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糖尿病遭遇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

当糖尿病遭遇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
当糖尿病遭遇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

当糖尿病遭遇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相信这句话“糖友”们已是耳熟能详。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在多重糖尿病并发症里,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其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居各类并发症风险之首。

《共识》认为,除糖尿病外,高血压、血脂紊乱、吸烟等都是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当遭遇这些危险因素时,“糖友”决不能掉以轻心。

生活方式管理——全方位进行

“糖友”通常会有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性与可控性两类,前者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后者如果我们加以注意的话,则是可以改善的。这些不可控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增长、男性、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种族;而可控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吸烟、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以及精神紧张。

所以,《共识》首先明确提出,“糖友”要进行积极有效的生活方式管理。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限制饮酒、戒烟以及对不良情绪的矫治。

饮食方面:对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降低血糖的关键措施,此类“糖友”有必要请营养师帮助制订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或自己进行相关方面的学习。另外。还需要控制高脂肪饮食的摄入并戒烟限酒。

运动方面: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血糖、调节血脂、降压,对心血管系统益处非常大。

《共识》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规律性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行走、太极拳、自行车运动等),以运动后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为宜。体重在正常范围者每日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5天。超重或肥胖者需要增加运动量,每日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不少于5天。若无禁忌症,还应每周进行2~3次的阻抗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下蹲运动、举哑铃等)。

此外,“糖友”应重视自身的精神状况,如存在焦虑或抑郁等心理或精神过于紧张者,应予以非药物或药物干预。重症患者建议请精神心理科医生协助诊治。

降糖——并非越低越好

糖尿病领域三项大型研究发现,降糖并非越低越好,激进的降糖治疗策略反而可能增加心血管高危患者死亡率。所以,“糖友”千万不能单纯认为血糖降得越低、越接近正常值越好,应该视个人情况的不同,控制更为合理的血糖值。

对于新近诊断为 2 型糖尿病,健康状况良好,没有明显并发症损害,预期寿命较长的较年轻的“糖友”来说,将糖化血红蛋白(HbA Ic)降低至 6.5%以下是合理的,而那些患病时间较长、健康状况较差、已经发生重大血管并发症、年龄较大、预期寿命较短、有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史以及独居者,过于激进的降糖弊大于利,宜采取较为宽松的降糖目标值。

此外,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或高危状态的人群,首先强调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减轻体重,不能坚持者或效果不良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更为密切,我国人群中,也以餐

后高血糖为常见,所以,“糖友”更应重视对餐后高血糖的检测与控制。

降压——注意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我国人群中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欧美国家人群,因此,严格控制血压水平,降低脑卒中致死致残率,对于我国“糖友”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本《共识》仍推荐将<130/80mmHg作为多数2 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目标值。但是,对于高龄、一般健康状况较差或已经发生严重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过于严格的血压控制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可将<140/90mmHg作为此类患者的血压目标值。

由于不同降压药物对于血糖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因而在为糖尿病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既要考虑到其降压效果和靶器官保护作用,还应注意到所选药物对于糖代谢的影响。

调脂——他汀类药物的突出作用

血脂紊乱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进一步增高。首先需要通过低脂饮食、增加运动等将体重控制在理想水平。涉及到药物治疗的话,他汀类药物优势突出,下面几种情况都该应用:已经发生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2 型“糖友”,无论其血脂是否正常;年龄≥40岁的 2 性糖尿病患者,无论血脂是否正常及有没有心血管并发症;年龄<40岁但已发生过心血管病或存在多种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都有必要应用他汀类治疗。根据相关指南原则,应将此类患者的“坏”胆固醇(LDL-C)控制在<2.6mmol/L。已经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极高危人群,LDL-C应控制在<2.07mmol/L。部分患者虽经他汀类药

物治疗但LDL-C水平仍不能达到上述目标值以下,可考虑联合应用其他调脂药物。

与一般人群相比,2 型糖尿病患者中甘油三酯增高更为常见。若甘油三酯水平轻中度升高(<5.6mmol/L),仍应首选他汀治疗。对于甘油三酯严重升高(≥5.6mmol/L)的患者,则应将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作为首要治疗目标与预防急性胰腺炎,此时常需首选贝特类药物。部分混合型血脂紊乱患者可能需要联合应用调脂药物。

“好”胆固醇(HDL-C)降低也是心血管系统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以HDL-C降低为主要表现的血脂异常患者,仍可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将HDL-C升高至>1.0mmol/L(男性)或1.3mmol/L(女性)。单药治疗不能达标者,可考虑联合用药。

微量白蛋白尿——早检查早治疗

30%~35%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查微量白蛋白尿有助于早发现糖尿病肾病。此外,微量白蛋白尿也是2型“糖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后,心血管并发症也显著增高。所以,应该提早发现提早进行治疗。

阿司匹林预防——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用

一般来讲,如果没有禁忌症的话,那些有过心血管发病历史的2 型“糖友”都应该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75~150mg/d)进行预防。但有些患者用了阿司匹林后,反映大不能耐受治疗,可以用氯吡格雷(75mg/d)代替,另外,如果心血管危险并不大,男性<50岁,女性<60岁,又没有其他主要危险因素的“糖友”,我们不建议常规应用阿司匹林,因为有可能在用了阿司匹林后发生出血现象,这种风险

超过了服药带来的心血管益处,也就是所谓的“得不偿失”。

各类口服降糖药应用的要点与警示

各类降糖药的不断问世,在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希望的同时,其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降糖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治病,也可能致病。为了趋利避害,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均应对各类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有所了解,以确保用药安全。

