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区的老工业区更新的探索——以西安市纺织城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社区的老工业区更新的探索
——以西安市纺织城地区为例
孟鑫
摘要:人类漫长的发展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历史遗产,承载城市近现代文明记忆的工业遗产便是其中别具特色的一部分,然而面对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我国大量工业区出现衰败,出现老工业区住区日益破败,大量原住民不断外迁,人才无法实现集聚,工业区丧失原有的活力等问题。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常态下,如何进行老工业区更新成为转型期的重要课题。

工业区更新的困境不仅仅是产业的缺失和遗产破坏,更是工业社区团体的集体复兴。

因此本文以西安纺织城地区为例,以期通过社区化的角度,从工业遗产的社区化和社区更新两部分,探讨老工业区整体更新的策略。

关键词:工业遗产社区更新空间重构无障碍设施
1背景
人类漫长的发展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历史遗产,其中承载城市近现代文明记忆的工业遗产更别具特色,相比人们对其他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业遗产成为市场经济下城市发展的“累赘”,不被人们普遍重视。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只有近百年甚至几十年的历史,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正像我们曾经不文明地对待古城古街一样,我们正在迅速毁掉工业时代留在中华大地上的遗产。

随着20世纪60年代国际保护工业遗产运动的开始,人们逐渐发现近在咫尺的工业遗产的价值,而工业遗产保护的内涵也不短扩展至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

因此,老工业区的整体更新和改造越来越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

我国近现代工业遗存非常丰富,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导向,建立了大量工业基地。

而西安是我国“一五”期间布局的4个棉纺织基地之一,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棉纺织基地。

其工业遗存也相当丰富,而现代工业遗存集中成片的西安纺织城地区是西安工业遗存较为典型的地区。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加上企业自身体制的原因,西安纺织城地区大多数企业陷入困境,随之而来的区域问题日益凸显。

而现行许多工业区改造较多的注重工业遗存的物质价值而忽略了其特有的社会价值,因此,面对日益衰退的工业企业及其配套住区和设施,如何在结构性转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中保护好工业遗存,同时找回失落的老工业区住区文化便成为新常态下老工业区更新的核心。

2老工业区的现状特征和问题
我国的工业遗产大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而伴随老工业厂区产生的是“企业办社会”下的老工业区住区,组成企业自治,产业单一、相对封闭的老工业区。

老工业区住区作为时代体制的遗存,代表着我国一个时期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2.1工业衰退后老工业区面临的城市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及生活结构的变化,陈旧的老工业厂房及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工业的要求,且随着城市的扩展,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工业厂区占有大量平整完好的土地资源,因此,大量工业企业被外迁至城市边缘区,兴建新的厂房,有的产业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淘汰被迫转型或破产。

伴随企业生产结构的转型,社区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2.1.1物质结构性老化
伴随企业的衰败转型,其大量职工配套住区缺乏管理和维护,且因为高额的安置费用缺少市场化的更新改善,区域政府也因为企业外迁及破产导致的财政压力无力改善,因此老工业区住区呈现出基础设施陈旧、住房条件恶劣等住区结构。

2.1.2原住居民的流逝
现状窄化的就业空间、恶化的居住环境以及落后的配套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原住居民的现代化生活需求,使得大量原住民在择优而居的心理下选择了离开。

2.1.3就业问题的凸显
因为企业的转型,大量职工面临失业的问题,而因单一产业构成,区域就业空间狭窄,企业的转型直接导致区域的衰败,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问题,
2.1.4居住人口以弱势群体为主
生活空间的不断恶化,职业种类少,缺少就业机会等问题,致使区域年轻人多数外迁,而留下的居民多以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幼儿、低收入者以及残障者等社会弱势群体。

2.1.5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
更重要的是原本因地缘关系以及业缘关系而建立起的社会关系在逐步瓦解,区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慢慢地消失,社会关系日趋淡漠。

2.2相对封闭的环境如何面对市场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度,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新型房地产业蓬勃发展。

在巨大的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压力下,新兴房地产业利用工业厂区面
积大、地块整齐、房屋征收事宜简单等进行较大收益的开发。

相对的,开发难度大,收益较小的老工业区住区的发展却严重滞后。

因此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市场机制下的老工业区更新,如何在市场的驱动下平衡遗产保护、改善居民生活、提升区域市场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国内外老工业区更新的实践研究及问题分析
3.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国外诸多工业化大国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都颇费苦心。

