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公交运营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南京公交运营调查报告

南京是最早实现公交市场化改革的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已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方法是:用最少的车完成同等运输量。在城市客运交通方面,这就需要倡导“公交优先”,选择“公交优先”不仅仅在于解决城市客运效能问题,其对环保的意义更为深远。

为了促进南京公交事业的发展,了解市民眼中的南京公交,我就此开展了“市民出行情况和市民眼中的南京公交”的调查。本报告根据系列调查结果,结合南京公交的现状和市民出行情况,从方便出行、线路设置、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展开分析,并对南京公交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研究目的

针对南京市公共汽车目前的运营情况,我们对公交系统进行了专题的调查,研究。目的在于真实,全面了解南宁市市民对公交系统运营服务状况的看法,为公交公司等相关企业提供相关的真实数据资料,为进一步推进公共交通的改革,完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提供参考,以便为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二、关于南京公交运营现状

近年来,南京公交三家企业一大批中高档车辆相继投入使用,同时兴建了不少大型的停车场,公交GPS系统也正在测试中。南京公交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根据调查表明,100%的市民认为现在的南京公交与前几年相比有改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南京的公交事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市政公用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还是公交运营的主体,政府将建立科学合理的公交考核补贴机制,促进企业有序竞争。使公交有了大发展。但近年来,随着私家车迅速发展,道路拥堵加剧,加上油价上涨等因素,公交企业全部亏损,市民公交出行率逐年下降。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南京市区已基本形成一张四通八达的公交线网,出行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城市公交已颇具规模,目前城区公交线路已突破100条。场站作为公交线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公交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就目前南京的场站来说,从现有数量还是规模、内部设施与南京公交的发展前景都是不相适应的

1

三、根据调查我发现南京公交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出行高峰期,运营车辆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要

在出行高峰期,98.44,的市民遇到过交通堵塞,公交车在马路排起的长队,不少市民被迫在车厢内等待,乘客因堵车而耽误了许多事情。同时,也影响了公交车的正常的发班时刻,导致某些路段和站点候车时间大大延长。

151路是南京最挤公交线路,南京公交总公司江北客运部宋经理也十分无奈。他告诉我,这两条线路确实在早高峰时非常拥挤,为此,他们也多方想办法去缓解矛盾,可收效并不明显。 151路原先配车为15辆,从今年4月份左右增加到了26辆;可以说运力已经与市区较大线路配车数差不多。宋经理表示,如果大桥不堵,理论上应该可以满足乘客的需求。例如151路,假如正常一个来回需要2小时的话,基本可以保证5分钟不到发一辆车。但问题是大桥常常堵车,而且最堵的还不是桥上,是上桥口那一段。原因是浦珠路、宁六公路都是4车道的,但这两条路上桥时就缩为2车道,怎么可能不堵,桥南也有类似的现象存在。大桥堵导致151路等早高峰一个来回跑下来要3小时,7点半以后发出去的车都收不回来。目前为缓解矛盾,他们采取7点前放一部分公交车到盐仓桥调头回江北,相当于开区间车加速车辆周转。也有可能采取另开新线的办法来缓解这一矛盾。

(二)公交的便捷性受到城市现状格局的制约

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我市的公交系统却没跟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在一些新开发的社区、工业区和某些大学的新校区等,存在了大片的空白或是线路的

不合理。虽然改造后道路通行能力将得到提高。但不少市民认为,在出行方面还存在“末端一公里”的问题,即市民从家里到公共交通站点,或在公共交通站点回家的这段距离,没有“补充工具”。

市民张女士住在雨花新村,离最近的安德门地铁站有1公里远。每次上班的时候,不得不打车到地铁站。长此以往,开销也比较大,而如果转乘公交车又太浪费时间。还有的人选择骑自行车到地铁站,但是,目前地铁一号线周边可以存放自行车的只有珠江路站、三山街站等少数车站,而在新街口,想找到停自行车

2

的地方更是难上加难。“把车子放在外面一整天,我们也不放心。”不少市民抱怨说。一些市民选择骑折叠自行车到地铁站,但由于折叠自行车进站要折叠,进出站都要“拎”着,也不方便。

(三)政府对城市公交的投入仍有不足,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还需跟上

要实现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关于“逐步形成以普通公交为主体、轨道交通和快速普通公交为骨干的公交体系”和“到2010年,中心城区常规出行日运客运量达450万人次、出行分担率达30%以上”的预期目标,这都需要包括停车、车辆保养修理、气油供应等配套设施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另外,公共交通属于更为方便市民出行的公益事业,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补贴的力度,公交票价实行更为合理的票价制度,让更多的普通市民出行选择公交。

经我们调查,乘客们大部分都认为候车设施应该有:地图,时钟,垃圾箱,灯光,候车凳,防护栏,遮雨棚,方便残疾人的通道,允许的情况下增设交通协管员。这些设备是候车亭必备的,比如地图能够方便陌生人搭车,从某种程度也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文明服务形象。垃圾箱能够保持候车亭的干净。遮雨棚能够为乘客遮阳挡雨,增设以上设施能够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在一些车站,市中心等

候车亭应设置防护栏。政府和公交公司不仅要完善这些设备,而且要定时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对已经被损坏的设施要进行维修或者更新,保证候车设施的完整性和齐全,以提高公交公司的整体服务水平。

四、关于我市公共交通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优化公交线网,确立公交优先原则

立足建成比较完善、科学、合理的公交车线路网络,放眼发展大公交,形成多格局的公交体系,真正形成公交优先,使之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优化线路设置,把公交车的触角伸到城市的角角落落,公交线路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线网布局,使公交真正发挥出充满活力的大动脉的作用;提高公交服务覆盖面,弥补城市发展造成的公交服务盲点,发展连接城市新区的公交线路。要实现市区

3

公交最大出行时耗小于50分钟,候车时间市区线高峰时不超过3分钟,平峰时不超过8分钟的目标。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公交线网,将城市各个功能区在空间上连接贯通,进一步健全城市功能。在道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发展公交专用车道,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营效率,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城市公交优先是解决交通堵塞最基本和普遍实行的政策手段,但除了开辟公交专用车道外还应包括:公交投资优先、公交补贴、交通管制对公共交通的不限制政策等。

(二)以人为本,倡导人性化服务

根据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政府要加强道路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场站等设施建设,对车辆和设备装备维护更新继续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对政策性亏损给予适当补贴,对承担社会福利的支出要定期给予专项经济补偿。同时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政府性基金要用于城市交通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