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共生思想及其世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e X u e F a Z h a n g

科发展Z h e X u e Y a n J i u ☆哲

学研究☆作者简介:马小茹(1973-),女,陕西佳县人,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唯物史观与现代化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共生思想

及其世界意义

马小茹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721007)

当前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化的“双刃剑”直逼

人类。其中引发了一系列危及人类生死存亡的全球性问题: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社会的贫富强弱问题,人与自身的身心健康问题。全球性问题已给人类造成了极大危害,所以说不管人们习不习惯,情不情愿,保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关系,已是当前人类摆脱危机得以持存的首要前提了。我们只有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建构以人为本的和谐共生理念,引导人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协调处理好人与社会,与自然,与自身三者的关系才能走出困境,超越自我,迈向新的里程。中国传统文化远源流长,底蕴深厚,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本共生思想,挖掘这一思想资源无疑对我们建构人本共生理念,应对全球化挑战,解决全球性问题,创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以“和为贵”的人本和谐共生目的论

和谐主要指事物相对平衡的生存发展状态。从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角度来看,和谐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和为贵”(《论语·学而》)即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最美好状态。为什么说“和为贵”?其一,“和”是万事万物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和”简而言之就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状态,即“和实生物”。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根本在于事物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且只有在这种差异中彼此互动共生才能存在发展,达到和谐统一。正如希腊哲人所说:不同的音符方能弹出最美的音乐。其二,“和”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良药。“和无寡”(《论语·季氏》)即指一个国家能否太平安宁,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

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

分配公平了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了国家就没有危险。荀子还进一步主张“和则一,一则多力”(《荀子·壬制》)的主张,即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强,组织就会强大,从而战

胜万物。

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地、人三者中“人和”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可见“和为贵”不仅是一种道德律令,更是一种人类理想向往的存在方式和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今天全球化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正是

“和为贵”的现实反映,也是我们建构共生理念的目的依据。没有世界各国人民互惠共生的和睦相处,没有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人类如何能够实现共同的美好理想呢?

二、“和而不同”的人本共生原则“和而不同”这是“和”的本质的内涵,因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事物之间只有保持异质差异性才可能发展进步,相反如果只是同质同类的事物,呈单一性趋势,则谈不上发展,不能有任何进步变化。其实“和”已内含着共生的意义。但“和”决不是无原则的一味地附和,人云亦云。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和”就是事物的多种因素并存互补基础上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统一体内多种因素的差异和协调。即,对立面的统一,这就蕴含了今天我们建构共生理念的意义所

在。全球化下一面是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

一面是人类整个系统面临崩溃。这与人类的初衷是根本对立的,人类一直向往的就是和谐美好的自由生活。今天我们建构共生理念正是一种对现实的呐喊,对人类原本理想向往的一种捍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本共生思想,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以“和为贵”的人本共生价值;“和而不同”人本共生原则;以“天人合一”的自然共生观,“仁者爱人”的社会共生观,“修身养性”的身心共生观,为主要内容的人的共生

性关系内涵。当前全球性问题日趋严重,人类面临重大生存考验,挖掘这一思想对积极保护地球家园,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和而不同;人本共生思想中图分类号:G 0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9—0035—02