在国外工业遗产经历了从管理-保护-利用-区域更新的阶段变化。

最典型的案例是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鲁尔工业区在德国近现代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支柱地位。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重工业的衰败,鲁尔集团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与改造产业结构,将以煤铁化学制造为中心的重工业综合体,改造成集绿地、居民中心、物流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园区。

其中,北杜伊斯堡旧钢铁厂景观公园,原为著名的蒂森(Thyssen)钢铁公司所在地,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于1985年停产。

1990年前后改建为大型主题公园,成为世界生态建设的典范。

经过10多年的摸索,从零星景点的独立开发到区域性统一开发,在经济转型、人员转岗安置、环境建设、技术更新等方面,实现了区域的全面更新和转型。

3.2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
2006年4月1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上诞生了一个中国工业遗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业共识性文件——《无锡建议》。

这份建议首次在国内单独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理念。

与此同时,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也有非常出色的实践案例:北京的798工厂、上海的苏州路、杭州的杭印路49号、青岛的啤酒博物馆以及中山岐江公园等。

它们在今天仍然活跃的事实,充分证明:作为近百年内才产生的近代现代文物,工业遗产因
为与现代社会的思维、审美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很大的再利用潜力。

在北京,曾是中国电子
图3-1 德国鲁尔工业区
工业摇篮的北京798工厂,已化身为当代文化艺术的展示交易中心。

在上海,曾是上海近现代工业发展见证的许多老厂房被规划为创意产业集聚区,重焕生机。

西安也进行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比如位于西安市城东的陕西省钢铁,1965年成立占地900多亩(60公顷)、建筑面积近20万m2,上世纪末,走向衰败,2001年陕西省政府批准破产,同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策划收购陕钢,将旧厂房改造为华清分校的主教学区。

其次,位于城北的大华纱厂是西安最早的现代纺织企业,始建于1935年,上世纪80年代,大华纱厂开始亏损,最终在2008年因为经营不善而申请政策性破产,2013年改造为集合现代社会城市的综合功能,定位为涵盖文化艺术中心、工业遗产博物馆、小剧场集群、购物街区等城市生活多种功能、多样文化、多元消费的文化商业mall 。

现状存在的问题:
1) 保护与利用模式较单一和孤立,缺乏工业遗产与其所促成的社会组织、聚落形态变迁之间缺乏整体性思考;
2) 大众保护意识的缺失;由于公众身份认同的丧失,对于遗产保护本身也缺乏必要的文化认同,因此没有自觉保护的意识。

3) 市场化功利性突出,忽略其应承担的社会职能,因此市场效益和活力得不到发挥;
4) 保护与利用体系不完善;
3.3 西安纺织城地区的现状及问题
西安市纺织城,最早建于1953年,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有西北国棉三厂、四厂、五厂、六厂、西北第一印染厂等7家国有大型企业。

1949-1959年,纺织业是陕西省的绝对支柱产业,为陕西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铸就了一时的辉煌。

从20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国家产业政策优化调整,以国企为主导的传统纺织工业区竞争优势逐步减弱,
由于投
图3-2 大华1935
资不足和管理落后从而走向衰落,由辉煌时期的“小香港”变为全市较为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慢慢被边缘化。

伴随企业经营的困境,纺织企业也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如职工收入低,大量职工下岗失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居住区环境日益恶劣等。

3.3.1纺织城地区区域特征
纺织城地区与陕西钢厂和大华1935不尽相同,首先纺织城地区为纺织产业集群,集中成片,面积较大,其占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集中分布了7家国有大型企业,企业职工总数5.1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8万人,离退休职工2.2万人;其次纺织城为计划经济下的企业办社会形式,形成了完整而独立的老工业区;再者,纺织城工业遗产及其工业社区具有完整而统一的风貌,都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苏式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最后,纺织城由于浐河的分割,与西安市区形成天然的屏障,因此造成较为孤立的社会形态,也使得纺织城原住民有着较高的社会认同和地域归属感,同时也相对封闭,市场活力不足。

图3-3西安纺织城核心区示意图
3.3.2纺织城地区的改造现状及问题
2007年纺织城以一印老厂区为基地,因为租金低廉由大量艺术家自发形成以油画、雕塑、陶艺、摄影、行为艺术等为主的多个艺术门类的个人工作室,多个展览服务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等,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形成了以王西京为首的艺术家产业集群,
在业内小有声誉。

