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美食
和苏东坡有关美食的诗词
和苏东坡有关美食的诗词
哎呀,咱来说说苏东坡那些和美食有关的诗词,这可真是太有意思啦!
你想想,苏东坡这位大文豪,不仅诗词写得妙,对美食那也是情有
独钟啊!就像他写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得是多
爱荔枝,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呀?咱要是遇上特别喜欢的美食,是不是
也会恨不得天天都能吃到?
还有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
是河豚欲上时。
”这画面,多美!就好像春天的美景和美食都一股脑儿
地摆在咱眼前。
这不就跟咱们春天出去郊游,看到漫山遍野的鲜花,
还有路边飘香的小吃摊一样,让人心情大好?
再看“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
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把煮猪肉的过程写得这么详细,苏东坡难道不是个资深吃货?这就好比咱们自己在家精心烹饪一道拿
手菜,那期待和满足感,简直了!
苏东坡对美食的热爱,那真叫一个深沉。
他用诗词把美食描绘得活
灵活现,让咱们读着都能流口水。
难道你不觉得他这种对生活中小小
幸福的捕捉,特别让人羡慕吗?
我觉得呀,苏东坡的美食诗词,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美食的魅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这不就是告诉咱们,不管生活咋样,都得好好享受美食,享受生活嘛!。
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词
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词
苏东坡,名字响彻千古,他是一个文学巨匠,不仅写诗,还贪嘴,他专门写了很多关于美食的诗词,让人们读起来垂涎三尺。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词:
1. 醉圣亭记
苏东坡在《醉圣亭记》中写到:“秋风起,萧瑟天,万叶千声皆离怨。
所余景物,莫不愁怨。
”但是他对于美食的描述却让人食欲大开,“笔砚管泉何足数,鸭头葱滑鱼肥壮。
"
2. 洛阳女儿行
在《洛阳女儿行》中,苏东坡这样写道:“汉宫宴,楚弦哀,人生何处不相逢?”他在这里描绘了一个宴会的场景,“美酒罗帏尽日斟,对花行醉辞别频。
”
3. 咏鹅
苏东坡还曾写过《咏鹅》,其中有一句:“白肚皮两个赞,黄鸭颈一条好。
”他的描写不仅生动形象,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4. 赤壁赋
苏东坡的《赤壁赋》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中有一段关于食物的描写:“水陆草木之芳,满目皆是,而况修竹茂兰,烂柯朽条,百舌鸣翠,千啭金声,尘缘常在,飞絮常伴。
”可以看到,苏东坡对于食物的描写如此生动,让人们不由得想要品尝一番。
5. 摸鱼儿·绿肥红瘦
苏东坡的《摸鱼儿·绿肥红瘦》表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变化,也描写了丰厚的美食:“绿肥红瘦,霜华浓淀,菊发秋光腾。
挹取此水,万壑向宁,五湖归休烟月中。
”
总结:
苏东坡是一个热爱美食的人,他用自己的文字,将美食描绘得生动有趣,超出了一般作家的水平,而这些诗词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们的食物文化,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人之脾胃,也增加了自己的饮食知识。
苏东坡与美食的故事
苏东坡与美食的故事一、苏东坡书信中的美食描述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饮食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大文豪。
他不仅以诗、词、赋、文等各种文学风格享誉于世,还拥有着一种卓越的烹饪才能,因此也被尊称为“食品大家”。
在他的书信中,经常写到各式各样的美食,例如:1. 在某个冬天,苏东坡写信给好友林升:“天气一冷,自然口腹便贪,所以有麻油鸡、姜汁鸭、烩鲜鲍、炖肥鲍之类,实在悠哉悠哉,不知寒冷。
”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美味佳肴。
2. 在一封给好友九峰的信中,苏东坡写道:“我这里杭州名品,甚多公可略知一二。
譬如香干鲜、椒鱼、脆皮烤鸡、烟熏竹蚌等等,皆无难得之处,还有酒店内路乞人知者……你到此来,吃饭不愁。
”3. 苏东坡写给朋友晁端礼的信中,曾提到自己的食欲与美食文化:“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奚取于其间?吾闻先人有言:食取天下之美,心安人生之乐。
由是,吾愚甚悦,以为人生惟有三件事:好男子相逢、美食相得、长夜相伴。
”二、苏东坡的美食作品苏东坡不仅善于品尝美食,还精通烹调技艺。
他曾亲手创造了许多美味佳肴,其中最著名的是“东坡肉”。
这道美味佳肴在苏东坡的家乡浙江嘉兴最为流行,也成为了中华美食文化的重要一份子。
据传说,苏东坡为了庆贺儿子考中状元,亲自下厨烹制出这道美食。
其做法有:1.选择新鲜的猪肉,先用酒醋加麻油去腥,随后放入盐、酱油、豆瓣酱、冰糖、姜片等配料,放锅里煮烂。
2.烧制时要从冷水开始,烧至开锅后再将肉块放入,让水面翻滚。
3.把肉块捞起,趁热切成小块,与滑入肉块口感相配的蒸饭一同享用,绝佳美味。
三、苏东坡与美食的情感苏东坡对于美食有着深深的情感,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七,生于贵族之家,自幼饮食讲究,从小便领悟到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他在《喜堂集》中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食为之本,美为之乐,饮为之欢,和为之兴。
