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系及国际格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副总理在华盛顿应邀出席 美国众议院举行的欢迎会。邓小平在会见参议院 多数党领袖伯德和众议院议长奥尼尔等人时说, 台湾回归祖国后,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 制度。台湾当局可继续管理其军队,还可保持同 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商业等非官方关系。我们力争 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承担不 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义务。
第二章
国际体系与国 际格局
重点问题: 1、国际体系形成的客观历史条件 2、国际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 3、国际体系发展演变各阶段的基本特点及原因 4、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5、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形式 6、国际政治格局与世界经济格局之间的关系 7、国际政治格局与国际政治秩序之间的关系 8、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相互作用
• “国际系统六模式”——莫顿· 卡普 兰
1、“均势”系统 2、“松散的两极”系统 3、“牢固的两极”系统 4、 “全球性国际政治”系统 5、“等级制”系统 6、“单位否决”系统
★国际政治格局相关理论 主张
1、等级制模式 2、分散型模式 3、分散的集团模式 4、 两极模式
• “五模式”——K· J· 霍尔斯蒂
2008.9.18,美 国授予苏联前领 导人戈尔巴乔夫 自由勋章
单极:美国霸权的增长
• • • • • 海湾战争 科索沃战争 9。11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欧盟建立
• 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条约 (1991.12.9) • 阿姆斯特丹条约(1997.10.2) • 2002,1.1欧元启动
•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乘专机 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前往 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 辽阔的海洋来和我们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啊!”尼克松说:“这是中美两国领导人越过一 个大洋,越过相互敌对20多年的握手,这表明中 美关系从此将揭开新的一页。”
“日不落帝国”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
大英帝国
多极均势时期 1917-1945
每一次世界规模的大 战都会引起世界政治 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 ——重新调整政治格局的战争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 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 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二战全面爆发
两极格局时期 1945-20世纪90年代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时期
• 美苏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 两极多元下的相互制约时期
一、两大阵营尖锐对抗时 期
华沙 条约组织建立
北约总部
冷战时期的几场热战和几 次危机
• 朝鲜战争
• 柏林危机
• 古巴导弹危机 • 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亦称韩战(1950年6月25日~1953年7 月27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 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 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是在冷 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
• 1973年11月10日,基辛格第六次访华。12 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基辛格博士, 同他就中美关系和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广 泛的交谈。基辛格此次访华期间,双方重 申了《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美方表示 将“谋求加速正常化”,双方同意进一步 发展贸易往来。
1975年12月2日,毛泽东主席会见了 福特总统及其夫人贝蒂· 福特、女儿苏 珊· 福特。
日本:政治大国的努力
• • • • 强化日美同盟关系 加大亚洲和非洲外交力度 力争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积极参与欧洲事务
俄罗斯:试图恢复大国地位
其他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
• • • • 中国 印度 古巴 墨西哥
中国:正在崛 起的大国
★ 国际体系发展变化的原 因
• 新科技革命的发展 • 第三世界的崛起 • 垄断资本的两重性 •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影响
华盛顿会议 1921年11月11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 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 举行的国际会议。中国政府时值颜惠庆内阁,派出施肇基、顾维钧、 王宠惠三人为全权代表的130多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出席。华盛顿会 议的议程主要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和远东问 题。为此组成两个委员会:“限制军备委员会”由英、美、日、法、 意五个海军大国参加;“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委员会”则有九国代表参 加
国际政治时期
2、不同国家的政治系统是国际政治体系 的组成部分 国际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是国际政 治的基本起点
3、世界各国国内政治性质的不同决定了 国际政治体系的性质特征和发展方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俄国十月 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二战结束
二战后——至今
4、国家政治力量的发展推动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发 展演变 苏联解体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 两极依然存在,美苏争霸
• 中美和解,中美苏大三角关系
打破坚冰(1972-1979)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 斯诺登上天安 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 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 1971年4月,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 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向中国乒乓球队表 示希望访华。4月6日,中国乒乓球协会邀请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4月14日,周恩来总理 在北京会见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 周恩来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 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 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 数的赞成和支持。”
美国U-2飞机拍 摄到的苏联向古 巴运送导弹的船 只
越南战争(1968-1976)
•
二、国际政治力量分化时 期
欧洲共同体建立
• 西方阵营分化
戴高乐主义
新东方政策
东方阵营瓦解
苏共20大
原因
莫斯科会议 联合舰队\长 波电台
中苏论战 标 志 珍宝岛事件
新兴独立国家出现
三、两极多元下的相互制 约时期
★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类型
