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氏试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Word版

格氏试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化学中功能最多、最有价值的化学试剂之一。本文在明确格氏试剂制备原理基础上,综述了格氏试剂在新型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本文仅论述过渡金属催化格氏试剂的应用、格氏试剂对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及在含氮化合物合成3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并对格氏试剂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格氏试剂;制备;应用

一、格氏试剂的制备

格氏试剂是法国化学家格利尼亚(Gfignard.V )于1901年研究发现的,它是由金属镁与卤代烷(RX ),在无水乙醚(又叫绝对乙醚,干醚)介质中作用,加热回流生成烷基卤化镁(通式为RM gX )。烷基卤化镁叫格利雅试剂,又称为格氏试剂。反应如下:

格氏试剂是20世纪初有机化学合成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之一,它促进了有机化学合成的发展。

制备格氏试剂时,卤代烷的活性顺序应是:碘代烷>溴代烷>氯代烷,碘代烷太贵,氯代烷的活性较小,所以一般用溴代烷来制备格氏试剂,反应产率很高。

格氏试剂是在无水乙醚(即绝对乙醚)介质中制备的,乙醚的作用是与格氏氏剂络合生成稳定的溶剂络合物。此络合物是格氏试剂在乙醚中较易生成和在乙醚中稳定的一个原因。使用格氏试剂合成各类有机化合物时,不需要把它从乙醚中分离出来,可直接使用它的乙醚溶液进行有机合成。此外,用活性较小的卤乙烯、卤苯等制备格氏试剂时,则需要用环醚四氢呋喃或其他醚作为溶剂,才能更好地通过络合生成稳定的格氏试剂。

不管是用乙醚,还是用四氢呋喃或其他醚等作为溶剂都不能有水有醇,原因是格氏试剂与水、醇发生反应。络合物为:

二、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格氏试剂烷基卤化镁(或称有机镁卤化物)RMgX,是含有C—Mg键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它的C—Mg键是高度极性的共价键(Rδ-:Mgδ+X ),富电子的碳(潜在的R-离子)具有很强的碱性和和亲核性。所以它既是一个极强的碱,又是一个很强的亲核试剂,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化学中最有价值、最多能的有机化学试剂之一,应用相当广泛,例如,Harry Adams等[1]报道了P手性磷氧化物的对映选择性合成;Andrew J.Eberhart 等[2]报道了芳基和杂芳基亚砜的亲核邻位烯丙基化;Eiji Shirakawa 等[3]报道了芳基格氏试剂与芳基碘化物或溴化物发生的交叉偶联反应,此反应是通过S

1途径进行的,并给出了其机理;

RN

Alejandro Ramirez 等[4]报道了用格氏试剂对介孔硅进行功能化,期间形成了

Si-H键,并且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机理;Te—Fang Yang等[5]研究了格氏试剂促进甲酰冰片和异冰片的选择性扩环和烷基化,这是一种产生高度取代环戊烷的新路线。

1.过渡金属催化格氏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

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的要求为:(1)反应在温和的条件(温度、压力)下进行;

(2)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包括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3)将化学计量反应转化为催化反应;(4)降低三废污染,减少公害。而这正是有机过渡金属化学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为达到这些要求提供了重要手段[6 ]。在现代的有机合成中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是形成C(sp2)-C和C(sp3)-杂键的重要反应类型。近年来,由于其简洁、高效并且经济,已经成为合成化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在除草剂、药物分子、液晶材料、天然产物、聚合物、染料等各种有机物合成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为社会带来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

Surya Prakash Singh等[7]报道了格氏试剂和烷基卤化物或对甲苯磺酸酯的

交叉偶联反应,含有镍和钯的钙钛矿(LaFe

0.8Ni

0.2

O

3

(LFN0)和LaFe

0.95

Pd

0.05

O

3

(LFPO))

在共轭二烯存在的条件下可以用作此反应的有效催化剂。此反应用1%(摩尔分数)的含镍和钯的钙钛矿催化剂就能在室温下或者更低的温度下进行,并且钙钛矿可以重复利用而活性没有明显的降低。Ning Liu 等[8] 报道了一系列镍的氨基螯合物对于Kumada交叉偶联反应的催化作用,经过测试发现镍的P、N、O螯合物对芳基、杂芳基和乙烯基氯化物与芳基格氏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表现为活性催化剂,如图1所示。这些反应能够在室温下发生,并且在LiC1和ZnC1。添加剂的帮助下能容纳芳基氯化物中的官能团。

图1 芳基、杂芳基和乙烯基氯化物与芳基格氏

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

2.格氏试剂对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

共轭加成反应是构造碳-碳键或碳-杂键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9],α,β-不饱和酮含有2个官能团,因而反应活性很高,其中很多化合物是重要的医药和农药中间体[10]。

Matthieu Tissot等[11]。报道了格氏试剂对聚乙烯共轭环烯酮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该反应形成了1个不寻常选择性的1,4加成产物。此方法所用的催化剂体系包括三氟甲基磺酸铜和一个NHC配体。Xiufang Cao 等[12]报道了基于手性助剂,即格氏试剂的共轭加成研究。通过手性助剂来引入手性是制备一系列具有光学活性的有机化合物的有效方法。Xiufang Cao等提到,相对来说之前很少有芳基取代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被应用在这个领域,因此,研究者们报道了一系列芳基取代的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和一系列格氏试剂的一种高度特定选择和非对映异构的共轭加成反应。所得到的产物能够进一步转化为手性酮类、醇类、醛类和羧酸,这些化合物在不对称合成中是很重要和有用的中间体。Anthony

J.Pearson 等[13]报道了格氏试剂对环戊二烯酮的立体选择性共轭加成,他们使用格氏试剂与在α,α′位有三甲硅烷基、β,β′位有羟乙基的环戊二烯酮发生共轭加成,发现产物具有很好的立体选择性。

3.格氏试剂在含氮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和新材料对特殊含氮化合物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而应用格氏试剂合成特殊含氮化合物已成为满足相关应用需求的简捷高效的重要技术手段。

