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

化学选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
化学选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

化学选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

1.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合物的污染。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H>-574kJ/mol

B.等物质的量的CH4在反应①、②中转移电子数相同

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把NO2还原为N2(生成的水为气态),放出热量173.4kJ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把NO2还原为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mol

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或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已知:S(g)+O2(g)=SO2(g) ΔH1=-Q1;S(s)+O2(g)=SO2(g) ΔH2=-Q2(Q1、Q2均正值),则Q1<Q2

C.已知:1/2H2SO4(浓)+NaOH(aq)= 1/2Na2SO4(aq)+H2O(l) ΔH1;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 ΔH2,

则有|ΔH1|<|ΔH2|

D.已知:Fe2O3(s)+3C(石墨,s)=2Fe(s)+3CO(g) ΔH=+489.0 kJ/mol;CO(g)+1/2O2(g)=CO2(g)ΔH=-283.0 kJ·mol-1;

C(石墨,s)+O2(g)=CO2(g)ΔH=-393.5 kJ·mol-1,

则4Fe(s)+3O2(g)=2Fe2O3(s) ΔH=-1641 kJ·mol-1

3.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Si(s)+4HCl(g) △H=+QkJ/mol(Q>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上述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

0.03 mol/(L·min)

D.反应吸收0.025Q kJ热量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 溶液中恰好反应

4.已知常温下,N2(气)和H2(气)生成2mol NH3(气)放出92.4 kJ热量。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在常温下:①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 molN2和3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kJ。②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0.5 mol N2和1.5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Q1=2Q2=92.4 B.Q l>2Q2 C.Q1<2Q2 D.Q1=2Q2≠92.4 5.将1mol A(g)和2mol B(g)置于2L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B(g)?C(g)+D(g),并达到平衡。C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Ⅰ中曲线b所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Ⅱ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均减小

B.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约为7.36;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C. 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可以使反应的过程按图Ⅰ中a曲线进行

D. 反应在第4秒钟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以A表示的速率是v(A)=0.225mol·L -1·s -1

6.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在Ⅱ中充入1 mol CO2和1 mol H2,在Ⅲ中充入2 mol CO 和2 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Ⅰ中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D.容器Ⅰ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7.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2(g)+B2(g)?nC(g)符合下列图1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轴表示A2的转化率B.Y轴表示C的浓度

C.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8.一定温度下,容积为2 L的甲、乙两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平衡时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1+α2>1 B.1.6

C.若甲中反应2 min时达到平衡,则2 min 内平均速率ν(O2)= 0.2 mol·L-1·min-1

D.甲平衡后再加入0.2 mol SO2、0.2 mol O2和0.4 mol SO3,平衡逆向移动

9.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10.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11.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3Y(g)?2Z(g) Δ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 )

12.已知:2CH3OH(g) ?CH3OCH3(g)+H2O(g) ΔH=-25 kJ/mol某温

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

②平衡时,c(CH3OCH3)=1.6 mol/L

③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 kJ

④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⑤此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⑥平衡时CH3OH的浓度为0.08 mol·L-1

A.①②④⑤B.②⑥C.②③④⑥D.②④⑥13.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恒容)和Ⅱ(恒压)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2Y?3Z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后,两容器的体积V(Ⅰ)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后,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D.达平衡后,若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14.下图表示反应X(g)+4Y(g) ?5Z(g) Δ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若Z是有色气体,只压缩容器的体积,平衡不移动,则气体颜色不变

B.若升高温度,则X的平衡转化率减小,v(逆)增大,v(正)减小C.若X和Y的平衡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时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若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5%,则起始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4 mol/L

15.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g),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 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X>Y B.X

16.将一定量A、B装入容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B(g)? cC(g),1 min时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x mol·L-1。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1/2,重新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2.5 x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计量数的关系:b

B.容器的容积减小后,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减小

C.原容器中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1 min内的速率为

Cx/bmol·(L·min)-1

D.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氦气(不参与反应),平衡不发生移动

17.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像A代表任何可逆反应中生成物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B.图像B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Z(s) ?3X(g)+2Y(g)

C.图像C代表在10 L容器、850℃时反应,到4 min时,反应放出51.6 kJ的热量

D.图像D代表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其在20~40 min 之间的平衡常数不相等

18.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SO3,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10%;若开始时只充入了2 mol SO2和1 mol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

