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 为辅
Sb、Te、Sn、Mo、Bi 为辅
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含有来自岩浆的挥 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性质为氧化、
发份 S 和 C,属还原、近中性流体,盐度小于 酸性流体,pH 值<2,盐度小于 5%
3.5wt%NaCl
wt%NaCl
Rodalquilar deposit
1000m 800
400
Au-(Cu-Te-Sn)矿床
(m)
VV
L 0
L
L
L
Cinto 火山熔 L L
角闪安山岩 L 50°
L 岩-凝灰岩
-400
L
L
1km
L
(m) 0 表生氧化带下界
-400
1km
残余多孔状硅核 A' 高级泥化带
Pb-Zn-(Cu-Ag-Au) 矿化石英脉
1
L2
V3
4
5
6
1
2
3
4
5
6
600
400
200
• (2)该类金矿具有规模较大、伴生组分多、矿化集中、埋 藏浅、易采易选等特点,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3)金银 价格稳中有升及冶炼技术的提高,使一些低品位的矿石能够 利用(目前金的分析技术已达到10-9级)。

虽然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已成为我国金矿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与国外同类型金矿相
比,无论从数量还是资源量上仍有很大差距。对比研究表明,中国的地质构造背景有利于
• 4. 地层条件 •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围岩主要为陆相火山岩。
大部分矿床产于火山活动中心(破火山口或火山锥) 附近,以发育火山碎屑岩和熔结火山碎屑岩为特征, 少数产于远离火山口的火山岩中。含矿的火山岩具 有偏酸性和碱性的特点。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有关的火山岩主要为氧化程度较高的磁铁矿系列。 低硫化型矿床的围岩成分范围变化大,而高硫化型 矿床的围岩绝大部分是流纹英安岩。这种关系暗示 高硫化型矿床的围岩与矿化有成因联系,围岩本身 可能就是为成矿提供热能和成矿物质的深部侵入体 的一个连续组成部分。有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的部分围岩是沉积变质基底,如菱刈金矿床;浙江 治岭头金矿床的矿体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变质岩基底 中。
• 5. 成矿时代 • 从现有的文献看,绝大多数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中
-新生代,少数形成于晚古生代。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 形成时间主要受其所处大地构造环境演化的控制。从浅成低 温热液型金矿床在全球主要分布的3个成矿域来看,产在环 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成矿域中的矿床形成时代一般是 从中生代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有些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床的成矿作用目前可能仍然在进行当中,西太平洋岛弧区金 矿床的形成年龄一般小于20Ma,美洲西部的成矿年龄主要 为39~10Ma。我国东部大致为145~67Ma,而产在古亚洲成 矿域的这类矿床一般形成较早,为晚古生代。 •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时代集中偏新的原因主要可能是 矿床形成深度非常浅,因此在其形成后要长期保存下来,势 必要求矿床所在的地壳非常稳定,剥蚀较浅,这样才能在漫 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中保存下来。由于地壳处于不断的运动当 中,因此时代越老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能够保存下 来的数量就越少。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中生代以前形成的 低温热液金矿床也可能被保存下来,如我国东天山造山带 (如阿希金矿),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地区和Lachlan造山带 及北美阿巴拉契亚造山带都存在古生代形成的浅成低温热液 金、银矿床。
断 层 ;
蚀 变 带 ;
金 矿 脉 及 编
Kγ51-
粒 碱 长 花 岗 岩 ;
印 支 晚 期 中 粗 粒 碱 长 花 岗 岩
λπ Kγ52(2)b-
( ) , 潜 流 纹 岩 ( ) ;
中 燕 山 晚 期
τα
ξ
纹 岩 (
) , 英 安 岩 (
) , 粗 安 岩 (
) , 安 山
tf
-
第 四 系 ; 下 白 垩 统 光 华 组
• 世界上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主要集中产在3 个巨型成矿域;①环太平洋成矿域;②地中海-喜马 拉雅成矿域;③古亚洲成矿域。而大型和超大型的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
• 3. 岩浆岩条件