Yusuke Mizutani等[14]报道了格氏试剂对α-肟酯的双亲核N-烷基化,通过此方法,各类N,N-二烷基化的α-氨基酸在15 min之内被成功合成出来。Hans Andersson等[15]报道了用i-PrMgC1和吡啶N-氧化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种选择性的邻位金属化物,其可以和各种各样的亲电试剂反应生成2-取代的吡啶N-氧化物。此外,通过一种双金属催化交叉偶联,此种金属化吡啶N-氧化物可以直接被芳基化。Hans Andersson 等[16]报道了用格氏试剂和吡啶N-氧化物发生快速加成生成立体选择的正烷肟。该反应提供了一种有效制备取代烯烃的方法,这种取代烯烃具有立体化学性,而且还可以作为活性部分或者作为通用的合成中间体。Caroline Roe等[17]采用一锅法以5种成分(氧噻唑烷、苯基溴化镁、双(三甲基硅烷基)酰胺锂、醛和格氏试剂)合成了手性非外消旋的胺类化合物或亚磺酰胺类化合物。该方法产率很高而且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Fang Zhang 等[18]报道了通过格氏试剂和硝基氮氧化物的反应来对硝基氮氧化物进行芳基化和烷基化。对于4-硝基N-氧化物,芳基化发生在2或6位置,然而烷基化发生在3位置。

三、结语与展望

尽管目前各种新型格氏试剂不断被开发并获得广泛应用,但推广格氏试剂的工业应用还需做大量深入仔细的研究工作:(1)需进一步开发应用Fe、Co、Mn 等廉价、低毒或无毒的新型过渡金属催化格氏试剂,扩展其在偶联反应方面的应用范围,降低产业化成本,并提高其工程应用的技术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2)需开发对湿气和氧气敏感度不高且反应剧烈程度易于控制的特种格氏试剂,并加大

其在国防军工级尖端科技领域所需新材料开发中的工程应用;(3)应加强新型格氏试剂在特种含氮药物(或药物中间体)或分子结构复杂的天然化合物合成领域的应用水平,更好地满足医药、食品和化妆品产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Harry Adams,Rebecea C Collins,Simon Jones,et a1.Enantio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p-chiral phosphine oxides[J].Org Lett,2011,13(24):6576 [2]Andrew J Eberhart,Jason E Imbriglio,David J Procter.Nu-cleophilic ortho allylation of ary1 and heteroaryl sulfo-xides[J].org Lett,2011,13(21):5882

[3]Eiji Shirakawa,Yumi Hayashi,Ken-ichi Itoh,et a1.Cross-coupling of aryl grignard reagents with aryl iodides and bromides through S

1

RN pathway[J].Angew Chem Int Ed,2012,124(1):222

[4]Alejandro Ramirez,Ligia Sierra,Benedicte Lebeau,et a1.Formation of Si-H groups during the functionalization of mesoporous silica with Grignard reagents[J].Microp Mesop Mater,2007,98(1-3):115

[5]Te-Fang Yang,Zhong-Nian Zhang,Chih-Hao Tsenget a1.Grignard reagent-promoted selective ring expansion and alkylation of formyl borneol and isoborneol:A new route to highly substituted cyclopentanes [J].Tetrahedron Lett,2005,46(11):1917

[6]孙晓利,张生勇,郭建权.有机合成中的过渡金属催化剂[J].化学教育,1991(5):5

[7]Surya Prakash Singh,Takanori Iwasaki,Jun Terao,et a1 .Cross-coupling of Grignard reagents with alkyl halides or tosylates by the use of nickel or palladium containing perovskite[J].Tetrahedron Lett,2011,52(7):774

[8]Liu Ning,Wang Zhong xia.Kumada coupling of aryl,hetero aryl,and vinyl chlorides catalyzed by amido pincer niekel complexes[J].J Org Chem,2011,76(24):10031

[9]Takai K,Oshima K,Nozaki H.Stereoselective epoxidation of allylic alcohols and dehydrogenative oxidation of secondary alcohols by means of t-butyl hydroperoxide and aluminium regents[J].Bull Chem Soc Jpn,1983,56(12):3791

[10]李英奇,彭雨春,刘建兵.α,β-不饱和酮与金属有机试剂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5,35(1):13

[11]Matthieu Tissot,Daniele Poggiali,Helene Henon,et a1.Formation of quaternary stereogenic centers by NHC-Cu-catalyzed asymmetric conjugate addition reactions with Grignard reagents on polyconjugated cyclic enones [J].J Chem Eur,2012,18(28):8731

[12]Cao Xiu fang,Liu Fang,Lu Wenchang,et a1.Regio- and dia-stereoselective conjugate addition of Grignard reagents to aryl substituted α,β-unsaturated carbonyl compounds derived from Oppolzer’s sultam[J].Tetrahedron,2008,64(24):5629

[13]Anthony J Pearson,John D Protasiewicz,James Updegraff,et a1.Stereoselective conjugate additions of Grignard reagents to cyclopentadienones[J].Tetrahedron Lett,2007,48(31):5569

[14]Yu suke Mizutani,Hiroki Tanimoto,Tsumoru Morimoto,et a1.Double nucleophilic N-alkylation of moxime-esters with Grignard reagents[J].Tetrahedron Lett,2012,53(44):5903

[15]Hans Andersson,Magnus Gustafsson,Roger Olsson,et a1.Selective synthesis of 2-substituted pyridine N-oxides via directed ortho-metallation using Grignard reagents[J].Tetrahedron Lett,2008,49(48):6901

[16]Hans Andersson,Xiaoyang Wang,Mikael Bjorklund,et a1.Reaction of pyridine N-oxides with Grignard reagents:Astereodefined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dienal oximes[J].Tetrahedron Lett,2007,48(39):6941 [17]Caroline Roe,Heather Hobbs,Robert A Stockman.One-pot synthesis of chiral nonracemic amines[J].J Org Chem,2011,76(22):9452

[18]Zhang Fang,Duan Xinfang.Facile one-pot direct arylation and alkylation of nitropyridine N-oxides with Grignard reagents[J].Org Lett,2011,13(22):6102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有机化学基础》课时作业2:有机合成及其应用(三)

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专项训练 一、有机化合物合成 1.中科院首创用CO 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 .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 B .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 C .聚二氧化碳塑料的使用也会产生白色污染 D .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都属于纯净物 2.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和自身缩聚反应的是( ) C .HCOOH D .CH 3—CH===CH —CH 3 3.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材料来代替聚苯乙烯,它是由乳酸(一种有机 羟基羧酸)缩聚而成,能在乳酸菌的作用下降解从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关于聚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聚乳酸是一种纯净物 B .聚乳酸是一种羧酸 C .聚乳酸的单体是CH 3CH(OH)COOH D .其聚合方式与聚苯乙烯的聚合方式相同 4.以淀粉和必要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制取 的过程是 淀粉――→① 葡萄糖――→② 乙醇――→③ 乙烯――→④ 1,2-二溴乙烷――→⑤ 乙二醇――→⑥ 乙二酸――→ ⑦ (1)指出反应类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式试剂练习题