2009年,省政府提出振兴西安纺织城老工业区。

截至目前,在原唐华集团所属各企业(三、四、六棉及西北一印)实施政策性破产以后,于2009年12底组建成立了新的国有独资公司——西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完成西安纺织集团的整体搬迁并形成新的纺织基地,新厂已投产使用。

存在的问题:
1)产品层次低,产业链条不完整
西安棉纺织老工业区纺织产品主要集中在棉纱、棉布、棉混纺纱、化学纤维纱等初级产品的生产,附加值较低。

受环境容量限制,西安棉纺织老工业区内缺乏印染、后整理等企业,使得产业链条不完整,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虽然新的纺织基地已建设投产,但滞后单一的经营思路和产业困境未能打破,无法实现根本性的产业复兴。

2)纺织企业负担较重,整体改造资金缺乏
老工业区内纺织企业均是20世纪中后期成立的棉纺织企业,人员多、负担重,企业经营十分困难。

由于老工业区内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经济产出不足,导致城市建设较为落后,难以提供发展新产业、吸引投资的实体平台,从而造成资金缺乏的重大问题。

申请西安棉纺织老工业区成为搬迁改造试点,积极争取相关资金和政策支持,能够缓解当地政府的巨大财政压力,有利于加快解决老工业区历史遗留问题。

3)城市基础设施亟需改造
西安棉纺织老工业区城市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楼房破旧,道路狭窄,交通拥挤。

由于供水管网、电网大多老化失修,管道“跑、冒、漏”,电网断路等现象时有发生,多条道路急待整修或打通。

近年来经过改造虽有所改观,但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定位相比,西安棉纺织老工业区基础设施仍远远落后。

截至2012年纺织城核心区棚户区及工厂生活区共涉及土地面积约2042亩,建筑面积约1704222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1507130平方米,涉及住户约2万余户,亟待整体改造。

4)职工就业等社会问题凸显
由于西安棉纺织老工业区多数工业企业已经停产或破产,用工需求量下降,造成了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多数下岗职工失去收入来源。

加之困难职工数量多,群体大,普遍存在就医难、子女上学难、再就业难、生活难、住房难等现象。

贫困与就业问题已经是纺织城老工业区改造不可回避的首项社会问题。

5)边缘社区的特征明显
企业自制下较为孤立的社会形态并未得到改善,区域隔离明显,与西安市主城区的社会网络关系不健全。

6) 纺织城艺术区的形成完全是自发的,缺乏市场化的遗产与区域更新相结合的统一思路,带有片面的小群体集聚,无法激发市场的活力。

综上所述,亟待进一步对周边企业及社区做整体改造和更新,转换改造思路发挥工业遗产在区域更新中的触媒作用
4 面向社区的老工业区更新模式
老工业区更新首先应厘清工业遗产和周围空间的关系,面向社区即是以社区为基点,对工业遗产实行社会化改造,同时根据现状工业区的社会特征实施针对性的社区分类更新模式。

4.1 工业遗产的社区化改造
4.1.1 工业遗产的空间重构
根据工业遗产的分类,对其进行不同的功能空间重构,从而达到与周边社区组织的共融发展,同时解决失业职工的就业转型和生活保障,同时利用工业遗产原有的知名度和文化积淀,对空间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颇具后现代气质的人文空间,形成对市场的反向吸引力,最终实现区域的整体更新。

1) 功能置换
利用原有工业遗产的高建筑空间,以办公、展览、科教、商业、体育为主要功能进行空间重构,补充完善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为社区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引导失业人员的就业转型。

并以此来提升周边居住用地的土地价值,从而达到居住改善的目的。

2) 功能重组
图3-4 半坡国际艺术区
利用原有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的改建,运用生态化的处理手法,创造区域内的开敞空间,形成区域的公共交往空间,唤醒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将居民留住,找回失落的社会关系。

3)功能植入
利用文化事件的策动,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建立社区的文化认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运用积极的营销策略,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和创意人才。

利用文化多样性提升区域的发展。

4.1.2产业更新
一个区域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一处工业遗产能否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也离不开对其业态的升级改造根据工业遗产的价值特性和工业区面临的社会困境,吸纳新型产业企业、科研机构、创意机构等成为工业遗产利用的有效方式,实现区域的产业转型,形成新兴产业集群,为区域提供新型生态技术基础,为打造生态城区提供基础支撑。