磺脲类降糖药

1、低血糖是磺脲类药物最常见,同时也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老年人应慎用此类药物,如优降糖。

2、磺胺类抗生素可增强磺脲类降糖药的降糖效果,如果两者合用,低血糖风险将会增加。

3、此类药物主要适用于尚存部分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胰岛分泌功能已经完全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效。

4、此类药物有可能出现“原发性失效”(一开始服用就没有效果)或“继发性失效”(服药初期有效,以后要小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无效),这种情况大多与病人自身胰岛功能衰竭有关。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以及出现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禁用。

6、磺脲类药物主要在肝脏分解、灭活,除了糖适平意外,其他磺脲类药物的分解产物均有肾脏排出体外(以糖适平95%由胆道排出),所以当有明显肝、肾功能损伤时,该类药物中只有糖适平可以

选用,其他磺脲类药物则应禁用。

7、磺脲类药物服用1.5小时才能达到作用高峰,为使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与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同步,从而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建议此类药物最好在饭前半小时服用。

双胍类药物

1、双胍类药物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为减少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建议于餐中或餐后服用。但二甲双胍肠溶片由于主要在小肠内崩解吸收,对胃刺激较小,也可在餐前服用。

2、合并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心衰等缺氧性疾病以及肝肾功能明显异常的糖尿病患者禁用此类药物,以免诱发乳酸酸中毒。但患者若血尿素氮、肌酐正常,仅是尿微量白蛋白偏高,仍可服用双胍类药物。

3、糖尿病患者在进行X线造影检查的前1~2天,应停用双胍类药物。在造影检查48小时后,应检查肾功能,结果正常方可恢复服用二甲双胍。此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4、服用双胍类药物者不宜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因乙醇可损害肝功能,尤其是能抑制糖原异生而导致低血糖。

5、妊娠期、哺乳期以及计划怀孕的妇女均应避免服用双胍类药物。动物实验表明,二甲双胍能通过乳汁分泌。

6、单独应用双胍类药物一般不出现低血糖,当与其他类药物或胰岛素联用时,则可能导致低血糖。

7、由于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氧化还原能力,因此,线粒体糖

尿病患者忌用二甲双胍。

8、二甲双胍普通片用法:0.25~0.5g,每日3~4次口服,最大用量为2000mg/d。二甲双胍缓释片的规格为0.5/片,具体用法:每日一次,每次0.5~1.0g(1~2片),当患者每日用量超过2片时,建议分早、晚两次服用。

α-糖苷酶抑制剂

1、α-糖苷酶抑制剂可引起腹胀、排气增加,偶有腹泻、腹痛,因此,有疝气及肠梗阻的病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病人、胃肠功能紊乱有明显消化吸收障碍的病人禁用。由于该药主要在肠道局部发挥作用,仅极少量(1%~2%)被肠道吸收入血,因此,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者仍可服用。

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以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

3、α-糖苷酶抑制剂只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也就是说,它只对进食碳水化合物(即主食)所致的血糖升高有效,而对进食蛋白质、志芳类食物所致的血糖升高无效。

4、单用α-糖苷酶抑制剂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但在与其他降糖药、胰岛素联合应用时,仍可能发生低血糖,此时,只能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纠正,而服用淀粉类食物(属于大分子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奏效,因为α-糖苷酶活性被该药所抑制,从而影响肠道对大分子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致使患者葡萄糖水平不能迅速升高。

5、α-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的用法很有讲究,要求在进餐时将药片与饭一起嚼碎同服。如果空度或餐后服用,其降糖效果要差

很多。

噻唑烷二酮类

1、这类药物包括吡格酮类(如艾可拓、瑞彤)和罗格列酮(如文迪雅),其中,后者由于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已在全球逐渐退市或限用。格列酮类药物主要通过改善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抵抗而发挥降糖作用。此类药物起效较慢,通常需服用数周后才明显见效,因此,不能因短期效果不明显而停换药物。同样,一旦停用此类药物,其药效往往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完全消失。另外,近期有报道,吡格列酮也有增加服用者患膀胱癌的风险,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2、此类药物可引起水钠储留及水肿,尤其在与胰岛素合用或服用剂量较大时更明显。原则上,充血性心衰及浮肿患者忌用,用药后出现新功能不全症状者须立即停用。

3、肝功能明显异常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4、有研究报道,此类药物可增加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风险,因此,骨质疏松严重且骨折风险较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慎用。

5、由于在胰岛素抵抗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糖尿病患者怀孕的几率减少。而格列酮类药物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使尚未绝经而不排卵的胰岛素抵抗患者重新排卵,从而增加女糖尿病患者怀孕的机会,但不宜或不愿受孕的糖尿病患者须格外注意。

6、服用该药不受进餐的影响,既可以空腹服,也可以餐后服。

2019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共14页word资料

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前言 糖尿病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系统危险因素之一,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努力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总体风险水平应成为防治糖尿病的主要目标。除糖调节异常外,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等均为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当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时,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显著增加。STENO-2研究发现,综合干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所存在的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1]。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控制血糖,还应积极干预其他危险因素。近年来陆续揭晓的多项临床研究为T2DM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提供了许多新信息,正确认识这些新研究结果并将之运用于临床实践对于提高T2DM防治水平、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共同制定此共识,旨在提高我国医务工作者对T2DM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的重视程度,进一步规范其临床防治。 一、T2DM患者常并存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除高血糖外,T2DM患者通常并存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后者可分为不可控性与可控性两类。不可控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增龄、男性性别、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种族;可控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超重/肥胖、缺乏

