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东县白马山锡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惠东县白马山锡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作者:邓晋

来源:《西部资源》2018年第01期

摘要:矿区位于莲花山断裂带中,并以锡铜为主攻矿种,以热液裂隙充填脉型为主攻矿床类型。与区域内的锡矿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寻找热液脉状或斑岩型锡铜多金属矿具有非常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锡铜多金属矿床;找矿远景

前言

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总体围绕破火山呈放射状展布。其中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是本区锡铜多金属矿主要的导矿、容矿构造,同时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是本区铅锌多金属矿的主要控矿构造。矿体大部分是分布于断裂破碎带中,断裂构造是本区主要控矿因素,另有锡矿体分布于闪长岩脉中,脉岩也是控矿因素之一。

1.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区域构造位置上位于莲花山大断裂南西段北西侧,轴向70°的埔仔洞向斜的南东翼,莲花山火山喷发带白马山破火山中(图1)。

1.2区域构造

(1)褶皱构造:区域褶皱有埔仔洞向斜,分布于区域地质图西面,轴向走向70°,轴向长大于14km,轴部地层为第三系丹霞群,北西翼为侏罗系上统水底山组第一第二岩性段,南东翼为侏罗系上统水底山组第一岩性段和侏罗系上统南山村组。矿区位于向斜南东翼侏罗系上统南山村组地层中。

(2)断裂构造:本区域构造形迹特征以挤压片理和断裂发育为主。区域断裂构造主要有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及近南北向四组,其中近东西向有将军帽断裂、饭时嶂断裂、江背断裂,表现为挤压性;北东向有象牙坑断裂、新庵断裂等,表现为挤压、压剪性;北西向断裂有源潭断裂、小金坑断裂、风门凹断裂等,表现为张扭性;近南北向断裂有珠湖断裂、山下畲断裂等,表现为压扭性。总体围绕白马山破火山呈放射状展布。

1.4区域矿产

区内分布有白马山锡矿点、石简山钨锡矿点、岽寮顶铅锌矿点、锡坑锡矿点、官山村钨矿点、伯公坑钨矿点、银瓶山锡矿床、长埔锡矿床、梅陇锡矿床、大道山锡矿床等多处矿(床)点。

2.矿区地质特征

2.1矿区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南山村组(J3n)火山岩,其次为第三系(E)和第四系(Q)。侏罗系上统南山村组(J3n)遍布全矿区,岩性有红柱石化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斑岩及流纹质弱熔结凝灰岩。属陆相中酸性火山岩建造。第三系(Edn)分布于地质图北西角,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第四系(Q)分布于矿区北部及南西面,为河流冲积层。主要由砂质粘土、砂、砾石、卵石等组成,厚度为2m~15m。

2.2矿区构造

(1)褶皱构造:矿区位于埔仔洞向斜南东翼,南东翼中的南山村组地层总体走向近于东西向,倾向北北西或北北东,倾角16°~77°的单斜构造。

(2)断裂构造:本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其中北西向断裂包括F1小金坑断层、F3断层、F6断层、F7风门凹断层等。近东西向断裂包括F2将军帽断层、F4断层、F5断层等。

2.3矿区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主要出露燕山三期(γ52(3))的将军帽岩体,岩性主要为细粒花岗岩,呈岩瘤(株)状产出。其次为花岗斑岩脉、中性岩脉,分述如下:

(1)细粒花岗岩:有将军帽侵入体,呈岩瘤状产出,将军帽岩体呈东西向展布,东西长5km,南北宽1km~2km,面积约6.82km2。岩性为细粒花岗岩,呈浅灰白色。

(2)石英斑岩:分布于将军帽岩体南东侧,风门凹断裂北东侧,呈岩墙状产出,北西西向展布,长1.1km,宽0.15km~0.3km。岩石呈浅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与本区锡、铅锌矿化关系密切。

(3)细粒黑云闪长岩:分布于钻孔中,呈脉状分布,岩石呈灰色,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