故饮食成了人伦道义的副产物,也成为人们交流情感和加深感情的一种方式。
一顿美食,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可以传递深深的情感。
苏东坡美食的文化意义
苏东坡美食的文化意义一、引言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苏东坡美食的文化意义。
苏东坡啊,那可是咱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不过咱今儿个重点不在他这人,而是他跟美食那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苏东坡与美食的渊源1. 东坡肉那可是闻名遐迩啊。
话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的时候,当地发大水,他带领百姓抗洪救灾。
洪水退了之后,百姓们为了感谢他,就送了好多猪肉给他。
苏东坡也不含糊,他把猪肉做成了一道美味,就是现在咱们说的东坡肉。
这东坡肉啊,色泽红亮,味醇汁浓,肉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做法也讲究,得先把五花肉切成大块儿,然后焯水,再用葱姜蒜、酱油、冰糖等调料炖煮,小火慢炖好长时间,直到肉变得软烂入味。
2. 还有东坡饼呢。
这东坡饼的由来也有趣。
据说苏东坡被贬到黄州的时候,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他却能把当地的食材做出新花样。
这东坡饼就是用面粉、鸡蛋、香油等简单的食材做出来的,饼皮酥脆,内馅香甜。
三、美食背后的文化意义1. 文化传承方面这些美食从苏东坡那个时代一直流传到现在,历经了多少岁月的洗礼啊。
就像一条无形的线,把古代的文化和现代的生活连接起来。
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当时的饮食习惯、烹饪技艺等。
比如说东坡肉的炖煮方法,这就是古代烹饪技艺的一种传承。
它们也是地域文化的代表。
东坡肉在杭州那是有着特殊的地位,代表着杭州的美食文化。
外地游客到杭州,往往都要尝尝正宗的东坡肉,这就像是一张美食名片,把杭州的文化传播出去。
2. 社会交流方面在家庭聚会或者朋友聚餐的时候,要是桌上有一道东坡肉或者东坡饼,那话题可就多了去了。
大家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聊聊苏东坡的故事,这无形之中就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老人们会把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讲给小辈们听,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啊。
在不同地区之间,苏东坡美食也能起到交流的作用。
比如南方的东坡肉到了北方,北方人品尝之后,会对南方的美食文化有新的认识,同样,北方的美食要是到了南方,也会引起南方人的好奇,这样美食就成了地区间文化交流的一个桥梁。
美食小故事:苏东坡和美食的故事
美⾷⼩故事:苏东坡和美⾷的故事苏轼,是国⼈都不陌⽣的古代名⼈。
苏轼(1037年1⽉8⽇-1101年8⽉24⽇),字⼦瞻,⼜字和仲,号东坡居⼠,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今属四川省眉⼭市)⼈,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的政绩和诗词不消说了,来说说他的美⾷故事。
第⼀道菜:东坡⾁苏东坡早年曾在北宋京城做官,因与当时的⾰新派王安⽯政见不同,⾃动请调到地⽅做官,1071年到杭州做通判,以后还到密州、徐州和湖州等地当过知州。
1079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受到弹劾,被捕⼊狱,⼏个⽉后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了“团练副史”这样⼀个挂名⼩官,其实质是流放。
宋代时猪⾁⽐较便宜,当时的⼈们都不喜欢吃,苏轼觉得要将猪⾁推⼴,于是研究猪⾁的吃法,有⼀次苏轼和友⼈下棋,猪⾁炖在锅中忘记了,结果歪打正着,猪⾁⾮常美味,“黄州好猪⾁,价贱如粪⼟,富者不肯吃,贫者不鲜煮。
慢着⽕,少着⽔,⽕候⾜时它⾃美。
”当然衍变到现代的东坡⾁已经改变了很多。
第⼆道菜:东坡饼还是在贬黄州期间,在这⾥,苏轼除“⾚壁之游乐乎”外,也常去隔江相望的西⼭游览。
⼀天,西⼭的灵泉寺和尚们为款待这位名⼠,特地制作了⼀种油炸饼,请他吃。
苏轼见此饼呈淡黄⾊,且玲珑剔透,简直如象⽛雕成似的。
观赏良久,然后才放进嘴⾥。
⾹甜酥脆,⼝味极佳。
连忙问和尚为何这般好吃?和尚答⽈:因寺内有四眼泉,泉⽔极佳,此饼是汲了四泉之⽔调制⽽成,所以好吃。
东坡听罢,连连叫绝,并要和尚取来⽂房四宝,当场对饼挥毫,画了⼀饼,并写上“东坡居⼠”四字。
画饼与真饼⼀模⼀样。
从此,这饼便被叫作“东坡饼”了。
由于苏东坡也常去黄州⾚壁附近的承天寺、定惠院,东坡饼亦成为这⼀带和尚道⼠的斋品。
到了明清时期,东坡饼便传到社会上,成为黄州府的地⽅名产,⼀直流传⾄今。
第三道菜:东坡肘⼦肘⼦是中国四川地区经典的汉族传统名菜之⼀,属于川菜系。
相传,有⼀次苏东坡的妻⼦王弗在家炖肘⼦时因⼀时疏忽,肘⼦焦黄粘锅,她连忙加进各种配料再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
与苏东坡有关的食物名称
与苏东坡有关的食物名称一、蜜饯山楂——回味苏东坡的醉生梦死苏东坡,字子瞻,一位文学家、政治家和美食家,他的人生才华横溢,为后人所称道。
而苏东坡对美食的热爱更是众人皆知。
在他的诗词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各种美食的赞美和描写。
在苏东坡的美食世界中,有一种食物与他紧密相连,那就是蜜饯山楂。
蜜饯山楂是苏东坡最喜欢的一种饮食,他在《东坡志林》一书中曾经写道:“山楂饼,味美而酸,甘而不腻,久而不败。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苏东坡对蜜饯山楂的喜爱,也揭示了蜜饯山楂独特的口感和保质期。
蜜饯山楂是将新鲜的山楂果实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后,用糖或蜂蜜腌制而成。