运动以及精神紧张。此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是T2DM致死致残的主要机制,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于改善患者心血管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后者亦被视为预防T2D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2,3]。肾脏也是T2DM最常累及的靶器官之一。近年研究显示,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肾脏损害的可靠标志,并与患者心血管预后密切相关。在T2DM患者中加强微量蛋白尿的筛查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干预对于降低肾脏并发症以及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具有积极意义[4,5]。 二、生活方式管理 积极有效的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是改善包括T2DM患者在内的所有心血管高危人群心血管预后的重要措施。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限制饮酒、戒烟以及对不良情绪的矫治。 1.饮食、运动与控制体重 合理的饮食结构与总热量摄入不仅是降糖治疗的基石,也是降低心血管系统整体风险水平的有效措施,因而适用于所有T2DM患者。对于超重(体质指数≥24kg/m2)/肥胖(体质指数≥28kg/m2)的T2DM患者,应以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为主,以减少总热量摄入、改善胰岛素抵抗、减低体重并降低血糖水平。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降低血糖的关键措施,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其具体方法参见我国现行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T2DM患者将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总热量的7%以下,并且尽可能减少反式脂肪酸(如酥油、精炼植物油、反复煎炸食品等)摄入。大量饮酒可以加重糖代谢紊乱并增高心血管系统风险水平,因此应建议T2DM患者戒酒。对于有饮酒嗜好者,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应≤25克,女性≤15克。

糖尿病防治知识试题

糖尿病防治知识试题(二)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填√,错误填×,每题2分) 1、通过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的发生()。 2、糖耐量受损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 3、胰岛素抵抗是正常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基本因素()。 4、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5、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的重要防治方法,而药物则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方法()。 6、糖尿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并随病情的进展而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 7、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糖尿病保健食品或药品,一部分含有降糖药或激素,长期服用对糖尿病有好处,因此糖尿病的预防应多吃糖尿病保健食品()。 8、糖尿病管理是全科医师的重要职责,其管理和教育应是连续和全面的()。 9、糖尿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0、1型糖尿病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可保护残存的胰岛B细胞功能()。 11、糖尿病的筛查首先要进行检测胰岛素和C肽()。 12、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要个体化()。 13、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统一化()。 14、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主要由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来完成()。

15、糖尿病三级预防是指:一级预防主要在一级医院完成;二级预防在二级医院完成;三级预防在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完成()。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 1、中国人糖耐量受损每年有约()转化为糖尿病患者。 A:5%;B:10%;C:15%;D:20%。 2、糖尿病的筛查主要是针对()。 A:1型糖尿病;B:2型糖尿病;C:妊娠糖尿病;D:特殊类型糖尿病。 3、通过筛查检出的2型糖尿病患者约有()。 A:30%;B:40%;C:50%;D:60%。 4、糖尿病筛查的重点人群不包括()。 A:儿童;B:≥45岁的人,体质指数≥24;C:空腹血糖受损;D:糖尿病的一级亲属或有巨大胎儿出生史的妇女。 5、对糖尿病的管理不仅要利用医院的资源,而且要尽量利用()资源。 A:国际;B:国家;C:社会;D:家庭。 6、1型糖尿病的筛查主张()。 A:推荐筛查;B:推荐高危人群筛查;C:不推荐筛查;D:推荐儿童筛查。 7、糖尿病的一级预防主要是在()完成。 A:医院;B:家庭;C:社区;D:专科医院。 8、糖尿病防治管理和教育最有效的形式是()。

心血管病与危险因素管理

心血管病与危险因素管理 201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诊疗标准(Sta n dards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9)刚刚正式颁布。该指南中关于心血管病防治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做出以下推荐建议: 一.高血压 1. 每次患者就诊均应测量血压,非同日重复测量血压≥140/90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2. 所有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均应在家中监测血压; 3. 为每位患者确定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 4. 若能安全达标,应将心血管高危患者(确诊ASCVD者或10年心血管风险>15%的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5. 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较低(10年心血管风险<15%),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 mmHg;

6. 合并糖尿病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 120~160/80~105 mmHg范围内; 7. 血压>120/80 mmHg的患者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体重控制、合理饮食(低钠高钾)、减少酒精摄入、增加体力活动等; 8. 血压≥140/90 mmHg者应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以保证血压达标; 9. 血压≥160/100 mmHg的患者,应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及时启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或应用单片复方制剂,以期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10.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降压药物可应用ACEI、ARB、利尿剂或CCB; 11. 为使糖尿病患者血压达标通常需要联合应用多种降压药物,但不宜联合应用ACEI与ARB或ACEI/ARB与直接肾素抑制剂;

12. 尿蛋白排泄量增高(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的患者,应该首选最大耐受剂量的ACEI或ARB治疗; 13. 应用ACEI、ARB或利尿剂治疗的患者,每年至少应监测一次血肌酐、eGFR和血钾; 14. 应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三种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不能达标者应考虑加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 二.血脂管理 15. 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管理的基石; 16. 对于甘油三酯升高(≥1.7 mmol/L)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男<1.0、女<1.3 mmol/L)的患者应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并优化血糖控制; 17. 建议未应用他汀或其他降脂药物治疗的患者检查血脂。年龄40岁以下者至少每5年检测一次,必要时增加监测频度;