A.10% B.60% C.80% D.90%

19.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①已达平衡的反应

C(s)+H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③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3(g)+ 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 molPCl3和0.50 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应大于0.20mol而小于0.40mol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难挥发性二硫化担(TaS2)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TaS2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在提纯过程中,S2的量不断增加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I2的浓度成正比

D.经过足够长时间后,石英管右端将得到纯净的TaS2

参考答案

1.A 【解析】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变为CH4(g)+4NO2(g)=4NO(g)+CO2(g)+2H2O(l)时,水蒸气变为液态水要放热,所以,CH4(g)+4NO2(g)=4NO(g)+CO2(g)+2H2O(l)的反应热△H<-574kJ/mol,A错。其他选项根据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便可知为正确的。

2.D 【解析】注意题给方程式中水的状态为气态,而H2的燃烧热是指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的反应热,A项错误;气态硫变为固态硫时要放热,故等量的硫燃烧时,气态硫放热多,Q2

点拨:本题考查反应热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3.D 【解析】试题分析:A项: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SiCl4的转化率减小,故错;B项: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吸收的能力要小于Q kJ,故错;C项: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HCl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15 mol/(L·min),故错。故选D。

考点:化学平衡移动中和反应反应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反应的可逆性。

4.B 【解析】试题分析: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

N2(g)+3H2(g)?2mol NH3(g) ΔH=-92.4 kJ/mol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①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 molN2和3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92.4KJ;②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0.5 mol N2和1.5 mol H2,相当于在①的基础上反应物浓度减半,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①的一半;故选B。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点评:解答此题需知道以下知识,反应热和化学方程式一一对应。假如浓度减半平衡不移动的情况,②的热量是①的一半,但是平衡会向逆向移动,所以会小于①的一半①。

5.D 【解析】试题分析:催化剂只能改变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热,A正确;从图I可知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0.9mol,则D为0.9mol,A为0.1mol,B为1.1mol,所以K=L2mol1.1L2mol1.0L2mol9.0L2mol9.0

=7.36,从图II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B正确;给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缩小容器的体积只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C正确;4s时A为0.1mol,则v(A)=)sL/(mol1125.0s

4L2mol1.0mol1,D错误。答案选D。

点评:在分析有关图像时应该注意:一、ν-t 图像或 c-t 图像:1.ν-t 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二、平衡图像 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先拐先平”。在转化率-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量-时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等)。

6.CD 【解析】此题先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图表。 CO(g)+H2O(g)

CO2(g)+H2(g) ?H<0

Ⅰ(mol) 1 1 0 0 平衡后容器温度升高(T1>700℃)

Ⅱ(mol) 0 0 1 1 平衡后容器温度降低(T2<700℃)

Ⅲ(mol) 2 2 0 0 平衡后容器温度升高(T3>T1>700℃)

容器是恒容的绝热体系,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容器Ⅰ、Ⅲ反应都向右进行,容器温度会升高,正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会抑制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同时容器Ⅲ起始投料是Ⅰ的两倍,因此平衡后T3>T1>700℃。而容器Ⅱ反应向左进行,容器温度会降低,也会抑制向左进行的程度,同时T2<700℃<T1。三个容器先假设在相同的温度下反应(恒温下),容器Ⅰ和Ⅱ达到平衡后,此时是完全的等效平衡;因为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容器Ⅰ和Ⅲ投料比相同,平衡后则也是等效平衡。然后再对容器Ⅰ和Ⅲ升温,对容器Ⅱ降温,则容器Ⅰ和Ⅲ平衡向左移,容器Ⅱ平衡向右移,此时三个容器平衡后都不等效了。

达到平衡后,A项,容器Ⅰ的温度比Ⅱ高,反应速率也要快。B项,平衡后容器Ⅲ的温度要比容器Ⅰ要高,所以平衡常数不相等,且Ⅰ>Ⅲ。C项,恒温时,容器Ⅰ和Ⅱ完全等效,两个容器中的CO的物质的量相等,再到绝热体系,对容器Ⅰ升温,对容器Ⅱ降温,Ⅰ平衡向左移,容器Ⅱ平衡向右移,平衡后CO的物质的量,Ⅰ>Ⅱ,C项正确。D项,恒温时,容器Ⅰ和Ⅱ完全等效,容器Ⅰ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再到绝热体系,对容器Ⅰ升温,对容器Ⅱ降温,Ⅰ平衡向左移,容器Ⅱ平衡向右移,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减小,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也减小,则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1,D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7.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像I可知,当温度相等时,b曲线首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P2大于P1。这说明压强越大,C的含量越高,所以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即n=1;的压强相等时,还是b曲线首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温度T1大于T2。这说明升高温度,C的含量降低,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图像Ⅱ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y轴是降低的,所以A、B、D都是正确的;由于容器容积和气体的质量都是不变的,所以混合气的密度不变,答案选C。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图像识别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图像,试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解决图像题的一般规律,即在分析有关图像时应该注意:一、ν-t 图像或 c-t 图像:1.ν-t 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二、平衡图像 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先拐先平”。在转化率-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量-时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等)。

