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日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日喻》
赏析1苏轼之文长于说理,往往“昭晰无疑”(《艺概?文概》),长篇论说文是这样,短小精悍的杂说也莫不如此。而且杂说较之正式的议论文更灵活,笔调更从容,“能道意所欲言”(《答王庠书》),充满了诗一样的情趣和哲理,愈加耐人寻味咀嚼。本文就是其杂说中的代表作。文章一开头就叙述故事,这种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都不明确(即使虚拟的也没有),其结构是抽象的,是作为论据的“寓言”。因其描写生动,故而显得具体实在,说服力极强。它告诉我们: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如果撇开感性经验而单靠间接经验,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那么势必会“转而相之”,混淆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臆测,杜撰,闹出“闻钟以为日”“扪烛以为日”的笑话,那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作者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求达也无以异于眇。”如果单凭“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然而单有感性经验还不够,还得亲自实践,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作者认为“道可致而不可求”。那么“致”与“求”有什么区别呢?作者引古人语对“致”作了解释:“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这里的“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平时积学,自然得“道”
的意思,学至则道自致。譬如军队能够掌握主动权,可进则进,可退则退,待时机成熟就行出击,才能获胜,若牵“求”胜利,就成了“致于人”了,就会失败。求道也是如此,如果经过平时不断的实践,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又给我们讲了另一个寓言故事。作者发现“南方多没人”,而北方则少有,原因何在?就在于“南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因为“日与水居”,故能渐识水性,“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水之道者。”懂得水性(“水之道”)方才能“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可见求“道”单凭勇气是不行的,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如果想一蹴而就,“不学而务求道”,走捷径,投机取巧,那就只能像北方学“没”者那样,没有不被溺死的。作者运用寓言阐述道理时,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寓言讲完,道理也就清楚了。而且作者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
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和加强,这是苏轼的创新(参见朱靖华《苏东坡寓言评注?序言》)。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并交代为文的目的。“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相反,“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经术本来就是载道的,所以“士知求道而
不务学”,他们不知道“道”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单靠读几本经书,应该杂学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经验,又要经过长期的摸索思考,以渐进于道。这里,作者是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而发的。《御选唐宋文醇》卷三十八云:“宋自王安石始以经术取士,一时求仕者皆改其妃青媲白,而谈道德仁义;及致之于用,则茫然失据,亦与妃青媲白无二焉,此苏轼《日喻》所以作也。”总之,作者运轻灵之笔娓娓道来,仿佛与人对面而谈,亲切动人,语浅道明,毫无论说文的板滞之弊。且本文还继承了战国议论文的优点,以寓言作为论据,使行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正如王文濡所评:“文以道与学并重,而譬喻入妙,如白香山诗,能令老妪都解。
赏析2苏轼也写过不少说理性的文章,《日喻说》就是一篇说理性极强的议论散文。全文篇幅虽短,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苏轼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有创意,不落于一般说理文的框框,而是别开生面,独具一格。文章开头首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来激发读者的兴趣。有一个眼睛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就向别人请教。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像铜盘,说着就敲击铜盘使瞎子听到铜盘的声音。有一天,瞎子听到了钟声响,于是认为那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瞎子,太阳的光亮像蜡烛。瞎子摸了蜡烛又以为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了。有一天,瞎子摸到了管乐器籥,又认为这就
是太阳了。我们看完这个故事,都会笑话这个瞎子的愚蠢。就像印度佛经《大般涅槃经》里记载的那个盲人摸象的故事一样,四个盲人每个人分别只摸到了大象牙齿、耳朵、腿、尾巴,就都片面地认为大象只是跟萝卜、蒲扇、柱子、草绳一样。这两个故事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看事物必须全面,不能以偏概全,否则就会闹出笑话。苏轼就是用这样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来说明这个简单的道理。在第一段结尾作者给出结论: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太阳与钟、籥差得远呢,而瞎子却不知道这三者的区别。这是由于瞎子从未见过太阳而只是听人说说的缘故。作者强调瞎子之所以会把别的东西当做太阳是因为瞎子只是听别人说说而已,没有亲眼见过太阳。由于自身条件限制,瞎子是根本不可能看见太阳的。文章开头先以故事引入,从故事中得出结论,显得别出心裁。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也许还未必真正明白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内容。文章第二段用“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这句话来过渡,从而把说日引导到说道上面来。作者认为,抽象的道理比起太阳来要难见得多了,那些不明白道理的人与瞎子不知道太阳没有什么区别。以此类比,从而展开对“道之难见”的论述。那些明白道理的人即使用巧妙的比喻去很好地开导教化别人,其结果也无异于跟瞎子说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别人还是无法真正明白道理。所以作者
又给我们总结出求道的弊病: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世上讲道的人,有的是就其看到的来解释道,有的是没有见过道而主观臆测,这两种都是求道的弊病。既然道是如此难见,那么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求道了吗?接着作者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道可致而不可求”。接着又给我们解释什么是“致”,文中引用了孙武和子夏的话来做具体阐释。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孙武子觉得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自投罗网,而不陷入敌人的圈套。子夏认为各行各业的手工艺人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才能得到道。最后作者又做出概括,“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作者告诉我们所谓“致”就是不去强求而自然而然得到的意思。这一段作者主要论述“道之难见”和“如何求道”,表明“道可致而不可求”这个道理。文章第三段,作者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来进一步阐明如何求道。南方人善于潜水是因为天天与水为伴的缘故。他们七岁就能趟着水走,十岁就会游泳,十五岁就会潜水了。他们不是随便就学会潜水的,而是因为掌握了水的规律。那些从小不接触江河湖水的人,不要说下水,就连看到舟船也会感到害怕。北方人向会潜水的人请教潜水的方法,照着潜水人的讲解而到河里去试着游水,结果大多都会溺水而死。作者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只知道道理而不去学习,也是无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