U0402SZ )。

作者简介:沈镭,男,湖北麻城市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能源与矿产资源经济与政策研究。通讯作者:刘立涛,E-mail :liult.08b@

2009年8月

沈镭等: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与发展路径选择

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2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2.1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2.1.1能源消费增长迅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从1978年的570Mtce 1)增加到2006年的2460Mtce 。1978年~2006年期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经历了3个阶段:

①1978年~1996年为平稳增长阶段,能源消费年增长率基本维持在5%~6%;②1997年~2000年为负增长阶段,史丹认为对外开放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作用,产业结构及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了能源投入产出率,经济体制改革对能源低效率的改进,是该阶段能源消费呈现出负增长的重要因素[9];③2001年至今为快速增长阶段,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率维持在9%以上的水平,其中2003年、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曾一度超过15%,根据IEA 预测,中国2030年的能源需求在目前的基础上至少还将翻一番。

2.1.2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根据参考情景2)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构成预测显示(表1),在7种主要能源中,煤炭所占份额最大,超过60%。表1显示,1990年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为61.1∶1

3.3∶1.5∶0∶1.3∶22.9∶-,2030年演变为62.8∶21.2∶5.2∶1.8∶2.3∶5.9∶0.9。可以看出,煤炭份额先升后降;油气的需求增长较快,

在一次能源需求总量构成当中的比例不断扩大,从1990年的14.8%扩大到2030年的26.4%;水电、核能

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虽然在以前的基础上得到快速提升,但由于基数太小,在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中的比重仍然不大;与此同时,生物质能虽然在总量上较以往有所增长,但是由于增长幅度不大,在能源消费构成当中的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总体来看,未来中国能源需求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以化石能源尤其是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能源结构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观。2.1.3重工业化趋势明显从1980年以来,以钢铁、水泥和化肥为代表的重工业产品产量纷纷出现了快速增长。中国占世界同类产品总量的比率也分别由8.2%、9.0%、17.0%上升至31.2%、46.6%、43.0%(表2)。从1996年开始的6年多时间内,中

国工业发展出现转折性变化,无论是在产值、投资、利润增长方面,还是在比重上重工业都超过了轻工业,出现了再次重工业化的趋势[10]。在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以及中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自2002年起,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表现出了日益显著的重工业化特征,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逐年提高且超过了60%,2004年已达67.59%。到2006年上半年,重工业比重已接近70%[11]。再次重

工业化意味着今后将需要更多的能源来支持经济的增长。

2.1.4能源进口依存度持续扩大从2007年上半年

开始,中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随后中国原煤贸易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原煤进口依存度也逐渐增大。IEA 预测,到2030年中国煤的净进口量预计为1.3×108t 。

如图1所示,中国石油在1993年以前供给大于

1)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若无特别标注,本文数据均来源于此).

2)参考情景假设在各国政府不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影响能源需求和供应基本趋势的前提下,在给定的经济增长、人口、能源价格和技术设想条件下,提供关于全球能源市场可能如何发展的一种基准视角,从而可让我们测试对未来政府政策的可选择设想.

表1

参考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的构成情况

Table 1

Constitution of primary energy demand under the

reference scenario in China (%)表2中国重工业产品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

(占世界总量的比率)

Table 2The importance of China ’s heavy

industry in the world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能源展望》(2007)计算整理得出;*为年均

增长率。

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生物质其他可再生能源总计(Mtoe )1990

61.113.31.50.01.322.9-

874200562.818.82.40.82.0

13.00.21742

201565.619.03.81.12.27.90.42851

203062.821.25.21.82.35.90.93819

2005

~2015*

5.55.210.0

8.86.1-0.114.45.1

2005

~2030*

3.23.76.46.53.80.09.93.2资料来源:IEA secretariat calculations based on database of IMF ,CEIC ,ADB ,IISI and WTO (WEO )

钢铁生产水泥生产化肥生产

19808.29.0

17.0

1995

13.033.627.02000

15.537.429.02005

31.246.643.012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