8.C 【解析】

试题分析:甲中:2SO2(g)+O2(g)?2SO3(g)

始(mol) 2 1

变(mol)1.6 0.8 1.6

平(mol)0.4 0.2 1.6

若2min达到平衡,则2min内O2的反应速率为0.4mol/L/2min=0.2mol/(L·min),C正确;甲中平衡常数为1600,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加0.2 mol SO2、0.2 mol O2和0.4 mol SO3,此时Q=55.5

乙中: 2SO3(g) ? 2SO2(g)+O2(g)

始(mol) 4

变(mol) 2x 2x x

平(mol) 4-2x 2x x

甲、乙容积固定,乙中起始时投入4molSO3相当于4molSO2和2molO2,所以2-x>1.6,x<0.4,α1+α2<1,A错误;a>3.2,B错误。考点:等效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点评:本题虽然两个平衡不等效,但可以借鉴等效平衡的知识。乙中若起始时投入2molSO3,则两平衡等效。

9.B 【解析】试题分析:A项根据图像可知不是改变浓度的变化,错误;B项根据可知使用了催化剂,正确;C、D项根据图像可知平衡移动不是使用催化剂,如果是压强的改变则乙的压强大,但是压强大SO2的转化率应该高,所以错误。答案选B。考点:化学平衡图像

点评:在分析有关图像时应该注意:一、ν-t 图像或 c-t 图像:1.ν-t 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二、平衡图像 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先拐先平”。在转化率-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量-时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等)。

10.B 【解析】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所以压强也是减小的。因此甲容器中的压强在反应过程中小于乙容器中的压强。压强大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的,所以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大,答案选B。

11.A 【解析】:①由反应X(g)+3Y(g)2Z(g);△H<0可知,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X的转化率减小,故①正确;②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反应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X转化的不如增加的多,X的浓度反而增大,故②错误;③充入一定量Y,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增加的Y比反应的多,Y的转化率反而较小,故③错误;④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④错误,所以正确的答案只有①.故选A.

12.B 【解析】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①错;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反应

转化生成的CH3OCH3、H2O浓度均为1.24 mol·L-1,此时CH3OH的浓度为0.8 mol·L-1,根据Qc=33223(CHOCH)(HO)(CHOH)ccc ,将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可得,Qc=2.4<400,所以此时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⑤错;由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可知平衡时c(CH3OCH3)=1.6 mol/L,②对;生成CH3OCH3的物质的量为1.6 mol,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1.6 mol×25 kJ·mol-1=40 kJ,③错;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H3OH的转化率不变,④错;根据②可知,达到平衡时CH3OH的浓度为0.8 mol·L-1-0.72 mol·L-1=0.08 mol·L-1,⑥对。

13.C 【解析】由图可知,Z是反应物,X、Y是生成物,根据t0时刻前物质的量的变化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A项错误;Ⅰ中为恒容反应,Ⅱ中为恒压反应,达到平衡后,V(Ⅰ)P(Ⅱ),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容器Ⅱ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长,B项错误;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说明Ⅰ、Ⅱ容器中的平衡为等效平衡,恒容恒压的平衡等效,由此确定该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系数相等,则X为气态,Y为液态或固态,C项正确;容器Ⅱ为恒压反应,升高温度,气体膨胀,不管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其体积一定增大,D项错误。

14.C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A项,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但气体浓度变大,颜色加深;B项,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项,当X和Y按化学计量数之比投料时,

平衡时二者的转化率相等;D项,平衡时,由X的转化率为85%可知Y的转化浓度为3.4 mol/L,则起始时Y的浓度必大于3.4 mol/L,故本题应选C。

15.A 【解析】如果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充入1 mol N2O4,N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若仍保持原体积,则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减小,即选A。

