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区十三行国际商圈发展策划及概念性城市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背景

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是18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对于当时的欧洲贸易来说,中国似乎仅仅被简化成为广州,十三行时期的广州已是全球的中心市场。可见,十三行对于广州、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图1)。

2007年,荔湾区政府提出打造“十三行国际商业圈”,以“十三行”商埠历史文化遗址、上下九步行街、康王路为依托,以大型商业、专业市场为支柱,集中体现西关的商贸、旅游和文化特色,打造具国际声誉的广州特色商圈。

本次设计是专业商业项目策划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其成果提出了十三行国际商圈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策划思路和规划建议,为政府进一步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区位概况

十三行国际商圈项目位于十三行遗址周边,用地面积约2.5km 2(图2)。从城市区位来看,商圈含盖了历史街区、城市公园、城市交通干道、城市滨水地带,还有文物保护区域。区域内,除了著名的上下九路、第十甫路等特色步行街外,还遍布了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包括陈家祠、粤海关旧址、南方大厦、华林禅寺、锦纶会馆、西关大屋建筑群、古玩街等商业文化景点。但与此同时,目前区域正面临人口密度过大;城市环境较差;交通不便,停车难;区域商业档次低,辐射范围较窄;产权分散,经营混乱;商务配套及休闲娱乐设施缺乏,档次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商圈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定位

十三行国际商业圈的整体定位为:

广州荔湾区十三行国际商圈发展策划及概念性城市设计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Conceptual Urban Design of Shi San Hang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ea of Li Wan District, Guangzhou

李 鹏1 任小蔚2

Li Peng Ren Xiaowei

项目基本信息表

项目名称:广州荔湾区十三行国际商圈发展策划及概念性城市设计项目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项目用地面积 :250ha

项目总建筑面积 : 约618万m 2设计时间:2007.12-2008.4

设计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合作单位: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鹏、任小蔚(规划)、赵卓文(策划)

设计团队:卓蕾、霍舜(规划)、焦凤华、黄艾莉、吕凤琴(策划)

作者简介

1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策划所,

副所长; 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城市设

计策划所,高级城市规划师(广州,510060)

2

1 清朝十三行旧貌

2 区位与位置图

——广州市都会级游憩商业圈(RBD)

——展现岭南民俗、西关风情、十三行商埠文化的特色商圈

——未来荔湾商贸业发展的内核和龙头

十三行国际商圈将主要发展六大功能:商业、旅游度假、传统居住、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展览(图3、4)。规划结构

结合商业发展布局,规划采用“两街、两带、三亮点”的结构形式(图5)。

两街:指康王路两侧商业街及上下九路传统商

业步行街。

两带:指平行于康王路西侧的一条南北向文化旅游发展带(包含了陈家祠、耀华大街、华林寺等众多文物古迹)及人民南路骑楼商业带。

三亮点:指北部的陈家祠广场节点、中部的商业文化中心节点及南部的文化公园景观节点。功能分区

商圈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由北向南整体划分

为陈家祠“岭南传统文化”区段、龙津路“西关人家”居住区段、上下九“商业街”区段、十三行“新天地”区段四大功能区(图6)。设计策略

1. 以文化、艺术、旅游为导向

与广州其他商圈相比, “文化”将是十三行国际商业圈的核心竞争力。在规划建设上,将围绕三个层面展开:1.进一步宏扬西关文化,2.重塑十三行商贸历史文化,3.打造国际时尚文化。以艺术、

文化、旅游为导向的旧城发展模式将为城市带来了大批的参观和旅游者,从而带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图7)。

2. 综合开发、混合使用的土地利用模式 规划区域内政府可改造开发用地约80ha,分布散乱,建议整合为5~6地块进行开发,以利用公共配套设施统筹部署。借鉴国内外旧城土地使用的案例,建议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强调混合使用。商业用地加入文化、展览及酒店等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底层沿街保留现状的商业功能,旧居住用地建议

兼容约20%~40%综合商业功能,同时适当提高地

铁站点商业建设量。规划区域内总建设量为618.6万m 2,其中商业250.8万m 2,居住329.8万m 2(图8)。

3. 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系统

建议整合现有旅游资源,结合重要历史文化

节点,形成几个景观亮点区域,包括陈家祠周边区域,华林寺及上下九区及十三行遗址区域。 建立完善的旅游线路,结合传统街巷、保护历

史文脉、与步行街公共空间及文物古迹保护形成体

3

4

6

8

5

3 总平面图

4 主要发展功能

5 规划总体结构“两街、两带、三亮点”

6 功能分区图

7 文化导向的开发8 建议土地利用规划图

系,将几个旅游亮点区联系成网络状的整体。 逐步完善旅游设施,包括旅游服务点、公厕、游人休闲点等。同时为避免各景点之间步行联系线路过长,建议设置人力车、有轨电车、电瓶车等旅游代步工具 (图9)。 4. 改造和提升城市空间环境

以整体协调、特色突出原则增加绿地及商业休憩节点空间。建议重点建设三大标志性景观节点(陈家祠景观节点、十三行广场商业文化节点、文化公园景观节点)、两个入口节点(上下九西部入口节点、上下九东部入口节点)、十二个景观节点。通过步行绿化带建立各景观节点之间的联系。城市或居住区的各种软件、硬件的发展,如居民素质的提高、教育状况的改善、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等将得益于地区空间环境的改善(图10)。 5. 建设优秀的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是市民公共活动的载体,也是城市文化品位提升的重要场所。

建议未来重点建设的公共建筑有以下四个: 十三行商业广场(暂命名)、十三行历史博物馆报业博物馆、西关风情酒店区。 6. 建设一流交通系统

外部交通组织:建议加快实施区内三条地铁线五个地铁站的建设;加强商圈与城市中心区及佛山市的交通联系;参照“荔湾区白鹅潭经济圈概念规

划”建议内环外移,六二三路远期将成为生活性主干道可考虑局部下沉。远期建议人民路高架路拆除,以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

内部交通组织:由于旧城区建筑密集,道路建设密度无法与新城区相比,建议近期道路建设以交通性城市主干道为主,主干道围合地块的内部道路则可适当降低建设宽度,内部道路以混合性生活道路及步行商业街为主,形成“外速内缓”交通模式。规划区域内公共交通接驳小循环以减少内部交通量。

静态交通组织:为确保旧城区内部的生活及步行商业氛围,建议以交通性城市主干道围合形成的地块整体考虑,将地块内机动车停车场设置在地块边沿城市主干道附近,主要结合大型商业及公共设施设置并考虑五分钟步行可达(图11、12)。 7.结合地铁建设适量开发地下空间

建议依托区内地铁站点,与大型商业中心结合设置环境舒适、功能复合、规模合理的地下空间开发。可利用地铁八号线对开挖的时机建设沿康王路的南北向地下步行休闲商业带,把康王路两侧建筑地下商业开发连成整体,并与上下九步行街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十“字型步行系统,有利于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并提升商业价值(图13)。 8.采取“渐变”的发展策略

十三行国际商业圈作为旧城区的发展项目,

应先保护历史元素,再逐步发展步行街区、特色街区、现代购物中心、新型专业批发交易中心等富有活力的项目。应根据其发展目标与定位,采取“渐变”的发展战略,分步实施。 结语

我们相信,随着广州市中调战略的落实,广佛都市圈的发展,十三行国际商业圈将发展为让世界发现广州、体验广州的具有国际声誉的文化旅游特色商圈,这里将成为广州最具文化魅力与城市活力的标志性区域(图14)。

9

10

9 旅游系统规划图10 景观开放空间体系

13 地下空间开发示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