35

Theory Researc h 学论

卫和追求。今天全球化下人类的存在状态与“和谐”是背道而驰的,既不是科学的,也不是理想的。我们需要扬弃这种全面的不和谐。

三、以“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修身养性”为主的人本共生内容

首先“天人合一”的自然共生观。“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无限的融合精神和包容力。“天人合一”共生思想的形成发展,并非是一种人为的预设,而是源于人们长期的实践体认。“人生天地间”一语就再好不过的概括了人与天地(自然界)的包含性共生关系,即没有天地的存在,就无所谓人的生存。关于这一共生思想,老子早在《齐物论》中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与天地本为一体,有天地,才有人,人要生存,就要有天地,彼此不能“有你无我”,只能同在才能共生存,故曰“并生”。天地和人是一样的神圣,同处平等地位。而放在天地自然界这一视阈看,人和万物也一样不过是一种生命存在体而已,同属于自然一族。《易传·序卦》里进一步解释了天地万物与人的共生关系:“有天地,然后万物生,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从根本上说,天地、万物和人类不仅是共生的,而且这种共生还是历时性的过程,天地生万物,万物生人类;所以说,人也是共生的产物,人的生命存在是从属于天地万物的,没有了天地的存在和万物的生长,人就什么也谈不上了。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共生是有条件的,仅仅为了人类得以持存,就必须毫无条件的让自然及万物好好存在,保护好自然万物,它的确是人类的唯一家园。秦汉以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使命,“人,物也,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禀气于天,与物无异也。”(《辨虚》)意即人与物同又不同。人与万物的不同之处是因为人是有智慧的;人“与物无异”,是因为人与物一样来源于自然界,都要服从自然规律。在这比较中我们可以识别人的位置和角色,与物一样又不一样的智慧的人其实是大自然守护者!(海德格尔语)张载又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明确扩大提升,强调“人但物中之一物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民胞物与”的共生思想。也回答了如何履行使命,做好“守护者”的问题,即对待同类就如同兄弟姐妹、对待自然生命万物就要将心比心,一视同仁。其实,做到了“民胞物与”人也就成了真正的守护神,人与自然也就能生生不息,共生共进。总之,“天人合一”的自然共生观对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也为我们建构新的共生理念提供了充分的思想资源。

其次,“仁者爱人”的社会共生观。“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是围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共生关系展开的。先秦哲人很早就认识到人的社会性。并提出了“群”的概念,“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天制》)。揭示了人的社会共生关系这一本质,即人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群体和他人,否则难以生存,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彼此共生的。如何才能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出了“仁爱”的思想,强调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要有仁爱之心,对他人要关心和尊重,并将其视为做人最基本的准则。“仁”即爱人,“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过而篇》),就是说关

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那么如何实现“仁”呢?孔子又提出了忠恕之道。所谓“忠”主要指“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则达人”(《雍也》)。就是说与人(社会)交往中自己相要得到的东西,实现的愿望,也要让别人同样的得到和实现。这个“己”当然可能是个体、群体、国家甚至人类,这就需要人们有不断超越狭隘的个人主义、地方主义、民族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气魄,具有宽广无私的胸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对待他者的积极态度。而所谓“恕”则主要指“已所不欲,勿施予人”,就是说与人相处的社会关系中,自己不希望得到的结果和发生的事情以及不想拥有的东西,也就不要希望别人得到,不要把一些引起不幸的事情和不好的结果推到别人头上,更不能幸灾乐祸。这就需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既为自己着想,也要考虑到别人的死活和处境。这也是人与人相处的最起码原则和做人的底线。墨子又进一步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视人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即在人际交往中要以“一视同仁”的博爱之心去对待他人、他家、他国和他类。并且要把“爱”行为和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要把爱充分落实,要给对方带来实际益处的切实行动。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爱的实质所在,即爱就是对他人、他家、他国和他物的自身利益的尊重和维护,至少不能以损害他者利益为底线。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安宁、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是时代的潮流。因此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仁爱之心,忠恕之道”,相爱相利的行为准则对我们建构共生理念,解决全球性的社会危机和人类矛盾,以及维护世界和平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

最后,人与自身的“修身养性”的身心共生观。就是说人的自然和社会这两种外在关系的和谐必须以人的自身和谐为基础,而人的自身和谐又必须依靠“修身养性”来达到。因此,孔子提出“克已得礼”的主张,强调个人通过自身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道德修养,即可达到“善”的境界和实现身心和谐,并认为无论是君主还是老百姓,都应以修身为本和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宗旨去一步步实现。对君子即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提出一系列修身之道:“三戒”。年轻时,不要迷恋女色;壮年时不要争强好胜;老年时不要贪得无厌。这对于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感到的物欲色欲盛极一时的异化状态和心身不和谐无疑是一支清醒剂。通过这些一系列的修养,最终将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身心完全和谐。发掘这些思想精神,对于消除和克服人们的思想困惑和人性的堕落以及道德的退化同样是有益的,也同样为我们建构共生理念提供了可利用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钱逊.“和”——

—万物各得其所[J].中国哲学,2002,(1):2-6. [2]白奚.仁爱观念与生态伦理[J].首都师范大学学,2002,(10):98 -102.

[3]杜维明.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J].中国哲学史,2002,(2):5-20.

[4]张世英.人类中心论与民胞物与朔[J].江海学刊,2001,(4):12.

(责任编辑/田苗)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