16.D 【解析】由题意可知,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b+2>c,但得不出b和c的相对大小关系,A项错;容器的容积减小后,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项错;()()

VBVC=bc,v(B)=bc·v(C)=bxcmol·(L·min)-1,C项错。

17.C 【解析】A项,只代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像,故不正确;B项,反应物Z不一定是固体,且Z的化学计量数为3,不正确;C项,正确;D项,由图像知,A、B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则x=1,30 min时A、B、C的浓度均减小且减小幅度相同,故采用减小压强的措施,此时平衡常数不变,故不正确。

18.C 【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两次投料为等效平衡,所以第一次投料SO3 的转化率和第二次投料SO2的转化率之和为1。根据方程式,当2SO3完全反应时气体压强增大50%,现增大10%,所以消耗SO30.4 mol ,转化率为20%,故SO2的转化率为1—20%=80%。考点:考查等效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19.D 【解析】试题分析: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CO(g)+H2(g),碳是固体,增加碳的量,平衡不移动,错误;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降低,提高的是氢气的转化率;③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3(g)+ Cl2(g)PCl5(g)

达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 molPCl3 和0.50 molCl2,相当于减压,平衡向左移动,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应小于0.20mol,错误;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加,浓度变化,对于方程式左右两边计量系数不等的方程,平衡将会发生移动,错误。因此答案选D。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原理20.C 【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高温区不纯的TaS2(s)与I2(g)发生反应生成TaI4(g)和S2(g),低温区TaI4(g)和S2(g)发生反应生成TaS2(s)与I2(g),而杂质则留在高温区,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的△H>0,故A正确;高温区生成S2(g)的物质的量等于低温区消耗S2(g)的物质的量,所以S2(g)的量不会改变,只能高温区生成的S2(g)比消耗的S2(g)多,低温区消耗的S2(g)比生成的S2(g)多,故B错误;固体物质不能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平衡时TaI4(g)和S2(g)的物质的量浓度幂之积与I2(g)的物质的量浓度的2次方的比值,即平衡常数与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成反比例,故C错误;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石英管右端将得到熔沸点较高的杂质,左端将得到纯净的、熔沸点较低的TaS2(s),故D错误。

考点:考查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涉及焓变正负的推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反应原理、平衡常数表达式、纯净产物与杂质的位置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教材模块综合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磷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2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题(A卷)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2. 未来氢气将作为新能源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 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⑤ 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 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 == 2H2O(1) △H=―285.8kJ/mol B.2H2(g)+ O2(g) == 2H2O(1) △H=+571.6 kJ/mol C.2H2(g)+O2(g) == 2H2O(g) △H=―571.6 kJ/mol D.H2(g)+1/2O2(g) == H2O(1) △H=―285.8kJ/mol 6.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7.已知25℃、101kPa条件下: 4Al (s) + 3O2 (g) == 2Al2O3 (s) △H = -2834.9 kJ·mol-1 4Al (s) +2O3 (g) ==2Al2O3 (s) △H = -3119.91 kJ·mol-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二章测试题考试

第一、二章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B.Q1>Q3>Q2C.Q3>Q2>Q1D.Q2>Q1>Q3 2.已知H2(g)+Cl2(g)=2HCl(g) △H= ―184.6kJ·mol-1,则反应HCl(g)= 1/2H2(g)+1/2Cl2(g)的△H为( ) A.+184.6kJ·mol-1B.―92.3kJ·mol-1 C.+92.3kJ D.+92.3kJ·mol-1 3.已知:H2(g)+F2(g)===2HF(g) △H= -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4.已知:(1)Zn(s)+1/2O2(g) = ZnO(s) △H =-348.3 kJ/mol (2)2Ag(s)+1/2O2(g) = Ag2O(s) △H =-31.0 kJ/mol则Zn(s)+Ag2O(s) = ZnO(s)+2Ag(s)的 △H等于() A.-317.3 kJ/mol B.-379.3 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化学选修4综合检测试卷

(g)

8.下列装置中,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其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电解水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热水器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O H .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 .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电极反应式出现环境 O+4e-===4OH-碱性环境下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 -===O ↑+2H2O 弱酸性环境下钢铁的吸氧腐蚀 2 +2e-===H2↑用Cu作电极电解NaOH -2e-===2H+用惰性电极电解H SO

