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介绍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信息管理系.doc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信息管理系.doc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信息管理系【高考热讯】DepartmentofInformationManagement社会科学部——信息管理系信以通达管则治世院系简介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其前身为图书馆学系,始建于1947年,1992年更现名,是我国自己创办的最早的图书情报学与信息管理专业教育机构之一。

本系拥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图书馆学(本、硕、博),情报学(硕、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编辑出版学(硕、博士点为自设)两个本科专业与三个硕、博士点以及图书情报专业和编辑出版专业两个专业学位点。

图书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情报学是北京市重点学科。

此外,本系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已继物质、能量之后,成为支持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本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着重培养领导型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应用人才。

多年来,本系就业率接近100%,为全校就业率较高的几个院系之一。

人才培养1)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本系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兴精神和实际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秉承优良学科传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②培养领导型复合型专业人才;③培养具有良好科研素质和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具体来讲,主要培养能够适应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趋势,能从事IT、文化事业机构、政府部门、企业、新闻媒体、咨询等各类组织机构的数据分析、信息产品设计、信息产品开发以及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等综合性专门人才,满足数字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人才需求。

2)教学改革我系借助“创新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项目”的支持,对教学体系进行较大的调整和改革。

①梳理课程之间的关系,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②按照“按需选择,按趣发展”的教育理念,实现课程模块化教学;③把数据分析、信息设计、信息行为分析、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等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⑤开设大班教学小班讨论课程,鼓励合作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一、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简介-启道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数学力学系的计算数学专业和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电子物理、半导体物理专业。

1958年12月,在物理系无线电物理、电子物理等专业基础上成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系,1996年更名为电子学系;1978年,在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和无线电电子学系计算机专业基础上组建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系;1985年,由数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电子学系等校内十个系(所)联合组建了信息科学中心;同年,成立了微电子学研究所。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和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满足未来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北京大学于2002年在原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信息科学中心和微电子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正式组建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39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并涌现出一批出色的中青年骨干;全日制学生2667人,其中本科生1279人,研究生1388人,是北京大学规模最大的教学单位,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学院学科建设覆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4个一级学科,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按2013年度 US News的评价体系,北京大学“电子工程”学科排名第36位,“计算机科学”学科排名第35位;按ESI的评价体系,北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科均进入全球研究机构的1%。

2015年QS全球大学学科排名,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学科中,北京大学名列第36位,为中国大陆高校之首。

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同等学力申硕该怎样招生

北京大学同等学力申硕该怎样招生

北京大学同等学力申硕该怎样招生
对于在职人员来说,能够通过报考在职研究生教育项目而进入北京大学学习,这也是一件让人们值得自豪的事情。

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多年后,因为职场上的竞争压力,意识到自己学识和专业技能的缺乏,从而选择参加北京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来报考在职研究生课程项目进行学习。

那请问,你对就读北京大学同等学力申硕该怎样招生了解多少了?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根据北京大学招生老师的介绍,目前北京大学已有多个院校开设了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的课程研修班,在职人员若需要进修的话,可以选择报考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

北京大学主要招生学院如下: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了经济学和教育学两门专业课程,其研究的方向分别是市场经济和思想政治教育,均在北京上课。

不过,前者需在职人员学习2年,花费4万元的学习费用;后者需学习1.5年,费用为2.5万元。

大家在选择专业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报名。

国际关系学院:该学院开设的专业方向包含国际关系,需在职人员在经济上支付4万元的学费,就能掌握在这一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在职人员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多少时间前来上课,但可以周末时间来学习,符合条件的学员还能申请北大硕士学位。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该院校开设了为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如果在职人员想要掌握最新的技术理论,提高自己科研开发的能力,就不要错过此次的学习机会哦。

根据大家在上述文章中询问的问题,想来大家对于北京大学同等学力申硕该怎么招生应该都比较清楚了。

希望以上内容的讲解,可以给大家在日后的生活中带来较大的帮助。

祝大家考试顺利!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入口。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简介】本文重点说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招生变化,复试内容及分数线,参考书,历年真题,盛世清北内部资料,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经验等。

【考情分析】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的深,考的活,即使是同一本教材,但是掌握程度与考生高校要求不可同日而语。