它既保留了山楂的酸甜口感,又增加了蜜饯的香甜味道,使得整个食物口味丰富多样。
蜜饯山楂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需要选用新鲜的山楂果实,去除果核,然后进行漂洗和糖渍处理,最后通过晾晒或烘干使其变得干燥。
制作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时间和火候,以保证山楂的口感和颜色。
制作好的蜜饯山楂,果实饱满,酸甜可口,不仅可以作为美食佐餐,还可以作为零食品尝。
苏东坡喜欢将蜜饯山楂带在身边,随时品尝,以解馋和增加口感的乐趣。
蜜饯山楂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苏东坡的饮食生活,更是反映了他对美食的追求和品味。
苏东坡在他的美食世界里,将食物视为一种享受,他喜欢品味各种美食的独特风味,也喜欢通过食物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思考。
在他的诗词中,经常可以看到对食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蜜饯山楂就是苏东坡美食世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有着独特的口感和美妙的味道,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享受和回味。
二、东坡肉——品味苏东坡的人生百味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风雨和坎坷。
而他的美食世界中,有一道菜肴与他紧密相连,那就是东坡肉。
东坡肉是苏东坡最喜欢的一道菜,他在《东坡志林》一书中曾经写道:“东坡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苏东坡对东坡肉的喜爱,也揭示了东坡肉独特的口感和烹饪技巧。
苏东坡与美食课件
目录
• 苏东坡简介 • 苏东坡的美食理念 • 苏东坡的代表性菜肴 • 苏东坡美食的文化意义 • 苏东坡美食的品尝与体验
01 苏东坡简介
苏东坡的生平
01
苏东坡(1037-1101),名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 法家和画家。
02
苏东坡的生平充满坎坷,他经历 了多次贬谪,从黄州到惠州,再 到儋州,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 达的人生态度。
家庭烹饪
家庭烹饪是品尝苏东坡美 食的另一种方式,可以更 加深入地了解当地人的饮 食习惯和烹饪技巧。
餐馆品尝
在餐馆品尝苏东坡美食是 一种便捷的方式,但需要 注意选择口碑好、卫生条 件好的餐馆。
品尝体验的分享
拍照留念
品尝苏东坡美食是一种难得的体 验,可以拍照留念,记录下美好
的瞬间。
分享心得
品尝后可以与朋友分享心得,讨论 对苏东坡美食的理解和感受。
撰写美食评论
可以将自己的品尝体验撰写成美食 评论,分享到社交媒体或美食论坛, 为其他美食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东坡肉
总结词
色香味俱佳,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详细描述
东坡肉是苏东坡的代表性菜肴之一,以五花肉为主料,经过炖煮后呈现出红亮的色泽,口感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香气四溢,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传统名菜。
东坡豆腐
总结词
色泽鲜亮,口感滑嫩,营养丰富。
详细描述
东坡豆腐以豆腐为主要原料,配以香菇、竹笋等配料,经过精心烹制而成。这道菜肴色泽鲜亮,口感 滑嫩,营养丰富,是一道美味又健康的佳肴。
02 苏东坡的美食理念
美食与诗歌的结合
苏东坡与美食
苏东坡与美食教学目的:让学生因喜欢苏东坡而喜欢美食,或者让学生因喜欢美食而喜欢苏东坡,又因喜欢苏东坡和美食而喜欢乐观地美美地生活。
教学设想:针对学生(特别是烹饪班学生)对苏东坡较感兴趣,顺便联系专业,进行一次语文与专业双赢的教育。
重点在学习苏东坡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一、苏东坡与美食(一)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的文化名人与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且都是善于烹任的美食家。
苏东坡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位。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的大文豪,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那纵横奔放的文章,飘逸豪放的诗句,以及与黄庭坚、蔡襄齐名的书法,至今被国内外人民所敬仰。
他不仅对诗文书法造诣极深。
而且对烹饪技艺也颇有研究,还善于把饮食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道独特的美食文化风景线,是位造诣颇深的美食家。
苏东坡祖籍四川眉山,历任江浙、中州。
尝遍了各地的美食,写过许多反映各地佳肴名撰的诗文,如《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馋赋》。
他在自己的诗作中以老馋嘴自居,这生动地反映了他对饮食烹调的浓厚兴趣和品尝佳肴美味的丰富经验,堪称中国古代美食家。
苏东坡除了善于品尝外还经常自己动手烹饪佳肴。
据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记载,苏东坡被贬到黄冈时,不时下厨劳做,他见黄冈市面猪肉价贱,而人们较少吃它,便亲自烹调猪肉吃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他吃得兴起,即兴戏作了一首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后来这首诗传了出去,宋人亦和时人一样,对名人一举手一投足都热衷模仿以为时髦,人们争相仿效如法炮制并把这道菜戏称为“东坡肉”。