4.2社区更新
工业区更新的困境不仅仅是产业的缺失和遗产破坏,更是工业社区团体的集体复兴。

随着工业区的衰败,老工业区住区日益破败,大量原住民不断外迁,人才无法实现集聚,工业区丧失原有的活力。

因此利用工业遗产的空间重组和产业更新的触媒作用,实现工业住区的整体复兴,才是老工业区更新的核心。

4.2.1交通系统整体改造
考虑到老年人、幼儿、残障人士等的出行不便的通行特征,这类人群对交通的舒适便捷性要求更高,相应的此类人群所构建的社区网络更趋向于休闲。

因此区域内应推行绿色休闲道路系统,同时具备高标准的无障碍通行能力。

应对现有的道路实行绿色及无障碍改造,打造以慢行为主的无障碍交通体系。

无障碍交通体系应包括无障碍道路和无障碍交通设施两部分,
首先,无障碍道路是指社区内的道路必须需有出行障碍人士的相关设施,且设施质量应以高标准设计,同城形成完整的无障碍体系。

比如:盲道、轮椅推车道等。

其次,无障碍设施包括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及工具、无障碍指示标识等。

4.2.2公共设施及公共空间的改造
根据现有人群特征,他们对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设施的要求更高,他们需要更多的绿色开敞空间和社区活动空间来进行日常的文化交流。

在社区更新中应针对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对现有的公共空间进行相应的改造,比如加设街角公园、社区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社区艺
术馆等文娱设施,增加社区内人群的交流,丰富日常文化生活,同时为社区内失业及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

4.2.3住宅分类模式
随着工业遗产以及区域产业的更新,老工业区内人群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首先老区遗留的原住民多为离退休职工和低收入职工,占工业区人口构成的大部分,所以,社区更新应首先以此类人群的需求为基础;其次新兴产业的植入带来了新的年轻活力群体,新建社区应以面向此类人群为主;再者,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得艺术家们在工业区内集聚,建设适合艺术家集聚的社区也将是老工业区社区更新的方向。

因此,分类实施社区改造和建设,是工业区社区更新的有效途径。

4.3建立组织机构体系
4.3.1基金保障机构
对于具有开发价值的重点工业遗产项目,以基金会的方式管理、保护和开发工业遗产项目。

并作为工业遗产保护划分方式之一,予以确认。

保护基金会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组织,股份制体制。

资金来源以民间筹资为主,包括政府津贴和社会捐款等,在政府、企业支持下运作。

建立公开透明的基金运作平台。

4.3.2管理及监督机构
建立起以居民自组织机构为基础,以政府组织机构为指导,市场组织机构为驱动的市场、政府、居民的多元组织机构。

由于企业社区的特殊性,应以居民自组织为主要形式建立内在驱动机构,以业主由内而外进行城市更新,从而构建居民的身份认同,激发其参与保护和区域更新的积极性。

有些问题是组合内部要处理,而不能丢给开发商或者政府。

大规模保护及更新活动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形成集群优势,制定统一的政策和法律,协调好市场与居民的利益冲突,同时以维护社会公平和公共福利为根本,可以有效降低风险,还可提升城市文化、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任何形式的开发都需要市场的接入,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更新中的活化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结合区域社会建设。

5总结
过去两个世纪以来,人类共同见证并深受其影响的全球工业化进程已成为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发展阶段的遗产对当代世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量老工业区出现衰
败的今天,我国大量老工业区实施搬迁改造,期望通过企业搬迁为城市发展腾地让位。

然而工业遗产并非社会发展的负累,搬迁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由旧区至新区、由甲地到乙地的空间转移,搬迁的目的更不是为房地产开发腾出空地,而是借助工业遗产的空间重构和功能复合,充实和完善区域功能,从社会重构的角度对社区进行完善的改造,从而为区域人民创建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最终找回失落的工业社区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真姚洛编.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M]. 三联书店, 1957.
[2] 祝慈寿. 中国现代工业史[M]. 重庆出版社, 1990.
[3] 孙超,王波,张云龙,徐建闽.深圳市无障碍交通体系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2,12
[4] 刘洁,戴秋思,张兴国. 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策略研究—以英国谢菲尔德市城市文化复兴计划为例[J].
新建筑,2014,02
作者简介
孟鑫,规划管理,西安市规划局纺织城分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