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结构新探
一、关于“经济”范畴的理解
1、生产力不属于“经济”范畴
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有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占主要地位)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生产力是以物质实体的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它不属于经济范畴。
只有生产关系才是经济范畴。
马克思:“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V1P、108,人民出版社,1972)
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还有精彩的论述:“机器不是经济范畴,正象拖犁的健牛不是经济范畴一样。
现代运用机器一事是我们的现代经济制度的关系之一,但是利用机器的方式和机器本身完全是两回事。
火药无论是用来伤害一个人,或者是用来给这个人医治创伤,它终究还是火药。
”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V4P、324 )
“机器正象拖犁的牛一样,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
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
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工厂才是生产上的社会关系,才是经济范畴。
”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V1P、127—128)
“黑人就是黑人。
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
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
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
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象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
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
“生产者相互发生的这些社会关系,他们借以互相交换其活动和参与共同生产的条件,当然依照生产资料的性质而有所不同。
随着新作战工具即射击火器的发明,军队的整个内部组织就必然改变了,各个人借以组成军队并能作为军队行动的那些关系就改变了,各个军队相互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
(以上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V1P、362—363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总之,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
资本也是一种社会关系。
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
“商品”不是物,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也是代表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以上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V1P、362—363,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既然生产力不属于“经济”范畴,我们为什么还要在研究社会经济结构的时候研究生产力呢?因为它是生产关系赖以建立起来的物质基础,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能力。
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物质内容。
因此,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首先考察生产力的构成、性质、作用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社会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
2、经济范畴是指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过程中,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
社会经济结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基础,即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从而为人类历史中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划分提供了客观标准。
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并且决定着整个社会面貌。
(二)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1、阶级的产生:经济原因
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极不发达与极其发达的社会生产:无阶级;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社会生产:有阶级。
2、阶级的实质:经济地位不同
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一)政治结构的要素及其功能
社会的政治结构就其内容来说就是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是人们政治生活的产物。
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1、政治结构的要素
政治制度:是指社会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包括国家的组织形式、管理形式以及选举制度、人们行使政治权利的制度等。
法律制度:是指国家制定法律、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的各项制度等。
政治法律设施
政治组织:是指与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联系着的政党组织和社团组织等。
政党:是一定阶级、集团或阶层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期待、掌握或影响政权的一
种政治组织,尤其是执政党,能直接影响着政治结构功能的发挥。
2、政治结构的功能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反作用于经济,发挥着积极组织和保护社会经济生活的职能:
1)政治由经济决定并为其服务。
任何一个阶级,要经济上取得统治地位,就必须同时在政治上取得统治地位。
2)政治是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经济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治路线、纲领和一系列的政治行动来实现的。
3)一切政治斗争的根源在于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
政治体制改革最终是为了发展经济。
(二)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在社会形成的自我控制的系统中,政治结构是该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国家政权是其控制中心。
国家政权正是通过复杂的信息网络,把整个政治结构变为控制社会的结构,并通过这一结构实现对社会生活的控制。
1、国家的产生和本质
1)关于国家起源的种种观点:
A、君权神授论
B、“道德外化”论
C、“社会契约”论
2)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
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中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这是国家的阶级根源。
阶级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基础。
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分工的复杂化、对奴隶的镇压是国家产生的必然性;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脱离使国家的产生具备了可能性。
社会根源:
国家的产生又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密切相关,这是国家产生的一般社会根源。
3)国家的本质:
国家作为社会的政治组织和权力机关,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上层建筑。
4)国体和政体
※政体之君主立宪制
※政体之共和制
政体之人民代表大会制
C、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政体是国家本质的表现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国体与政体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同一政体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国体。
2、国家的职能
1)对内职能:
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
社会管理:以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为主要内容,即调整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使相应的社会关系和矛盾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经济建设:
2)对外职能
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际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3、国家的消亡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同阶级一样,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家消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逐渐消亡。
三、文化与文明
(一)对“文化”范畴的理解
1、文化是社会的精神成果
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即专指精神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各种活动及其成果。
除精神文化,还包括物质文化的事物。
我们是从狭义来使用文化概念,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观念形态的文化。
2、文化结构的要素及其关系
社会意识形态根据其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不同,可分为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和哲学等具体形态。
社会意识各形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社会完整的文化结构。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政治制度、社会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思想、观点的总和。
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法的关系、法律制度、规范和设施的思想、观点的总和。
政治法律思想是特定社会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其作用带有强制性。
