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佬创业百态:马化腾差点卖掉QQ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大佬创业百态:马化腾差点卖掉
QQ
、、、、、。

丁磊后来说他对数字的敏感来自他的电信生活,因为电信人对数字太认识了。

1995年7月,丁磊一个人离开宁波电信,经历了三次跳槽,丁磊开始冷静下来思索问题。

考虑了大概5天,他决定自己来尝试一下,创办网易。

网易公司成立时只有3个人,所谓的公司不过是一间7平方米的房间,几个人就挤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踏出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

公司的资金只有20万元钱,很多人问丁磊第一笔钱是怎么来的,其实这些钱大部分是丁磊以前存的(这笔钱原本是用来在广州买房子安家用的,丁磊语),还有一些向朋友借的,再一部分是替别人写了很多的计费软件赚来的。

张朝阳:草船借箭宣传公司
1995年之前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当时很多同学在美国觉得很孤独,早早结婚过稳定的生活,每天回家过日子或者去实验室念书,很快就拿到PHD.我和他们不一样,耗费了很多时间在玩上面,导致我拿PHD的时间有点长,但是坏事变成好事了。

95年年底,我提着破箱子拿着一千美元一个月的工资回国了。

1996年底我终于帮ISI搭好架子,我必须开始自己创业。

我到麻省理工跟一些教授如尼葛洛庞帝谈融资,第一次融资成功是96年10月份,第一笔资金20多万美元。

当时基本是全国媒体都到场,我要利用这次机会让他们宣传宣传我们。

有人提问,这次为什么到中国来?尼葛洛庞帝回答说,我这次首先做了一个重要的投资,这个投资就是由张朝阳创办的爱特信公司,我想看看这个公司怎么样。

当时所有的媒体一下子哗然,第二天《中国经济时报》《北京青年报》都进行了报道,再加上现场的效果,爱特信从此出名,我也开始有点名气。

这个基本是草船借箭的故事,用4人的力量调动了瀛海威公司40个人的市场部的力量,尼葛洛庞帝的访问也成为中国数字化元年。

俞敏洪:白手起家被逼下海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

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

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

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

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

接下来是两年平淡的生活。

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其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

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

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

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为了挽救颜面不得不离开北大。

尽管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尽管没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反而因此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

这一年他29岁,他的目标是挣一笔学费,摆脱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学和朋友一样到美国留学。

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描述了俞敏洪这段创业经历: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

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疑。

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

夫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

他们心里不踏实,把钱又要回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

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

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

当时他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杨致远:放弃写论文创建门户
雅虎是由中国台湾人杨致远创立的,他生于1968年,1993年他和费罗(Filo)一起成为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研究生。

他们喜欢在万维网上冲浪,并把他们所喜爱的站点编成一个名单以便寻找。

有次他们灵机一动,决定将这一名单在网上公布,供网友使用,并将这一名单叫做“Jerry'sGuidetotheWorldWideWeb(通往万维网的杨致远指南)”
没有料到这一行动大受欢迎,发生了轰动效果。

于是,1995年他们便放弃了写毕业论文,而专门从事创建网络门户的工作,并把主要站点的名单起了新名字“YetA notherHierarchicalOfficiousOracle(另一层次式的正式指南)”,它的缩写词Yahoo便成为这一网络门户的名字。

乔布斯:创业从卖了自己的大众汽车开始
沃兹卖掉了心爱的惠普65可编程计算机,乔布斯卖了自己的大众汽车,凑了1000美金作为启动资金。

两人在新公司占相等的股份,剩下的10%归答应帮助他们的罗恩·韦恩。

苹果公司的产业模式非常简单:由沃兹设计电路模型,然后生产出电路板投放市场。

3个人都没有意识到一个宏伟的明天即将到来。

一个经营计算机的店主以每台500美元的价格向他们订购了50台计算机。

令他生气的是,两个年轻人拿出来的第一代苹果计算机是一块光秃秃的电路板,既没有机箱、电源、键盘,也没有显示器。

乔布斯此时对设计和产品还毫无认识。

1976年,他和乔布斯赶往亚特兰大的个人电脑节,随后又去了费城,急着向世界展示他们的成果。

这是次颇为丢脸的经历,展示会上,人们对这两个邋遢的年轻人和丑陋的“箱子”都视而不见。

那时起,许多硅谷公司的老板都被一个头发胡子拉渣、穿着破牛仔服的年轻人骚扰着,或者电话或者被他堵在办公室里。

在乔布斯的死缠烂打下,广告创意公司麦金纳、投资人麦克马库拉加盟到这家新公司,苹果正式转变为一家股份公司。

盖茨:退学之后自创公司
1975年19岁的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和他的高中校友保罗·艾伦以及一起卖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又译培基。

培基意思就是“初学者的全方位符式指令代码”,是一种设计给初学者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当盖茨还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他们曾为MITS公司的Altair编制语言。