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某社区糖尿病患者群的一般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某区社区有效预防、诊治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对本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92例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血压、家族史、吸烟等情况进行测定、记录、分析。结果65岁患病率最高40例,46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共有80例,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达86.95%;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54例,占患病比例39.70%,多因素导致的糖尿病患者29例,占21.32%。结论糖尿病患者中以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情况较普遍。因此,早期健康教育和宣传,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标签:糖尿病;社区;危险因素 糖尿病是一组以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累及人体多个器官,如心脏、肾脏、神经、血管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3位威胁国民健康的慢性疾病,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据WHO预测,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10%,糖尿病患者将超过1亿。为了解本区社区内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探索糖尿病危险因素,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笔者对社区居民糖尿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本社区服务站服务的患有糖尿病的92例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1]。年龄20~70岁,平均(45.23±14.86)岁,男52例,女40例。 1.2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调查表,由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病史及家族史、吸烟史等[2],糖尿病史以患者自我报告为准。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等基本参数测定。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我社区糖尿病患者人群的年龄分布结果20~35岁3例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40例糖尿病患者,患病率4 3.48%,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不断升高,糖尿病患病比例有显著升高的趋势。同时46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共有80例,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达86.95%。 2.2我社区糖尿病患病人群的其他情况分布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

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分析 朱川霞

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分析朱川霞 发表时间:2015-11-06T15:11:31.2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8期作者:朱川霞[导读] 江苏省扬州江都人民医院 225200 临床医师应该了解并掌握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特点及危因素,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用见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江苏省扬州江都人民医院 225200)【摘要】目的: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本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的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和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讨论对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 发生率为14.7%(7/50),呼吸系统感染率最高,G-菌感染比例高;从统计学来看,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有器性心脏病、有并发疾病以及有创性治疗的影响(P<0.05)有关。结论:临床医师应该了解并掌握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特点及危因素,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用见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感染;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215-02心血管疾病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导致、肺、脑、心等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健康[1-2]。笔者借助本研究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现将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16例;年龄41~78 岁,平均(61.7±3.5)岁;其中有器质性心脏病者11 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 2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4例,肺合并其他疾病 5 例,包括糖尿病 1例,肾病1 例,高血压 2例,其他 2 例;住院时间3~22 d,平均(10.7±2.4)d。 1.2 研究方法 对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特点进行统计,并根据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以及是否接受有创性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对两组的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以判断以上各项是否为心血管内科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感染发生情况本组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率为 14.7%(7/50),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常见,G-菌感染比例高,见表1、表2。 2.2 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发生受到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有器质性心脏病、有并发疾病以及有创性治疗的影响(P<0.05),见表 3。

糖尿病试卷及答案06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双胍类降糖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为乳酸性酸中毒。() 2.磺脲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恶心、呕吐。() 3.使用胰岛素没有禁忌症。() 4.女性,21岁,消瘦,多饮2个月,咽痛,发热3天, 意识不清4小时。呼气有烂苹果味对诊断有特殊意义 () 5.格列喹酮使用后可引起水肿。() 6.二甲双胍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7.男性,20岁,1型糖尿病,两天来出现恶心,面潮红,呼吸深快,逐渐发生神志模糊以至昏迷,最可能的诊断是 乳酸性酸中毒。() 8.男性糖尿病患者,45岁,肥胖体型,空腹血糖 7.8mmol/L,治疗时首先考虑给予饮食控制。() 9.血糖浓度是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 作用的重要因素。() 10.减少胰岛素剂量是处理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反跳性高 血糖(Somogyi)现象。()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目前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考核要求是()。 A. ≥10% B. ≥30% C. ≥35% D. ≥60% 2.目前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考核要求是()。 A. ≥30% B. ≥40% C. ≥50% D. ≥60% 3.目前糖尿病管理人群的血糖控制率的考核要求是 ()。 A. ≥25% B. ≥30% C. ≥35% D. ≥40% 4. 在对责任医生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情况进行 考核时,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失访?()

A. 电话空号 B. 患者否认患糖尿病 C. 不知道自己被随访 D. 告知当年没有体检 5. 在对责任医生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情况进行 管理规范性核查时,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不规范?() A. 随访次数超过规范要求 B. 体检表中空腹血糖空缺 C. 连续两次血糖控制不满意未按要求建议转诊 D. 体检表项目不符合规范要求 6. 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不包括()。 A. 二甲双胍 B. DPP-4抑制剂 C. α-糖苷酶抑制剂 D. 胰岛素促泌剂 7. 2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能量不应超 过饮食总能量的()。 A. 10% B. 20% C. 30% D. 40% 8. 2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糖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 饮食总能量的()。 A. 20%-30% B. 30%-40% C. 40%-50% D. 50%-60% 9.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注意的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 运动前要进行必要的评估 B. 空腹血糖>16.7mmol/L时可以运动 C. 无禁忌症,每周可以进行2次抗阻力运动 D. 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运动计划 10. 糖尿病患者每日钠盐的摄入量不能超过()克。 A. 4 B. 5 C. 6 D. 9 11. 以下哪项不属于成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 A. 超重或肥胖 B. 静坐生活方式 C. 高血压 D. 长期过量饮酒 12. 某男,55岁,身高174cm,体重75.5kg,吸烟, 每天办公以静坐为主,不做运动,祖父有糖尿病,本人目 前未诊断糖尿病,但体检空腹血糖达6.7mmol/L,有高血脂,该人有()项糖尿病危险因素。 A. 4 B. 5 C. 6 D. 7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木胡牙提 心血管疾病(CVD)已成为人类健康无可争议的“第一杀手”。2003年世界212dz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约1670万人死于CVD,占总死亡人数的1/3;每年至少2000万的心脏病和卒中生还者需长期医疗护理;每年全世界用于CVl)治疗的费用高达3300亿美元。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的心脏病和卒中统计—2010更新数据显示,近50年美国CVD所致死亡率持续下降,但2006年美国CVD致死人数仍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4.3%。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我国每年死于CVD的人数约30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45%。2008年,CVD所致死亡人数仍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40.27%。因此,正确认识CVD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是当务之急。 一、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自1961年公布的FraminR—ham随访6年报告首次提出“危险因素”概念以来,欧洲、美国和亚洲开展的多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一致证明了CVD的三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吸烟。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心血管疾病前瞻性研究高潮,不仅发现了新的危险因素,而且对三大危险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1、传统危险因素 (1)年龄和性别:是不可控制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随年龄增长,暴露于心血管疾病危险的时间增加,患CVD的可能性增加。近年的研究显示,男性的CVD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女性的发病年龄晚于男性,致死性心肌梗死更为常见。 (2)家族史:研究表明一级亲属出现早发CVD时,个体患CVD的危险增加。而男性在55岁前或女性在65岁前患CVD即为早发。 (3)高血压:大量研究表明血压水平与CVD密切相关,50岁以上成人,与舒张压(DBP)相比.收缩压(SBP)更显重要。

