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这一课程的学习中,王老师为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和中国思想儒、道两家思想的并立互补、阴阳互动、刚柔相济的基本脉络。这一课程的学习为我洞开了一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儒家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正宗和主导地位,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倡导人们积极入世;道家自然无为,与社会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具有隐士派和浪漫派的风格,引导人们超然出世在繁杂的大千社会中如何保留一块心灵的净土。儒道两种思想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教会我们怎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很多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互补性适用于现代生活的不同方面
儒家思想,在世界观方面,它是理性的;在人生目的方面,它是功利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方面,它是和谐的。凡此都与我们现代社会的观念有着相似或相通的地方。与之不同的是道家思想。“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儒道两种思想都教给我们如何
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个人认为和谐幸福的人生要事业与家庭兼顾。因此,儒家的思想的精髓有助于现代人的事业追求,道家思想的精髓有助于现代人的心灵休养。
二、儒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1、诚与信。儒家思想强调最根本的君子人格,就是诚信。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诚实守信,不仅是儒家君子人格的重要修养,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做人原则,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2、和为贵。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和气相待,和睦相处。儒家思想认为,“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正所谓“和也者,天之达道也”。把儒家的“和为贵”的伦理道德思想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就要提倡“和谐”,构建和谐的自觉性,营造一种宽松、愉快、默契的团队氛围。
3、节且俭。儒家思想提倡节俭,反对奢侈腐化。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在我们的办公、生活中,铺张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浪费已经不单单是个人的品质问题,资源的浪费最终会害了浪费者自身。因此,我们仍要发扬儒家关于“节财”的俭朴思想,坚持勤劳节俭,不断增加积累,来保障持续发展。
4、仁和爱。“仁”是什么?孔子说:“仁者,爱人。”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孔子看来,“仁”
就是“爱人”,“泛爱众”。从积极而言,“仁”就是“立己达己”,“立人达人”;从消极而言,“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儒家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仁”字“从人从二”的“二”字,包括有正确处理好“己”与“人”的两方面关系的意思。一方面,对自己“立己达己”,对他人“立人达人”;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就是“立己达己”,“立人达人”的统一。我们把这种“仁爱”的道德观应用到工作中,就要求自己既要敢于和善于追求个人正当利益,争取个人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要惠及他人,利他益众,公平合理,利他利己,兼顾各方。
儒家思想的流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与春秋末期已是天壤之别,但其依然具有生命力,这缘于随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以上“诚与信”、“和为贵”、“节且俭”、“仁和爱”四种儒家道德行为规范,对我们的现代生活依然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1、对精神文化的超越。道家指出,真正的文明道德是以“本真”“自然”为本质特征的,失去了“本真”“自然”,一切文明道德都不复存在,树立了一种本真自然的理想道德。它引导着人们弃绝虚伪欺诈,以纯朴的心灵,坦荡的心态,真诚的行为去面对人世,面对人生。这种超越实际上促进了社会风尚的净化,建立了一种更高尚更美好的人际关系,它对人的精
神生活的创造,乃至提升人的言行举止,都有着积极的干预现实的意义。
2、对价值观的超越。现实生活中,对“功名”的追求、是人们普遍的追求,人们并把功名的实现,视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道家则在这种普遍的追求和价值观念中,发现了“人为物役”、人为物累”的人的异化现象,道家正是在对人的异化现象的批判中,提出了对现实功名价值的超越。这种超越,是消解功名的异化作用,把人从“功名”物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变现实中的“物役”“物累”为“物物而不物于物”,即让人主宰“物”,而不让“物”支配人。“无功”“无名”的“无”是一种大智慧,大超越。
3、对管理思想的超越。就社会而言,最根本的问题是管理问题,即如何治理天下的问题。道家文化产生的先秦时期,统治者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一般是“以物为事”,“弊弊焉以天下为事”,执着于现实性的事功,以“有为”治天下。道家通过对这种“有为”政治的审视和反思,深刻洞察了其中之弊端,提出了超越于“有为”的“无为”。“无为”表面上看与儒家的“修齐治平”相左,实际上它是“平天下”的另一种政治智慧。“无为”不是“不为”,而是超越“有为”而达到“无不为”。“无为”是一种“燕处超然”“优游逍遥”的政治大智慧。
道家的超越智慧给人们建构了与“道”相通的理想境界,它象一盏智慧明灯一直引导着人们去追求自然、真朴、自主、
自由的人生。道家的超越智慧是常青的,在今天和明天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启迪意义。
总之,儒家教化型人文主义与道家自然型人文主义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彼此冲突,又彼此制约和互补,共同推动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虽然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生活的道理没有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其用一两句话就能唤醒人人心中有,口中无的东西,解答我们心中的困惑,从而达到了人人可读,人人可懂,人人可用,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平和心态、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