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教育部16号文件)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要求,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部署,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和新趋势,深入分析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更进一步发展也就势在必行。

该方案的制动过程中,我们通过现场调研,深入访谈以及收集整理二手资料等方法,在充分参考了社会用人单位对我们人才培养的意见和要求,吸纳和分析了我校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就业去向和岗位分布等数据的基础上整理完成的。

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与目标

1.人才需求的特点。有关学者和相关部门、媒体对市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市场对人才的选择,简要地归纳起来是“五项基本能力”和“三种基本素质”,这较全面地反映了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五项基本能力”包括:一是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以求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用;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求和谐发展;三是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四是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面对复杂变化的环境,能从宏观和微观进行系统地分析;五是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即掌握与职业相关的基本专业技术,以满足岗位的需求。“三种基本素质”包括:一是基本技能;二是思维能力;三是个人品质。当然,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竞争尤为激烈,其显著特点是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及管理理念不断地创新。因此,市场营销类人才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能够用创造性思维去分析和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2.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社会上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需要的是适应性、创新意识、综合能力、接受挑战性工作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素质都较强的人才。每年有大量毕业生涌入市场,同时,在我国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和“求职就业难”与“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的呼声同时响遍市场。其本质是人才结构的失调,其根源之一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存在脱节,有待于重新审视与改进。针对新的经济市场对市场营销类人才需求的特点,齐凯琴院长院长提出了“两基一技能”,两基一能”即把教学分成基本理论、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三个层次来安排,围绕这三个层次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教材编写。对于市场营销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选择“培养具有基础宽厚、实用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自开设以来,坚持立足于广东,服务于广东的培养宗旨,我校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地区经济外向型发展的特点以及我系自身实际情况,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改革、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建设、师资力量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改革。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已经形成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和顶岗实习为一体的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或实训课程的教学比重,先后开设了第三方物流软件、ERP实训软件、国际物流软件等实训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学院的统一安排,开设了一些通识课程和跨专业选修课程,如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拓展专业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2、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建设。市场营销教研室定期开展教研室活动,如公开说课活动、互相听课,专业知识讨论等,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通过以老带新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实时跟踪和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构建老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QQ群、电话、E-mail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情景模拟、企业仿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与竞赛、视频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方法,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教学做一体化,增强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师资力量建设。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经过近几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富力强的教学团队。团队内有专业带头人1名,校骨干教师2名,双师型教师3名。定期选派相关老师,参加物流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与相关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如封智勇老师和何金梅老师,就参加了广东省物流协会举办的暑期交流会。同时,我校还聘请了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管理者和企业业务骨干担任市场营销专业的兼职或兼课教师,增添了物流教研室的教学活力和提升了教学水平。

4、校内外实训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了满足高职教育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结合社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特点,市场营销专业已经建成了一批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建设方面,市场营销专业,已经先后建成了第三方物流软件、ERP实训软件、国际物流软件等课程的专门实训场所,可以同时满足50人以上的实训教学。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2008年,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成为广东物流协会会员,为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对外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还定期组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参观和学习相关物流企业,提供学生接触物流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定期邀请物流企业的一线业务骨干和知名院校的物流专家来我校开展讲座和交流活动。同时,成立专门的顶岗实习领导机构,设立校企合作专员,全面协调顶岗事宜;为顶岗实习学生配备专门的校内指导老师,全程跟踪和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

四、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思路与措施

(一)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专业要培养适应21世纪国际激烈竞争的专业人才,改善我国市场营销的落后水平,其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跨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尽快适应岗位,并发挥才干。但是,现阶段我国大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重理论,轻实践。由于市场营销属于一个新兴学科,其知识和理论体系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其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一味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地位,教学方法主要还是沿用教师教、学生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对现场实际了解甚少,严重欠缺实际知识与操作能力,难以尽快胜任现场工作。

2.教与学矛盾突出。由于经费少、实习时间短,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两个方面“空对空”的问题。教学基本上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说教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方法的单一与教学观念的陈旧客观上导致了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效果不佳,从而导致难以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结果。

3.重专业,轻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社科知识的教育,导致了“高学历,低素质”的存在,导致市场中出现了数量上“供大于求”、结构上“供小于求”之现象。

4、课程教学与学生就业矛盾突出。现有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重点在教授学生基本的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培养一定物流操作技能,主要是面向国内物流企业,从事国内物流工作,如工业企业仓储管理、第三方物流等工作。但是,广东省是一种外向型的经济,其经济活动的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是与国际贸易活动有关,与之相对应的国际物流活动,如国际货代,海运业务、国际航空业务等高技术含量,良好就业前景的要求具备一定外语水平的工作,是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学生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对选择市场营销作为专业学习的女性同学,由于自身生理条件和国内物流工作的特点,很难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大部门学生都选择放弃市场营销本专业工作,进行跨专业就业。

(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改进思路和措施

在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之后,应以教育部16号文件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精神为指南,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院校及专业自身的特点,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与实践,并形成一定的特色。主要措施如下:

1.专业设置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按市场需求与就业状况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新经济的人才需要。细化市场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