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组培快繁(简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为兰科 (Orchidaceae)植物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 块茎药用。具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消肿生肌之功 效[1]。由于兰科植物的种子萌发率极低,且自然繁 殖困难,所以野生资源较稀少,是我国的一种珍稀濒 危的保护植物。
1材 料
8.期刊论文 赵仁全.罗光琼.张秀月.万大群.蔡春容.冯其金.ZHAO Renquan.LUO Guangqiong.ZHANG Xiuyue.WAN
Daqun.CAI Chunrong.FENG Qijin 贮百度文库温度对白芨种子寿命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4)
白芨(Bletilla Striata Reichb.f.)又称白及、紫兰、凉姜、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等,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属多年生兰科 (Orchidceae)草本植物,地下块茎肥厚肉质,数个相连接.白芨能止血润肺,消肿生肌,在临床上,与三七粉共服可治肺胃出血,配上甘草、乌贼骨等可治消化 性溃疡,白芨还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白芨种子内含物很少,自然繁殖困难,野生资源较少,已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 (CITES)植物保护种类.白芨常规繁殖以分株为主,繁殖系数较低,杨俊慧等研究了利用组织培养繁殖白芨[1],曾宋君等研究了白芨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
10.期刊论文 喻苏琴.罗文秀.张寿文 不同培养条件对白芨种子萌发效应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
[目的]探索白芨种子萌发的适宜培养条件.[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考察灭菌剂浓度、基本培养基种类、光照周期、蔗糖浓度、活性炭浓度对 白芨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白芨种子萌发的适宜培养条件为:采用1%的次氯酸钠灭菌,1/2MS培养基,2%蔗糖,0.1%活性炭,光周期10~12 h/d,在该培养条 件下7 d后白芨种子萌发率可达80%以上.[结论] 为白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2培养条件
培养基(1)Knudsonc(KC)+200 g/L新鲜马铃薯 汁;(2)KC+6一BA 2.5 mg/L+NAA 1.25 mg/L;(3) 1/2MS+6一BA0.5 mg/L+NAAl.5 mg/L+活性炭 0.55%(蔗糖3%);培养基加琼脂0.60%,蔗糖2%, pH 5.5;培养温度(25±2)℃,光照时间8~10 h/d,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Blefilla stria钯(Thunb.)Reichb.f.
Peng Lili,Liu Xiangdong,Liu Hua,Liu Xianwang
(Jiangxi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330006)
收稿日期:2003—10—04
光强约为1 500~2 000 lx。
3分化与生长
(1)丛生芽的诱导:将经消毒处理后的蒴果置于 培养皿中,用手术刀将果实切开,将粉末状的细微种 子均匀地撒于(1)号培养基上,两周后,种子吸水膨 胀。培养基上开始出现绿色的小芽点,继而成小球 体状(即原球茎)。40 d后有约有80%的原球茎顶 部出现幼叶。
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5)
对云南野生白芨(Bletilla striata)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Ms+6-BA 1.0~3.0 mg/L+NAA 0.2 mg/L可诱导茎尖及侧芽萌生增殖芽;Ms+KT 4.0 mg/L+NAA 0.2 mg/L诱导增殖的效果最好,培养40d后增殖率可达450%;1/2 Ms+NAA0.5 mg/L有利于生根,且植株长势健壮.炼苗基质以60%腐叶土+30%珍珠岩 +10%素红土为佳;炼苗温度23~27℃,空气相对湿度80%~90%有利于提高炼苗成活率.
一65—
万方数据
白芨的组培快繁(简报)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彭丽丽, 刘祥东, 刘华, 刘贤旺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6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2004,23(5) 9次
参考文献(2条) 1.扬春澍 药用植物学 1998 2.王敬驹.颜昌敬 农作物组织培养 1991
[2],张建霞等研究了胚发育成熟与种子萌发的关系[3].
9.期刊论文 吴华芬.姚宏.刘南祥.诸葛华.WU Hua-fen.YAO Hong.LIU Nan-xiang.ZHUGE Hua 离体培养丽水野生白 芨快速繁殖 -北方园艺2008,""(6)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法进行丽水野生白芨进行离体培养快速繁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S+6-BA1.0mg/L+NAA0.1 mg/L时,对于诱导丽水野生白芨原球茎增 殖效果明显.而MS+6-BA0.5 mg/L+IBA0.1 mg/L时,对于诱导原球茎分化成苗效果明显.
第23卷第5期 2004年10月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hinese Wild Pl口,“Re¥ource¥
V01.23 No.5 0et.2004
白芨的组培快繁(简报)
彭丽丽,刘祥东,刘 华,刘贤旺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6)
摘 要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以白芨种子为培养材料,经筛选的培养基诱导、分化、生长,最终可获得苗质好、性状均 一的白芨;为进一步研究快速繁殖白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种子
2.期刊论文 石云平.李锋.凌征柱.SHI Yun-ping.LI Feng.LING Zheng-zhu 白芨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广
西农业科学2009,40(11)
以白芨侧芽和块茎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灭菌时间进行灭菌,筛选适宜的外植体和灭菌时间;以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6-BA或NAA进行丛 生芽诱导、增殖以及生根培养.结果表明,以白芨侧芽为外植体并采用0.2%升汞消毒灭菌8min的效果较好;侧芽的丛生芽诱导以培养基MS+1.5mg/L 6BA+0.1mg/L NAA的效果较好;继代增殖以培养基MS+2.0mg/L 6-BA+0.2mg/L NAA较适合,30d为一个周期,增殖系数为5.0;生根培养基以 1/2MS+1.0mg/LNAA+0.1md/L 6-BA为好,生根率为83.3%.
good quality and same character seedlings.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rapid propagation of BletiUa striata
Reichb.f.
