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心理环境建设,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学校心理环境建设,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如今,教师已经成为“高危”职业,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已不足奇。实践证明,教师的心理健康往往跟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人际关系等有直接联系。因此,学校在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一、校领导重视是预防教师出现心理疾病的基础
1.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要努力为教师营造温馨、和谐的
内在环境。从根本上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源,更要主动深入到教师中去,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管理层面上,应有从“人治”过渡到“法治”进而走向“文治”的意识。“文治”是学校管理的最高文化境界,管理者
要让教师感受到管理层面的尊重、关心、培养、激励、合法,也要善于有用“法”来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的意识。
2.学校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少些浮躁与功利,多
些恬静与守望。让教师从“追风”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追求教育的本真之道,遵循学生的成长之道,让教师“专业”地发展,幸福地成长。
3.学校要尽量减少可能干扰和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之事。
让教师少参与或不参与与教育无关的活动,如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纯形式的会议,减少毫无意义、形式多样、名目繁多的,所谓的“高大上”的“专家”讲座、培训或以收费为目的的“继续教育”等活动,想法遏制“应付主业,忙于副业”的不良现象愈演愈烈之势。
二、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
建立、健全学校良性竞争评价机制,用发展性、差异性、多元性评价观考核教师,让教育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是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
1.改变评价标准,进行个性化评价。每位教师都是个性
迥异的个体,他们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思想阅历、性格爱好、特长见识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长处。要想人尽其才,使每位教师都能得到最大发展,管理者就不能因个人喜好与一部分教师过于亲近,也不能因为主客观原因与另一部分教师疏远,更不能拿成绩高低作为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管理者要把教师的个性差异视为宝贵的教育资源,采用个性化评价方式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努力让每位教师发挥自己的才能;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以多把“尺子”衡量教师,尊重个体,承认差异,是进行民主管理的重要体现。
2.改变评价方式,进行多样性量化评价。除了对教师进
行个性化评价外,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还要以定性评价为主,
如教师的工作量,承担的公开课,外出学习,个人成长,特长展示,学科团队建设等进行弹性评价。
首先,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但除了公开课,教师在课堂上下的工夫是有限的。如果学校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评价依据,可加大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其次,学校可将教师工作态度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教师对待教育教学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学校应将教师生涯发展规划,积极参加在职学习与培训,主动进行教育研究和系统化的教学反思,踊跃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等成长行为也纳入量化评价之中,让教师自觉挖掘自身成长潜力,拒绝职业倦怠,形成健康心态。
3.改变评价主体,进行多元化参与评价。在多元化的时代,对教师的评价也应百花齐放。除管理者外,同事、家长、学生、自我都可参与评价。
管理者要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为其提供多角度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教师在参与中感受到存在感和尊严感,并对此做出发展性评价。此外,管理者不妨将评价权交给教师、家长、学生个人,让教师从不同层面多角度认识自我,减少迷茫和无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元化参与评价中,评价者要尽量给予被评价者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其内心获得满足和充实感,充分感受到工作的快乐,生活的幸福。
总之,评价科学、合理,教师的心理健康指数也就相应
提高了。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效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保障
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工作效率倍增。但由于学校有些不合理评价和竞争机制的存在,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成为影响教师心理亚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首先,学校要营造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机制,确保教师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其次,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从传统的物质刺激奖励方式转向提升精神愉悦奖励。最后,管理者要端正作风,讲究领导方法和艺术,注重沟通、协调方法,务必做到让所有教师心服口服。
有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教师心理问题的出现概率也就会相对降低。
四、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压力应对策略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根本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外力充其量也只是“助人”。从根本上说,教师心理健
康的维护还是要靠自己。
1.教师当树立高远的教育理想。教育理想是教师对教育
事业、教育理论及教育主张的确认和信奉。高远的教育理想可赋予教师无穷的力量,催发教师无尽的动力,促使教师自觉、主动的强化教学技能,掌握教育智慧,做时间的管理者,高效率的践行者,帮助教师走向“省时――高效――省时”
的教育境界。
2.教师当一定的“抗压”技巧。无论哪个时代、何种职业,不可能不存在压力。教师要学会辩证地看待压力,正确对待挫折和困惑,只有练就了过硬的“抗压”能力,才能精神不倒、信心不败、奋斗不止。
3.教师当有锻炼意识与心理调适意识。健康的身体是健康心理的保证,教师要定期抽出时间刻意“关照”身体;当心情不适时,或锻炼、或宣泄、或K歌、或会友,或购物、或读书、或旅游……迅速调节郁闷情绪,让健康愉悦充斥身心。
4.教师当定期反思。师者要善于通过反思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个人效能感,自觉“维修”心理健康之路。学会定期反思也是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五、团体辅导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助力器
面对教师心理状态不容乐观的现状,学校应支持有资质的心理教师对全体教师定期进行心理讲座、团体辅导、沙盘游戏等活动。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强大助力器。
1.心理讲座。教师心理不健康,怎么能教出心理健全的学生?因此,学校领导要支持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咨询师或邀请心理专家每学期定期按计划、按需求为教师进行心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