2.4矿区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角岩化、褐铁矿化等蚀变较发育。

3.矿床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在矿区内,圈出锡矿体6条(V1~V6),铅锌矿体1条(V1),现将各矿体特征分述如下:

(1)锡矿体。本次共圈出6条锡矿体(编号V1~V6),均赋存于褐铁矿化构造破碎带中。现各矿体特征叙述如下:

①V1锡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褐铁矿化构造破碎带中,呈脉状产出,总体走向北东,倾向NW,倾角74°,与构造破碎带产状一致。

②V2锡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褐铁矿化构造破碎带中,呈长条带状产出,总体走向北东,倾向NW,倾角75°,与构造破碎带产状一致。

③V3锡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褐铁矿化构造破碎带中,由花岗岩角砾组成,沿破碎裂隙面不均匀分布有褐铁矿,总体走向近东西,倾向NNE,倾角64°,与构造破碎带产状一致。

④V4锡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褐铁矿化构造破碎带中,由石英脉破碎角砾组成,由褐铁矿不均匀分布,总体走向近东西,倾向NNE,倾角64°,与构造破碎带产状一致。

⑤V5锡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闪长岩内,呈脉状产出,总体走向北东,倾向NW,倾角68°,与岩脉产状一致。

⑥V6锡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褐铁矿化构造破碎带内,呈长条带状产出,总体走向北东,倾向NW,倾角68°,与构造破碎带产状一致。矿体沿走向及倾向皆有膨大窄缩现象,断续出现透镜状、囊状富矿包。

(2)铅锌矿体。V1铅锌矿体:矿体赋存于构造破碎带内,呈脉状产出,走向近东西,倾向NNW,倾角82°。

3.2矿石特征

(1)锡矿石。①矿石结构:主要为他形粒状结构,锡石呈微细粒(肉眼无法鉴别)分布于构造破碎带和闪长岩脉中形成的结构,是本区锡矿石的主要结构。②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锡石呈星点状、细脉状,沿破碎带裂隙充填形成的构造。

(2)铅锌矿石。①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晶结构,方铅矿和闪锌矿呈完好晶形沿破碎裂隙充填形成的结构,是本区锌矿石的主要结构。②矿石构造:主要是浸染状构造,方铅矿和闪锌矿呈浸染状、细脉状或小团包状形成的构造,是本区锌矿石的主要构造。

3.3矿体围岩

分布于破碎带中的矿体,上、下盘围岩为细粒花岗岩,分布于闪长岩脉的矿体,有的上、下盘围岩为闪长岩和细粒花岗岩。

4.矿床成因及及矿区远景评价

4.1矿床成因

(1)控矿因素。矿体大部分是分布于断裂破碎带中,断裂构造是本区主要控矿因素,另有锡矿体分布于闪长岩脉中,脉岩也是控矿因素之一。

(2)矿床成因。根据矿体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带中,矿体呈平行脉状,结合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物生成顺序等,初步认为本矿区的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充填型矿床,工业类型为脉状锡矿。

4.2矿区远景评价

(1)围岩条件:区内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火山岩,火山岩中Sn、W、Ph、Zn元素含量高于地壳丰度1.3倍~6倍,推测本区火山岩为Sn、W、Ph、Zn成矿物质的矿源层。

(2)构造条件: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总体围绕白马山破火山呈放射状展布。其中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是本区锡铜多金属矿主要的导矿、容矿构造,同时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是本区铅锌多金属矿的主要控矿构造。

(3)岩浆岩条件:矿区位于白马山破火山北、北西部,潜火山岩、燕山三期侵入岩较发育,为本区锡铜多金属成矿提供了足够的含矿热液和热动力,沿构造裂隙充填富集成矿。

4.3找矿标志

(1)矿体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断裂构造或褐铁矿化破碎带是直接找矿标志。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围岩蚀变特征也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

(2)化探和物探异常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