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学,怎么考高分是在报考北京大学考生面前的拦路虎。

因此,考生要了解和掌握北京大学考试风格,考试题型,考试重点,难点,突破跨越顶尖名校的障碍。

由于北京大学考试要求及难度大于其他高校,因此,北京大学专业课程的备考,也可用于其他高校通科目专业课程备考使用。

【2021招生目录】【院系招生变化】对比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1年与2020年招生目录,总结出:1、招生专业不变;2、各专业研究方向不变;3、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招生目录备注增加招生计划人数情况;4、考试科目由801计算机专业基础变为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912半导体物理或934 数字与模拟电路变更为838电子线路或 855半导体物理;5、统招人数发生变化: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的招生人数增加1人,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招生人数增加1人,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招生人数减少1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招生人数增加3人,其他专业招生人数不变;6、科目代码发生变化,即866变更为838,806变更为805,总数,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招生变化较大,备考考生注意报考。

【复试分数线】【复试内容】一、复试规则1. 复试基本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科研能力、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等。

2. 成绩权重: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3. 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4. 总成绩计算公式:总成绩=50%×初试总成绩/5+复试成绩(百分制)×50%。

探索记忆电阻 创新人工智能——记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黄鹏

探索记忆电阻 创新人工智能——记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黄鹏

40 科学中国人 2021年1月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探索记忆电阻 创新人工智能——记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黄鹏 倪海波阿里达摩院在2020年1月发布了《2020十大科技趋势》报告,其中第二大趋势为“计算存储一体化突破A I算力瓶颈”。

报告指出:“数据存储单元和计算单元融为一体,能显著减少数据搬运,极大提高计算并行度和能效。

计算存储一体化在硬件架构方面的革新,将突破A I算力瓶颈。

”现有的研究证明,忆阻器可替代经典计算机底层的晶体管,把冯·诺伊曼架构里的处理、内存、外存都融合在一起,构建存算一体阵列,以更小的功耗和更低的硬件成本大幅提升计算设备的算力,突破传统计算框架“冯·诺依曼瓶颈”的限制。

但现实远比理想骨感,想要制备具有高一致性、高可靠性的多值忆阻器阵列十分困难。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黄鹏敏锐地意识到,忆阻器潜力远远不止如此,就像当年晶体管替代电子管一样,忆阻器可能给信息技术的物理基础带来颠覆性变化,可能给国家和军队带来抢占信息技术未来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机遇。

如果朝这条路发展下去的话,或许能再一次延续摩尔定律的生命,诞生出新一代的智慧机器人。

一切从兴趣出发黄鹏总能想起2011年的某个深夜,北大的校园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微纳电子学研究院的办公室却还亮着灯,他正在熬夜修改自己的第一篇会议文章,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行业最顶级的会议,导师刘晓彦教授在旁边耐心、细心、认真地指导他。

“第一次写毫无经验,deadline(截止时间)也快到了,很着急。

”黄鹏回忆道,导师刘晓彦教授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他如何画图、如何更清楚地表达文章的意思、如何做一场好的报告,最后陪着他熬了好几个通宵。

多年以后,那些和老师一起通宵的夜晚,还是会让黄鹏感动不已,他也庆幸选择了感兴趣的方向——微电子学,一路走来,有了一些成果。

黄鹏的大学4年是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度过的,学的是电子科学技术专业。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简介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圣地,科研总体实力雄踞全国前列,是国家科学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覆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物理学4个一级学科和11个二级学科,其中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通信与信息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国家重点学科。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是北京大学最大的学院。

结合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学院下设教学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计算语言研究所、电子工程研究所、光子与通信技术研究所、量子电子学研究所、物理电子学研究所、微电子研究院和信息科学中心等11个研究机构,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863高技术计划、攀登计划、国防项目等在内的各种科研项目。

在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征途中,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为祖国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第一个10 24位MOS存储器,第一个多道操作系统和编译系统和第一个原子钟等,这些当时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均诞生于此。

近年来,我国第一个全光纤通信实验网,我国第一个"中国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处理器-32位嵌入式CPU"JBCore",以及著名的"天网"搜索引擎等等重要科研成果也诞生在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1978年,它的前身是创立于1955年的北大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软件专门化组与无线电电子学系计算技术专业。

★专业培养要求与目标: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中,掌握坚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在计算机的工程实践和应用方面受过良好训练,能适应计算机飞速发展。