(完整版)糖尿病防治知识问答

糖尿病防治知识问答(一) 一、什么是糖尿病?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称为血糖,它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在人体内,葡糖糖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但是血糖有一个正常范围,人体只有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分泌缺陷和作用不足都可引起糖代谢障碍,导致血糖升高,体内多余的糖就从尿液中排出。 二、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 mmol/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葡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三、胰岛素的功能有哪些? 胰岛素为胰岛B细胞所分泌,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糖、脂类、蛋白质代谢。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四、正常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有哪些? 正常人血糖的来源主要有3条途径: 饭后食物中的糖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入血循环,为血糖的主要来源。

空腹时血糖来自肝脏,肝脏储有肝糖原,空腹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蛋白质、脂肪及肌肉中生成的乳酸可通过糖异生过程变成葡糖糖。 正常人血糖的去路主要有5条途径: 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同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进入肝脏变成肝糖原储存起来。 进入肌细胞变成肌糖原储存起来。 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 转化为细胞的组成部分。 五、糖尿病如何分型? 糖尿病主要分两型,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在遗传与环境因素作用下最终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需要靠外源性胰岛素才得以生存。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病人约占所有糖尿病病人的90%以上。 六、糖尿病危险因素有哪些?

【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控制的理论和实践】 心血管危险因素.doc

近20年来,针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治疗手段在不断发展。他汀类药物在降低LDL-C的同时,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心血管预后。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了解的深入而开展的大规模降压临床试验不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治疗理念,我们可以看到,临床试验中血压的达标率可达70%。然而,对调脂和降压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这些有效的治疗手段仅能使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降低30%左右;另一方面,流行病研究的结果显示,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这些治疗手段的有效性?我们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因素构成了残余心血管危险?如何才能更大幅度地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这些问题是多年来人们一直思考和讨论的焦点。 危险因素与心血管事件链1991年Dzau和Braunwald率先提出了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是从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到终末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 心血管事件链,揭示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心血管疾病起源于心血管危险因素,随着危险因素数量的增加、靶器官损害的出现、以及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患者总体心血管危险性也在逐步增高,未来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可>20%。INTERHEART研究揭示了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心脏事件的关系。该研究显示,吸烟、脂 质代谢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决定了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是90%。随着心血管领域循证医学的发展,针对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治疗指南不断更新,新药不断应用于临床,临床医生 对各种危险因素的病理生理特征和危害性的认识也逐步加深。然而,作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的罹患率仍然在不断升高,人群的吸烟率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中居高不下。因此,多年来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巨大花费所换来的回报非常有限。心血管危险因素防治中的问题与思考近年来,更新的高血压和脂质代谢异常的治疗指南强调应根据患者的血压、胆固醇水平,并结合其他心血管危险因 素、靶器官损害或心脑肾合并症,对患者的心血管总体危险性进行评估,以此作为对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的主要依据,从而决定降压和调脂的策略、治疗目标等。迄今为止,虽然心血管循证医学的发展为规范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诊治,已经做出了其他医学领域所无法比 拟的巨大贡献。然而几乎所有的临床试验仅仅针对单个(极少数试验针对多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进行干预,试验 过程中对其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已经存在的靶器官损害或心血管合并症只维持常规治疗,这些临床研究虽然可以有效控制某个危险因素,如血压或胆固醇,但是对患者总体心血管危险性的影响非常有限。因此,在目前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模式下,针对单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不可能全面降低患者的总体心血管危险 性,也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降低患者总体心血管危险。与此相似的是,很多临床医生在处理患者时,依然习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人为地将各个危险因素与患者的总体 心血管危险割裂开来,而且过分依赖药物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在一些大的医疗中心,分科越来越细,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分属不同的专科,这种“属地管理”的模式显然不利于对患者总体危险性的控制。患者常常要分别就诊来 处理各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医生通常仅仅针对某个或某几个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而对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受损视而不见或治疗不到位。同样,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治疗指南也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分别制定,而且相互之间也没有密切沟通。虽然各种指南均强调对患者总体危险性的评估,但对同一患者,不同指南的危险分层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让基层医生和广大患者莫衷一是。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控制的落实与实践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需要对目前心血管疾病预防理念和治疗模式的变革。需要将降低患者总体心血管危 险性作为治疗目标进行综合干预。卫生管理部门应组织心血管科、糖尿病、肾内科、神经科等学科的专家共同制订出针对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指南;临床医生需要在综合性诊治指南的指导下,掌握心血管总体危险性的评估方法,以及更广泛的心血管病防控知识,打破亚专科的界限,除了对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指标进行评估和治疗以外,还应让患者得到包括合理饮食、戒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情绪放松等在内的全面的健康指导。 制定防控指南国内外心血管界已经认识到目前心血管疾病防控模式存在的缺陷,欧洲心脏学会在2003年已经制定旨在针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指南;国内由胡大一教授组织和发起、多学科专家共同合作发表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阐述了从患者的十年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预测,到血压、血糖、血脂、吸烟、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管理,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出了适合于国人的综合防治策略;美国心脏学会(AHA)战略规划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定义并制定促进心血管健康和减少疾病的国家目标》,提出至2020年,使全美心血 管健康改善率达20%,同时使心血管疾病和卒中引起的病死率降低20%。该文对心血管健康进行了明确定义,并详细阐述了实现目标的步骤和建议:普及理想的健康行为(不吸烟、体重指数<25 kg/m2、适当的体力活动、合理的饮食结构 ),并且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在未接受医疗干预的情况下,总胆固醇水平<200 mg/dl,血压<120/80 mm Hg,空腹血 糖<100 mg/dl)。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在降低国民的总体心血管危险性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即将发表的《美 国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综合防治指南》将整合对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以及治疗性的生活方式改善等诸方面的内容