过去了数百年,“东坡肉”的制作方法不断改进,流传至今。
苏东坡烹制鱼羹颇为在行,并自称在家乡时常亲自煮鱼以侍客,客尝无不称善。
他的素食也做得不错,曾用芦菔白米为掺,做过“玉掺羹”自称其昧之佳可与西天的醍醐媲美。
他还曾用山芋做过“山芋羹”,说是色香味皆奇绝的少有佳品,正因为苏东坡与饮食有如此的缘份,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掺、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
苏东坡词与美食评价
苏东坡词与美食评价
苏东坡,北宋文学家、文艺理论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美食爱好者。
他在文学创作中,常以美食为题材,以及对美食的评价,展现了他对美食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在苏东坡的词作中,美食评价常常通过对食材、烹饪技巧以及食物的口感和味道的描写,来展现出他对美食的独到感悟。
例如他在《赤壁赋》中写道:“鱼丽,鸡香,草木萌芽,花开花落,岁月如梭,生活如诗。
”这里的“鱼丽,鸡香”就是对美食的评价,通过描绘食材的鲜美和食物的香气,展现了他对美食的赞美之情。
在苏东坡的词中,还常常融入了他对美食的烹饪技巧的评价。
比如他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中写道:“雨晴初更薄,天气久不晴。
若使风雷候,盘中鲜膳减。
”这里的“盘中鲜膳减”就是对烹饪技巧的评价,通过对食物的精细处理,展现了他对美食的追求和对烹饪的要求。
苏东坡的词作中,还常常以食物的口感和味道的描写来评价美食。
比如在《秋词》中,他写道:“秋风起,萧瑟凉;酒盈杯,肴饱腔。
”这里的“肴饱腔”就是对美食的评价,通过对食物的口感和味道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美食的享受和对生活的愉悦。
总的来说,苏东坡的词作中常常融入了对美食的独到评价,展现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他通过对食材、烹饪技巧以
及食物的口感和味道的描写,以及对美食的赞美之情和对烹饪的追求,使他的词作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也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和情感。
正是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苏东坡的词作在古代文学中独树一帜,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苏轼与美食的故事
苏轼与美食的故事
苏轼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和美食家,他的生活方式中包含了许多美食文化。
以下是几个与苏轼有关的美食故事: 1. 苏轼曾经在赤壁之战后,心情沉闷,身体也不舒服。
一位朋友来看望他,为他介绍了一家小餐馆,店主名叫王孙叔,是个懂得美食的人。
苏轼品尝了王孙叔做的赤壁之战后,心情好转,身体也逐渐恢复了。
此后,苏轼经常光顾这家餐馆,并写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窮千里足,更上一层楼”的诗句。
2. 苏轼还写过一篇名为《东坡志林》的文章,里面介绍了烹饪技艺和菜肴的做法。
其中一篇帖子介绍了如何制作回锅肉,成为了后来回锅肉的制作方法的经典。
3. 苏轼在海南时,因为当地气候湿热,饮食较为清淡,经常会想念家乡的重口味菜肴。
后来,他让当地的厨师做出了家乡风味的红烧肉,味道十分鲜美,受到了苏轼的夸奖和赞赏,这也开创了红烧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先河。
4. 苏轼还是个喜欢分享美食的人,他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东篱乐府》的诗中,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品尝美食来享受生活的欢乐时光。
诗中描述了苏轼和友人在一起品尝各种不同的菜肴,互相交流美食心得的情景,展现了苏轼对于美食的热爱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苏东坡写美食的诗句
苏东坡写美食的诗句一、苏东坡与美食美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它能够满足人们对味觉的追求,带给人们身心愉悦。
而在中国文化中,苏东坡(1037年-1101年)被誉为一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和美食家的典范。
苏东坡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人,也是一位对美食情有独钟的人。
他以他的诗作将美食烹饪的精髓传递给了后人。
以下是一些苏东坡写美食的诗句,让我们一起领略他对美食的热爱和艺术表达。
二、苏东坡的食欲之诗1. 【饮食福】“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句诗出自苏东坡的《活埋书》中,表达了他对饮食的追求和享受。
苏东坡认为,饮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享受生活的美好,就不能忽视对食物的品味和味觉的追求。
2. 【味觉盛宴】“美味佳肴,香味四溢。
”这句诗出自苏东坡的《卖柑者言》。
苏东坡通过用词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美食的魅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美食的诱人和令人愉悦的味觉盛宴。
3. 【饮食之乐】“食之可口,人心愉悦之。
”这句诗出自苏东坡的《食荔枝》。
苏东坡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享受,认为美食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味觉需求,还能带给人们身心愉悦。