.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H+ .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 .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2A(g)+B(g) 2C(g)Δ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 不变 (OH-)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7 B(g)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象错误的是

如图为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 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极是含锌、铁的粗铜,b极是纯铜,a极溶解铜的质量与 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 AgCl(s)+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c点变到d点 -浓度减小 点对应的K 20.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碱性锌锰电池图Ⅱ铅-硫酸蓄电 池 电解精炼铜银锌纽扣电池 A.图Ⅰ所示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四) 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共7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反应X+Y= 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 4+、Ba 2+、NO 3—、CO 32— B .Fe 2+、OH —、SO 42—、MnO 4— C .K +、Mg 2+、NO 3- 、SO 42— D .Na +、Fe 3+、Cl —、AlO 2— 3、在密闭容器里,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 v 、B v 、C v 表示,已知2B v =3A v 、3C v =2B v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 值最小的是 ( ) A .Cl NH 4 B .34HCO NH C .44HSO NH D .424SO )(N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 、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 、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7、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首要原因 是 ( )

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 参考相对原子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u:64 Ag:108 C:12 O:16 S:32 Cl: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 率的是 A.加热 B.加压 C.加负催化剂 D.加大反应物浓度 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 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 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 铁粉 3、下列变化的熵变大于零的是 A.H2O(l) H2O(g) B.CO2(g) CO2(s) C.NaOH(aq)+HCl(aq) =NaCl(aq)+H2O D.NH3(g)+HCl(g)=NH4Cl(s) 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 不能表明反应 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

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D.C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浓度 5、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D.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 7、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 刻度处。若把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再用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等于5mL 8、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OH-(aq)=H2O(l); △H= kJ·mol1,又知在溶液中反应有:

(完整word版)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 本卷可能所需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Fe 56 Ag 108 Ⅰ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 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 试纸显示醋酸的pH 为2~3 3.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如果SO 2的起始浓度为2mol ·L -1,2min 后SO 2的浓度为 1.8 mol ·L -1,则用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0.1mol ·L -1·min -1 B .0.9mol ·L -1·min -1 C .0.2 mol ·L -1·min -1 D .0.05mol ·L -1·min -1 4. 下列离子分别加入纯水中,能使水中c(H+)增大的是 ( ) A .ClO -- B .Fe 3+ C .S 2-- D .NO 3-- 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2()2N O g C O +22 ()2()N g C O 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6.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2 K 2SO 4(aq)+H 2O(1); ?H=-57.3kJ/mol C.C 8H 18(1)+ 252 O 2 (g)=8CO 2 (g)+ 9H 2O;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8.用pH 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 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 l 和V 2,则V l 和V 2的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知识点 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包括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颗粒大小等。这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和原理如下: 1.浓度 (1)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浓度改变,可使气体间或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它们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固体颗粒的大小会导致接触面积的变化,故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 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的改变。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3.温度 (1)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温度升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速率都增大。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 ℃,化学 反应速率通常增大为原来的2~4倍。 4.催化剂 (1)催化剂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通常可用下图表示(加入催化剂,B点降低)。催化剂能改变 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的ΔH。 (2)催化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最大,反应速率才达到最大。

(3)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特别提示在分析多个因素(如浓度、温度、反应物颗粒大小、催化剂、压强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时,逐一改变一个因素而保证其他因素相同,通过实验分析得出该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这种方法叫变量控制法。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1.化学平衡状态具有的“五大特征” (1)逆:指化学平衡状态只适用于可逆反应,同一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无论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同时从正、逆反应方向开始,以一定的配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则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2)动:指动态平衡,即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并未停止,仍在进行,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3)等:指“v正=v逆≠0”。即某一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物质的量浓度和生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也可以用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表示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4)定:指参加反应的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组分的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均保持不变。 (5)变:指平衡移动。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某一条件改变时,原平衡被破坏,化学平衡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理解感悟“一定条件”、“可逆反应”是前提,“相等”是实质,“保持不变”是标志。 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四大依据” (1)对于普通可逆反应,以若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 发生变化,则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若用反应速率关系表示化学平衡状态,式中既要有正反应速率,又要有逆反应速率,且两者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对于有有色气体存在的反应体系,如2NO 2(g)N 2 O 4 (g)等,若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 改变,则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3)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的反应,如 下列各项均可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①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1 mol N≡N键。 ②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3 mol H—H键。 ③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断裂6 mol N—H键。 ④生成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6 mol N—H键。 特别提示(1)从反应速率的角度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时,速率必须是一正一逆(不能同是v正或v逆),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在可逆反应过程中,能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各组分的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混合气体密度、颜色、平均摩尔质量等),若保持不变,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精选】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 本卷可能所需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Fe 56 Ag 108 Ⅰ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 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 试纸显示醋酸的pH 为2~3 3.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如果SO 2的起始浓度为2mol ·L -1,2min 后SO 2的浓度为 1.8 mol ·L -1,则用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0.1mol ·L -1·min -1 B .0.9mol ·L -1·min -1 C .0.2 mol ·L -1·min -1 D .0.05mol ·L -1·min -1 4. 下列离子分别加入纯水中,能使水中c(H+)增大的是 ( ) A .ClO -- B .Fe 3+ C .S 2-- D .NO 3-- 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2()2N O g C O +22()2()N g C O 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6.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2 K 2SO 4(aq)+H 2O(1); ?H=-57.3kJ/mol C.C 8H 18(1)+ 252 O 2 (g)=8CO 2 (g)+ 9H 2O;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8.用pH 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

