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
尹小梅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32)
摘要:在分析研究目前高职院校实用英语教学弊端的基础上,通过对对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进行分析,尝试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力求创建以就业为导向,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关键词:需求分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一、引言
为适应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急切需求,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目前的高职教育正面临巨大转型,将由“重点扩大规模”进入“全面提高质量”阶段,从而推动高职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在高职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如何能够在新的形势下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摆脱学科化的传统英语教学的种种弊端,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摆在广大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大课题。
二、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绝大多数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仍然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教学目标错位,高职教育的特点未能充分体现;第二、高职英语课程标准过分注重基础,缺乏对英语在职业中运用的通盘考虑。2006年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教指委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教指委(2008)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应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行业阶段。而目前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中,绝大多数院校都过分地注重基础阶段,而在行业阶段受制于各种因素,包括师资、教材、教学硬件设施等,未能开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行业英语课程。第三、高职英语课程应用性不强,应试倾向严重,未能充分发挥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正面反拨效应,反而受牵于它,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第四,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亟待提高。高职很多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对待科研,更是有极大的认识误区,很多老师对国家教育政策不敏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之间的互助关系。
三、英语需求分析
向前进等(2010)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决于企业或行业的“接受度”。在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现阶段“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更要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向前进等(2008)就用人单位对员工英语技能的需求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得出不同的岗位,对英语的需求程度不同:岗位越高,对英语应用技能的需求越高,日常使用量也大,同时也更具体;在英语技能使用频率方面,听说频率最高,其次为阅读和写作,翻译最低。除了做社会需求分析,我们要设计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程,我们还得对学生的个体需求有所了解,包括他们缺乏什么,需要什么,期望什么,应该学什么等。教育学家Lambert和Gardner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要取决于学习动机。英语作为通用的国际语言,是求职、就业、加薪和职业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有学好英语的动机,但大多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而进行的英语学习活动,并没有“我要学,我想学”的主体意识。英语学习策略方
面,大部分学生在中学应试教育中形成的一些英语学习习惯,到大学后并未能及时纠正过来,对英语学习策略的不了解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自觉运用各种策略来改善英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英语教学有必要加强英语学习策略教学。教学内容方面,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具备实用性,但是职业性特性不够,未能真正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教学模式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师生互动是他们最喜欢的英语教学模式,他们对于“填鸭式”的教师讲解比较反感。
四、高职英语课程的定位
《职业教育课程论》(徐国庆,2008)中指出,职业院校的普通文化课程与普通学校的普通文化课程必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职业院校的普通文化课程,因教育性质不同、教育对象不同,因而其普通文化课程也应追求自身特色。徐国庆老师(2008)还将普通文化课程分成以下五大类:工具类课程;德、体、美育课程;公民生活类课程;专业准备类课程;生涯心理类课程。其中工具类课程定义为既是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基础性课程,又是联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重要纽带,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等课程。由此可见,高职英语课程属于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程体系中的工具类课程。《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也明确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因此,高职英语课程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根据笔者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高职英语课程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第一、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以技术、服务为主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目标首先应该要突出实用性与职业性,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来选择英语课程的内容,突出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第二、高职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第三,高职英语教育还应帮助学生学会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除了“引进来”,我们还得学会“走出去”,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担负起桥梁作用。
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内容设置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板块:基础英语、日常生活英语、专业英语。其中基础英语包括1、语音语调,因为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以开口说英语,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会英语音标,不会读,导致课堂互动没法开展;2、单词记忆,即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并有效的记单词的办法,并通过开展英语单词竞赛鼓励同学们背单词;3、基本语法训练。日常生活英语则是根据生活中最常经历的场景,设计相关的训练主题,并在这些主题中插入中西文化的对比,通过这些主题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应用能力,为满足社会需求,应适当增加听说训练比例,可包括以下方面:打招呼与告别(greeting and farewell),邀请(invitations),电子邮件(emails),预定(making reservations),就餐(at a restaurant),购物(shopping),娱乐与名胜(entertainment and tourist attractions),申请工作与面试(apply for a job and interview)等。行业英语即通过派遣老师下企业进行调研,根据不同专业对我们的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的要求,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前提下,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数量。课程开设时间分别是:第一学期为基础英语,第二学期为日常生活英语,第三学期开设行业英语。
六、教学组织模式改革
考虑到课时有限,又是大班上课,根据教学内容,为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可考虑将教学组织模式改为1+1的模式,即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模式。英语第二课堂是指在常规课堂教学以外由英语老师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