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管理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法家管理思想
所谓法家即是指先秦以法(法律、制度等)而求治的 思想家,他们著书立说,建立自己的管理理论体系, 并阐释以法而治的原理,从而形成和儒家、道家等相 齐名的理论。法家理论对治国的贡献是巨大的。 历史上历朝历代的以法治国,或轻或重,或随旧典, 或图创新,但法治的内容深入人心,正所谓:“国有 国法,家有家规”,有法可依,依法而治,这是社会 发展保持稳定的长久之道。 法家的代表人物有管仲、韩非、商鞅等,后来又出现 很多主要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变法图强人物。
一、以“法”为“天下之程式”
法家认为天下无序,必须立法,以法作为约束国人言 行的标准,否则,天下难以治理。
《管子·明法解》曰:“明主者,一度量,立表仪,而 坚守之。故令下而民从。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 之仪表也。”故《明法》曰:“民以法与吏相距,下 以法与上从事。故诈伪之人不得欺其主;嫉妒之人不 得用其贼心;谗谀之人不得施其巧,千里之外,不敢 擅为非。”
申不害认为,国君要独自处理政事。申不害曰: “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 以为天下主”
申不害反对臣下的越职行事,他说:“治不逾 官,虽知弗言”
韩国国君以术治国,常任用两个有矛盾大臣,
五、以“势”为管理至要
韩非在《韩非子》阐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 势,即权势。
《扬权》一篇认为,应只有国君一人拥有权力, 不能把权力交给大臣。“有道之君,不贵其臣; 富之贵之,备将代之 。”
慎到著《慎子》四十二篇,他强调国君必须拥 有威权,这是国Baidu Nhomakorabea治理天下的根本。这个权, 就是国君凭借的势。天下之美女,如果穿很破 的兽皮,那么就没有人去注意她们;而穿上华 美的衣服,很多行人就会停脚步去看她们。所 以说,人美必须有衣服相凭借。慎子说:“故 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 则失其所乘也。”
过去树样板的管理之术。
韩非的七术说可以说是历史的总结,因此,它 有很强的实用性。但追溯“术”说,最早提出 “术”思想的不是韩非,而是战国时韩国的申 不害。
申不害主张国君应以“术”来统御臣下。术, 即权术。他认为,国君不应对臣下说明自己的 意思,让臣下无法揣摩你,对国君感到高深莫 测,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国君要多看多想,少 说话。
韩非所讲的术究竟都有哪些内容呢?首 先,从把握君臣关系来讲,韩非提出: 君主应“观人,不使人观己”
其次,韩非提出用来控制臣子的具体方 法有七种,称为七术。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讲:“七术:一曰众 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 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 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韩非子·用人篇》曰:“ 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 矣。”
二、以“赏罚”为“柄”
法家认为赏罚为君之二柄,不可轻易授人。
《韩非子·二柄篇》曰:“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 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杀 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 利庆赏。 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 归其利矣。”
《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曰:“赏罚者,利器 也。”“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三、以“利”为“安民之本”
法家均重视经济的发展,强调以“利” 安民。
《管子·治国篇》曰:“凡治国之道,必 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 也。 ”“故治国常富,乱国常贫。是以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西部大开发的前期论证。
四、以“术”为驭臣之具
法家认为驾驭臣下,必须用“术”。
韩非说: “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 “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 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
韩非说:“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 御群臣者也。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管子也很重视术,《管子•明法解》曰:“明主 者,有术数而不可欺也”,“明主操术任臣下, 使群臣效其智能,进其长技。”
《三守》认为:国君要牢牢掌握刑威之大权, 绝不能“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 在大臣,如是者侵。”
《韩非子·爱臣》里讲:“爱臣太亲,必 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这里 是说:君主过分宠爱臣下,一定会危害 到君主本人;大臣过分尊贵,一定会改 变君主的地位。
韩非子“势”说也是管理要学,但这一思想并 不是韩非所创,而是来源于赵国的慎到。
这里是说:人主控制臣子,一是从各个方面参 照、观察;二是必须严惩以显示君王的威严; 三是对尽心尽力的一定兑现奖赏;四是听取每 个人的意见,责成他们努力工作;五是传出假 诏令,诡诈地驱使臣子;六是掌握了事实反而 明知故问;七是故意说反话,做错事来试探臣 子。
赏赐可以千变万化,不见得就只是物质的奖赏 才有效力。如韩非还举了越王勾践的例子。即 越王勾践意图攻打吴国,想使人们都视死如归, 一次出去看见了一只在发怒的青蛙,就在车上 扶着轼向青蛙行礼。随从的人说:“为什么这 样做呢?”越王说:“因为它有勇气。”第二年 请求把头献给越王的,一年有十多人。由此看 来,赞誉也足以使人敢于牺牲。