在个人素质方面,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运用能力。

2016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

2016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棵哈夫曼树的是
A.24,10,5 和 24,10,7 B.24,10,5 和 24,12,7
C.24,10,10 和 24,14,11 D.24,10,5 和 24,14,6
4.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AVL 树),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
书名 《计算机组成原理》
作者
出版社
唐朔飞 编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 答》
唐朔飞 编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据结构(c 语言版)》
严蔚敏、吴 清华大学出版社
伟民编著
《计算机组成原理》
白中英 主 科学出版社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学科专业基
2,0,2,9,3,4,2,8,2,3,8,4,5,若进程要访问的下一页的页号为 7,依据 LRU 算
法,应淘汰页的页号是()
A.2 B.3 C.4 D.8
28.在系统内存中设置磁盘缓冲区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磁盘 I/O 次数
B.减少平均寻道时间
C.提高磁盘数据可靠性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
Ⅰ.S1 会限制用户申请资源的顺序
Ⅱ.S1 需要进行所需资源总量信息,而 S2 不需要
Ⅲ.S1 不会给可能导致死锁的进程分配资源,S2 会
A.仅Ⅰ Ⅱ B.仅Ⅱ Ⅲ C.仅Ⅰ Ⅲ D.Ⅰ Ⅱ Ⅲ
27 . 系 统 为 某 进 程 分 配 4 个 页 框 , 该 进 程 已 访 问 的 页 号 序 列 为
Ⅲ. 左规时可能引起阶码下溢
Ⅳ. 尾数溢出时结果不一定溢出
A.仅Ⅱ Ⅲ B.仅ⅠⅡⅣ C.仅ⅠⅢ Ⅳ D.ⅠⅡ Ⅲ Ⅳ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程硕士导师信息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程硕士导师信息
李斗
副教授
通信网中的资源管理,业务流模型,信道纠错编码
1
曾参加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研制,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评估,基于通用小卫星平台的高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以及国家863计划卫星移动通信方案和设计等项目。研究兴趣包括卫星与地面无线通信中的资源管理,通信网中的业务流模型,以及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承担本科生“电子线路实验”和“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教学任务。目前指导研究生5人。
62765830
wmwang@
陈景标
62756853
jbchen@
王建民
62762772
jmwang@
周小计
62755834
xjzhou@
李正斌
62754815
lizhb@
副教授
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
光电子技术与
生物医学光学
2
主要从事物理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研究:激光生物技术(激光光镊、激光微束、激光微区光谱)、核磁共振成像以及与新型原子钟相关的原子物理研究。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和国防863等科研项目。
王为民
博士
副教授
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
3-5
从事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在医疗和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工作,特别是在医疗磁共振成像系统研制、工业核磁共振分析仪器开发、核磁共振技术的可视化石油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王志军
62757494
wangzj@
高繁民
62763330-3
gaofm@
毛新宇
62763330-3
maoxy@
张云峰
62754253
yfzhang@
杨延军
62752140

【北京大学考研篇】2019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研招生信息解析,考研分数线,报录比

【北京大学考研篇】2019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考研招生信息解析,考研分数线,报录比

【北京大学考研篇】2019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招生信息解析|院系介绍|分数线|报录比|911计算机专业基础真题|911参考书|内部资料一、2018年招生信息:招生院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划招生数全日制250人拟接收推免人数195人备注说明本院系仅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01.(全日制)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方法学02.(全日制)知识工程与需求工程03.(全日制)操作系统软件与普适计算软件技术04.(全日制)数据库与数据挖掘05.(全日制)大数据理论与应用06.(全日制)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07.(全日制)自然语言处理08.(全日制)文本知识挖掘与语言工程09.(全日制)网络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10.(全日制)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交互11.(全日制)生物信息学与生物计算12.(全日制)编程语言与程序分析13.(全日制)软件理论与计算复杂性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11计算机专业基础育明教育正正老师备注解析:1.2018年整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招收全日制250人,其中接收推免195人,那么统招就是55人。

今天我们着重看的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这个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这三个专业一共招收全日制114人。

那么推免多少呢?统招又是多少呢?经过统计我们发现,2018年统招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4人(含4名强军计划)。

(以上招收人数不包含港澳台,留学生)2.这个专业一共有13个方向,同学们需要在报名时选择一个方向,各个方向考试科目都是一样的,分别是政治,英语一,数学一,计算机专业基础。

