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编辑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是焦点新闻照片?(15分)
(一)焦点新闻照片:
是目前国内新闻网站在其首页或新闻频道的首页普遍采用的一种图片表现方式,是表达编辑意图、吸引受众注意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出现在页面的显著位置(通常是屏幕的左上角),形成页面的一个视觉中心。

除了新闻照片处理的一般原则之外,选择与处理焦点新闻照片还需要突出几点,要有重大新闻价值,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能够以少胜多,能够恰当烘托.
可以允许的1、剪裁照片。

2、加光减光,将照片的局部加黑或增亮. 3、修掉照片上由于洗印、扫描、打印而产生的污点。

污点本身不属于照片上的内容,有污点反而会影响照片的整体表达效果,所以对污点进行修改是允许的。

4、改变照片的反差。

5、对照片的局部进行漂白。

例如,名为《德黑兰的屋顶》的照片,获得2009年度最佳照片.在有争议的伊朗大选结束后,败选者穆萨维的支持者在夜晚爬上屋顶,通过呐喊表达不满。

作者通过减光将人物周围房屋的光减弱,从而使得人物更加突出,
第53届荷赛艺术娱乐类组照三等奖《塞西,20岁的探戈舞者,布宜诺斯艾利斯》通过裁剪图片只留下舞者穿着舞鞋的脚,非常明确地表现了主题.
运用技术对新闻照片加工应遵守的原则:
1、不能对图片中的内容做任何的增减或篡改;
2、不能造成视觉信息的改变或视觉符号相互关系的改变;
3、不能有任何对读者信息接受造成误导的做法。

(三)鉴定和处理:
1、检验数码照片的真实性,首先考察相当于底片的RAW文件(但不能盲目相信)。

2、“四项原则”(摄影工作者在各种媒体或机构制定的类似原则中提炼出的)
(1)决定性瞬间:景物的几何关系以拍摄到的影像为准;
(2)传统暗房所允许:后期编修的尺度,原则上应限于以传统暗房对照片准许做的效果。

(3)修饰技术错误:可以对光学上、物理上、电子上的摄影偏差进行适当的修改,但应局限于“校正色差、矫正白平衡、矫正镜头光学变形,矫正影像边缘失光、校正透视变形及电子噪音等。

(4)清楚注明插图:超乎上述任何一项原则的,均不应刊登,或者只可以在明显注明“插图”、“设计图片”、“数码制作插图”等,不会误导读者的情况下才可以刊登.
2. 什么是公民新闻?(15分)
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

以“周老虎事件”为例
周正龙的华南虎照片发布之后引起了许多质疑,关注此事的每个公民都或多或少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参与照片真假的分析,运用自己知识发表个人见解与评价,在追寻华南虎事件真相的同时,公民通过自己的写作和探索,已成为另一种层面的媒体人,一名公民记者。

意义:
公民记者生活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是“深入第一现场”的最有发言权的“记者”,无论从地域性,或者行业性来说,都将极大地扩展“记者”的内涵与外延。

公民新闻的诞生,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界限,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群体在传播中的地位。

颠覆了“舆论一律”的传播格局,是一种民主化的媒体形式。

有了大众的参与和影响,主流媒体的报道将会变得更加客观、更加理性。

新闻将不再是几家媒体的发言,而会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声音,公民新闻势必会带来新闻业的一场革命。

3. 什么是网络新闻专题?(15分)
定义以集纳的方式围绕某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事实,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运用新闻各种题材及背景材料,调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连续的、全方位的、深入的报道和展示新闻主题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新闻报道样式。

以网易关于12月12日的“韩国海警抓扣中国渔船被刺死”的专题报道为例。

网易对这一突发灾难事件的专题报道速度极快,报道容量大且内容详尽,跟进及时。

从选题策划上来看,它属于事件型专题,将最新消息、中韩表态、事件概况、微博热议等内容一一罗列,并配以相应的视频和照片,使栏目丰满,版式精美。

没有特别的新闻口号,只有“韩国海警抓扣中国渔船被刺死”的白色题头与图片背景,但这并不单调,反而凸显出专题的内容。

从资讯提供来看,把最重要、最新的咨询放在打开网页最醒目的地方,这样能够清楚的让人们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

