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总结概述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一)早期孕育阶段(1923年以前)

中国古代,由于自然经济占据主要地位,文化生产与创作很少带有经济意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代表的文化生产工艺、工具和手段的改进及广泛运用,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文化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商品经济出现后,民俗文艺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始被当作商品交换,广义的文化市场就出现了。典型的包括书籍市场,文艺市场。比如西汉末年的书肆、槐市。

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大量的传教士、外资企业入驻上海、广东等地,为了更好的传教及发展商品经济,传教士、商人等在中国开始创办近现代报纸,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上海新报》等为代表的报纸因刊登广告、商业信息而具有产业特点。以及之后兴起的办报热潮,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图书出版业,以戏剧和话剧为代表的话剧演艺业等多种文化行业形成。

(二)开始萌芽阶段(1923年到1949年)

1923年美国人奥邦斯利用从美国带来的广播技术,在上海建立的第一座广播电视台。1926年10月,哈尔滨无线电视台台长在张作霖支持下建立了第一座广播电视台。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颁布《电讯条例》,允许民间经营广播电台。在开放的环境中,到1937年全国已有70多座民营广播电台。广播业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在20世纪30年代,虽然社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在老上海繁荣的背景下,人们的休闲娱乐促进了电影的发展,因明星带动的唱片业、服装业也都与电影业共同发展。

(三)延缓形成阶段(1950年到1978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文化商品的胜场、消费和流通都纳入了经济计划的统一模式,文化生产也由政治任务来安排。此外,1958年,中国正式成立了北京电视台,但电视业的经济功能没有完全凸显出来。同时,新闻事业和新闻宣传工作也主要由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宣传部门把控,文化产业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在经济发展中获得合法身份。

(四)恢复发展、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文化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复兴期,文化产业逐步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又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是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一是 2002 年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因此,可以将文化产业

划分为三个阶段。

1.化产业的复苏期(1978-1992 年)

1978 年确定的“拨乱反正”对于文化事业而言,主要是实现了由“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进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这在当时极大地激发了文化生产力,出现了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新的文化艺术精品。

文化市场也开始逐步复苏。1979 年,广东东方宾馆诞生了大陆第一家音乐茶座,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娱乐市场发展的开始。随即,营业性舞厅等经营性文化活动场所在各大城市争相开业,我国开始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和形态的文化市场。随着港台音乐和文化对内地的渗透和影响,内地音像业也逐渐起步,形成最早的一批流行歌手,由此带动了演艺业和卡带复制业的迅速发展。文化市场的兴起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

但是,这一时期文化市场的发展也使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文化体制问题日益突出。在总体布局上,与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应,层层建立专业文艺团体,重复设置,人财物浪费;在结构上,单一公有制,全部文艺团体由国家财政包起来;在分配上,严重平均主义“大锅饭”,演不演戏,演多少场戏,演出水平的高低(作品水平的高低)与收入没有联系;在人事制度上,没有正常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机构臃肿,冗员过多,行政化,机关化,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很难发挥,等等。

为改变这一现状,1983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艺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使人们对文化活动的经济属性有了更多直观的认识。1985 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中。1987年,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改进营业性舞会管理的通知》,第一次明确了举办营业性舞会的合法性质,政府从法律上确认了文化市场的合法地位。1991 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 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起用了“文化产业”的说法,这可能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

2.文化产业的助跑期(1993-2002 年)

1992 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体制的改革。这一时期经济

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民营资本的介入,使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被渐次唤醒,各类眼花缭乱的演出和娱乐成为人们新生活的主要内容。一方面高档次的演出活动一次次吊高国人的胃口和品位,如中国对外演出集团在北京紫禁城举办的大型歌剧《图兰朵》和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以其令人咋舌的高票价,将商业性演的特征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卡拉 OK、酒吧、演艺厅、保龄球、台球等成为都市夜生活的几大支柱。后来,还出现了大量的网吧,尽管许多人对其颇有陈见,但它作为文化市场的一部分却是不容忽视的。

文化需求的持续增长对文化艺术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步,而现行的生产体制又严重地制约了文化的发展。1996 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认为“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2001 年中共中央又批转了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由于改革的逐步展开,我国的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据统计,从1990年至2002年,我国的报纸由1576种增至2111 种,增长了34%,总印数达351亿份;各种期刊由6078种增至8899种,增长了46%;图书从74973种增长到154526种,全国建成了一批大型书城,各种形式的连锁店4000多家,图书网点7万多个,图书销售额增长了12倍;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从1000个增加到1988个,广播节目套数由645套增加到1777套,电视节目套数由512套增加到1047套,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从73%和80%增加到90%以上;有线电视从无到有,全国户达到9000多万;2001年中国音像市场销售总额达到200多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000倍。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扩张。

3.文化产业的加速期(2003 年至2008年)

2002 年召开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更加明确。

2003年6月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紧接着出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意见》,明确将文化单位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两类;确定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深圳、沈阳、西安、丽江为综合性试点地区,35 家新闻出版、公益性文化事业、文艺创作演出、文化企业单位具体承担试点任务。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实验阶段。2003年6月底,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签订《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决定从 2004 年元旦起,内地提前向香港开放涉及传媒的 5项服务贸易:广告服务、分销服务、视听服务、会展服务和电讯服务。这一切都为促进国内文化企业的转轨改革提供了外在推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