政治不用多说,全国考的都一样,只不过北京改卷稍微严格一点,分数可能低一些。

英语一数学一难度也不小。

专业课911计算机专业基础我会在后边着重给同学们分析。

二、招生院系介绍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和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满足未来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北京大学于2002年在原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信息科学中心和微电子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正式组建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15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初试成绩录取名单

2015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初试成绩录取名单
4
联系 eecsgrs@ 或 62757465。 初取名单如下: 序号 准考证号 姓名 专业名称 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 英语听力 总成绩 备注 1 15480094 吴云峰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339 85 2 78.4 2 15480287 李烨 电路与系统 347 88 2.5 81.2 3 15480131 曹沁阳 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电子学) 390 93 3 88.5 4 15480084 高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376 90 2 84.6 5 15480291 吴迪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387 85 2 83.2 6 15480279 马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380 85 2 82.5 7 15480289 陆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341 90 2.5 81.6 8 15480292 尚泽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353 88 2 81.3 9 15480085 葛钟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341 90 2 81.1 10 15480018 张雪松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97 80 3 82.7 11 15480224 王佳康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93 90 3 87.3 12 15480058 叶孝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418 85 3 87.3 13 15480044 邱昭鹏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409 87.5 2.4 87.05 14 15480061 岳星兆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82 90 2.4 85.6 15 15480025 丁浩钰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96 85 3 85.1 16 15480238 于少青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59 90 3 83.9 17 15480190 孙博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95 82.6 2.6 83.4 18 15480301 陈耀棠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80 2.4 82.4 港澳台 19 15480172 位冰镇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60 86.4 2.1 81.3 20 15480195 胡涛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52 85 3 80.7 21 15480194 戴鹏飞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31 85 3 78.6 22 15480051 王文翰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23 85 2.4 77.2 23 15480102 徐龙龙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25 89 3 80 强军计划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规划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规划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规划杨熙鑫;谭新全;康丽娟【摘要】根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学生培养阶段的设置特点及建设理念,在分析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智能专业特点的本科专业建设模式.阐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软硬并举、三电联控”的专业发展方向,并对学生就业前景进行探讨.【期刊名称】《计算机教育》【年(卷),期】2014(000)019【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规划;课程建设;就业【作者】杨熙鑫;谭新全;康丽娟【作者单位】青岛大学软件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100;青岛大学软件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100;青岛大学软件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当今,发达国家始终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绿色化是产业发展必然趋势,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也将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从而智能科学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已经发展成为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生长点。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面向高科技前沿具有交叉性的基础性本科专业,其覆盖面广,应用前景广泛。

此专业涉及机器人技术,网络计算为基础的智能系统,微机电系统,与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智能技术,人机交互系统等[1-2]。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探索为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依据。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受到了国内外著名院校广泛的关注,许多知名学府都设立了该专业及相关研究室,进行智能专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国内智能专业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专业规划尚不完善。

在2004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3]。

之后,陆续有多所院校相继设立了该专业,青岛大学软件学院于2010年申报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并获得了国家教育的批准,于2011年9月顺利完成了首届招生。

目前,该届学生已处于本科学习的最后阶段,在总结近几年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笔者就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的就业趋势职业规划等问题进行探讨。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体系改革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体系改革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体系改革摘要: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以及其中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趋势,在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给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挑战。

上世纪中晚期制订的大学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有必要进行系统化的改革。

本文简要介绍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在计算机学科进行的教学体系改革。

关键词:信息科学技术;教学改革;教学理念;计算机学科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针对北大学生的特点,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域领军人才上,具体讲就是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具有集成能力的工程型人才和具有组织能力的管理型人才。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学院秉承了北京大学“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理念,在教学改革中强调了“拓宽夯实知识基础,培养锻炼综合能力”的基本原则,关注了如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结构化的教学体系框架设计:构筑能够灵活调整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教学体系框架,适应本学科发展迅速和与产业结合紧密的特点。

二是宽广和扎实结合的基础课程设置:依托北大的人文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基础,依托北大的理科优势夯实数学物理基础。

依托北大计算机学科的历史积淀强化算法和软件编程基础,依托学院的电子科学技术学科加强硬件基础。

三是面向能力培养的学习环境建设:营造敢于表达、质疑、挑战、犯错和承担的学术氛围,建设面向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立结合真实科研任务的、与研究生同等条件的科研实习制度。