后来,盖茨和艾伦搬到阿尔伯克基,并在当地一家旅馆房间里创建了微软公司。

1977年,微软公司搬到西雅图的贝尔维尤(雷德蒙德),在那里开发PC 编程软件。

1979年,MITS公司关闭,微软公司以修改BASIC程序为主要业务继续发展。

公司创立初期以销售BASIC解译器为主。

当时的计算机爱好者也常常自行开发小型的BASIC解译器,并免费分发。

然而,由于微软是少数几个BASIC解译器的商业生产商,很多家庭计算机生产商在其系统中采用微软的BASIC解译器。

布林&佩奇:车库里出发创办公司
因特网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布林,他把互联网视为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

早在上大学的时候,布林就已经发明了一种超文本语言格式的搜索系统。

1998年9月,24岁的布林和25岁的佩奇决定合伙开个公司,公司提供的唯一服务就是搜索引擎。

在对商业计划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布林从一位斯坦福校友那里顺利地拿到了第一笔投资:10万美元。

依靠这10万美元,在朋友的一个车库里,布林和佩奇开始了Google的征程。

创立之初,公司除了布林和佩奇之外,就只有一个雇员―――克雷格希尔维斯通―――Google现在的技术总监。

他们的努力工作不久就得到了回报:那时的Google每天已经有了1万次搜索,开始被媒体关注。

1999年年中,又有两名风险投资家向Google注入了2500万美元的资金,帮助Google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可以说,Google取得的成功源于其创建者布林和佩奇的想象力,同样也源于他们的天赋。

在Google创建之时,业界对互联网搜索功能的理解是:某个关键词在一个文档中出现的频率越高,该文档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列位置就要越显著。

而布林则另有高见,他认为,决定文档在搜索结果中排列位置的因素是一个文档在其它网页中出现的频率和这些网页的可信度,网页在受众中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决定性因素。

事实证明,布林是正确的。

2001年9月,Google的网页评级机制PageRank被授予了美国专利。

专利正式地被颁发给斯坦福大学,Lawrence Page作为发明人列于文件中。

谷歌主页之所以看上去如此简洁,是因为两位创始人塞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都不懂HTML技术。

在很长一段时间,用户只能通过点击回车键来进行搜索――它上面连“提交”按钮都没有。

扎克伯格:不愿意在别人手底下干活
2003年的秋天,19岁的扎克伯格在网络上首次向其高中时期的“死党”亚当德安杰罗(Adam D'Angelo)吐露了打算创建社交网站的想法,德安杰罗后来成为了Facebook的第一任首席技术长。

扎克伯格告诉德安杰罗,有一些哈佛高年级的同学希望他建立一个“交友网站”或者“类似Facebook一样”的网站,扎克伯格希望能获得德安杰罗的帮助。

扎克伯格称,自己讨厌为他人做“嫁衣”,正如自己不愿在别人手下干活一样,“等到最后一刻,大家都推出自己的网站,就说,‘你的不如我的,如果你想加入我们就来吧……否则就等以后我再帮你。

’”
2004年2月,扎克伯格和他的三个同学,达斯汀莫斯科威茨(Moskovitz)、克里斯休斯(Chris Hughes)以及爱德华多萨维林(Saverin)创立了Facebook,起初只针对哈佛学生,之后扎克伯格将之推广到了斯坦福和哥伦比亚等其他大学。

前三个月Facebook每月运营开支只需要85美元,用于租赁电脑。

2004年6月,扎克伯格将Facebook搬至硅谷小镇帕洛阿尔托市。

当年年底,由于Facebook注册用户越来越多,扎克伯格选择了退学,专注网站业务,据称当时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00万。

戴维·帕卡德&威廉·休利特:用借来的538美元在车库创业
1930年秋天在斯坦福大学注册入学时,休利特结识了戴维?帕卡德。

在斯坦福两人都参加了新生橄榄球赛,加深了了解。

1938年夏,在老师特曼的帮助下,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和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利用特曼借来的538美元,在车库着手创办惠普公司。

他俩拥有一间仅能存放一辆汽车的车库,成了他们最早的车间。

创业时的工具异常简陋原始,只有一个工作台、一套老虎钳、一台钻床、一把螺丝刀、一把锉刀、一只烙铁、一把钢锯以及一些在外面买来的元件。

帕卡德精通生产工艺,经验丰富,休利特则长于电路技术,两人互补,正适于生产和设计电子产品。

1940年,二人才从这间车库中搬出。

硅谷车库创业模式,共同创业的模式,以及独具一格的"惠普之道"管理模式,成为后来成就硅谷高科技产业辉煌的精神核心。

两人决定用抛硬币方式决定各自姓氏在公司名称中的前后顺序,结果休利特获胜,公司名称因此被命名为“Hewlett-Packard”(简写为HP)。

自惠普创建到1977年,该公司的日常运营由帕卡德和休利特两人负责。

1939年1月1日,两人正式成立合伙企业,并用掷硬币的方式决定名字的排序。

结果产生了HP,而不是PH。

第一年收入为5369美元,利润1563美元。

看上去很可怜,但公司已稳定起步了。

从此以后,惠普公司每年都在盈利,从未亏损,可谓企业界的奇迹。

1987年,这间车库被官方正式评定为加利福尼亚州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建筑物,成了名扬四海的"硅谷诞生地"。

两人近半个世纪的合作关系被视为创业的经典。

"惠普之道"也被列为美国最佳企业管理方式。

文章来源于:/article-28717-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