格氏试剂练习题 A组 1.卤代烃(RX)与镁于室温下在干燥乙醚中反应,生成卤化烃基镁(RMgX): RX+Mg RMgX 这种产物叫“Grignard Reagent”(格氏试剂)。 格氏试剂很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与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HY)作用,生成相应的烃: RMgX+HY→RH+ (Y=-OH、-OR、-X、-NH2、NHR、-C≡CH等) 它还能与具有羰基结构的化合物(醛、酮等)发生加成反应,产物水解成醇: 基于的这一巨大贡献,他曾获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 2,3-二溴-3-乙基戊烷()是一个孪二卤代烷。试以3-戊醇和乙醛为原料,通过利用格氏试剂合成之。 乙醚RMgX(格林试剂)。利用格林2.已知卤代烃与金属镁反应生成“格林试剂”,如:R-X+Mg???→ 试剂与羰基化合物(醛、酮)等的反应可以合成醇类,如: (1)现欲合成化合物,用格林试剂与相应的醛或酮加成,一共有____种方法,试写出所用格林试剂与相应醛或酮的结构简式。 (2)试以苯、溴、乙烯、镁、水、空气等为主要原料,辅以必要的催化剂,合成化合物-CH(OH)CH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B 催化剂 C NaOH A D Mg E HBr CH 2=CH 2 H G F 3-甲基-3-戊醇 水解 D 氧化 水解 3.已知RX +Mg ???→?无水乙醚RMgX 2RMgX +R ’COOR ’’?? ?→?无水乙醚???→?+ H O H 、2 请用乙炔为基本原料合成3-甲基-3-戊醇。所用到的有机原料均由乙炔合成,无机原料自选。 B 组 4.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并画出产物A ~H 的结构式。 5.卤代烃和金属镁在乙醚中反应生成烷基卤代镁(RMgX ),称为格林试剂,它是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可与羰基化合物反应制醇。 现有乙烯和必要的无机原料合成3-甲基-3-戊醇,合成路线如下:

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许广帅 (化工学院化工一班) 摘要:由于有机溶剂易使酶蛋白变性、失活或抑制其反应,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概念:酶反应需在水溶液中进行。尽量避免使用有机溶剂。随着酶学研究的进展。经过近十年的大量研究,人们发现。只要条件合适,酶在有机溶剂中是完全能够起催化反应的。1985年欧洲生物技术联合会召开了“生物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随后又组织了“有机相中的酶催化讨论会,引起了与会科学工作者扳太的兴趣。近年来。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应用微生物或酶进行催化反应。由于酶催化反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使得这种合成与转化在合成化学领域中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潜力。 关键词:酶、有机溶剂、生物催化剂、催化反应 Abstract: Because the organic solvent is easy to make enzyme protein denaturation and inactivation or inhibit the reaction, therefore, for a long time, form a concept: enzyme reac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queous solution. Try to avoid using organic solv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enzymology. After nearly 10 years of research, people found. As long as conditions are right, enzymes in organic solvents is fully capable of catalytic reaction. In 1985 European biotechnology federation held a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catalyst in organic synthesis, and then organized\" seminar on enzyme catalysis in the organic phase, aroused the interest of the scientific workers pull too. In recent years. A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synthesis chemistry i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organism or enzyme catalytic reaction. Because the enzyme catalytic reaction are highly specific, makes the synthesis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field of synthetic chemistry has great theory value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Key words:Enzyme, organic solvents, catalysts, catalytic reaction 1 前言 酶除作用于天然底物外,还可作用于与其底物结构相似的物质发生非自然催化,从而构戚了一个特殊的化学合成新锈域。通过酶催化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脱氢、还原、脱氨、羟基化、甲基化、环氧化、脂化、酰胺化、磷酸化、开环反应、异构化、侧链切除、缩合以及卤代等反应。由于酶催化较化学法催化具有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2010——2017年全国卷有机合成题(有答案)

全国卷有机高考题 第1天 (2015全国2卷38)(15分)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G )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枓的生物相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PG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烃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化合物B 为单氯代烃:化合物C 的分子式为C 5H 8 ③E 、F 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 是福尔马林的溶质 ④ 冋答下列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为 . (2)由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由E 和F 生成G 的反应类型为 ,G 的化学名称为 . (4)①由D 和H 生成PPG 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PPG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 (填标号). a . 48 b . 58 c . 76 d .122 (5)D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能与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是 (写结构简式) D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 (填标号). a .质谱仪 b .红外光谱仪 c .元素分析仪 d .核磁共振仪. 稀NaOH R 1CHO+ R 2CH 2CHO CH -CH R 1R 2HO CHO

(2013全国2卷38)化合物Ⅰ(C 11H 12O 3)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Ⅰ可以用E 和H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已知以下信息: ① A 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RCH=CH 2 RCH 2CH 2OH ② 化合物F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③ 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名称为 。(2)D 的结构简式为 。 (3)E 的分子式为 。 (4)F 生成G 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类型为__ ___。 (5)I 的结构简式为 。 (6)I 的同系物J 比I 相对分子质量小14,J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共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J 的一个同分异构体发生银镜反应并酸化后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1,写出J 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B 2H 6 ②H 2O 2/OH -

格氏反应基本要求、反应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格氏反应基本要求、反应后处理及注意事项我看 1、无水(溶剂、底物都无水) 无水乙醚(THF)制备:加入钠屑回流3~5小时,用二苯甲酮做指示 剂(二苯甲酮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整个体系无水) 干燥后处理: 异丙醇与钠屑反应比较温和,生成的异丙醇钠可溶于水。 2、无氧条件 采用N2、Ar保护。 用乙醚做时可以不用氮气保护,因为反应放热,乙醚的沸点低,整个 体系充满乙醚。 2、反应后处理:采用饱和NH4Cl水溶液。 3、容器少量水处理:加入少量丙酮,吹干(丙酮和水混溶)。 特别提醒:需要进行加热时可以采用苯作为溶剂(加热温度以本的沸 点来定) 格氏反应注意事项 1、格氏反应 卤代烃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和金属镁作用生成烷基卤化镁RMgX,这种有机镁化合物被称作格氏试剂(Grignard Reagent)。格氏试剂可以与醛、酮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经水解后生成醇,这类反应被称作格氏反应(Grignard Reaction)。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试剂之一,它是由法国化学家格林尼亚(V.Grignard)发明的。 1871年,格林尼亚生于法国塞堡(Cherbourg Frace)。当他在里昂(Lyons)大学学习时,曾师从巴比亚(P.A.Barbier)教授。当时,巴比亚主要从事有机锌化合物的研究,他以锌和碘甲烷