本文将对这些前期教改实践做一个简要总结。

一、结构化的教学体系框架设计信息学院目前有四个本科生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学、微电子学和智能科学。

其中前三个是成立学院时就有的专业,而第四个是学院成立后设立的全国第一个智能科学专业。

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每个专业的课程自成体系。

一方面每个专业的学生知识面较窄,不利于学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有些课程在不同专业重复设置,浪费教学资源。

2015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录取名单公示-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5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录取名单公示-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5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录取名单公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取名单公示发布时间:2015-4-28:55:00作者:yjsjw浏览量:4118【字体:大中小】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取名单现在开始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4月2日—4月15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联系eecsgrs@或62757465。

初取名单如下:序号准考证号姓名专业名称初试成绩复试成绩英语听力总成绩115480094吴云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3985278.4 215480287李烨电路与系统34788 2.581.2 315480131曹沁阳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电子学)39093388.5 415480084高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7690284.6 515480291吴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8785283.2 615480279马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8085282.5 715480289陆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4190 2.581.6 815480292尚泽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5388281.3 915480085葛钟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4190281.1 1015480018张雪松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9780382.7 1115480224王佳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9390387.3 1215480058叶孝慈计算机软件与理论41885387.3 1315480044邱昭鹏计算机软件与理论40987.5 2.487.05 1415480061岳星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8290 2.485.6 1515480025丁浩钰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9685385.1 1615480238于少青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5990383.9 1715480190孙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9582.6 2.683.4 1815480301陈耀棠计算机软件与理论80 2.482.4 1915480172位冰镇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6086.4 2.181.3 2015480195胡涛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5285380.7 2115480194戴鹏飞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3185378.6 2215480051王文翰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2385 2.477.2 2315480102徐龙龙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2589380 2415480101修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2387.8 2.5578.8 2515480161章扬斌计算机系统结构34091382.5 2615480159程建计算机系统结构33385 2.2578 2715480209董平计算机系统结构35485 2.180 2815480164宋嘉文计算机应用技术32192381.1 2915480160谢文京计算机应用技术36480278.4 3015480234杜耀计算机应用技术37691386.1 3115480027高坤伦计算机应用技术36482.6 2.780.43215480212李云龙计算机应用技术37375276.8 3315480250袁玉鑫计算机应用技术39391.8 1.9587.2 3415480066艾永琦计算机应用技术35094 2.484.4 3515480072徐奎计算机应用技术35488.8 2.181.9 3615480270曹兴超计算机应用技术34085 2.779.2 3715480108张雨计算机应用技术29585.40.973.1 3815480285何浏源计算机应用技术39880281.8 3915480137田文晗通信与信息系统34090382 4015480133曾湘通信与信息系统34988280.9 4115480134王敬通信与信息系统32890380.8 4215480099李健通信与信息系统29688275.6 4315480120朱懂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42886.8 2.5588.75 4415480125刘粮魁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9185 2.8584.45 4515480009张津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7586.6 2.5583.35 4615480119张小飞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8480.2 2.2580.75 4715480298李登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75.6 2.778.3 4815480297陈国兴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75.4 2.778.1 4915480124李美杰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5480.2 2.5578.05 5015480003李海达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5379 2.5577.35 5115480114范泽新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6676.8 2.177.1 5215480006潘涛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2778.4 2.2574.15 5315480007秦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6569.2 1.9573.05 5415480111余睿玲物理电子学33590 2.581 5515480142蒋德林信号与信息处理35085279.5 5615480136肖文浩信号与信息处理32075271.5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5年4月2日。

北京大学院系概况北大各院系介绍

北京大学院系概况北大各院系介绍

北京大学院系概况北大各院系介绍北京大学开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那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北京大学,闻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北京大学成了一因此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在继续增强和进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进展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进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XX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归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

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治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着人材培育、科学研究、社会效劳的功能。

北京大学始终维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校园中人文渊薮,英才辈出,为民族振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奉献。

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五人取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九人),12人成为"两弹一�"的元勋,近500人被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进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奉献。

北京大学现有一般本科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共有5个学部、41个院系、271个研究所(中心)、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院、所、中心)、18.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材培育基地、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附属医院;101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44个硕士点、201个博士点;81个全国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97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3名、长江学者9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取得者108人。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简介(个人感觉版)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简介(个人感觉版)