三、苏东坡的美食观念1. 【自然与美食】苏东坡认为,美食应该尊重自然,追求自然的味道。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他通过将美食与自然景观相比,强调了美食应该与大自然保持和谐,追求纯粹、自然的味道。
2. 【充分享受生活】苏东坡认为人们应该充分享受生活中的美食。
在《活埋书》中,他写道:“朝听寒螿夜寐蛛丝,世界卿卿我我。
”他通过用词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应该享受美食的心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3. 【美食与文化交融】苏东坡认为美食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他写道:“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江流到天底下。
”他通过将美食与具有文化内涵的桃花和长江相比,强调了美食的文化内涵,以及美食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词
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词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中的杰出美食家之一。
他在他的诗词中多次写到美食,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1. 《赤壁联句》中,苏东坡写到了赤壁之战后的美食盛宴,诗中描绘了丰盛的食物和欢乐的氛围:“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里的“酒家”指的是当地的美食店,而“后庭花”则象征着美食。
2. 《题西林壁》中,苏东坡描绘了西林美食的丰盛:“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人生两岸波浪阔,不信长江有条龙。
”这里的“九月初三夜”指的是中秋节,而苏东坡以“露似真珠月似弓”将月亮与美食相联系,表达了他对美食的喜爱。
3. 《祭鱼寄卢秀才》中,苏东坡写到了捕鱼和品尝美食的情景:“休言君子不食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渐,千载终须一遇宜。
”这里的“休言君子不食鱼”意味着即使是高尚的人也会欣赏美食。
苏东坡通过表扬美食,寄托了对友人卢秀才的美好祝愿。
4. 《即席应答李侍御》中,苏东坡写到了烹饪技艺和美味佳肴:“绮筵尝新熟,鹏席盛珍羞。
五味谐其中,神仙忍共求。
”这里的“绮筵”和“鹏席”分别指的是美食盛宴和盛放美食的菜肴。
苏东坡赞美烹饪师傅的技艺,将美味佳肴比作神仙的食物,表达了他对美食的喜爱之情。
5. 《唐州九日骆驼店饯别园寄钱舍人歌》中,苏东坡写到了与友人分别前往陕西品尝当地美食的情景:“醉翁何。
不度秦关白发来,连云跨马寄消息。
夜泛苍梧归梦里,九日鸣镐出乡井。
应把杯觞与名士,共论此事从来稀。
”这里的“苍梧”是指陕西地区,苏东坡表示愿与友人一起共享美食,一起交流品尝美味。
总结起来,苏东坡在他的诗词中通过描绘美食的盛宴、赞美烹饪技艺以及将美食与友情、祝愿联系在一起等方式,表达出对美食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这些描写充满了美味佳肴的诗意,展现了苏东坡作为一位文学家和美食家的多重身份。
苏东坡的美食文化与烹饪技艺考察
苏东坡的美食文化与烹饪技艺考察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人、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等多重身份集于一身。
他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闻名于世,还对美食文化和烹饪技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研究。
本文将对苏东坡与美食文化、烹饪技艺的关系进行考察,以探究苏东坡的美食文化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苏东坡与美食文化1.1 美食鉴赏眼光的培养苏东坡以其敏锐的感觉和卓越的思维能力,对美食有着独特的鉴赏眼光。
他在游历各地期间,常常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并积极与当地人交流,倾听他们对美食的评价和了解。
通过这种方式,苏东坡逐渐培养起自己对美食的感知能力,对于菜肴的味道、质地、外观等方面都能做出准确的评价。
1.2 文学作品中的美食描写作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研究融入了他的文学作品之中。
在他的诗词和散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美食的细腻描写。
例如他在《东坡肉序》中对他自己亲手烹制的东坡肉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在《赤壁怀古》中,他描绘了乱世中诗人们聚在一起品尝美食的场景,表现了他对美食的难忘怀念。
二、苏东坡的烹饪技艺2.1 美食创新与改良苏东坡在烹饪技艺方面也有着很高的造诣。
他对于传统菜肴进行了广泛的尝试和改良,注重调味品的搭配和烹饪方法的创新。
苏东坡的改良使得这些菜肴更加香鲜可口,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广泛欢迎。
他自己所创造的东坡肉更是成为了一道传世佳肴。
2.2 烹饪心得的总结苏东坡不仅实践了自己的烹饪技艺,还将自己的心得总结成书,并与他人分享。
他的著作《食疗本草》中包含了大量的食材搭配与烹饪方法的介绍,以及对食物的功效和营养价值的论述。
通过这本书,苏东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烹饪经验和健康饮食的指导。