所谓法家即是指先秦以法(法律、制度等)而求治的 思想家,他们著书立说,建立自己的管理理论体系, 并阐释以法而治的原理,从而形成和儒家、道家等相 齐名的理论。法家理论对治国的贡献是巨大的。 历史上历朝历代的以法治国,或轻或重,或随旧典, 或图创新,但法治的内容深入人心,正所谓:“国有 国法,家有家规”,有法可依,依法而治,这是社会 发展保持稳定的长久之道。 法家的代表人物有管仲、韩非、商鞅等,后来又出现 很多主要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变法图强人物。
一、以“法”为“天下之程式”
法家认为天下无序,必须立法,以法作为约束国人言 行的标准,否则,天下难以治理。
《管子·明法解》曰:“明主者,一度量,立表仪,而 坚守之。故令下而民从。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 之仪表也。”故《明法》曰:“民以法与吏相距,下 以法与上从事。故诈伪之人不得欺其主;嫉妒之人不 得用其贼心;谗谀之人不得施其巧,千里之外,不敢 擅为非。”
申不害认为,国君要独自处理政事。申不害曰: “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 以为天下主”
申不害反对臣下的越职行事,他说:“治不逾 官,虽知弗言”
韩国国君以术治国,常任用两个有矛盾大臣,
五、以“势”为管理至要
韩非在《韩非子》阐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 势,即权势。
《扬权》一篇认为,应只有国君一人拥有权力, 不能把权力交给大臣。“有道之君,不贵其臣; 富之贵之,备将代之 。”
慎到著《慎子》四十二篇,他强调国君必须拥 有威权,这是国Baidu Nhomakorabea治理天下的根本。这个权, 就是国君凭借的势。天下之美女,如果穿很破 的兽皮,那么就没有人去注意她们;而穿上华 美的衣服,很多行人就会停脚步去看她们。所 以说,人美必须有衣服相凭借。慎子说:“故 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 则失其所乘也。”
过去树样板的管理之术。
韩非的七术说可以说是历史的总结,因此,它 有很强的实用性。但追溯“术”说,最早提出 “术”思想的不是韩非,而是战国时韩国的申 不害。
申不害主张国君应以“术”来统御臣下。术, 即权术。他认为,国君不应对臣下说明自己的 意思,让臣下无法揣摩你,对国君感到高深莫 测,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国君要多看多想,少 说话。
韩非所讲的术究竟都有哪些内容呢?首 先,从把握君臣关系来讲,韩非提出: 君主应“观人,不使人观己”
其次,韩非提出用来控制臣子的具体方 法有七种,称为七术。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讲:“七术:一曰众 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 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 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韩非子·用人篇》曰:“ 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 矣。”
二、以“赏罚”为“柄”
法家认为赏罚为君之二柄,不可轻易授人。
《韩非子·二柄篇》曰:“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 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杀 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 利庆赏。 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 归其利矣。”
《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曰:“赏罚者,利器 也。”“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三、以“利”为“安民之本”
法家均重视经济的发展,强调以“利” 安民。
《管子·治国篇》曰:“凡治国之道,必 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 也。 ”“故治国常富,乱国常贫。是以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西部大开发的前期论证。
四、以“术”为驭臣之具
法家认为驾驭臣下,必须用“术”。
韩非说: “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 “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 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
韩非说:“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 御群臣者也。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管子也很重视术,《管子•明法解》曰:“明主 者,有术数而不可欺也”,“明主操术任臣下, 使群臣效其智能,进其长技。”
《三守》认为:国君要牢牢掌握刑威之大权, 绝不能“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 在大臣,如是者侵。”
《韩非子·爱臣》里讲:“爱臣太亲,必 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这里 是说:君主过分宠爱臣下,一定会危害 到君主本人;大臣过分尊贵,一定会改 变君主的地位。
韩非子“势”说也是管理要学,但这一思想并 不是韩非所创,而是来源于赵国的慎到。
这里是说:人主控制臣子,一是从各个方面参 照、观察;二是必须严惩以显示君王的威严; 三是对尽心尽力的一定兑现奖赏;四是听取每 个人的意见,责成他们努力工作;五是传出假 诏令,诡诈地驱使臣子;六是掌握了事实反而 明知故问;七是故意说反话,做错事来试探臣 子。
赏赐可以千变万化,不见得就只是物质的奖赏 才有效力。如韩非还举了越王勾践的例子。即 越王勾践意图攻打吴国,想使人们都视死如归, 一次出去看见了一只在发怒的青蛙,就在车上 扶着轼向青蛙行礼。随从的人说:“为什么这 样做呢?”越王说:“因为它有勇气。”第二年 请求把头献给越王的,一年有十多人。由此看 来,赞誉也足以使人敢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