EECS@PKU简介(本人小弱,此文全凭个人感觉所写,很可能并没有反映我院的真是状况,还望勿喷)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英文简称EECS,由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的四个主单词首字母组成,是北京大学最大的一个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在2011年的这次评选中,北大共有6人新获院士资格,信科学院独占两人,现任院长梅宏教授在2011年的评选中获得院士资格。

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和智能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生专业,但大一新生是不分专业的,按学院统一招生,这也是学校“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理念的一大体现。

我觉得这也是北大与其他学校的一大不同点,清华等工科学校将专业分的过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还没能充分了解好自己想学的专业就入学了。

北大的这一理念尤其体现在元培计划和信科学院上,学生可以在大一先主要抓基础、培养兴趣,到了大一下期末时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EECS的历史不长,成立于2002年9月,我是学院的第九届学生,但北大的信科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却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

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主体一直是科技前沿,未来的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的第一条光纤线路,第一台原子钟,第一块自主知识产权的CPU,我们看的报纸用的汉字精密激光照排系统都是在北大诞生的,甚至你所使用联通卡的手机所用的卫星通信、家里的数字电视都离不开北大信息科学学科的贡献。

上面这些夸EECS的话随便百度就能找到到。

我来说说我这半年在学院的感受吧。

1、课业压力大。

信科的大一基础课多且难(上了大二后发现大二比大一还惨,据说大三比大二还要苦逼……)。

不仅要学数学,还要学力学和计算概论,当然,唯一的欣慰就是不用学语文、化学和生物了。

这里的力学并不是像高中物理那样微微的弱智,很难,很多时候都是在考数学,当然对于高中学过物理竞赛的人来说压力还是小了不少的;计算概论通俗点说就是编程,如果没有编程基础的话,这门课可能要占用你很大一部分时间,甚至是你学习总时间的一半。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2018-2019考研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是广大考研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大学生必备网整理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

在2018-2019年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东南大学,排名第二的是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三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数学科学学院的基础数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十。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原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1958 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中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的基础上建系,1996 年改现名至今。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电子学系逐步形成了理、工科的有机结合,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部科技进步奖、中国船舶公司科技进步奖、全国工业新产品奖、国防工办重大改进成果奖、国防工办科技成果进步奖等多项。

早在“八五”期间卫星和无线通信实验室就完成了 TDM/CDMA VSAT 系统的设计定型,可以进行小批量生产;同时,卫星和无线通信实验室研究的卫星通信系统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电子科技科学技术特等奖。

1997 年我系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实现了国内第一套建立在广州-深圳国家光纤干线上的波分复用光纤通信工程,开创了我国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的新纪元,随之该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群体性突破。

量子电子学专业的铷原子钟与光抽运铯原子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4 年实现高质量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2005 年实现我国第一个原子激光,2008 年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双路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信源监控实验,2009 年研制成了世界上最快的物理真随机数发生器。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一、学院简介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由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微电子学系和智能科学系于2002年9月合并组建。

电子学系的前身—无线电电子学系源自北大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

计算机系源自北大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和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的计算机专业,是国内高校中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系。

微电子学系源自由著名物理学家黄昆院士领导在北大物理系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拥有教职员工近400人,各类学生超过3000人,是北京大学最大的学院。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拥有国内同类院校中最雄厚的师资队伍。

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三名。

他们分别是:杨芙清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王阳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微电子科学家;何新贵教授,中国工程院士,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

这支优秀的师资队伍,重视基础课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活跃的学术思想,是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很强、治学严谨、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

全院有教授(研究员)7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97名,其中长江特聘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

学院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信息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为我国信息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培养高质量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圣地,科研总体实力雄据全国前列。

学院覆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物理学4个一级学科和11个二级学科。

整个学院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部委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和国际著名公司、科研机构组建的若干联合实验室,是北京大学最大的专业学院。

北大是中国的最优秀的研究性大学,具有深厚的精神传统与文化底蕴。

作为北京大学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传承了“科学与民主”的传统,以其雄厚的技术科研力量,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北京大学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专业介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担任了先锋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现有155个博士点、177个硕士点、86个本科专业,以及涵盖139个专业的29个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8人,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0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拥有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及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国际地位:一直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一直在国际上被看做中国大学的代表。

