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防灾避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5月12日 5月25日 9月1日 10月8日 12月26日
中国“防灾减灾日” 韩国“防灾日” 日本“防灾日” 巴基斯坦“地震减灾日” 泰国和马来西亚“国家防灾日”
10月第二个星期三
“国际减灾日”
2
目
录
1、概念
1.1、城市绿地……………………………………05 1.2、防灾避险……………………………………06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6年
16
进
展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 2008年汶川大地震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 亿元人民币。
17
进
展
汶川大地震震灾发生后, 成都市二环以内为数不多的公 园内每天涌入避灾人员20 万人, 高峰时达30 万人, 公园中人 员拥挤、踩踏伤亡的安全隐患问题严重, 饮水及厕所等必要 的设施严重不足; 都江堰市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翠湖公 园等公园因地震造成地质滑坡、建筑受损、围墙垮塌、市 民践踏等,损毁十分严重; 绵阳市城区公园、广场、小游园、 绿化隔离带等接纳避灾群众30 余万人, 九州体育馆、南河 体育中心附属绿地成为重灾区难民主要安置场地。园林部 门紧急拆除有安全隐患构筑物, 抢修供水管网和供电设施, 新建临时厕所, 添置排污泵、吸粪车, 才保证了绿地临时避 灾的使用需求。
1998年
21
发展
Develop
22
发
展
3.1、当前形势 从调查情况看, ① 目前城市绿地防灾避险 建设取得一些成果,主 要如下几个方面。
必须鼓励:
①各省市区县加快各地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出台 各种《**绿地防灾避险规划纲要》
②各地加快强制改造和新辟应急避险场所,其中 包括绿地 ③防灾避险场所内应急设施标识清晰
灾害可以划分为三类: ①自然灾害:生物、气象、海洋、地质、地震
②人为灾害:火灾、交通、工程、疾病、战争
③复合灾害:水土流失、地面破坏、大气污染、 森林大火、、滑坡崩塌
6
扩
展
1.2、防灾避险 防灾避险: 预防或防御灾 害。基本途径是:防 止或减少灾害发生; 防御灾害破坏,减轻 灾害损失。 避开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探讨_ 以成都绿地系统为例》
11
扩
展
1.3、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 防灾避险规划既是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城 市防灾减灾体系规划 的深入落实。主要内 容应作为城市控制性 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 容进行实施。
我国现行的避灾绿地体系由一级避灾据点、二级避 灾据点、避灾通道和救灾通道组成,但对各要素的 选址、规模、规划设计和设备配置要求均无准确依 据和定量要求,避灾规划成果比较粗略。
3
扩展
Expand
4
扩
展
1.1、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 是指用以栽植树 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 施,基本上由绿色植 物所覆盖,并赋以一 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 地。 三大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公园绿地 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 其他绿地
5
扩
展
1.2、防灾避险 防灾避险: 预防或防御灾 害。基本途径是:防 止或减少灾害发生; 防御灾害破坏,减轻 灾害损失。 避开危险或灾 害,减小二次事故的 影响或次生灾害的危 害。
图1来自《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探讨——以北京元大都 遗址公园防灾绿地建设为例》
7
扩
展
1.3、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 防灾避险规划既是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城 市防灾减灾体系规划 的深入落实。主要内 容应作为城市控制性 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 容进行实施。
8
扩
展
1.3、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 防灾避险规划既是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城 市防灾减灾体系规划 的深入落实。主要内 容应作为城市控制性 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 容进行实施。
27
发
展
3.1、当前形势
文字未直接植入政策文件
城市发展规划 ----绿化发展规划 ----绿地防灾避险规划
24
发
展
3.1、当前形势
文字未直接植入政策文件
《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
25
发
展
3.1、当前形势
文字未直接植入政策文件
