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如何处理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关系教学过程的规律之一是发展性规律: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统一。
首先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智力则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能力。有了知识未必就有智力的提高,智力并不完全是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然提高。
其次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互相促进的。
1、两者是统一于教学过程、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
2、传授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3、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再次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1、从传授知识的内容来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
2、从传授知识的量来说,要注意适量。
3、注意启发式教学。
4、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
最后要防止两个倾向。
1是形式教育论者只注重思维形式,忽视内容;
2是实质教育论者只注重传授有用的知识,而忽视对认识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数学能力主要是指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紧扣大纲教材,落实“三基”,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由于传授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紧扣教学大纲,教材,落实“三基”,抓好通性通法的教学。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生源的迅猛增长,教育规模的发展壮大,高校扩招、高中扩班,相对来说生源质量较差,这就更需要在教学中立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立足于通性通法的教学。在教学中,基础知识要讲透抓实,要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课本中的典型例题,要用足、用活,常见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要熟练应用。要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选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布置作业要分类要求,练其所需。必须面向全体,兼顾两头,偏爱后进生。让优生“吃饱吃好”拔出尖来,让后进生“吃得进消化得好”跟上队伍。坚持“低起点、缓坡度、稍难度促提高”的原则,切忌偏离课本和大纲,盲目拔高,防止学生“看看都会做,题题做不好”的现象发生。抓好了“三基”,抓好了通性通法的教学,才能为发展学生的智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但要注意,在选题训练中,选
题要有针对性,代表性,要坚决杜绝题海战术,以免消耗学生的精力,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优化课堂教学,促使知识与智力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传授知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传授,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为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好地学习、工作、创新,为祖国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轴,以能力为本,注重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唱“独脚戏”,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知活动,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使外部的学习活动变为自身内在的智力活动,促使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实现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力的过渡,自觉地启发、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通过问题的解决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课堂上,要实行教学民主,创设相对自由的思维空间,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形式进入课堂。加强思维多向性的训练、培养。重视应用问题的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适当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小学应奠定好学生未来从事学习、工作、劳动和从事科研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的质量应该说是很好的,为高校提供了质量较高的生源,小学生的水平比美国高两年,高中生水平比美国高1.5-2年,我国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金牌的人数也最多。但在进入高校后,参加工作后,在科研方面,在国际上出类拔萃的人才并不多,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却极少。究其原因,这与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学生忙于应付中考、高考之中,甚至连节假日都不休息。相应来说,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社会、从事科研、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相应减少。由于过去缺少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对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尚未系统学习和掌握,导致学生虽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却没有研究问题的习惯,缺乏创新的意识,因此创新能力当然就不如别人了。新教材已将研究性学习正式编入中学教材,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定要选好专题,组织学生认真参与,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步骤,使学生养成从小研究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来才会有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