(最新整理)化学选修四测试题

(完整)化学选修四测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化学选修四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化学选修四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3.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 4.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中 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 C.干冰的升华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单元习题及答案资料

化学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1. 在2A + 3C + 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 u(A )= 0.5 mol/ ( L -s) B. u ( B)= 0.3 mol/ ( L -s) C. u (C )= 0.8 mol/ ( L -s) D . u ( D)= 1 mol/ ( L -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 速率增大 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3 .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 .判断过程的方向 B .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 .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 .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有二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 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 ( L s),贝U 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 5. —定条件下反应2AB(g)宁二A2(g) + 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m0IA2,同时消耗2nmolA 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 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6. 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V P2)下,可逆反应2X(g)于二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 °正(02)= 5 u (NO )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本练习题

化学选修4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P.6)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P.10) 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6. 公交车个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1/5,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发展公交车更为合理。 第三节(P.14) 1. C(s)+O2 (g) == CO2 (g) ΔH=-393.5 kJ/mol 2.5 mol C完全燃烧,ΔH=2.5 mol×(-39 3.5 kJ/mol)=-983.8 kJ/mol 2. H2 (g)的燃烧热ΔH=-285.8 kJ/mol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含详细答案)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含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2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二)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题: 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 2.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分子的能量明显增加 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已知H2(g)+Cl2(g)= 2HCl(g)⊿H= —184.6 kJ/mol ,则反应HCl(g)=1/2 H2(g)+1/2Cl2(g)的⊿H为 A.+184.6 kJ/mol B.—92.3 kJ/mol C.—369.2 kJ/mol D.+92.3 kJ/mol 4.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L ·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 ·min) B.1 mol/(L ·min) C.2 mol/(L ·min) D.3 mol/(L ·min) 5.如图,横坐标表示加水量,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无水醋酸)加水稀释的图是 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A.中和CH3COOH的多B.中和HCl的多 C.相同D.无法比较 7.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 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2nmolNO2 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nmol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8.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3 / 8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 篇一: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5习题 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 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 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N2 (g)与适量H2(g)起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 (2)1 mol N2 (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68 kJ热量。 (3)1 mol Cu(s)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热量。 (4)1 mol C(s)与适量H2O(g)起反应,生成CO(g)和H2 (g),吸收131.3 kJ热量。 (5)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 mol 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出622 kJ热量。 (6)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1 mol C8H18 (l)在O2(g)中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5 518 kJ热量。 4.根据下列图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P6习题 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 1、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或kJ?mol-1 。