深前日通过首个《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 本报讯 (记者高靖)前日,深圳召开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公 布了首个《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 根据《纲要》,原特区内外市容市貌“冰火两重天”的现状 将得到极大改善。《纲要》提出,用8年左右的时间,将深圳打造 成国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真正做到“生态化、人文化、园艺 化、科技化” 。到2017年,使原特区内、原特区外中心城区绿化 水平达到新加坡现有水平,原特区外基本达到原特区内现有水平。 到2020年,全市域绿化覆盖率达到50%,建成各类公园1000个以上, 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平方公里以上,全市整体绿化水平达到 或超过新加坡的绿化水平。 目标 三年后建成二千公里绿道 深圳已经成功申办2017年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规划提 出要以此为契机,将仙湖植物园打造成具有一流专业水准、一流 景观效果、一流战略植物资源收集水平的国际著名植物园;将莲 花山、深圳湾等公园打造成特色鲜明的绿色明珠;将大鹏半岛国 家地质公园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等。 根据《纲要》,深圳市将通过规划建绿、植树添绿、空中增 绿、见缝插绿,实施三大计划,大幅提升城市绿化量。到2020年, 全市新增绿地面积15平方公里。 首先要全面推进生态风景林建设,成片、成林地实施生态造 林。另外,将增加绿化数量,在河流水系廊道两岸设置30~50米防 护绿带。区域绿地、生态廊道和城市绿地三级绿地体系相互贯通, 互为补充,分别从绿化数量、绿化方式大幅度增加绿量。
26
发
展
3.1、当前形势
文字未直接植入政策文件
2015年前进一步优化区域绿地的布局,完善已建区域绿地的 配套设施;2020年完成全部区域绿地建设。结合大型城市绿廊规 划,各区(新区)每年完成2条生态廊道改造提升(含新建),市域 范围内2015年生态廊道基本疏通,2020年生态廊道全面贯通。 2015年前,完成市域范围内300公里省立绿道、500公里城市 绿道和1200公里社区绿道的建设,形成2000公里的绿道网络。 2016~2020年,省立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连段成网,为市民提供绿色、便捷的服务。 2020年 30~50%人行天桥挂绿 目前,深圳构建了“森林(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 三级公园体系,各类公园总数达824个,成为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 之一,先后赢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一系 列国际、国内荣誉。 《纲要》提出,到2015年末,实现市民出门2公里有社区公园, 5公里内有综合公园,10公里内有森林(郊野)公园。至2015年, 共新建至少50个社区公园。至2020年末,全市至少新建140个公园, 其中福田区8个,罗湖区4个,盐田区3个,南山区17个,宝安区15 个,龙岗区30个,光明新区15个,坪山新区10个、龙华新区28个, 大鹏新区10个,全市公园总数超过1000个,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 积超过600平方公里。 至规划期末,全市建成5个以上“国家重点公园”或国际知名 公园,各区的区级公园建成1个以上“五星级公园”。 《纲要》还创新性提出屋顶绿化率、立体绿化的各区(新区) 每年完成1~2处立体绿化建设或改造提升,力争2020年市域范围内 30%~50%的人行天桥挂绿,全部符合建设条件的立交桥披上绿装, 中心城区屋顶绿化率达5%,市域范围内屋顶绿化率达1.5%。
2009年
2010年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中新 增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
20
进
展
2.3、世界他国发展史
1867年 1923年 1956年 1973年 1978年 1986年 1993年 明治时期 防灾型城市规划在北海道得以实现 关东大地震。公园避难的人得以幸存。于是公园绿地 作为城市防灾规划的重点。 日本制定《城市公园法》规定城市公园必须具备防灾 功能。 《城市绿地保全法》把城市公园置于“防灾系统”的地 位,进步明确了公园的防灾功能。 创立防灾公园制度 制定了“紧急建设防灾绿地计划”把城市公园确定为 具有避难地功能的场所。 日本修改了《城市公园法实施令》把城市公园提到 “紧急救灾对策所需要的设施”的高度,第一次吧发生灾 害时 作为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城市公园称为“防灾公 园”。 制定《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
进
展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
我国台湾地区“内政部营建署”在总结公园绿地功 能是,指出功能行绿地系统包括生态绿地系统、防 灾绿地系统,景观绿地系统和游憩绿地系统。防灾 绿地系统主要包括防灾路径、防灾空间、防火绿道 和缓冲绿地等。并指出城市公园广大的绿地空间具 有阻隔噪声,防尘灯促进环境卫生的功能,并且可 作为防空、避灾的紧急避难场所。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 2008年汶川大地震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 亿元人民币。
18
进
展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 2008年
19
进
展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
2008年
9月19日 住建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 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
四川省住建厅于09年8月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了《四 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试行)》 全国首个标准化的防灾防震公园落户于南京国防园
12
进展
Progress
13
进
展
2.1、我国古代发展史 我国是个历史 悠久的文明古国。中 华文化璀璨上下五千 年。 四大发明一直 引以为傲,但我们不 能躺在前人的功劳簿 上。
《国语.周语》中记载“囿有林池,可以御灾也” 清朝有识之士 提出广植树木,改善被破坏的生 态环境,以减少水旱灾害的发生。
14
23
发
展
3.1、当前形势 从调查情况看, ② 目前用于防灾的城市绿 地防灾避险功能开发往 往不尽完善, 仅仅处于 “被动避灾”的阶段,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必须改进:
①对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认识不足
②适合用于防灾的城市绿地总量不足, 分布不均 ③用于防灾的城市绿地防灾配套设施及功能有待 完善
1996年
1997年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10月16日北京颁布《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震减灾发>办法》。办法中明确指出北京在城市规划 和建设中,应当考虑在地震发生时人员紧急疏散和 避险的需要,地震行政主管部分应同规划、市政、 园林等部门规定避难场所。
15
2001年
进
展
10月17日 《北京市公园条例》中规定“公园具备改 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游览观赏、休息娱乐和防 灾避险等功能”并强制规定,在发生地震等重大灾 害时公园管理机构应该及时开放划定的避难场所, 让群众进去公园避难。 10月北京建成国内第一个防灾公园-北京元大都城垣 遗址公园。 9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4]25号)明确指出“要结合城市广场、绿 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 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建设部制定的《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十一五”规划 》中明确规定:“三分之一以上城市大型公共建筑 具备作为防灾避难场所的条件,五分之一以上的城 市公园建设成为配套设施齐全的防灾公园。”
9
扩
展
1.3、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 防灾避险规划既是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城 市防灾减灾体系规划 的深入落实。主要内 容应作为城市控制性 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 容进行实施。
表1来自《城市绿地防灾规划建设和管理探讨_ 基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思考》
10
扩
展
1.3、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 防灾避险规划既是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城 市防灾减灾体系规划 的深入落实。主要内 容应作为城市控制性 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 容进行实施。
扩展
进展 发展
1.3、系统规划……………………………………08
2、分析
2.1、我国古代发展史……… ………………………14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15 2.3、世界他国发展史…………………………… 21
3、总结
3.1、当前形势……………………………………23 3.2、总结对策……………………………………29
5月12日 5月25日 9月1日 10月8日 12月26日
中国“防灾减灾日” 韩国“防灾日” 日本“防灾日” 巴基斯坦“地震减灾日” 泰国和马来西亚“国家防灾日”
10月第二个星期三
“国际减灾日”
2
目
录
1、概念
1.1、城市绿地……………………………………05 1.2、防灾避险……………………………………06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6年
16
进
展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 2008年汶川大地震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 亿元人民币。
17
进
展
汶川大地震震灾发生后, 成都市二环以内为数不多的公 园内每天涌入避灾人员20 万人, 高峰时达30 万人, 公园中人 员拥挤、踩踏伤亡的安全隐患问题严重, 饮水及厕所等必要 的设施严重不足; 都江堰市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翠湖公 园等公园因地震造成地质滑坡、建筑受损、围墙垮塌、市 民践踏等,损毁十分严重; 绵阳市城区公园、广场、小游园、 绿化隔离带等接纳避灾群众30 余万人, 九州体育馆、南河 体育中心附属绿地成为重灾区难民主要安置场地。园林部 门紧急拆除有安全隐患构筑物, 抢修供水管网和供电设施, 新建临时厕所, 添置排污泵、吸粪车, 才保证了绿地临时避 灾的使用需求。
1998年
21
发展
Develop
22
发
展
3.1、当前形势 从调查情况看, ① 目前城市绿地防灾避险 建设取得一些成果,主 要如下几个方面。
必须鼓励:
①各省市区县加快各地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出台 各种《**绿地防灾避险规划纲要》
②各地加快强制改造和新辟应急避险场所,其中 包括绿地 ③防灾避险场所内应急设施标识清晰
灾害可以划分为三类: ①自然灾害:生物、气象、海洋、地质、地震
②人为灾害:火灾、交通、工程、疾病、战争
③复合灾害:水土流失、地面破坏、大气污染、 森林大火、、滑坡崩塌
6
扩
展
1.2、防灾避险 防灾避险: 预防或防御灾 害。基本途径是:防 止或减少灾害发生; 防御灾害破坏,减轻 灾害损失。 避开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探讨_ 以成都绿地系统为例》
11
扩
展
1.3、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 防灾避险规划既是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城 市防灾减灾体系规划 的深入落实。主要内 容应作为城市控制性 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 容进行实施。
我国现行的避灾绿地体系由一级避灾据点、二级避 灾据点、避灾通道和救灾通道组成,但对各要素的 选址、规模、规划设计和设备配置要求均无准确依 据和定量要求,避灾规划成果比较粗略。
3
扩展
Expand
4
扩
展