三、苏东坡对后世的影响3.1 美食文化的推广苏东坡对美食的研究和推广,使得北宋时期的美食文化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的美食创新和改良不仅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喜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烹饪技艺和菜肴创作。
苏东坡美食
苏东坡发明的美食有哪些
苏东坡发明的美食主要有:
1、东坡肉:以五花肉为原料,色泽红亮,皮薄肉嫩,最初是由苏轼在黄州制作的一道美食,
故而得名。
2、东坡豆腐:相传苏轼在黄州时,经济拮据,于是原本就作为美食家的他开始研究素食,
便用黄州豆腐制作了这道东坡豆腐,色泽鲜润,回味香醇。
3、东坡鱼:鱼是苏轼非常喜爱的食物,因此他也对鱼颇有研究,咸香可口,风味独特,颇
受好评。
4、东坡肘子:据传是由苏轼的妻子所创,因为在煮肘子时糊锅,为了掩盖糊味便加了调味
料继续煮,发现烹饪后的成品酥烂入味,更加可口,便因此流传至今。
5、东坡凉粉:是苏轼在凤翔东湖避暑时所制的小吃,口感清凉舒爽,知名度不及前几道菜,
但依然为众多人喜爱。
6、东坡腿:其选用金华火腿,制作而成,吃起来味道十分的鲜美独特,并且外观看起来也
非常的诱人,很受人们的欢迎。
7、东坡墨鱼:东坡墨鱼又被叫做糖醋东坡墨鱼,它是四川的一种特色美食,其外观看起来色泽金黄,外酥内嫩、酸甜微辣、风味浓郁,很受人们的喜爱以及欢迎。
8、东坡饼:其发明的饼子吃起来外表酥脆,别有一番风味,同时还带有淡淡的香味,很受人们的喜欢以及欢迎。
苏东坡形容美食的诗句
苏东坡形容美食的诗句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三十条苏东坡形容美食的诗句及运用例子:1.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你想想,这得是多美味的荔枝啊,能让苏东坡宁愿一直留在岭南!就好比现在有人为了一口正宗的麻辣火锅,甘愿定居在重庆一样。
2.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 苏东坡在江边就知道鱼美,看见竹子就连想到笋香,这得多敏锐的美食感知力啊!难道不像我们闻到烤红薯的香味就走不动道吗?3.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 这午间的茶盏上浮着雪沫乳花,春盘里装着新鲜的蓼茸蒿笋,这清淡的欢愉,难道不是我们在繁忙生活中所向往的片刻宁静与美味吗?4.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 苏东坡这做菜的心得,就像我们精心烘焙蛋糕,不着急,等火候到了自然美味无比,是不是?5.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 这小小的饼就像在口中嚼着月亮,里面还有酥油和糖饴,难道不比那甜腻的巧克力更让人陶醉?6.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 那纤细的手搓出的面色泽均匀,在碧油中煎出嫩黄的颜色,这不就像妈妈精心为我们做的早餐,充满了爱与美味吗?7.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 新火新茶,诗意与美食相伴,就像我们在春日里踏青野餐,享受着美好时光,难道不惬意?8.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 苏东坡觉得萝卜芥菜就足以饱腹,不比那鸡豚差,这像不像我们有时候简单的一碗青菜面也能吃得满足?9. “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
” 芥蓝清脆美味,在牙间作响,难道不像那嘎嘣脆的薯片让人欲罢不能?10.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 这竹笋焖猪肉,把雅俗共赏都融合在一道菜里,不就像我们既追求精神的富足,又不舍美食的享受?11. “已倾潘子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 为了这美味的点心,苏东坡到处寻找,这不就跟我们为了一款心仪的零食跑遍大街小巷一样?12. “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关于苏东坡的美食故事
关于苏东坡的美食故事1. 苏东坡的美食情缘说到苏东坡,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那才华横溢的诗词和书法。
不过,要我说,苏东坡的美食故事可一点都不逊色,甚至可以说,他的胃比他的笔更有故事可讲呢!哎,你们知道吗?东坡其实特别热爱吃,简直就是个“吃货”。
他的美食情缘,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笑得前仰后合。
苏东坡不仅会写诗,还会做菜。
话说他在杭州任职的时候,喜欢到西湖边去游玩。
那时,他对西湖的美食情有独钟,尤其是那种清蒸的鱼。
听说他每次吃鱼的时候,都要细细品味,嘴里咕噜咕噜地感叹:“这鱼,真是鲜得冒泡!”想想啊,一个文人,边吃边啧啧赞叹,真是有趣得很。
1.1 东坡肉的来历说到苏东坡,怎么能不提他那著名的东坡肉呢?这个肉啊,可谓是他的一手好菜,还是个美食传奇。
相传他在贬谪到黄州的时候,某天闲来无事,心血来潮,就捣鼓了一块五花肉,给它调了调味,慢慢炖煮。
结果,炖出来的肉肥而不腻,肉质鲜嫩,色泽红亮,简直让人垂涎欲滴。
据说东坡肉的味道鲜美得让人想要打翻锅!听说当时的百姓吃了,都忍不住拍手称赞。
可见,苏东坡不仅仅是个文人,更是个顶尖的大厨!每当有人问起这道菜的由来,他总是笑着说:“这肉,是我的心血!”简直让人觉得,这个“大厨”兼“诗人”的形象太完美了!2. 美食与诗词的结合东坡不仅仅在厨房里混得风生水起,他还把美食和诗词结合得天衣无缝。
比如他写过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你看,他居然能把荔枝吃成三百颗,这也太夸张了吧!不过话说回来,东坡就是这么个乐天派。
他不仅吃得欢,还把吃的乐趣写进了诗里,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东坡肉更是他的“招牌”,几乎成了他与朋友聚会时的必备佳肴。
每当他一做东坡肉,朋友们都聚集过来,个个围着桌子,眼巴巴地等着开吃。