例如1molH2(g)燃烧,生成1molH2O(g),其反应热ΔH=-241.8kJ/mol。 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 2、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P10习题 1、燃烧热数据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实际意义? 1、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石油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目前已使用甲醇、乙醇作为汽油的代用品,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找对应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依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定的反应焓变 D 同温同压下,H 2(g )+Cl 2(g )= 2HCl (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 不同 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应中和热△H =-57.3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 =2×(-57.3)kJ/mol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H =+2×283.0kJ/mol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 代表燃烧热的是 A. CH 4 ( g ) + (3/2)O 2 ( g ) = 2H 2O ( l ) + CO ( g ) △H 1 B. S ( s ) + (3/2)O 2 ( g ) = SO 3 ( s ) △H 2 C. C 6H 12O 6 ( s ) + 6O 2 ( g ) = 6CO 2 (g) + 6H 2O ( l ) △H 3 D. 2CO ( g ) + O 2 ( g ) = 2CO 2 ( g ) △H 4 4.已知:H 2(g)+F 2(g) = 2HF(g) △H =-270 kJ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 的氢气和1L 的氟气吸收270kJ 热量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D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数学正确的是(△H 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 2H 5OH (l )+3O 2(g )==2CO 2(g )+3H 2O (g ) △H=-1367.0 kJ/mol (燃烧热) B .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 △H= +57.3kJ/mol (中和热) C .S (s )+O 2(g )===SO 2(g ) △H=-269.8kJ/mol (反应热) D . 2NO 2==O 2+2NO △H= +116.2kJ/mol (反应热) 6.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P 4 (白磷,s )+5O 2(g)====2P 2O 5(s) △H =-a kJ/mol 4P (红磷,s )+5O 2(g)====2P 2O 5(s) △H =-b kJ/mol 若a 、b 均大于零,则a 和b 的关系为 A .a <b B .a>b C.a=b D .无法确定 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没有明显错误的是 测定中和热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 2 蒸馏石油 配制溶液中转移 溶液 A B C D 8. 已知H 2(g )+Br 2(g )= 2HBr (g ) △H =—72 kJ/mol , 蒸发1mol Br 2(l )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 , 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H 2(g ) Br 2(g ) HBr (g ) 1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9 则表中a 为 A .404 B .260 C .230 D .200 9.已知:2H 2(g )+ O 2(g)=2H 2O(l) ΔH=-571.6KJ· mol -1 CH 4(g )+ 2O 2(g)=CO 2(g)+2H 2O(l) ΔH=-890KJ· mol -1 现有H 2与CH 4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 ,则原混合气体中H 2与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 B .1∶3 C .1∶4 D .2∶3 10 已知:2CO(g)+O 2(g)=2CO 2(g) ΔH=-566 kJ/mol Na 2O 2(s)+CO 2(g)=Na 2CO 3(s)+ 1/2O 2(g) 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的燃烧热为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 2O 2(s)+2CO 2(s)=2Na 2CO 3(s)+O 2(g) ΔH >-452 kJ/mol D.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11. 已知298K 时,合成氨反应:N 2 (g ) + 3H 2 ( g ) 2NH 3 ( g ) △H =-92.0 kJ/mol ,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 2 和3 mol H 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A. 一定大于92.0 kJ B. 一定小于92.0 kJ C 一定等于92.0 kJ D. 不能确定 1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 = CO 2(g)+3H 2(g) ?H = + 49.0 kJ·mol - 1 ②CH 3OH(g)+1/2O 2(g) = CO 2(g)+2H 2(g) ?H =-192.9 kJ·mol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 3OH 的燃烧热小于-192.9 kJ·mol - 1 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 .根据②推知反应:CH 3OH(l)+(1/2)O 2(g) = CO 2(g)+2H 2(g)的△H ﹤-192.9 kJ·mol - 13 已知H 2(g)、C 2H 4(g)和C 2H 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 l -1 、—1411.0kJ·mol -1和—1366.8kJ·mol -1,则由C 2H 4(g)和H 2O(l)反应生成C 2H 5OH(l)的△H 为 A .—44.2kJ·mol -1 B .+44.2kJ·mlo -1 C .—330kJ·mol -1 D .+330kJ·mlo -1 14.在298K 、100kPa 时,已知:2H 2O (g )=O 2(g )+2H 2(g ) △H 1 H 2(g )+Cl 2(g )= 2HCl (g ) △H 2 2H 2O (g )+Cl 2(g )= 4HCl (g )+O 2(g ) △H 3 则△H 3与△H 1和△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 3 =△H 1+2△H 2 B. △H 3 =△H 1+△H 2 C. △H 3 =△H 1—2△H 2 D. △H 3 =△H 1—△H 2 15.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Q 1 ; 2H 2(g)+O 2(g) == 2H 2O(g) ΔH =-Q 2; H 2O(g) == H 2O(l) ΔH =-Q 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 2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4Q 1+0.5Q 2 B. 4Q 1+Q 2+10Q 3 C. 4Q 1+2Q 2 D. 4Q 1+0.5Q 2+9Q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