糖尿病考试

1.(多选题)具有下列()危险因素者,可视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A.年龄≥35 岁 B.超重或肥胖和或向心性肥胖 C.-级亲属中有2 型糖尿病家族史 D.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 E.高血压或血脂异常患者 正确答案:BCDE 2.(多选题)基层卫生机构应配备以下哪些降糖基本药物: A.二甲双胍 B.胰岛素促泌剂 C.c-糖苷酶抑制剂 D.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E.胰岛素 正确答案:ABCDE 4.(单选题)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 A.17.1% B.10.4% C.8.2% D.15.3% 正确答案:B 5. 1型糖尿病患者 B.≥18 岁的2 型糖尿病患者 C.所有2 型糖尿病患者 D.1 型及2 型糖尿病患者 正确答案:B 6.(多选题)糖尿病初诊时建议对患者进行的体格检查内容包括: A.身高 B.体重 C.BMI D.腰围 E.足背动脉搏动 正确答案:ABCDE 7.(单选题)请判断下列哪种情况是空腹血糖受损(IFG): D.空腹血糖6.2mmol/L ,OGTT2h 血糖7.5mmol/L 8.(单选题)诊断糖尿病依据是: A.静脉血浆葡萄糖 9.(多选题)关于糖尿病的检查,下列正确的有: B.糖化血红蛋白主要反映近2-3 个月血糖总水平D.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可通过测定E.尿糖是诊断糖尿病的线索,可间接反映血糖变化 10.(单选题)肥胖的定义是BMI≥( ) Kg/m2 : D.28 11.(单选题)下列哪项是2 型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B.胰岛素作用下降或/和分泌不足 12.(单选题)关于糖尿病的诊断,下列哪项正确:

D.所有患者都需行OGTT 试验进行诊断 13.(单选题)中国人体重指数(BMI)正常范围( ) Kg/m2 : B.18.5-23.9 (单选题)关于毛细血管血糖检测,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B.可作为糖尿病确诊的依据 14.(多选题)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是: A.具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显著下降)、随机静 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B. 不具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不同日两次空腹静脉血浆葡 萄糖≥7mmol/LC.OGTT2h 血浆葡萄糖≥11.1mmol/L 、不同日的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mmol/LD. 不同日两次OGTT2h 血浆葡萄糖≥11.1mmol/L 15.(单选题)下列哪项能够确诊为糖尿病: C.具有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12.0 mmol/L 16.(单选题)下列空腹血糖哪个在正常范围(mmol/L ): B.3.9-6.1 17.(单选题)患者王某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5.6 mmol/L ,OGTT 2h 血浆葡萄糖8.1 mmol/L ,该患者糖代谢状态属于: C.糖耐量异常可能 18.(多选题)糖尿病初诊时建议对患者进行的体格检查内容包括 A.身高 B.体重 C.BMI D.腰围 E.足背动脉搏动 19.(多选题)具有下列( ) 危险因素者,可视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B.超重或肥胖和或向心性肥胖 C.一级亲属中有2 型糖尿病家族史 D.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 E.高血压或血脂异常患者 20.(单选题)以下哪项可以确定为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B.年龄36 岁,FPG 6.7 mmol/L ,2hPG 7.1 mmol/L 21.(单选题)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既往( ) 的血糖控制状况: B.2-3 月 22.(单选题)女,45 岁。轻度肥胖,无明显口渴、多饮和多尿现象,空腹血糖 6.8mmol/L 。为确定是否有糖尿病,最应该做的检查是: 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3.(多选题)关于糖尿病的检查,下列正确的有: B.糖化血红蛋白主要反映近2-3 个月血糖总水平D.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可通过测定E.尿 糖是诊断糖尿病的线索,可间接反映血糖变化 24.(单选题)关于糖尿病的诊断,下列哪项正确: C.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 25.(多选题)1 型糖尿病特异性自身免疫抗体包括 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B.胰岛细胞抗体(ICA) C.人胰岛素细胞抗原2 抗体 (IA-2A )D.锌转运体8 抗体(ZnT8A) 26.(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型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症状典型C.2 型糖尿病患者酮症倾向小E.2 型糖尿病患者起病时体重多超重或肥胖 27.(多选题)以下属于WHO(1999 年)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的是: A.1 型糖尿病 B.2 型糖尿病 C.妊娠期糖尿病 D.特殊类型糖尿病 28.(单选题)以下不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