这时候,苏东坡就像个大厨,得意洋洋地说:“今天的东坡肉,绝对让你们嘴巴都合不拢!”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大家都欢声笑语,简直像过节一样。
2.1 生活中的幽默在苏东坡的生活中,美食不仅是填饱肚子的工具,更是增添乐趣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与美食苏轼,于北宋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这是北宋一朝最黄金的时代。
他的家庭说不上富有,但也衣食无忧,即便如此,苏轼小时候和他的弟弟苏辙常吃的也是“三白”之饭,即一餐只有一碗米饭、一碟白萝卜、一碟盐,但在这样的食物却滋养了两位文学大师,看来人的聪明才智靠天生和后天的努力,与什么补脑没有关系。
而苏轼的家乡四川,从秦代开发以来,即被称为天府之国,这里以丰富的物产成为历代国家的粮仓,物产的丰富也带动了美食的发展,辣椒还要有数百年才能传入中国,因此那时的川菜并不似今天的麻辣,但鲜嫩肥腻的风格已初露端倪,尤以淡水鱼与猪肉的做法天下闻名,而苏轼的母亲不仅是一位能读懂《汉书》的才女,更是一位厨艺好手,川人尚食的传统与母亲的熏陶,使苏轼也有了一项爱好—烹饪。
喜欢烹饪的人大多是勤快的,未到而立之年即凭着才华,平步青云的苏轼在他的任职上,表现出了他的勤政,在他的第一个地方官任上---陕西凤翔,遇到了多年未遇的大旱,他领导百姓抗旱、祈雨,在解除旱情后,他命人宰羊做羊汤与民同庆,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公元1071年,苏轼调任杭州通判,在这里他与茶结缘,一天,因病告假,孤山寺的惠勤禅师让他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觉间病已痊愈。
苏轼便在禅寺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自此,苏轼爱好上了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
“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公元1077年,苏轼出任徐州知府,适逢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带领百姓抢险抗灾,七十个昼夜终于战胜水灾,徐州百姓纷纷杀猪宰羊来慰劳自己的父母官,苏轼推辞不掉,就让家人按四川老家的的做法,把猪肉炖好回赠给参与抗灾的百姓,大家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其为“回赠肉”。
公元1079年,苏轼再次迁官至湖州,一日在晾晒字画时,他突然看到了已故好友文与可赠给他的墨竹图,睹物思人不禁失声痛哭,当晚写下了纪念好友的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回忆了文与可画竹,特别是喜欢食竹笋的往事,文中说,自己曾经故意和文与辩论是否有万丈高的竹子,因此你来我往了数十封信(海纳感叹,要是当时有论坛BBS,两个人的争论会吸引很多眼球关注),最后文与可仔细的请教了很多人,说绝对没有,而苏轼却“狡猾”的说自己所说的万丈高竹是讲的竹子挺拔的气势,随后又说,你文与可不是喜欢吃竹笋吗?现在你作官所在的陕西洋县筼筜谷,可是有江北不多见的竹林,恐怕你当几年官,满山的竹子全要被你吃光了,文与可收到这封信时,正好是休息日(中国古代以十天为一周,第十天是公务人员的休息日),文与可带着老婆孩子在筼筜谷游玩、野餐,吃的正是刚从地里刨出得春笋,读到此信笑得喷饭满案。
写到此处苏轼感叹再也没有与自己有此同好的人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在此文中也应运而生。
就在这一年,苏轼受小人的诬陷,也就是所谓诬蔑皇帝的“乌台诗案”,下狱并被贬至湖北黄州,做了地方武装副部长(团练副使),靠着微廉的俸禄,无法养活家人,他便在黄州城外的东坡上开荒种地,他学自己的偶像唐代的白居易,而自号“东坡居士”,(就像现在的网友常给自己注册一个“马甲”,呵呵)自此,人们称其为---苏东坡。
即使生活艰难,苏东坡也抱着极为乐观的心态,继续着他的美食生活,他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写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哪里能看出被贬官的悲哀,分明是一副赏美景、尝美食的好心情。
黄州是苏东坡一生的重大转折,由此他的诗词更为豪迈,心情更为洒脱,一切达到了顿悟的境界。
生活是清苦的,但美食使生活充满了乐趣,黄州的猪肉非常便宜,苏东坡买来猪肉,用慢火清炖,然后加入酱油等调料,做出的肉美味无比,这也许就是红烧肉的起源,为此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另外还有一种清汤的做法,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黄州临近长江,因此鱼也成为了苏东坡美食的原料,闲暇无事之时,苏东坡常学渔夫样身披蓑衣,在江边垂钓,上钩的鱼很快就上了他的餐桌,而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苏东坡在黄州西山寺游玩时,学会了寺中的一种用山泉水和面做酥饼的方法,回家如法炮制,也成为了他招待上宾和禅师高僧朋友的点心。
苏东坡不善饮酒,说自己“吾少时望见酒杯而醉”,虽然曾在盛产西凤美酒的陕西凤翔和酒风盛行的山东做过官,并留下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诗句,但他依然不胜酒力,在黄州似乎是因为有了更为洒脱的心境,他却酒量大增,他说“而今亦能饮三蕉叶矣。
”但苏东坡有着都独特的饮酒观--饮酒不求酒量,但求酒趣。
他反对泥醉,而主张“半酣”:“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黄州盛产柑桔,苏东坡竟然还尝试着用蜜桔酿酒,当然酒的质量是不过关的,朋友们饮过后纷纷腹泻,成为一时的笑谈。
北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晚秋时节,苏东坡与几位好友乘一叶小舟在长江上品酒赋诗,当舟行至赤壁,面对月上东山、水光接天的美景,在美酒半酣之时,苏东坡挥毫写下了《赤壁赋》。