阅读的导航栏在专题题头的正下方,包括全部新闻、高清图集、视频报道、微讨论以及从韩国角度的思考,不仅涵盖的内容丰富全面,而且使网友能够及时找到想要知道的内容。

在内容把关上,有来自新闻媒体的第一手消息,也有近年来韩国海警与中国船员各种冲突事件,图片新闻没有过于血腥或残忍的内容,整体形式严肃而庄重,内容把关严格。

版面设计成了表格结构,把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中间,两边配以说明性的视频、图片和文字,每个栏目分一个层次,使整个版面更加直观立体,栏目种类很多。

在色彩的使用上,以黑、白为主要基调,体现出了专题报道所传达的沉重的感情色彩。

在图片的使用上,海警亲属哭泣的照片、海警遗体告别仪式的照片、中国船长眼
角擦伤的照片以及韩国民众棒砸中国渔船模型的照片应有尽有,图片齐全,内容丰富,系统的交代了事件的进展情况。

就评论而言,包含微博热议中网友们的评论和对今年中国渔民非法捕捞评论,应该说是非常详尽的。

论述1. 博客/微博在web3.0时代
在“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中20时27分,“Smm_苗”更新了自己的微博:“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的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
这条微博是迄今记者能找到的关于事故现场的最早的图文记录。

据官方的通报,7月23日20时38分,即“Smm_苗”发表上述微博的11分钟后,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在温州市双屿路段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此后,“Smm_苗”又陆续发表了数条她在事故现场的目击图文记录。

微博成了“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最早的信源。

自称“没想到会迎来如此轰动的一幕”的她在24日14时08分发表微博向网友表示感谢,并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是那些伤员们,希望大家尽自己所能及的去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事故发生后,微博随即成了事发动车乘客的亲友发布寻亲信息的平台。

此外,微博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辟谣阵地、“防骗提醒”发布者、献血倡议发出者等角色,其巨大的传播力量对事故救援等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为重要的是,微博改变了传播方式,突发事件被“加工”后才告知公众的方式已越来越难横行于世了。

意义:(1)公众之间对信息的回应几乎是透明的,媒介把关者角色淡化,受众可以同时传阅彼此对新闻的观点和意见,这使得传播理论中的“第三人效果”大打折扣。

而传播过程中,网友个人的评论,则又可以回馈给提供新闻信息的传统媒体,出现了多级多层互动传播的特征。

(2)新闻传播不再受时间、地点甚至语法格式的限制,能够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及时传播报道出去,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

(3)信息发布和传播,不再依赖于传统专业媒体,个人可以成为信息发布传播的主角,这是对传统人际传播方式的一次技术升级。

(4)增强了受众之间的互相传播,传播主体的主动性筛选与过滤能力提高。

注意事项:(1)核对内容是否真实可信(2)将口语化的文字转化为新闻格式(3)排除一切感情因素的影响,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4)
可能会犯的错误:(1)新闻失实(2)新闻内容逻辑混乱(3)观点倾斜,评论带有浓厚主观感情色彩
2. 网络新闻传播最突出的意义莫过于“快”,可以看到传统媒体上看不到的新闻。

选题:单峰骆驼
以骆驼即将消失?作为专题的题头,进而对“近年来骆驼的消失”展开专题报道、分
析及评论。

版块分类:滚动图片、最新消息、事件概况、野生骆驼简介、消失原因分析、高清图集、专家评论、网友留言。

网页布局设计:
评论:
骆驼的消失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在沙特阿拉伯,人们需要屠杀骆驼作为食物,而在巴基斯坦这个曾经骆驼跟松鼠一样多的国家,因为沙特与海湾国家骆驼竞赛业的需求,巴基斯坦骆驼的数量现在已经下降到70万只。

人类无疑在影响着骆驼的数量,而且这种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如果人类能够做一点点努力来保护骆驼,骆驼的灭亡也许来得并不会那么快
在非洲以前的饥荒中,骆驼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死亡的早期预报系统。

骆驼是最后死亡的动物,一旦它们开始死亡,人开始死亡仅仅成为一个时间问题。

换个角度来说,保护骆驼也是变相保护了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