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酯类农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酯类农药的发展
我国农药杀虫剂生产类型及现状。
我国目前生产的农药杀虫剂按照化学成分或结构分为:
1、有机磷类,如敌敌畏、敌百虫、久效磷、辛硫锌等等;
2、氨基甲酸酯类,如速灭威、灭多威、甲萘威等等;
3、有机氯类,如硫丹、杀虫双、杀螟丹等等;
4、拟除虫菊酯类,如甲氰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功夫菊酯等等;
5、有机金属类,包括含锡、砷等化合物,此类杀虫剂已渐趋淘汰;
6、杂环类,也是近几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类杀虫剂,如吡虫啉、灭幼脲等。按照1997年统计,我国农药生产能力已达75.7万吨/年(按照100%有效成分计),而1997年农药产量为39.5万吨,产量中以杀虫剂为主体,约占70%;我国杀虫剂中,有机磷类杀虫剂占70%;在有机磷类杀虫剂中,少数几个高毒品种产量又占70%;这就是我国农药界经常提到的所谓结构不合理的三个70%,这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合成农药杀虫剂发展史上继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后于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公司开发的一类仿生杀虫剂,它的开发被称为是杀虫剂农药的一个新的突破,被认为是杀虫剂历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由于此类药剂效果明显,故不少产品相继问世。1973年开发了第一代对光稳定的氯菊酯后,又相继开发了氰戊菊醋、氯氰菊醋、溴氰菊酯及具有杀螨特性的甲氰菊酯、功夫菊酯、百树菊酯、联苯菊酯等十几个产品;形成了杀虫剂的又一类产品。由于其具有杀虫活性高、用量少、残留量低、对哺乳类动物毒性小的特点,是国家提倡推广的农药产品。据有关专家推测,仿生性农药将成为21世纪新农药开发的热点。其中手性农药杀虫剂主要集中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因此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已有工业产品近50种,产量已占杀虫剂类产量的20%,使用面积已占整个杀虫剂使用面积的25%。
国内菊酯类农药的生产情况
目前国内菊酯类农药发展较快且成规模的只有两家农药企业,都集中在南方,一家是扬农化工集团,一是南京红太阳集团。扬农化工集团前身是江苏扬州农药厂,他们自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首先致力于拟除虫菊酯类的开发与生产。目前国内产量大、技术先进的一些菊酯品种如丙烯菊酯、胺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功夫菊酯等都是扬农化工集团首先推向市场的。现如今,扬农化工集团菊酯分厂已形成产销收入突破3亿元生产能力,拟剥离成一子公司,准备在上海上市,并被国家定为国内菊酯类农药发展基地。菊酯类农药做得比较好的另一家企业是南京红太阳集团,其产品结构主要是拟除虫菊酯杀虫剂。1989年以分装菊酯类农药起家,到现在已发展成为能够生产胺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功夫菊酯、百树菊酯、氰戊菊酯等近10多个品种,年出口外汇总额达2300多万美元的集团公司。
农药行业迈入黄金发展期菊酯类农药尤其向好。
我国农药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长久以来,我国农药行业始终给人以低壁垒、高污染以及有多达2300多家企业参与的充分竞争行业的印象。大量企业集中生产少数的中低端产品,企业没有足够的研发能力,原料无法控制,行业的发展甚至是建立在损害环境的基础之上。
但自2006年以来,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在逐步得到改善:首先,在国家改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环保日益得到重视,大量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资金力量薄弱的原药小厂被逐步关停,优势企业在产业政策上得到了很强的支持;其次,一些较大的农药企业经过原始积累期以后,已经能够逐步研发和生产一些重要的中间体原料以及使用基础原药做一些混配工作,进行主动的市场开拓,
如扬农化工(600486行情,股吧)、红太阳集团、诺普信、新安股份(600596行情,股吧)和华星化工(002018行情,股吧)等;再次,由于欧美企业环保压力的日益严峻,全球农药行业出现了向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这将为我国农药行业带来宝贵的技术输入和全球化市场机会,比较典型的是在草甘膦领域。
幸运的是,这些趋势又与适逢其时的全球农产品牛市相结合,从而为我国农药行业的转型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些因素最终会造成相关企业的实际盈利超预期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建议重点配置支农行业。个股方面,维持对新安股份、华星化工和扬农化工的“推荐”评级。
受益全球农产品牛市
在此轮全球农产品牛市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农产品种植的积极性将提高,由此带动对于支农产品(农药、化肥)需求的增加,需求拉动的产品价格上涨以及毛利率提高将更具有持续性以及超预期的可能。
一方面,全球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并不乐观。以中国为例,自1996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从期初的1.30亿公顷减少到2006年的1.22亿公顷,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96
年的1.13亿公顷下降到2006年的1.05亿公顷。
另一方面,油价高涨使得以生物质能源为代表的替代能源兴起,由此拉动了农产品需求的显著增长。以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为例,由于对乙醇生产实施补贴,其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在06-07年度为5400万吨,而预计07-08年度将达到8400万吨,接近世界玉米贸易的总量。生物质能源的兴起,使传统的粮食出口国对粮食的国内需求扩大,出口量减少,从而推动了国际市场价格上升。而生物质能源作物由于收益较高,使得农民将更多的土地资源投入到能源作物的生产,竞争作物的供给因而减少,价格随之上涨,最终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带动全球农产品进入上升周期。
农产品的走强,使得全球农产品种植积极性显著提高,将带动支农行业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及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产量的提高越来越依靠对农业投入的加大。2007年我国夏粮增产6%,专家测算,这其中70%来自种植面积的扩大,另有30%来自于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的增加。由于目前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事实上更多的是依赖于农药施用量的增加。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药使用仍处于较低水平,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消费仅8.6美元/公顷,只有美国的1/4、法国的1/15,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药生产国。2007年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原药)达到173.1万吨,比2006年增加了24.3%。原药产能整体上供过于求,过剩的原药产能主要依靠出口消化。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农药销售额保持着平均19%的增长速度。2007年1-8月化学农药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606.12亿元,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超过900亿元。
五大积极变化推动行业发展
环保要求趋严提高行业壁垒
政策性壁垒提高。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农药企业的政策性控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一五”产业规划均指明农药的发展要制止重复建设,压减过多的生产厂点,要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将促使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因为只有优势企业才有足够的技术和规模优势扩大产能,同时可抑制全行业的扩产冲动,有助于延长行业景气周期,并且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
去年太湖蓝藻事件之后,各地加大了对中小型污染严重化工企业的整治力度。未来两年我国环保标准还将逐步提高,化工行业特别是农药行业的门槛将会越来越高。以草甘膦为例,新安两年之前在新安江的草甘膦环保装置投资为5000万元左右,每年的运行费用也一直维持2000万左右。这一成本,对于国内大量1000-5000吨/年产能的草甘膦小厂而言是难以承受的。因此,虽然未来两年草甘膦计划新建产能较多,但在新建产能中,真正能够达产的有效产能有限,特别是在08年,草甘膦整体仍将维持供需较为紧张的局面,优势公司将能最大限度享受行业景气带来的好处。
国际产能向国内转移
发达国家农药工业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成为全球农药行业增长的驱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农药行业也不例外。全球农药向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给企业带来了宝贵的技术输入和全球化市场机会,加快了国内农药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