苏东坡对此意犹未尽,不久当一位朋友送来了一条“巨口细鳞”的鲈鱼(海纳怀疑他这个朋友就是“河东狮吼”典故的男主角---黄州岐亭人陈季常),苏东坡也拿出了珍藏已久的好酒,再次乘舟来到赤壁,又一次的尝美味品美酒赏美景,这一次苏东坡还借着酒兴徒手攀上了峭壁,饱览壮丽的山河之际,他不仅写了《后赤壁赋》,而且还填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这之后不久,苏东坡得到了宋神宗的赦免,离开了生活四年之久的黄州,而他在黄州不仅留下了上百篇的流传千古的名作,也留下了许多独创的的美食,这一切都可以用脍炙人口来形容。
公元1085年,苏东坡被任命为登州知府,这是苏东坡第一次见到大海,而且登州所辖的蓬莱是至今也闻名遐迩的人间仙境,这里不仅有神奇的海市蜃楼景观,而且还是鲁菜的发祥地,一切都令苏东坡兴奋不已,然而仅过了五天,皇帝下诏让其还朝为官,依依不舍之际,苏东坡遗憾于自己没有见到海市蜃楼而祈祷海神,传说第二天在苏东坡即将离开时,海天之际果然出现了海市蜃楼景观,苏东坡留下了《海市诗》带着喜悦的心境离开了登州,这首诗翰墨流传海山增色,而深知民众疾苦的苏东坡并没有光沉溺于山水,回到朝中,马上上疏皇帝《乞罢登莱榷盐状》,陈述了“登州、莱州百姓食官盐,官无一毫之利而民受三害”的调查结论,自此可以不食官盐的登莱百姓,为他修建了苏公祠。
蓬莱直今还流传着“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的佳话。
写到这,海纳似乎有些遗憾,苏东坡如果在登州多为官些时日,以胶东地区丰富的物产、水果、蔬菜、特别是海鲜,肯定会使苏东坡创造出更多独特的美味佳肴。
回到朝中的苏东坡,被任命为礼部尚书,这是一个非他莫属的官职,在司马光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的时候,曾被王安石等视作保守派的苏东坡,却仗义执言,作出了坚持新法中合理措施的提议,这次他又被真正的保守派们视为了变法派,但在对他赏识有嘉的高太后的袒护下,苏东坡得以保身,可苏东坡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热爱自由崇尚洒脱的苏东坡,这一次自己请求外放流官,公元1089年,他终于如愿以偿的又一次来到杭州,出任的杭州的父母官—知府。
上任伊始,为了解决西湖在雨季泛滥,苏东坡又一次的率领民众清淤疏浚并修缮湖堤,这被后人称为“苏堤”的湖堤之于西湖,宛如明眸上的一道秀眉,它不仅使西湖地区鱼米丰茂,同时也为西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犒赏参加工程的民众,苏东坡按照自己的老习惯来宴请大家,他在徐州首创在黄州完善的红烧肉,终于在这次大宴中蜚声海内,自此脱离朝堂回到民众中的苏东坡,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一个品牌,成为了时尚的代名词,所有品位的、时尚的东西都会与苏东坡相关联起来,被冠以“东坡”的“品牌”,苏东坡在黄州创造或仿制的几道美食,被人们称作了“东坡肉”“东坡饼”,就连苏东坡常戴的帽子被冠以“子瞻帽”(子瞻,苏东坡的字),在杭州苏东坡把西湖盛产的大鲤鱼,又做出了新的方法,他先选一条鲤鱼,用冷水洗,擦上点儿盐,里面塞上白菜心。
然后放在煎锅里,放几根小葱白,不用翻动,一直煎,半熟时,放几片生姜,再浇上一点儿咸萝卜汁和一点儿酒。
快要好时,放上几片橘子皮,乘热端到桌上吃。
这种做法很快又一次风靡全国,被称为“东坡鱼”,西湖中还盛产河虾,苏东坡独辟蹊径用杭州的另一种著名特产龙井茶为配料,做出了清鲜可口的龙井虾仁。
苏东坡饮茶更有品位,不仅讲究新茶、泉水,还讲究美器,他设计了用一种美观实用的提梁壶,苏东坡曾在江苏宜兴小住,当地有着制壶传统,苏东坡的设计很快被当地的能工巧匠所运用,再次流行全国,这种茶壶当然又被人们称作了“东坡壶”。
在杭州的岁月是苏东坡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两年以后,苏东坡先后几次被内调回朝,又外放为官,不久他的贤内助夫人王闰和他在朝廷中的靠山高太后这两个女人相继辞世,苏东坡的又一次厄运到来了。
小皇帝全然不顾师生之情,将苏东坡发配当时地处岭南荒蛮之地的广东惠州,苏东坡只带着小儿子和夫人王朝云上路了,即使在路上连番又接到皇帝的再次贬官和不允许他乘船只能靠脚力去发配地的命令,苏东坡也没有表现出一丝的哀号,一路上的诗作只是表现了艰辛却又透着乐观,在途经江西赣州时,苏东坡第一次吃到了炸大肠,这竟让他欢欣不已,成为他日后的下酒必备佐餐。
来到惠州,苏东坡欣喜地发现这里并非荒蛮,这里“四季如夏”,到处飘着果香、茶香,当地百姓对这位大文豪的到来也极为欢迎,苏东坡也很快适应了当地的客家饮食习俗。
他说:“惠州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深厚。
”这里地处亚热带,瓜果蔬菜生长得快,苏东坡得口味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喜欢上了素食,他看着自己耕种的蔬菜即将收获,喜悦的赋诗道:“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肉也不是不吃,当地有盐场,苏东坡在煎炒烹炸之外,开创了一种新的厨艺—盐焗,他做的盐焗鸡皮脆、肉滑、骨香、味浓。
新鲜清爽的荔枝更令他喜悦,苏东坡甚至赋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更可贵的是,他与知己伴侣王朝云的感情,一次几位不怕受牵连的朋友,翻山越岭的来到岭南来看望苏东坡,王朝云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她与苏东坡共同“研制”的惠州美味,有外脆肉嫩、色泽金黄的炸鸡,被苏东坡冠以“宏志鸡”的美名,而至今成为客家人婚嫁庆功的必备传统菜,还有“烤羊脊”,苏东坡认为羊肉里最好吃的就是羊脊肉,吃起来有“蟹味”,其实这就是现如今流行的美食“羊羯子”,还有用东坡肉加上了当地盛产的梅干菜,又变成了一个新的美味“梅菜扣肉”,东坡鱼加入了当地的惠州陈醋,又演变成了“醋鱼”,还有以形命名的“琵琶虾”,朋友里有僧道,他们还专门准备了素菜,有用芦菔白米,做的“玉糁羹”,也有多种蔬菜配料的“东坡汤”,酒也是苏东坡自己酿的“桂酒”,美酒玉色、香味超然,苏东坡自豪的起名为“罗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