一元 格局
两极格局
多极格局
两极多元格局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国际政治格局的一般特 征
• 1、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发展 阶段相联系的,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
★国际政治格局的一般特 征
• 2、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
◆国际经济格局与国际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 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总统。
• 1972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统在赴杭州的飞机上。访问杭 州后,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 报》)。在公报中,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 国家的利益的。”在台湾问题上中方重申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全部 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方声明:“对这一立场不 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 目标。” 《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 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庆祝停战
板门店谈判
两次“柏林危机”
1948年柏林危机——柏林正式分裂为两个城市 1958-1961年柏林危机
德国分 裂图
古巴导弹危机 (1962)
• 起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 • 美苏尖锐冲突,核战一触即发; • 零和博弈,苏联主动退让,危机解除
美国U-2飞机拍摄到的古巴境内 的一处导弹发射阵地
• 1979年1月29日,卡特为欢迎邓小平访美举 行国宴。宴会厅装饰着特地从卡特总统故 乡——佐治亚洲运来的1500株红色和粉红 色的山茶花。乐队演秦中美两国民间乐曲。
•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副总理与卡特总统在举行 会谈之前交谈。在此次访问期间,邓小平副总理 同卡特总统就中美关系,尤其是台湾问题以及国 际形势交换了看法。中美双方签署了科技合作协 定、文化协定及建立领事关 系和互设总领事馆的协议。 双方还同意不久将签订航空 和海运协定,互派留学生, 互派常驻记者等。
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政治权 力的分配与势力对比的失衡
战争的导火线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重新排定了欧洲权力的座次, 它是通过一系列对德和平条约来实现的。
威尔逊提 出了“14 点”,因 此获得了 获得了诺 贝尔和平 奖
劳合乔治_克 里孟梭和威 尔逊
华盛顿会议对亚太的政治力 量进行了重新分布
二、国际政治体系对国内政治的影响
1、国际政治是国内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 国内政治受国际政治环境的制约
多极均势时期 1917-1945
两极格局时期 1945-20世纪90年代
冷战后时期 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极多元时期 1900-1918
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一词最早是用 来形容16世纪时的西班牙 帝国的,它来源于西班牙 国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 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 的一段论述:“在朕的领 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在19世纪这一词则被普 遍作为大英帝国的别称, 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 那时候英国出版的世界 地图把大英帝国用粉红 色标出,生动地表现出 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 权。
重点概念:国际体系;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政治力量;一元格局;两极格局; 多级格局;两极多元格局
第一节 国际体系及其特征
一、国际体系及其形成
资本主义发展
产业革命
殖民主义
世界体系
世界联成一个整体
国际体系形成的标志
国际分工的完成
世界市场的出现
殖民体系的建立
二、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
一极多元时期 1900-1918
★国际政治格局的一般特 征
• 3、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 秩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国际政治格局的一般特 征
• 4、国际政治格局在其演进过程中,总是 新旧交迭,呈现出过渡性特征。
第三节 国际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
一、国内政治对国际政治体系的影响
1、国内政治是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的 基础
国内政治时期
• 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政治格局产生的 基础和前提。
• 国际政治力量的形成,与其所拥有的经济实力 及其在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紧密相关。 • 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着国际政治 格局的变化,两者的演进呈同向性发展的趋势。 • 国际政治力量之间的经济关系相互制约;国际 政治格局与世界经济格局相互促进。
1972年4月19日,中国乒乓球 运动员在联合国总部进行表演 赛。
正式建交(1979)
• 1978年5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会见美国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 布热津斯基 博士。布热津斯基此次访华是与中方商谈中美正 式建交事宜。布热津斯基向邓小平表示,美国政 府认为美中关系在其全球政策中,具有中心的重 要性。美国下决心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愿意 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中国对此作出了积 极的反应。中美双方于7月初在北京开始举行关 系正常化谈判。经过半年6次会谈,双方达成协 议。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 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 立外交关系。
冷战结束后的一极多元时 期
• 冷战为什么会结束? ——苏东体系的危机总爆发 ——苏联内部政治经济危机导致解体 ——西方的和平演变
柏林墙被推倒
苏联解体前夕的 莫斯科红场
苏联解体后
苏联解 体前
老布什说,这是一个真正的荣誉, 戈尔巴乔夫作为一个伟大的领导 人,为使世界不再分裂,并走到 一起,提供了一种可能。当东欧 的人们生活在黑暗之中的时候, 他像一座灯塔一样,引导了寻求 自由的人们。
• 1979年1月28日至2月4日,邓小平副总理 应美国总统吉米· 卡特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 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
•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在卡特陪同下检阅 仪仗队。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 红旗第一次在白宫旗杆上与美国星条旗并 排飘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次与美 国国歌一起在白宫上空回响。
★ 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 整体性 • 相互联系性 • 不平等性
第二节 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
• 何谓“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 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 国际政治力量
——国际政治格局的构成要素
e.g. 主权国家、国家集团等
★国际政治格局相关理论 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