北大出国人数也是中国大学中最多的。

北大的理科生一直是出国的主体,北大的理科是中国最强的,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

近年来,北大文科学生也越来越受国外高校的青睐。

北大学生出国档次一直是最高的,比如 Harvard招收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招北大学生。

工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

理论与应用力学, 工程结构分析, 能源与资源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院在原力学系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结构分析2个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及国际趋势,2006年增设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2008年增设航空与航天工程专业,2010年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工学院目前按工学类招生,入学第一年不划分专业,全院学生统一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类基础课程,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特长后,于第二学年初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化学学院设有5个系:化学系、材料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7个研究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论与计算化学,应用化学);学院还设有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化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信息的科学技术学院工程的硕士导师信息的

北京大学信息的科学技术学院工程的硕士导师信息的
王建民
博士
副教授
卫星激光通信及图像处理技术
2
主要研究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精密测试技术和图象处理技术。参与总装“激光星间链路技术”及863“天基综合信息网高速、轻型光通信技术”研究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周小计
博士
副教授
激光物理与技术
1-2
主要从事冷原子物理,新型原子钟、量子精密测量以及量子信息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被引用近150次, 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以及国家高技术863计划等科研项目。
李朝晖
62763933
lizh@
陈徐宗
62751778
xuzongchen@
郭弘
62757035
hongguo@
张志刚
62754094
zhgzhang@
叶安培
62762323
yap@
王为民
戴恩光
62767658
daieg@
副教授
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
光电子技术与
生物医学光学
2
主要从事物理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研究:激光生物技术(激光光镊、激光微束、激光微区光谱)、核磁共振成像以及与新型原子钟相关的原子物理研究。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和国防863等科研项目。
王为民
博士
副教授
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
3-5
从事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在医疗和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工作,特别是在医疗磁共振成像系统研制、工业核磁共振分析仪器开发、核磁共振技术的可视化石油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62765830
wmwang@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字体:大中小】考研书店一.基本情况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 年9 月。

学院由12 个研究所和中心组成:基础实验教学研究所、电子工程研究所、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光子和通信技术研究所、物理电子学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网络和信息系统研究所、计算语言学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所、微电子学研究院、信息科学中心。

学院覆盖了4 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电子科学和技术、信息和通信工程、物理学),11 个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和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使用技术;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磁场和微波技术、电路和系统;通信和信息系统、信号和信息处理;无线电物理、声学)。

其中5 个二级学科在2002 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和理论、计算机使用技术、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通信和信息系统)。

学院教学研究实力雄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 人( 含双聘 1 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教授70 余人,博士生导师50 余名。

学院拥有3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视觉和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 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区域光纤通信和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5 个部委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和国际著名公司、科研机构组建的若干联合实验室。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年平均科研经费约一亿元),每年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和高水平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0 多篇。

北京大学的信息科学技术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 年代数学系的计算数学专业、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专业。