1.1、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 是指用以栽植树 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 施,基本上由绿色植 物所覆盖,并赋以一 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 地。 三大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公园绿地 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 其他绿地
5
扩
展
1.2、防灾避险 防灾避险: 预防或防御灾 害。基本途径是:防 止或减少灾害发生; 防御灾害破坏,减轻 灾害损失。 避开危险或灾 害,减小二次事故的 影响或次生灾害的危 害。
图1来自《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探讨——以北京元大都 遗址公园防灾绿地建设为例》
7
扩
展
1.3、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 防灾避险规划既是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城 市防灾减灾体系规划 的深入落实。主要内 容应作为城市控制性 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 容进行实施。
8
扩
展
1.3、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 防灾避险规划既是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城 市防灾减灾体系规划 的深入落实。主要内 容应作为城市控制性 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 容进行实施。
27
发
展
3.1、当前形势
文字未直接植入政策文件
城市发展规划 ----绿化发展规划 ----绿地防灾避险规划
24
发
展
3.1、当前形势
文字未直接植入政策文件
《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
25
发
展
3.1、当前形势
文字未直接植入政策文件
深前日通过首个《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 本报讯 (记者高靖)前日,深圳召开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公 布了首个《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 根据《纲要》,原特区内外市容市貌“冰火两重天”的现状 将得到极大改善。《纲要》提出,用8年左右的时间,将深圳打造 成国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真正做到“生态化、人文化、园艺 化、科技化” 。到2017年,使原特区内、原特区外中心城区绿化 水平达到新加坡现有水平,原特区外基本达到原特区内现有水平。 到2020年,全市域绿化覆盖率达到50%,建成各类公园1000个以上, 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平方公里以上,全市整体绿化水平达到 或超过新加坡的绿化水平。 目标 三年后建成二千公里绿道 深圳已经成功申办2017年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规划提 出要以此为契机,将仙湖植物园打造成具有一流专业水准、一流 景观效果、一流战略植物资源收集水平的国际著名植物园;将莲 花山、深圳湾等公园打造成特色鲜明的绿色明珠;将大鹏半岛国 家地质公园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等。 根据《纲要》,深圳市将通过规划建绿、植树添绿、空中增 绿、见缝插绿,实施三大计划,大幅提升城市绿化量。到2020年, 全市新增绿地面积15平方公里。 首先要全面推进生态风景林建设,成片、成林地实施生态造 林。另外,将增加绿化数量,在河流水系廊道两岸设置30~50米防 护绿带。区域绿地、生态廊道和城市绿地三级绿地体系相互贯通, 互为补充,分别从绿化数量、绿化方式大幅度增加绿量。
26
发
展
3.1、当前形势
文字未直接植入政策文件
2015年前进一步优化区域绿地的布局,完善已建区域绿地的 配套设施;2020年完成全部区域绿地建设。结合大型城市绿廊规 划,各区(新区)每年完成2条生态廊道改造提升(含新建),市域 范围内2015年生态廊道基本疏通,2020年生态廊道全面贯通。 2015年前,完成市域范围内300公里省立绿道、500公里城市 绿道和1200公里社区绿道的建设,形成2000公里的绿道网络。 2016~2020年,省立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连段成网,为市民提供绿色、便捷的服务。 2020年 30~50%人行天桥挂绿 目前,深圳构建了“森林(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 三级公园体系,各类公园总数达824个,成为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 之一,先后赢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一系 列国际、国内荣誉。 《纲要》提出,到2015年末,实现市民出门2公里有社区公园, 5公里内有综合公园,10公里内有森林(郊野)公园。至2015年, 共新建至少50个社区公园。至2020年末,全市至少新建140个公园, 其中福田区8个,罗湖区4个,盐田区3个,南山区17个,宝安区15 个,龙岗区30个,光明新区15个,坪山新区10个、龙华新区28个, 大鹏新区10个,全市公园总数超过1000个,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 积超过600平方公里。 至规划期末,全市建成5个以上“国家重点公园”或国际知名 公园,各区的区级公园建成1个以上“五星级公园”。 《纲要》还创新性提出屋顶绿化率、立体绿化的各区(新区) 每年完成1~2处立体绿化建设或改造提升,力争2020年市域范围内 30%~50%的人行天桥挂绿,全部符合建设条件的立交桥披上绿装, 中心城区屋顶绿化率达5%,市域范围内屋顶绿化率达1.5%。
2009年