反应得到二甲基锌,这种有机锌化合物被用作甲基化试剂。后来,巴比亚又以金属镁替代锌来进行尝试,也获得相似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不过反应条件比较苛刻。于是。巴比亚便让格林那继续对有机镁化合物的制备作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用碘甲烷和金属镁在乙醚介质中反应可以方便地得到新的化合物,不经分离而直接加入醛或酮就会发生进一步反应,反应产物经水解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醇。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后来的研究表明,烷基卤化镁(即格氏试剂)可以用于许多反应,应用范围极广,因而很快成为有机合成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 格氏试剂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合成的发展,格林尼亚因此而获得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通常,各种卤代烃和镁反应都可以生成格氏试剂。不过,不同的卤代烃与镁反应活性有差异。一般来讲,当烷基相同时,碘代烷最易反应,氟代烃活性最差(实际上还没有人用氟代烃制RI>RBr>RCI>>RF 当卤素原子不变时,苄基卤代烃和烯丙基卤代烃活性最高,乙烯基卤代烃活性最低: ArCH2X、CH2=CHCH2X>30RX>20RX>10RX>CH2=CHX 格氏试剂对水十分敏感。事实上,凡是具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都可以和格氏试剂反应,例如醇、末端炔烃、伯胺及羧酸等。因此,在制备格氏试剂时,应该使用无水试剂和干燥的仪器。 此外,格氏试剂与空气中的氧也会发生反应,如: 2RMgX+O2==2ROMgX 不过,在以乙醚作溶剂的格氏反应中,由于乙醚的蒸气压较大,反应液被乙醚气氛所包围,因而空气中的氧对反应影响不明显。在格氏试剂制备中,溶剂的选择也是个关键。通常选用绝对乙醚作溶剂。这是由于乙醚分子中的氧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它可以和格氏试剂形成可溶于溶剂的配合物: 若使用其他溶剂,如烷烃,反应生成物会因不溶于溶剂而覆盖在金属镁表面,从而使反应终止。 除了乙醚外,四氢呋喃也是进行格氏反应的良好溶剂。尤其是当某些卤代烃,如氯乙烯、氯苯等在乙醚中难以和镁反应,若以四氢呋喃替代乙醚作溶剂,则可以顺利地发生反应。由于四氢呋喃的沸点比乙醚高,因而以四氢呋喃作溶剂进行格氏反应比用乙醚要安全一些。 2、格氏反应通法 (1)无水乙醚的制备 首先取少量待处理的乙醚,加入等体积2%碘化钾溶液并滴入几滴稀盐酸,振摇后若使淀粉溶液呈紫色,即表明乙醚中含有过氧化物(也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过氧化物)。除去过氧化物的方法如下:将乙醚转入分液漏斗,加入相当于乙醚体积1/5的H2SO4亚铁溶液,剧烈振摇,静置分层,除去水相。然后,将除去过氧化物的乙醚分馏两次[1],每次都收集33℃~37℃馏分。 乙醚须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压入钠丝,盖上带有毛细管的瓶盖,以便让产生的氢气逸出。

有关格式试剂(Grignard-reagent)的总结

有关格式试剂(Grignard-reagent)的总结

由有机卤素化合物(卤代烷、活泼卤代芳烃)与金属镁在绝对无水乙醚中 反应形成有机镁试剂,称为“格林尼亚试剂”,简称“格氏试剂”。后法 国化学家诺尔芒于1953年以四氢化呋喃(THF)作为溶剂得到了格氏试剂。该项改进称为“格林尼亚-诺尔芒反应”。现常用卤代烃与镁粉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THF)中反应制得,制备过程必须在绝对无水无二氧化碳无乙醇等具有活泼氢的物质(如:水、醇、氨NH3、卤化氢、末端炔等)条件下进行。通常以通式RMgX表示。格式试剂是一种活泼的有机合成试剂,能进行多种反应,主要包括:烷基化反应,羰基加成,共轭加成,及卤代烃还 原等。 格式试剂一般有两种,1:氯苯类(氯化苄)在乙醚(四氢呋喃)下和镁反应,2:溴代环戊烷在乙醚(四氢呋喃)下和镁(锌)反应。 1 格式试剂的溴代苯,格式的操作分为几类: 第一类:高温引发,回流滴加,保持回流1h 以使反应完全,这适合活性中等的溴代苯,如对甲基溴苯; 第二类:高温不好引发,需加引发剂,如碘、1,2-二溴乙烷、其他的溴代烃或DIBALH等,引发后,回流滴加,保持回流1h以使反应完全,这适合活性比较低的溴代烃,如对甲氧基溴苯; 第三类:常温即可引发,常温滴加,保持常温12h以上以使反应完全,这适合活性比较高的溴代烃,如多氟代溴苯(氟非邻位); 2 做格式时溴苯的活性:

1,有供电子基则活性低比较难以引发,有吸电子基则活性高比较好引发; 2,有供电子基则形成的格式试剂稳定,偶联等副反应较少,有吸电子基则形成的格式试剂比较不稳定,偶联等副反应较多; 3,溴的邻位有其他卤素时形成的格式试剂最不稳定,易发生消除生成经由苯炔中间体的其他副产物; 4,苄位和烯丙位的格式也比较不稳定,自身偶联较多; 3 关于做苄基和烯丙基格式试剂: 溶剂最好用甲基四氢呋喃,副产物少,用TH F做溶剂通常得到的是副产物联苄,也有提出用甲叔醚代替THF以减少偶联副反应。 THF一般好引发,换用其他溶剂不见得好引发,可以考虑先用THF引发后再补加主要溶剂如MeTHF。 4 格氏试剂大生产的13条总结 1.反应的原料,溶剂水份必须控制的,做了个预处理装置,将一批投料量的溶剂投入一锅中,锅底阀接一泵(防暴)打入4A分子筛填满