• 在多数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区,见不到深部侵入体与 金矿成矿作用的直接联系。有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 矿床的下面存在侵入体,如科罗拉多的Creede矿床 和西班牙的Rodalquilar金矿床。现代地热体系在 3km左右深部还见不到侵入体,深部侵入体可能至 少在5km左右。低硫化型矿床可能形成于与现代地 热体系相似的环境,与岩浆侵入体没有直接的联系。 高硫化型金矿床的形成与深部侵入体的关系密切, 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侵入体侵位较浅,有些高硫化型 矿床的围岩就是次火山岩,且与深部侵入体直接相 连。
•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理论研究之所以发展这样快, 主要与下列背景有关:
• (1)80年代以来发现的十几个超大型金矿床中,超过一半 是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有关的,直到最近还有发现。像巴 布亚新几内亚的Ladolam金矿(Au>1300t),Porgera金矿 (Au:560t),秘鲁Yanacocha金银矿(Au:1200t,Ag: 10850t),斐济Emperor金矿(Au:310t),阿根廷的 Veladero金矿(Au:400t,Ag:6700t),印尼的Kelian金 矿(Au:240t),美国Cripple Creek 金矿(Au:700t); 我国的紫金山金铜矿(Au>200t),黑龙江团结沟金矿(Au 近100t)、东安金矿(20t)、三道弯子金矿(10t)、金厂 金矿(10t),吉林小西南岔金铜矿(Au>30t),内蒙陈家 杖子金矿等;
形成这类金矿床。我国东部环太平洋带、青藏—三江、北部天山—蒙古—兴安,秦—祁—
昆成矿带等均具有形成该类型金矿的有利条件,是寻找该类型金矿的重点地区。
中国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分布简图 1.太古代基底; 2.元古代基底; 3.加黑东造山带; 4.海西造山带; 5.印支造山带; 6.燕山造山带; 7.喜马拉雅造 山带; 8. >100 t; 9.>20 t; 10. >5 t; 11. <5 t; 12.低硫型; 13.高硫型。
• Hendenquist(1994)根据矿床特征和成矿流体的特点 也将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分成两个亚类:一类是高硫化型 (high sulphidation,简称HS),相当于 Heald等(1987) 划分的明矾石-高岭石型,由酸性、氧化的热流体形成(高 硫化作用);另一类为低硫化型(low sulphidation,简称 LS),相当于上述的冰长石-绢云母型,由近中性、还原的 热流体(低硫化作用)形成。虽然Heald等的分类曾在矿床 学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国际上已经更多是应用高 硫化型和低硫化型这类术语。其主要特征见表1。
Au-(Cu-Te-Sn)
V
Pb-Zn-(Cu-Ag-Au)
VV
LL A'
V VV
V
L
L
D
D
L
V L
LL
A'
D
D
D
N
D
L破火山口边界D
D
V
Cinto 火山熔 L 岩-凝灰岩
L
L
L
L
L
2km
地中海
破火山 口边界
A
1km
未蚀变岩石
A' N
A 400
Lazaras 火山熔 岩-凝灰岩
A'
A
未蚀变角闪安山岩
• 二.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一般特征及分类
•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epithermal deposits)最 初由林格伦(1933)将其定义为形成深度小于1km 和温度低于200℃的一类矿床。但现在这个概念的 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主要特指产于陆相火山 岩系中或相邻岩石中,成矿温度小于200℃,极少 数情况下可达300℃,成矿深度主要集中在地表到 地下1km,个别情况下可达2km。成矿流体主要为 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多数以大气降水为 主)的一类金、银(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拉张构 造动力学背景,与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形成的挤压背 景条件存在显著区别。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研 究的某些进展
• 一.问题的提出
•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金矿床中十分重要的类型之一。 在成矿理论研究方面也是近30年来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 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矿床界研究的热点。1983年 举办了“角砾岩和成矿作用:地质产状和成因(Brecci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Geologic Occurrence and Genesis)”
英和玉髓)和绿泥石化;向外为绢云母化、伊 利石化,再向外为泥化蚀变矿物(高岭石和蒙 脱石),最外带为青磐岩化