几十年来,北京大学在信息科学技术学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20 世纪70 年代我国第一台百万次数字计算机150 的研制,80 年代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系统的研制和使用,90 年代纳米电子学、量子电子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微电子技术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领先的指纹识别系统等等,都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乃至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的开展,又进一步促 进了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促进了 整体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 很多同学做出较高水平的本科生论文研究 工作。嵌入式系统相关论文在2003年学院 的50篇优秀论文中占4篇、10篇最佳论文中 占1篇。(252名毕业生中通过2次答辩选出50篇
优秀论文;50篇优秀论文中评出10篇最佳论文)
• 以SMT流水线为基础,可进一步构建光机 电一体的实验平台。
3. 多样性的教材
• 在总结前一轮教学经 验、教训的基础上更
新。目前以纸介实验
讲义为主,由校内教 材科出版。
正式实验教材将出版
• 《电子线路实验》、《数字逻辑电路 实验》等五门实验课教材经过多年充 实和完善,将按与北京大学出版社签 订的合同正式出版。
• 开放式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有利于: ① 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和积极性; ② 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③ 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④ 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快速成长。
适应开放式教学的管理
措施之一:改革实验室管理办法,调 动实验管理人员积极性,也吸收学生 参与实验室管理;
措施之二:大力推进监控和门禁系统 等开放式硬件教学环境的建设,管理 引入新技术。
热烈欢迎
各位专家、教授 莅临北京大学
检查、指导
电子信息科学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项目
成果汇报
毛晋昌 王志军 崔玉芹 李斗 刘新元 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基础实验中心
电子信息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成果汇报主要内容
• 建设背景 • 指导思想 • 成果体现
电子信息科学 基础实验中心 2001.6 通过教育部评估
1. 新的实验课程体系 2. 相应实验室、实验装置和设备 3. 多样性的教材 4. 教学资源信息化 5. 开放式教学环境 6. 能跟踪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富有开拓创新精
神的实验教学队伍 7. 实验教学规模扩大
1. 建设新的实验课程体系
• 基础型:《电路基础实验》、《电子线路
实验》《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 提高型:《微机原理与接口应用实验》、
座落在理科2号楼
一、体系建设背景
•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理科,注重理论基础; 原来,实验教学设备落后;实验课程安排靠 后;综合设计型和创新性实验训练环节薄弱。 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实践能力较弱。
• 电子、微电子、计算机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 术的飞速发展,更凸现原实验教学的缺陷。
• 在交流中深感不足,学习兄弟院校之长处。
•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建设、改革推动力。
加强实验中心基本建设 现况
• 使用面积 • 国家投资
211、985、世行贷00万 总值约800万
二、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 巩固基础、体现先进、 加强实践、着眼创新。 • 大力推动、稳步实施。
三、成果体现
重视数字化形式教材建设
• 数字化形式的教材(如电子版讲义、 讲稿、多媒体教材等),学生可通过 网络浏览或下载。ftp:///
积极迎接教材建设的变革
• 教材建设的新理念:随着计算机、尤其是网 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仅传统纸介质教材已经 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多媒体、网络 化技术必然引起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 和教学技术的革命。据此理念进行多媒体教 材建设。
《可编程逻辑电路》、《计算机辅助分 析》、《虚拟仪器实验》;
• 综合型:《电子系统设计》、《嵌入式系 统》、《数字信号处理》、在建《SoPC设
计》。
• 这样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电 子信息科学技术及其新发展、开阔了视野、 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课的 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理论课学习的效果。
• 共6个队获全国奖,其中5个队获全国一等 奖( 1个队夺02年唯一的英特尔杯)。
200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两个队获一等奖
• 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 •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2002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 两个队获一等奖、一队夺冠
• 基于Linux平台的视频点播终端 • 基于公用移动通信网的图像采集传
输系统
2002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夺杯
基于Linux平台的视频点播终端
2004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一等奖
在Linux平台上搭建基于H.323标准协议的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英特尔未来科学家竞赛” 2004年第三名
Multiple wavelength free-space laser Parallel communications
该实验教学体系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可 见一斑。
• 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对相应理论课程体 系的改革和建设也必将产生很好的推动作 用。
2. 建设相应实验室、 实验装置和设备
• 电子线路和数字电路实验教学组自行研 制适于研究性实验的装置。
• 配合《电路基础实验》实验教学,建成表 面贴装工艺(SMT)流水线实验室,使学 生亲身体验电子表面贴装工艺。
开放式教学的仪器设备配置
为学生自主创新性实验配置了常用和 特殊功能的仪器设备。
支持以下开放式教学活动
大型实验、综合设计实验、毕业论文、 课外科技小组、电子设计竞赛;
与实验室各项建设有关的活动
电子设计竞赛初见成效
变压力为动力
在近几年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
• 4届本科生共11队(33人)参加全国大学生 电子设计竞赛(包括嵌入式专题赛)。
• 实验室监控和门禁→策划、论证、实施实验 室现场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已试运行。
• 具有实验教学现场视频和音频信息采集功能, 可使教学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扩展和延 伸,使本来在时间和空间受限制的教学资源 充分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
5. 建设开放式教学环境
• 新实验教学体系,必须有开放式实验教学 环境的支持。
• 为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尝试提高多媒体课件 的技术和学识水平。非电类《电子线路实验》 多媒体课件。(除具备传统教材应达到的要 求和功能外)音像具备、图文并茂、动静结 合、学术性、趣味性、形象化、启发式、方
4. 重视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
• 充分认识教学资源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的重 要意义。从为满足抢救精品课堂教学、不受 时空限制的教学指导等原始想法开始,进行 一系列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