高中化学竞赛题--有机合成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有机合成 A 组 1.6-羰基庚酸是合成某些高分子材料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某实验室以溴代甲基环己烷为原料合成6-羰基庚酸。 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最合理的合成方案(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如有需要,可以利用试卷中出现过的信息,③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2.已知①卤代烃(或 -Br )可以和金属反应生成烃基金属有机化合物。后者又 能与含羰基化合物反应生成醇: RBr +Mg ()?? ?→?O H C 252RMgBr ??→?O CH 2RCH 2OMgBr ???→?+ H O H /2RCH 2OH ②有机酸和PCl 3反应可以得到羧酸的衍生物酰卤: ③苯在AlCl 3催化下能与卤代烃作用生成烃基苯: 有机物A 、B 分子式均为C 10H 14O ,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并均可经上述反应合成,但却

又不能从羰基化合物直接加氢还原得到。A与硫酸并热可得到C和C’,而B得到D和D’。 C、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共处于同一平面上,而C’和D’却不可。请以最基础的石油产品(乙烯、丙烯、丙烷、苯等)并任选无机试剂为原料依下列路线合成B,并给出A、C’、D的结构简式及下述指定结构简式。 合成B的路线: 3.由指定原料及其他必要的无机及有机试剂会成下列化合物: (1)由丙烯合成甘油。 (2)由丙酮合成叔丁醇。 (3)由1-戊醇合成2-戊炔。 (4)由乙炔合成CH3CH2CH2CH2CH2CH2CH3。 (5)由CH3CH2CH2CHO合成

4.已知苯磺酸在稀硫酸中可以水解而除去磺酸基: 又知苯酚与浓硫酸易发生磺化反应: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苯、水、溴、铁、浓硫酸及烧碱等为原料,合成的过程。 5.以CH2=CH2和H218O为原料,自选必要的其他无机试剂合成CH3--18O-C2H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现上述合成最理想的反应步骤。

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限制条件

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限制条件 1.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合成烃类 与活泼氢(HOH、HX、醇、酚、硫醇等)反应: 与卤代烃反应偶联: 可以用来制备烃类,但用饱和卤代烃进行反应,往往产率不高,若用活泼的卤代烃,如烯丙 型、苯甲型卤代烃(二-卤代烃)与格氏试剂反应则产率较高,是合成末端烯烃的一个方法:也可以与硫酸酯、磺酸酯等发生偶联: 格氏试剂还可在亚铜盐或银盐等的催化下自行偶联,制取对称烃,产物保持原有构型 2.合成醇类 格氏试剂与拨基化合物可进行加成反应,经水解后生成醇类化合物。一般由甲醛和格氏试剂反应可制得伯醇;与其他醛类的反应产物则为仲醇;与酮和醋等进行的格氏反应可制得叔醇。 与环氧化物反应,合成比原格氏试剂增加两个碳原子的伯醇:

酰卤与格氏试剂反应,首先生成酮,在RM gX过量的情况下,进一步反应生成叔醇:如果控制RMgX的用量,在低温下反应,且增加酰卤或格氏试剂的空间位阻,则可避免反应继续进行,从而得到酮?酯与格氏试剂反应,先得酮,因为酮与RM gX的反应活性大于酯,因此酮与RM gX继续反应,得叔醇。这种叔醇的特点是有两个相同的烃基: 3.合成酸类 与二氧化碳反应: 与酸酐反应: 1 Ji 4.合成醛类、酮类 与氰或氢氰酸反应,腈可与格氏试剂反应?其加成产物亚胺盐不再进一步反应,经水解得到酮或醛: 2.格氏试剂制备、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所用的卤化物中不能同时存在含活泼氢的官能团,如羧基、羟基、氨基等,因为格氏试剂可以被活性氢分解。 2.制备格氏试剂的反应物不能是邻二卤代烷,否则将发生脱卤反应,如: 3.柔性碳链也无法制备双格氏试剂,否则容易发生自身偶联成环,对于小环尤其迅速。

格氏试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格氏试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化学中功能最多、最有价值的化学试剂之一。本文在明确格氏试剂制备原理基础上,综述了格氏试剂在新型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本文仅论述过渡金属催化格氏试剂的应用、格氏试剂对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及在含氮化合物合成3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并对格氏试剂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格氏试剂;制备;应用 一、格氏试剂的制备 格氏试剂是法国化学家格利尼亚(Gfignard.V )于1901年研究发现的,它是由金属镁与卤代烷(RX ),在无水乙醚(又叫绝对乙醚,干醚)介质中作用,加热回流生成烷基卤化镁(通式为RM gX )。烷基卤化镁叫格利雅试剂,又称为格氏试剂。反应如下: 格氏试剂是20世纪初有机化学合成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之一,它促进了有机化学合成的发展。 制备格氏试剂时,卤代烷的活性顺序应是:碘代烷>溴代烷>氯代烷,碘代烷太贵,氯代烷的活性较小,所以一般用溴代烷来制备格氏试剂,反应产率很高。 格氏试剂是在无水乙醚(即绝对乙醚)介质中制备的,乙醚的作用是与格氏氏剂络合生成稳定的溶剂络合物。此络合物是格氏试剂在乙醚中较易生成和在乙醚中稳定的一个原因。使用格氏试剂合成各类有机化合物时,不需要把它从乙醚中分离出来,可直接使用它的乙醚溶液进行有机合成。此外,用活性较小的卤乙烯、卤苯等制备格氏试剂时,则需要用环醚四氢呋喃或其他醚作为溶剂,才能更好地通过络合生成稳定的格氏试剂。 不管是用乙醚,还是用四氢呋喃或其他醚等作为溶剂都不能有水有醇,原因是格氏试剂与水、醇发生反应。络合物为:

二、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格氏试剂烷基卤化镁(或称有机镁卤化物)RMgX,是含有C—Mg键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它的C—Mg键是高度极性的共价键(Rδ-:Mgδ+X ),富电子的碳(潜在的R-离子)具有很强的碱性和和亲核性。所以它既是一个极强的碱,又是一个很强的亲核试剂,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化学中最有价值、最多能的有机化学试剂之一,应用相当广泛,例如,Harry Adams等[1]报道了P手性磷氧化物的对映选择性合成;Andrew J.Eberhart 等[2]报道了芳基和杂芳基亚砜的亲核邻位烯丙基化;Eiji Shirakawa 等[3]报道了芳基格氏试剂与芳基碘化物或溴化物发生的交叉偶联反应,此反应是通过S 1途径进行的,并给出了其机理; RN Alejandro Ramirez 等[4]报道了用格氏试剂对介孔硅进行功能化,期间形成了 Si-H键,并且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机理;Te—Fang Yang等[5]研究了格氏试剂促进甲酰冰片和异冰片的选择性扩环和烷基化,这是一种产生高度取代环戊烷的新路线。 1.过渡金属催化格氏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 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的要求为:(1)反应在温和的条件(温度、压力)下进行; (2)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包括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3)将化学计量反应转化为催化反应;(4)降低三废污染,减少公害。而这正是有机过渡金属化学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为达到这些要求提供了重要手段[6 ]。在现代的有机合成中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是形成C(sp2)-C和C(sp3)-杂键的重要反应类型。近年来,由于其简洁、高效并且经济,已经成为合成化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在除草剂、药物分子、液晶材料、天然产物、聚合物、染料等各种有机物合成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为社会带来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 Surya Prakash Singh等[7]报道了格氏试剂和烷基卤化物或对甲苯磺酸酯的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有机合成的综合应用专题测试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有机合成的综合应用专题测试一、单选题 1.标准状况下2.24LCO气体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后,加足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吸收气体后,过氧化钠质量增加了 A.2.8g B.4.4g C.10.6g D.1.4g 2.等质量 ...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A.CH4B.CH3CH3C.C3H8D.C5H12 3.有机物烃A、B和C的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的二氯代物结构有两种 B.B的分子式为C6H12 C.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有机物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A、B、C中只有C的最简式为CH 4.由一氧化碳、甲烷和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知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g,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A.0.1mol B.等于0.2 mol C.大于或等于0.2mo1,小于0.3mol D.大于0.1mol小于0.3mol 5.下列反应类型不能 ..引入醇羟基的是 A.加聚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水解反应 6.下列各组混合物总物质的量均为a mol,当每组物质以任意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

不变的是、 、 A.甲烷、甲醇B.乙醇、乙烯C.乙烯、环丙烷D.乙炔、苯 7.下列有机反应类型中,可能增长碳链的反应类型有 A.取代反应B.消去反应C.水解反应D.还原反应 8.某有机物的氧化产物是甲,还原产物是乙,甲和乙都能与钠反应放出H2,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甲和丙都能发生银镜反应。该有机物是 A.甲醛B.乙醛C.甲酸D.甲醇 9.由a g乙酸、b g葡萄糖和c g尿素〔CO、NH2 、2 〕组成的混合物150 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90 g水,则a、b、c的比值为( ) A.1、1、1 B.1、3、1 C.任意比D.无法计算 10.常温常压下,将10ml某气态烃与35m1O2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状态,剩余气体25ml、反应中O2足量,该烃可能为 A.C3H6B.CH4C.C3H8D.C2H6 11.0.1 mol纯净物R完全燃烧消耗0.75 mol O2,只生成0.5 mol CO2、0.5 mol H2O和0.1 mol HCl,则R可能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B.8种C.10种D.12种 12.试计算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是() A.氢气B.丙烷C.乙醇D.甲烷 13.下列制取乙醇的反应中,原子经济性最差的是() A.CH2=CH2+H2O→CH3CH2OH B.CH3CHO+H2→CH3CH2OH C.CH3CH2Br+H2O→CH3CH2OH+HBr D.C6H l2O6→2C2H5OH+2CO2↑ 14.只含C、H、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某物质的分子组成C x H y O z,取该物质

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摘 要 格氏试剂是有机金属化合物中重要的一类化合物, 也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试剂之一, 应用广泛。格氏试剂与不同的物质反应, 可以合成烃类、醇类、酮类、醛类、羧酸类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本文讨论了格氏试剂的制备、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关键词 格氏试剂 有机合成 应用 格氏试剂是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法国化学家格里尼亚(V.Grignard )所发现并制得的,这个试剂是有机化学家所知的最有用和最多能的试剂之一。国内外现有机化学教科书都对这一试剂的制备、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和讨论。为此, 本文就格氏试剂制备、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作一讨论。 1 格氏试剂的制备及结构 RMgX 是格氏试剂的通式。其实,真实的格氏试剂并不是单分子烃基卤化镁在醚中的简单溶液,而是R 2Mg 、MgX 2、(RMgX)n 等多种物质经过一个希兰克(Schlenk )转化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混合体系[1],即: 。组成格氏试剂的各种 物质的相对数量取决于许多因素, 包括烃基和卤素的结构与性质、溶剂的种类、浓度的大小、温度的高低等。有的文献认为格氏试剂是把镁屑放在无水乙醚(或其它醚)中, 滴加卤代烷而制得[2], 即 。 烃基卤化镁称为Grignard 试剂,这类反应也叫做Grignard 反应[3]。 在格氏试剂中, 乙醚, 也可以是苯、四氢呋喃或其他醚类是起溶剂的作用,它能与格氏试剂络合生成稳定的溶剂化物[4]即: (C 2H 5)2O Mg X R O(C 2H 5)2 这些醚类溶剂是格氏试剂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的络合物 中, 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烃基卤化镁原子形成配位键:碳-镁和镁-卤键。它们的性质是不一样的,碳-镁键一般是共价键, 而镁-卤键通常是离子键, 即:碳-镁键上的两个成键原子, 它们的电负性不同, 碳为2.50, 镁的为1.23。碳的电负性大于镁,成键电子富集于碳原子的一方, 常可起到碳负离子的作用[5], 使得烃基带上负电荷,而镁带上部分正电荷,碳-镁键是强极性的,即R δ-Mg δ+X 。 在一般情况下进行反应时,格氏试剂异裂,是一个亲核试剂,格氏试剂比较稳定, 在无水的条件下, 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但它对有些化合物表现出很大的活性,例如:R δ-—Mg δ+X+HOH →R—H+Mg(OH)X 格氏试剂遇水分解, 故在制备、保存、与其它试剂反应时都必须在无水的条件下进行。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它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桥梁,新的教学大纲规定,要求学生掌握卤代烃的性质,同时卤代烃这一内容又是新教材中新增内容之一,也是高考中的热点内容之一,应加以重视。本文仅对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结合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加以分析和归纳。 一、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由于卤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大,使卤代烃分子中的C—X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当C —X键遇到其它极性试剂时,卤素原子就易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 (1)被羟基取代 R—X +H2O R—OH +NaX (2)被烷氧基取代 卤代烃与醇钠作用,卤原子被烷氧基(RO—)取代生成醚。如: CH3Br + CH3CH2ONa→CH3—O—CH2CH3+NaBr (3)被氰基取代 卤代烃与氰化物的醇溶液共热,卤原子被氰基所取代生成腈,如: R—X +NaCN RCN+ NaX 生成的腈分子比原来的卤代烃分子增加了一个碳原子,这是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一种方法。 2.消去反应 卤代烃在碱的醇溶液中加热,可消去一个卤化氢分子,生成不饱和烃。如: RCH2CH2—X+KOH RCH = CH2 +KX +H2O 3.与金属反应 卤代烃能与多种金属作用,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其中格氏试剂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类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试剂之一,它是卤代烷在乙醚中与金属镁作用,生成的有机镁化合物,再与活泼的卤代烃反应,生成更长碳链的烃。 RX +Mg RMgX CH2=CHCH2Cl+RMgCl →CH2=CHCH2R +MgCl2 卤代烷与金属钠反应可生成烷烃,利用此反应可制备高级烷烃。 2RBr +2Na →R—R +2NaBr 二、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烃与卤代之间的转化 例1.(2002·广东卷)卤代烃在碱性醇溶液中能发生消去反应。例如 该反应式也可表示为 下面是八个有机化合物的转换关系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中化学 3.4有机合成综合应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有机合成综合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则; 2、了解逆合成分析法,通过简单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并认识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的重大意义。初步学会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3、掌握碳链的增长与缩短、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加深对有机合成的关键步骤的认识。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1.有机合成的定义。 有机合成是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物的过程。 2.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 (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性、低污染。通常采用四个碳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2)应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为减少合成步骤,应尽量选择与目标化合物结构相似的原料。步骤越少,最后产率越高。 (3)合成路线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化合物中,达到零排放。 (4)有机合成反应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实现。 (5)要按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综合运用有机反应中官能团的衍变规律及有关的提示信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有时则要综合运用顺推或逆推的方法导出最佳的合成路线。 原料垐垐?噲垐?顺推逆推 中间产物垐垐?噲垐?顺推 逆推 产品 3.有机合成的任务。 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与转化。 4.有机合成的过程。 有机合成的过程是利用简单的试剂作为基础原料,通过有机反应连上一个官能团或一段碳链,得到一个中间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中间体上的官能团,加上辅助原料,进行第二步反应,合成第二个中间体……经过多步反应,按照目标化合物的要求,合成具有一定碳原子数目、一定结构的目标化合物。其合成过程示意图如下: 要点二、有机合成的关键 有机合成的关键是目标化合物分子的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与转化。 1.碳骨架的构建。 构建碳骨架是合成有机物的重要途径。构建碳骨架包括在原料分子及中间化合物分子中增长或缩短碳链、成环或开环等。 (1)碳骨架增长。 条件:有机合成所用的有机原料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若小于目标物质的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就需要增长碳链。 碳骨架增长举例: ①卤代烃的取代反应。 a .溴乙烷与氰化钠的醇溶液共热:

24. 格氏试剂制作的注意要点

格氏试剂制作的注意要点 我做合成时需要用到对溴苯甲醚的格氏试剂,该反应我使用的是无水无氧操作,溶剂使用的四氢呋喃。 那么为什么该反应要求无氧操作啊,我知道格氏试剂可能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那么按理来说直接用干燥管就该差不多了。还有一种可能原因是防止四氢呋喃与氧气生成过氧化物,那么格式试剂可不可能与氧气生成过氧化物而比较危险呢? 还有我做的几次反应总体来说产率不高,有大量的偶联产物,怎样才能减少格氏试剂自身的偶联呢? 该反应大约一小时后格氏试剂就变为墨绿棕色了,是不是比较正常的颜色?但我有一次在加干燥管而没有氮气保护的情况下过夜36小时搅拌,结果格氏试剂变成白色的了,应该是变质了,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还有,格氏试剂制备中的要点说一下可以不?加碘我是知道的,但感觉每次做引发做的不是很好。 格氏我做得可多了,这一年我可能做了几十个底物的格氏 格氏引发难的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Mg不新鲜,表面有被氧化的,导致不能与你的溴化物(或氯化物)不能很好接触。(所以要求无氧) 2,THF的水分过多,导致被引发的格氏又被水份破坏了。 3,你按照你查到文献做可能更不好引发。 相信注意到上述3点你引发就没问题了,而你自身的偶联的原因大概有这么两

个: 1,格氏试剂的浓度大了点 2,你引发的时候温度高了 你这个底物(对溴苯甲醚)应该好做的,我相信30度5分钟就能引发了,反应温度控制在25左右吧。 你所说的在加干燥管而没有氮气保护的情况下过夜36小时搅拌,结果格氏试剂变成白色的了,应该是变质了,里面的都应该是Mg(OH)2之累的东西 还有1点格氏试剂的颜色其实不是很重要,一般来讲白的比较好,但是做成黑的了也没撒关系,效果其实有时候差不多的。 你是不是刚工作呀? 上面那位兄弟回答的还是比较全面的。不过作为一位比较资深的有机合成工作者我还是有补充的: 1、对于格氏试剂,尤其是芳基类的除氧是完全必要的,否则容易被氧化成苯酚类化合物,对于这一点我是有切肤之痛的。你做一下破坏反应就知道了。 2、你的偶连比较严重,有以下几个解决方法:降低反应温度;将溶剂极性改小用2-甲基四氢呋喃代替;将溴化物改成氯化物,我试过简氯苯甲醚在回溜下引发、反应效果很好,比用溴好控制的多,还降低了成本。 引发时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加碘、加碘甲烷或加二溴乙烷都可以。引发不好通常都是溶剂含水太多和镁表面的氧化物没有处理干净。 格氏试剂的颜色应具体尔论,溶解的一般为墨绿色或黑色,不溶解的一般呈灰白色固体析出。