Key words Bletilla striata(Thunb.)Reiehb.f.;Tissue culture;Rapid propagation;Seeds
4.学位论文 袁宁 白芨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 2008
白芨是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不仅具有很多医药用途,同时也具极高的观赏价值,近年在国内外花卉市场上十分走俏。目前白芨的栽培主要采用 分株繁殖,繁殖系数低,生长周期较长,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随着植物组培技术的发展,白芨的试管繁殖已成为可能。本实验选用白芨种子 进行无菌播种,进行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移栽培养。此外,还进行了白芨共生菌的分离、初步鉴定和拌菌生长研究,从有利 于工厂化育苗的目的出发,为建立完善的白芨快繁体系奠定技术基础。
3.期刊论文 袁宁.何俊蓉.何锐.李萍.叶兰香.王海娥.卓碧萍.YUAN Ning.HE Jun-rong.HE Rui.LI Ping.YE Lan-
xiang.WANG Hai-e.ZHUO Bi-ping 白芨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2009,22(3)
用白芨种子无菌播种,实生苗进行增殖、生根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成熟度对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大,促进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MS+6-BA 1 mg/L;丛芽 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5 mg/L,丛芽增殖系数可达2.88,生根培养基为1/2 MS+ NAA 0.5 mg/L+香蕉泥75 g/L.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和繁殖白芨,不仅简单 易行而且在短期内繁殖速度快、成活率较高,为挽救 珍稀濒危的保护植物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扬春澍.药用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26
—327.
[23王敬驹,颜昌敬.农作物组织培养[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1.495.
5.期刊论文 陶刚.朱英.刘作易.毛堂芬.TAO Gang.ZHU Ying.LIU Zuo-yi.MAO Tang-fen 野生黄花白芨的组织快繁
及分子鉴定 -种子2008,27(8)
对野生黄花白芨的种子进行组织快繁,获得了苗质健康的组培苗;同时从遗传本质上分析验证了它的分类地位和种类鉴定.
6.期刊论文 余朝秀.李枝林.王玉英.YU Chao-xiu.LI Zhi-lin.WANG Yu-ying 野生白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西南农
7.期刊论文 杨俊慧.孟庆军.李建东.吴洪涛 利用组织培养法繁殖白芨 -山东科学2002,15(1)
本文建立了组织培养法繁殖白芨的技术,其流程为:切取0.5cm长的茎尖,诱导丛生芽,丛生芽生根培养为成株.主要培养条件为:激素 BA1.0mg/L,IBA0.05mg/L.与常规的利用假鳞茎切块繁殖方法相比,增殖数量多,小苗生长发育整齐,移栽小苗未发现病毒病症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concisely the technology of inducement different and growth of Bletilla striata Reichb.f by using its seeds as the culture material in different culture media.This technology can acquire the
本研究以白芨种子进行试验,用多元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着重研究并筛选白芨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程序,建立白芨快繁技术体系。 结果表明:
(1)种子萌发条件为昼温20-25℃,夜温18-20℃,暗培养。其它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强1500~25001x、每天光照9~10h (2)胚龄与白芨种子萌发率呈正相关,大胚龄的白芨种子萌发率为100%。低胚龄的白芨种子萌发率较低,且受培养基的影响较大,最适合萌发的 培养基是MS,萌发率可达95%。 (3)继代培养中丛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5mg/L,增殖系数可达2.88,且芽苗生长良好。 (4)生根培养基以1/2 MS+ NAA1.0 mg/L+香蕉泥75g/L最好,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达到5.5条。 (5)炼苗过程中选择基质为蛭石:泥炭:珍珠岩=1:2:1最适合移栽,移栽苗存活率可以达到79%。 (6)从白芨根段中分离到一种白芨真菌,初步鉴定为丝核菌属真菌,鉴定为白芨共生菌。通过拌菌移栽实验中,在蛭石:泥炭:珍珠岩=1:2:1基 质上,移栽存活率可达88%。
人工栽培的白芨经人工授粉取得种子,用于无 菌苗培育和组织培养试材。
消毒首先用流水冲洗其长卵圆形的蒴果约30 min,再用洗衣粉溶液漂洗约20 min并用小毛刷轻轻 刷洗其果皮表面,用蒸馏水洗净。在超净工作台内 先用70%乙醇浸泡约3—4 min,再在0.15%氯化汞 溶液中浸泡约10—13 min,无菌水冲洗2~3遍,用 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待用。
(2)丛生芽的增殖:将分化出的小芽接入(2)号 培养基中使其增殖,28 d左右可获得大量的丛生芽, 且有部分形成了健壮的小苗。此后,用此培养基进 行继代培养,增殖倍数约2~3倍。
(3)生根培养:将无根幼苗转接到(3)号培养基 中,35 d后即可长出3~6根幼根,生根率在90%以 上。在生根的同时,幼苗会不断的发育增高,叶片会 增多且绿色会加深。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田英翠.袁雄强 白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2006,""(4)
在白芨组织培养快繁过程中,细胞分裂素BA对原球茎诱导有极显著影响,KT和ZT的作用不明显;BA和生长素NAA均对原球茎的诱导和增强起明显的促进 作用,且BA对白芨幼苗的增殖效果更为显著;GA和番茄汁的合理组配是白芨生根壮苗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