在社会意识诸形态中,政治法律思想处于核心地位。
艺术:通过塑造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现作者审美评价的一种意识形态。
艺术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阶级倾向性。
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
规范的总和。
道德和法律都是为维护特定社会秩序而对人
们行为进行调节的社会规范准则。
在实际生活中,道德具
有层次性,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等。
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阶级性。
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
颠倒的、虚幻的反映。
是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态。
总体上说,宗教的作用是消极的,但它已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文化、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对其应持慎重态度。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所谓领域发展的具体规律的理论知
识体系。
科学的任务在于反映客观世界,揭示对象的本来面目,
它不包含价值评价。
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作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精神活动,科学通过指导人们的实
践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
用。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最抽象、最理论化的社会
意识形态。
它比其他意识形态更完整地表明人们对世界、社会和人生及其
本质的总体认识,处于人类知识的最高层,并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社会文化结构的特性
社会文化作为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观念系统,同政治系统一样都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社会文化同时还反映社会的政治生活;但社会观念系统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复杂的过程,它呈现出相对独立的特性。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1)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的内容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社会意识的内容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3)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社会意识的阶级性来源于社会存在的阶级。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而另一方面其又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社会意识可能暂时落后或超越社会实际生活。
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在横向层面上,任何民族和国家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它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在纵向层面上,社会意识必然会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优秀的文化成果,社会的精神生活具有独特的民族性。
4)社会意识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积极推动作用;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社会文化的功能
1、文化的特点
第一,具有“人化”的形式。
第二,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第三,具有多样性。
认识自然
认识社会
认识自我
2、文化的功能
1)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
社会历史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意识也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意识形态终究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社会意识形态。
2)能动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功能
表现在对社会现实的评判上:
肯定:维护与自己相应的经济、政治形态。
否定:抵御或反驳与自己对立的意识形态。
维护功能
批判功能
外部批判(反驳)
内部批判(自我批判)
3)调控社会主体活动功能
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意识形态通过对个体、群体、社会各个层次的引导,控制、调节人们的活动。
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方案评判实施结果
文化的社会功能:
从社会结构看
文化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
从社会进步角度看
文化具有承载、传递文明的功能;
从认识角度看
文化具有认知功能;
从育人角度看
文化具有教化功能。
(四)文化与文明
社会进步包括社会的物质、政治、精神文化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文明,指人类社会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
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社会进步的成果是通过社会文明表现出来。
一、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社会生活可基本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人类文明进步也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1)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是社会进步程度在物质上的结晶和标志
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工具、技术改进,社会财富积累);一方面表现为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善)
2)政治文明所体现的是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状态和进步程度,它是反映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
3)精神文明所体现的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科学、
文化、宗教、艺术、道德、伦理、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等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发展
状况和进步程度。
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
包括:一
是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程度和水平以及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
状况;二是政治思想、伦理道德觉悟和社会风气等的提高。
二、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辨证关系
三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
1、三者同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成果,并伴随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是三个文明产生和协调发展的基础。
2、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物质文明的提高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3、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
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
善和发展,通过推进社会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4、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指导和智力支持。
5、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互促进。
1)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检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是以是否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加速物质文明建设来衡量。
2)物质文明建设不仅以满足人们物质需要为目的,还要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政治、文化、精神的需要。
三、“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1、优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结构,提高“三个文明”的程度。
经济结构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更具活力、更加开发的经济体系。
政治结构方面: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落实依法治国。
文化结构方面: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形成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2、处理好现代化和传统的关系
传统,是指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文化。
一般是特指观念形态的文化。
传统文化都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既相融合,又存在冲突:传统的文化内涵与形式能转换为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形态,这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同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传统意识和传统制度明显与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意识和制度不相适应,这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所在。
对传统文化应该作辨证的考察,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一概接受。
寻找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方式,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的精神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