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而,史料历史教学中也起到了不可估价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史料能真实地还原历史真象、增加历史事件的说服力和准确评价历史事件,并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史料;历史;课堂教学;应用价值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
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正因为如此,当年胡适才说:“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你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
”这里的“历史”一词,严格说来,应该是狭义历史学的含义。
历史已经消逝,人们必须通过史料才能进入历史现场。
其实,所谓的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些记忆的碎片——史料。
研究历史,就是把那些记忆碎片拼合成一幅历史图案,使过去的生活和思想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景象。
因此,史料乃是史学的生命。
就我们历史教学而言,教科书仅仅节选了特定时期具有特定意义的典型事件、人物和文化成就等内容让学生得以了解那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特征。
如果把课本内容看作人体的骨骼,那么史料就是血肉,所以课堂教学缺少了史料教学这一过程,那么学生历史的学习就会有缺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很难悄然达成。
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不可再现,亦不可重演。
这个特点决定了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
这也就决定了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既然史料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失,那么如何应用史料进行教学呢?
一、史料能真实地还原历史真象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古今中外的学科,而历史教材所反映的内容仅仅是书山一角,沧海一粟。
因此,在历史对话教学中,如果仅仅是围绕着教科书进行探究,那仍然不过是对教科书的解读,很难使学生触及到历史的原本,以及真正面对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对话中,为了追问历史本质,拓宽、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就必须补充大量的史料。
比如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戊戌变法的四个方面内容进行分析,而不补充有关细节,学生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因为变法触犯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很难引申出变法失败的深层次原因。
事实上任何一场改革都会触犯既得利益者,关键是变法者是否讲究策略,争取更多的支持者。
补充史料,关键在恰当,恰当的史料关键在选择。
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平时注意积累。
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自己着手编写第二手材料。
编写史料有二种方法:一是概述史料,对原始材料进行编辑和改写,删除所有无关的内容,提取材料中最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图表;二是转述史料,把一种类型的材料转换成另一种类型,比如可将文字材料转换成图表、图解,或反之,也可将深奥的古文翻译或转述成通俗易懂的文字,等等。
二、史料能增加历史事件的说服力
课程实施和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造一种具有“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从而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获得发展。
“情境”的创设如何是学生有兴趣主动探究和对话的重要前提。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我们创设的“情境”却要尽量还历史的真实,怎么办?那就要充分运用各种史料来为对话创造条件。
如果教师通过史料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对话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提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中国共产党的
立场时,可以把《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组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对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有一个整体认识,进而让学生深刻体会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立场。
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有很多史料可以起到熏陶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在学习新文化运动时用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中的史料节选来
突出学生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认识和青少年应该如何去做等等。
因而教师在讲述历史或分析史实时要尽量让史料“说话”,增加说服力。
三、运用史料能准确评价历史事件
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但这些史实史论都是编写教材者的谨慎选择后编入的,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史学家的看法,具有科学性。
而有些教师在上课时追求标新立异,通过活动得出的结论有别于教科书甚至相反,忽视否定了基本史论、基本史实。
对学生
的各种看法、新意见一律赞同,丧失了科学性、原则性,甚至于对学生从文学作品、电视电影作品中得来的印象表示支持,忘记了自己所担当的任务。
因此,一方面活动的开展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要依据科学性原则,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开导、纠正,使老师成为一个真正的引导者。
史料是我们通往过去的媒介,历史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史料的运用,注重发挥史料的教学价值。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既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又能通过史料达到三维目标的和谐。
四、纵横对比史料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所谓纵向比较是指把发生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同类
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进行比较。
此方法应用于复习,有利于学生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规律性,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层次的理解。
如在复习美国近代史上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时,笔者先明确比较点:美国近代史上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都是美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次战争皆因为发展资本主义而起,都以替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为结局。
它们是有着许多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
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学生还要学会运用,能够审题、解题。
在全面掌握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要教会学生重新组合教材,纵横串联,进行知识归纳。
参考文献:
[1]王建立.试论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正确使用.课程·教材·教法.2006
[2]张小亚.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史料教学.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