2010年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中新 增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
20
进
展
2.3、世界他国发展史
1867年 1923年 1956年 1973年 1978年 1986年 1993年 明治时期 防灾型城市规划在北海道得以实现 关东大地震。公园避难的人得以幸存。于是公园绿地 作为城市防灾规划的重点。 日本制定《城市公园法》规定城市公园必须具备防灾 功能。 《城市绿地保全法》把城市公园置于“防灾系统”的地 位,进步明确了公园的防灾功能。 创立防灾公园制度 制定了“紧急建设防灾绿地计划”把城市公园确定为 具有避难地功能的场所。 日本修改了《城市公园法实施令》把城市公园提到 “紧急救灾对策所需要的设施”的高度,第一次吧发生灾 害时 作为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城市公园称为“防灾公 园”。 制定《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
进
展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
我国台湾地区“内政部营建署”在总结公园绿地功 能是,指出功能行绿地系统包括生态绿地系统、防 灾绿地系统,景观绿地系统和游憩绿地系统。防灾 绿地系统主要包括防灾路径、防灾空间、防火绿道 和缓冲绿地等。并指出城市公园广大的绿地空间具 有阻隔噪声,防尘灯促进环境卫生的功能,并且可 作为防空、避灾的紧急避难场所。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 2008年汶川大地震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 亿元人民币。
18
进
展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 2008年
19
进
展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
2008年
9月19日 住建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 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
四川省住建厅于09年8月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了《四 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试行)》 全国首个标准化的防灾防震公园落户于南京国防园
12
进展
Progress
13
进
展
2.1、我国古代发展史 我国是个历史 悠久的文明古国。中 华文化璀璨上下五千 年。 四大发明一直 引以为傲,但我们不 能躺在前人的功劳簿 上。
《国语.周语》中记载“囿有林池,可以御灾也” 清朝有识之士 提出广植树木,改善被破坏的生 态环境,以减少水旱灾害的发生。
14
23
发
展
3.1、当前形势 从调查情况看, ② 目前用于防灾的城市绿 地防灾避险功能开发往 往不尽完善, 仅仅处于 “被动避灾”的阶段,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必须改进:
①对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认识不足
②适合用于防灾的城市绿地总量不足, 分布不均 ③用于防灾的城市绿地防灾配套设施及功能有待 完善
1996年
1997年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10月16日北京颁布《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震减灾发>办法》。办法中明确指出北京在城市规划 和建设中,应当考虑在地震发生时人员紧急疏散和 避险的需要,地震行政主管部分应同规划、市政、 园林等部门规定避难场所。
15
2001年
进
展
10月17日 《北京市公园条例》中规定“公园具备改 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游览观赏、休息娱乐和防 灾避险等功能”并强制规定,在发生地震等重大灾 害时公园管理机构应该及时开放划定的避难场所, 让群众进去公园避难。 10月北京建成国内第一个防灾公园-北京元大都城垣 遗址公园。 9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4]25号)明确指出“要结合城市广场、绿 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 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建设部制定的《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十一五”规划 》中明确规定:“三分之一以上城市大型公共建筑 具备作为防灾避难场所的条件,五分之一以上的城 市公园建设成为配套设施齐全的防灾公园。”
9
扩
展
1.3、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 防灾避险规划既是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城 市防灾减灾体系规划 的深入落实。主要内 容应作为城市控制性 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 容进行实施。
表1来自《城市绿地防灾规划建设和管理探讨_ 基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思考》
10
扩
展
1.3、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 防灾避险规划既是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城 市防灾减灾体系规划 的深入落实。主要内 容应作为城市控制性 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 容进行实施。
扩展
进展 发展
1.3、系统规划……………………………………08
2、分析
2.1、我国古代发展史……… ………………………14 2.2、我国近现代发展史……………………………15 2.3、世界他国发展史…………………………… 21
3、总结
3.1、当前形势……………………………………23 3.2、总结对策……………………………………29