-糖尿病护理习题

十月份理论考试 一、选择题 1. 反映近两三个月糖尿病控制情况最理想的指标为 A.空腹血糖B.餐后血糖C.尿糖D.糖化血红蛋白 2.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范围是 A. 2.8-4.4mmol/L B. 4.4-6.1mmol/L C. 6.1-7.0mmol/L D. 7.0-7.8mmol/L 3. 下列哪项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 糖尿病足 C. 糖尿病肾病 D. 眼底出血 4. 下列哪一项属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A.冠心病 B.眼底病变 C.糖尿病肾病 D.神经病变 5. 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A.血肌酐水平升高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浮肿 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最典型的早期临床表现为 A.头晕、乏力B.恶心、呕吐C.视物模糊D.意识改变 7. 为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眼底 A.两年一次 B.一年一次C.每次体检时都要查D.出现眼部症状后检查8. 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B.周围神经病变常以下肢最先出现C.发生糖尿病足溃疡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血管病变 D.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为手术 9.关于糖尿病饮食治疗以下哪项正确 A.病情轻者可不需饮食治疗 B.有并发症者不宜控制饮食 C.使用胰岛素者要给高热量饮食 D.有肾功能不全者需限制蛋白摄入 10.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首要的和关键的措施是() A 防治诱因 B使用小剂量胰岛素C补液 D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E纠正脑水肿 11.I型糖尿病人的主要死因为() A酮症酸中毒B严重感染C心血管病变D糖尿病肾病E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二、多项选择题(可选择多个正确答案) 1.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A:肥胖;B:高血压;C:血脂代谢紊乱;D:重体力劳动 2.2型糖尿病的特点有 A.通常起病隐匿 B.大多数患者肥胖 C.部分患者无典型“三多一少”表现 D.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3. 2型糖尿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有 A.高血糖 B.高血脂 C.高血压 D.吸烟 4.低血糖的危害有 A.导致血糖波动 B.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C.持续严重低血糖可导致大脑不可逆性损伤 D.加速胰岛功能衰竭 5、糖尿病患者筛查,最能尽早反映血管病变的检查是()。 A:心电图检查;B:眼底检查;C:肾功能检查;D:动脉多普勒检查。 6、防治糖尿病的关键是()。 A:尽早、尽可能的控制血糖和血脂紊乱;B:控制血压、戒烟;C:增加运动,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考试题库(含答案)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考试题库 【多选题】具有下列()危险因素者,可视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A.年龄≥35岁 B.超重或肥胖和或向心性肥胖 C.-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D.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 E.高血压或血脂异常患者 正确答案:BCDE (多选题)基层卫生机构应配备以下哪些降糖基本药物: A.二甲双胍 B.胰岛素促泌剂 C.c-糖苷酶抑制剂 D.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E.胰岛素 正确答案:ABCDE (单选题)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 A.17.1% B.10.4% C.8.2% D.15.3% 正确答案:B 【多选题】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主要管理对象为: A.1型糖尿病患者 B.≥18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 C.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D.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

正确答案:B (多选题)糖尿病初诊时建议对患者进行的体格检查内容包括: A.身高 B.体重 C.BMI D.腰围 E.足背动脉搏动 正确答案:ABCDE 【多选题】请判断下列哪种情况是空腹血糖受损(IFG): D.空腹血糖6.2mmol/L,OGTT2h血糖7.5mmol/L 【多选题】诊断糖尿病依据是: A.静脉血浆葡萄糖 (多选题)关于糖尿病的检查,下列正确的有: B.糖化血红蛋白主要反映近2-3个月血糖总水平 D.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可通过测定 E.尿糖是诊断糖尿病的线索,可间接反映血糖变化 【多选题】肥胖的定义是BMI≥()Kg/m2: D.28 【多选题】下列哪项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C.胰岛素作用下降或/和分泌不足 【多选题】关于糖尿病的诊断,下列哪项正确: D.所有患者都需行OGTT试验进行诊断 【多选题】中国人体重指数(BMI)正常范围()Kg/m2: B.18.5-23.9 【多选题】关于毛细血管血糖检测,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B.可作为糖尿病确诊的依据 (多选题)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是: A.具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显著下降)、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型糖尿病文献综述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1],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3]。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所引起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已成为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第三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由此带来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也是日益沉重,已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现将糖尿病研究的近期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1 遗传因素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明了,但遗传因素已被确认[6]。目前认为,糖尿病单由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者仅占少数,95%是由遗传、环境、行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参与和/或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子病。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糖尿病存在家族聚集性[7-8],国外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尿病的患病率比无糖尿病家族史者高3~10倍,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则子女一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可达40%,如果父母双方均患病,其子女的发病率高达25%[8]。H Li等[9]研究发现,不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并具有较好的胰岛β细胞功能;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与空腹C肽水平较高,而且并发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危险高于具有1型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国内沈洪兵等[10]研究表明,先证者家系一级亲属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3.94%,对照组一级亲属为1.09%,相对危险度为3.62。许多资料均显示具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或先证者的家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或患病风险明显增加[11,12]。 2.2 年龄因素2型糖尿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增加。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高发年龄为>50岁,其患病率达7%;>60岁达10%,其患病率是20~40岁人群的8~10倍,在欧美各国也类似。在美国,过去常将45岁作为评估糖尿病患病率的分割点,然而最近几年,在30~39岁和40~49岁人群中,其患病率分别增长了70%和40%[12],这可能与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体重增加和缺乏体力活动有关。苏联群等[13]研究也显示,年龄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唐晓君等[14]研究显示,年龄每增长10岁,糖尿病患病率增加1.0~2.0倍。因此,中老年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主要对象。