外为高级泥化带(主要为明矾石和高 岭石、还有迪开石、叶腊石等)、再向 外为泥化带(伊利石化、蒙脱石,少 量绢云母化);最外带为青磐岩化
以 Au、Ag、Zn、Pb 为主,Cu、Sb、As,Hg、 以 Cu、Au、Ag、As 为主,Pb、Hg、
表1 低硫化型和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矿体形态 矿石构造 矿石矿物 脉石矿物 围岩蚀变
成矿元素组合 成矿流体特征
低硫化型(LS 型)
高硫化型(HS 型)
明显的脉状为主(石英脉),有网脉状
不规则体型(残余多孔状硅核)
脉状、网脉状构造为主,可见孔洞充填状(条 浸染状构造为主、可见角砾状、脉状
•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最近三十多年来在找矿和矿床学 研究方面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的一类矿床。对这类矿床的称谓 较多,国内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文献中称其为火山岩型或火 山热液型金矿,但现在已很少有人使用。后来国际上把部分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称为热泉型金矿,这种叫法一度很流行, 目前虽然仍有人使用,但已经不很普遍。直到Heald等 (1987)划分出了明矾石-高岭石型(酸性硫酸盐型)和冰 长石-绢云母型两种类型,在国内外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流 纹 质 凝 灰 岩 (
) ,
707 2003
据 黑 龙 江 有 色 队 , )
安 金 矿 区 地 质 略 图
4-

碳酸岩 冰长石
冰长石
低 硫 化 型 矿 床 的 典 型 蚀 变 矿 物 冰 长 石
-
冰长石
冰长石
• 近年来,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Hedenquist等(2000 提出了其矿床特征介于高硫化型(HS)与低硫化型(LS)之间 的中硫化型( Intermediate sulphidation,缩写为IS)矿床。 通常情况下,低硫化型矿床含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和 高铁闪锌矿,高硫化型矿床含黄铁矿、硫砷铜矿、铜蓝, 而中硫化型矿床为一套具有中等硫化状态的矿物组成:“黄 铁矿、黝铜矿/砷黝铜矿、黄铜矿和低铁闪锌矿”。与富 金的低硫化型矿床相比,中硫化型矿床富含Ag和贱金属, 多数情况下可能反映了盐度的差异。Deyell等(2003)在 对菲律宾凯利(Kelly)Au-Ag矿床不同阶段的矿物组合进行 了详细的研究后认为,该矿床早期富集贱金属,到中期富 集砷黝铜矿黝铜矿,而晚期则叠加了硫砷铜矿,提供了从 中硫化→低硫化→高硫化热液系统演化的一个典型实例。 西班牙阿尔马利亚(Almeria) 地区的帕莱—伊斯里卡(PalaiIslica)Au-Cu 矿床也记录有高硫化型和中硫化型矿体,中 硫化型矿体位于向斑岩型矿床转换的深度,而高硫化型位 于其上。但是,对于上述的中硫化型矿床,Cooke 等 (2003)建议只将其用于硫逸度的描述,不作为浅成低温 热液型矿床的一个次级类型。
1
0
2
4
3
5
6
紫金山矿床 3线交代岩相分带地质剖面图
7
8
断①(小
裂嘉据兴
;荫尹安
-
③ 黑 河 嫩 江 断 裂
-
Leabharlann Baidu
-
-
牡 丹 江 断 裂 ; ②
佳 木 斯

1997
冰 川 等 , ; 有 修 改 )
岭 区 域 地 质 和 矿 产 分 布 略 图


α
1-
号 细岩流 (东
2-
3-
隐 爆 角 砾 岩 ;
• 三.成矿条件
• 1.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板块俯冲带 上盘的大陆弧或岛弧及弧后的拉张动力学环境下。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洋中脊出露于海面之上(如冰 岛),也可能形成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因此, 该类型金矿床形成于与挤压地球动力学背景(如洋 壳俯冲)有关的拉张环境中。最新研究:陆内裂谷、 大型走滑断层分布区。
带、胶状、晶簇状)和角砾状构造
构造,少见网脉状
黄铁矿、银金矿、自然金、闪锌矿、方铅矿、 黄铁矿、硫砷铜矿、黄铜矿、砷黝铜
毒砂等
矿、铜蓝、自然金、碲化物等
石英、玉髓、方解石、冰长石、伊利石、碳酸 石英、明矾石、重晶石、高岭石、叶
盐等
蜡石等
在靠近矿脉壁的围岩中发育冰长石、硅化(石 核部为强硅化的残余多孔状硅核、其
讨论会,作为讨论会的成果,美国《经济地质》出版了角砾 岩型矿床专集(A Special Devoted to Ore—Hosted Breccias ,1985, Vol .60,No .6);1992年召开的第29届国际
地质大会上矿床组的论文多数是关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成 矿方面的;我国于1999年召开了“隐爆角砾岩及相关金矿床” 研讨会;2003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矿床地质大会 (Society for Geology Applied to Mineral Deposits)与浅成 低温热液型金矿有关的论文达36篇,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相继被推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