格氏反应及应用

格氏反应及应用 1、格氏反应 卤代烃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和金属镁作用生成烷基卤化镁RMgX,这种有机镁化合物被称作格氏试剂(Grignard Reagent)。格氏试剂可以与醛、酮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经水解后生成醇,这类反应被称作格氏反应(Grignard Reaction)。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试剂之一,它是由法国化学家格林尼亚(V.Grignard)发明的。 1871年,格林尼亚生于法国塞堡(Cherbourg Frace)。当他在里昂(Lyons)大学学习时,曾师从巴比亚(P.A.Barbier)教授。当时,巴比亚主要从事有机锌化合物的研究,他以锌和碘甲烷反应得到二甲基锌,这种有机锌化合物被用作甲基化试剂。后来,巴比亚又以金属镁替代锌来进行尝试,也获得相似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不过反应条件比较苛刻。于是。巴比亚便让格林那继续对有机镁化合物的制备作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用碘甲烷和金属镁在乙醚介质中反应可以方便地得到新的化合物,不经分离而直接加入醛或酮就会发生进一步反应,反应产物经水解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醇。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后来的研究表明,烷基卤化镁(即格氏试剂)可以用于许多反应,应用范围极广,因而很快成为有机合成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 格氏试剂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合成的发展,格林尼亚因此而获得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 通常,各种卤代烃和镁反应都可以生成格氏试剂。不过,不同的卤代烃与镁反应活性有差异。一般来讲,当烷基相同时,碘代烷最易反应,氟代烃活性最差(实际上还没有人用氟代烃制RI>RBr>RCI>>RF 当卤素原子不变时,苄基卤代烃和烯丙基卤代烃活性最高,乙烯基卤代烃活性最低:ArCH2X、CH2=CHCH2X>30RX>20RX>10RX>CH2=CHX 格氏试剂对水十分敏感。事实上,凡是具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都可以和格氏试剂反应,例如醇、末端炔烃、伯胺及羧酸等。因此,在制备格氏试剂时,应该使用无水试剂和干燥的仪器。 此外,格氏试剂与空气中的氧也会发生反应,如: 2RMgX+O2==2ROMgX 不过,在以乙醚作溶剂的格氏反应中,由于乙醚的蒸气压较大,反应液被乙醚气氛所包围,因而空气中的氧对反应影响不明显。在格氏试剂制备中,溶剂的选择也是个关键。通常选用绝对乙醚作溶剂。这是由于乙醚分子中的氧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它可以和格氏试剂形成可溶于溶剂的配合物: 若使用其他溶剂,如烷烃,反应生成物会因不溶于溶剂而覆盖在金属镁表面,从而使反应终止。 除了乙醚外,四氢呋喃也是进行格氏反应的良好溶剂。尤其是当某些卤代烃,如氯乙烯、氯苯等在乙醚中难以和镁反应,若以四氢呋喃替代乙醚作溶剂,则可以顺利地发生反应。由于四氢呋喃的沸点比乙醚高,因而以四氢呋喃作溶剂进行格氏反应比用乙醚要安全一些。 2、格氏反应通法 (1)无水乙醚的制备

《有机合成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有机合成工艺学》课程综 合复习资料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有机合成工艺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绝热式乙苯脱氢工艺流程中,原料为和,反应器入口温度需要610~660℃,它是一个吸热反应,热量靠过热蒸汽带入,因此,催化剂床层分段,段间补充过热水蒸汽,全部蒸汽与乙苯的摩尔比为。反应产物经冷凝器冷却后,气液分离,不凝气中含有大量的和CO、CO2,可作燃料使用。冷凝液经精馏后分离出、、和,最后产物是。 2、合成气制备甲醇的工艺流程中,原料为新鲜,由于合成甲醇是多个反应同时进行,除主反应外,还有生成和甲烷等副反应。因此,如何提高合成甲醇反应,提高甲醇收率是 问题,它涉及到催化剂的选择以及操作条件的的控制,诸如、、和原料气。由于反应是个可逆的反应,存在一个温度曲线。 3、烃类氧化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在、纯氧、和其它过氧化物上选择,究竟使用什么氧化剂要视分析而定。近年来,作为氧化剂发展迅速,它具有条件,操作简单,反应选择性,不易发生深度反应,对环境友好和可实现生产的特点。 4、当代环境十大问题是:污染、臭氧层、全球变、海洋、淡水资源和污染、生物多样性、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废物、土地和沙漠化、锐减。 5、Monsanto低压法甲醇羰化反应合成醋酸的不利条件是催化剂的资源稀缺,价格较。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在上的优越性很大,其特点为:原料可以用煤、和重质油,不受供应和价格波动影响;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过程能量效率高;所采用的催化系统稳定,用量少,寿命;流程中的反应系统和系统合为一体,工程和控制都很巧妙,结构紧凑;已经解决了设备的问题,找到了耐腐蚀的材料;生产过程中副产物很,三废排放少,操作安全可靠。 6、催化加氢通常用于合成和许多化工产品的过程;催化脱氢可以生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两个最重要的产品是和。

14. 格氏试剂 (2)

格氏试剂 格氏试剂是格利雅试剂的简称,以发现者V.A.Grginard名子命名。性质很活泼,易与水、二氧化碳、醇、醛、酮、酯、胺以及环氧化合物等反应,生成各种类型的有机化合物,产率一般均较高,由卤代烷与金属镁在无水乙醚溶剂中作用而制得。通式为RMgX,R是烷基、芳基或别的有机基,X是氯、溴、碘。例如CH3MgI、C2H5MgBr和C6H5MgCl(Br)的醚溶液等。格氏试剂是有机合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在元素有机化合物合成中也有广泛应用。使用时要严格防止与湿空气接触,并注意着火的危险。 【相关化学反应】 1、格氏试剂可与各种不饱和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不同类型的产物。反应时,格氏试剂中的C—Mg键断裂,烃基加到不饱和键中电子云密度小的原子上,镁原子加到电子云密度大的原子上。 2、格氏试剂与二氯化铅反应,根据格氏试剂和二氯化铅的用量不同,可以生成二烃基铅或四烃基铅。 3、格氏试剂与卤化亚铜反应生成烃基亚铜.卤化亚铜可以是碘化亚铜、溴化亚铜、氯化亚铜。 4、格氏试剂与二卤化汞反应生成烃基汞.常用的二卤化汞是二溴化汞和二氯化汞.反应在乙醚等惰性溶剂中进行。 5、格氏试剂与等摩尔卤化锌反应,生成烃基卤化锌,格氏试剂过量则生成二烃基锌。常用的卤化锌是氯化锌,常用的格氏试剂为C2H5MgXCH2=CHMgX,(CH3)3CMgX等。 6、格氏试剂与三卤化硼反应,生成烷基硼。格氏试剂中的卤素可以是F,Cl,Br, I.三卤化硼一般为BF3,BCl3。产率为50%~90%.不能用这个反应制备三叔丁基硼,因为叔丁基卤化镁与三氯化硼或三氟化硼作用时,得到的是重排产物——叔丁基二异丁基硼或三异丁基硼,机理不明。 7、格氏试剂与其它卤代烃可以发生偶合作用,生成较高级的烃.常用的卤代烃为溴代烃或碘代烃,氯代烃不够活泼。反应式:R-MgX+X-R1===R-R1+MgX2。 在此反应中,金属卤化物是有效的催化剂。R=R1时,多用银催化剂,R≠R1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