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并发症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种,不及时治疗以及预防会导致截肢危害的发生。 要想避免糖尿病足的危害性,了解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下面济南糖尿病医院陈弥主任具体为大家讲解一下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一、吸烟(戒烟) 吸烟是一种上瘾。死亡人数超过43万,在我国每年都会发生,与吸烟有关的疾病。二手烟或“二手烟” 危害的家人,同事和周围的人吸烟的。有许多技术可以帮助那些想戒烟的人。 二、饮食因素 糖尿病饮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有助于对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在目标范围内。运动和药物治疗也可能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跟踪,当你把你的糖尿病药物,跟踪选择食物,吃适量的水果,蔬菜,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也将有助于维持适当的血糖水平。 三、糖尿病的护理 糖尿病家庭护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运动,节食减肥和药物的信息将帮助您更好地管理您的糖尿病。 针对于糖尿病足所出现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要慎重,那么怎样治疗糖尿病足呢?济南糖尿病医院采用传统的中西医结合开放式疗法治疗糖尿病足,让更多的糖尿病足患者避免了截肢的风险。

中西医结合开式疗法无疑是专门治疗各种糖尿病足的疗法。其特别之处在于来自两千年中医的智慧与精髓,同时凝聚了现代医学理论的求实与创新。中西医结合开放式疗法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1、1级的病足患者治疗5~10天即可康复; 2、2~3级的病足患者治疗20--30天创面即可愈合; 3、4~5级的病足患者治疗40--60天左右即可出院。 本文参考资料来自:《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开放式疗法治疗糖尿病足》 济南糖尿病医院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614373299.html, 糖尿病足就医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614373299.html,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兰陵县人民医院刘秀广 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生活和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从总体看,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寿命逐年延长。但研究表明,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 这种上升趋势主要与下列两项因素有关:(1)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上升;(2)人口老龄化。由于心血管病的高致残率和死亡率,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何应对和遏止我国心血管病的上升势头是摆在政府和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严峻挑战。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家族史; 可干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吸烟、缺少运动、心理压力、不良生活方式。 常见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病(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 图1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图2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 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血压偏高(即所谓的“高血压前期”),高盐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体重增长过快和过量饮酒。血压升高又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当3次非同目诊室测量血压的平均水平收缩压≥140 mm Hg及(或)舒张压≥90 mm Hg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一经诊断应立即进行全面的诊断评估和危险分层,在此基础上,根据血压水平以及伴随疾病、靶器官损害以及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 我国有2亿高血压患者,三高(患病率高、危害性高、增长趋势高);三低(知晓率、治疗率、达 ①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过验证(BHS、AAMI和ESH)的电子血压计。 ②使用大小合适的气囊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成年人的臂围25~35cm,可使用气囊长22~26cm、宽12~14cm的标准规格袖带(目前国内商品水银柱血压计的气囊的规格:长22cm,宽 12 cm)。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儿童应使用小规格气囊袖带。 ③测血压前,受试者应至少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茶和排空膀胱。 ④受试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如果怀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较高读数一侧的上臂血压,必要时加测下肢血压,选择宽度>16cm的袖带。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5分钟时测量。 ⑤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⑥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 mmHg,然后以恒定的速率(2~6mmHg/s)缓慢放气。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获得DBP读数后,快速放

糖尿病题库 基卫考试

试题编号:糖尿病15538384369851301 单位: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出生年月:____________总得分:_______ 《糖尿病》 试卷满分 150 分,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一、单选,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满分70分) 1. 糖尿病诊断标准不包括()。 A. 空腹血糖≥7.0mmol/L B. 有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 C. 餐后2小时血糖≥11.lmmol/L D. 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lmmol/L 2.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管理要求建议其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A. 每半年 B. 每季度 C. 每2月 D. 每年 3. 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标是()。 A. <10.0mmol/L B. <6.1mmol/L C. <7.0mmol/L D. <7.8mmol/L 4. 某2型糖尿病患者,体型偏胖,社区医生建议通过合理膳食和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在3~6个月期间减轻体重()较适宜。 A. 10~15% B. 5~10% C. 15~20% D. 1~5% 5. 某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按医嘱服药,但频次或数量不足,随访档案“服药依从性”一栏应填写() A. 服药 B. 规范服药 C. 不服药 D. 间断服药 6. 某女,56岁,身高1.62米,体重75公斤,最近一次测量空腹血糖值6.5 mmol/L,甘油三酯4.25mmol/L,该患者具备()项糖尿病高危因素。 A. 3

B. 4 C. 2 D. 1 7. 某男,68岁,身高1.72米,体重75公斤,最近一次测量空腹血糖值6.5 mmol/L,甘油三酯4.25mmol/L。应建议其()测量一次空腹血糖。 A. 每季度 B. 半年 C. 每年 D. 每月 8. 糖尿病诊断以()为依据。 A. 静脉血浆血糖 B. 指尖血糖 C. 静脉全血血糖 D. 毛细血管血糖 9. 餐后2h血糖是从()开始计时,2h后采集血标本测得的血糖值。 A. 吃饭期间任意时间 B. 吃第一口饭 C. 吃最后一口饭 D. 吃饭中间时间 10. 空腹血糖测量时空腹要求为至少()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A. 8 B. 6 C. 7 D. 5 11. 葡萄糖负荷是以()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 A. 75 B. 72 C. 82 D. 70 12. 计算血糖控制率时血糖控制达标如何判断?() A. 年末最近1次随访随机血糖<10.0mmmol/L B. 年末最近1次随访空腹血糖<7.0mmmol/L C. 年末最近1次随访空腹血糖<6.1mmmol/L D. 年末最近1次随访随机血糖<11.1mmmol/L 13. 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主动有氧运动达到()分钟/周。 A. ≥180 B. ≥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